改性活化论文-万月亮,孟祥美,冯琨,孔话峥,刘廷志

改性活化论文-万月亮,孟祥美,冯琨,孔话峥,刘廷志

导读:本文包含了改性活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脱墨污泥,活性炭,改性,Cr(Ⅵ)离子吸附

改性活化论文文献综述

万月亮,孟祥美,冯琨,孔话峥,刘廷志[1](2019)在《磷酸活化法脱墨污泥活性炭的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Cr(Ⅵ)离子吸附效果为目标,对磷酸活化法制备的脱墨污泥活性炭进行改性。通过改性效果对比,确定了HNO_3改性方法,并对其改性工艺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改性条件为:10 mol/L的HNO_3作为改性剂、炭酸比1∶15(m∶V)、改性2.0 h。改性后活性炭用于废水吸附以去除Cr(Ⅵ)离子,在改性活性炭用量为5.00 g/L时,Cr(Ⅵ)离子的去除率和吸附量分别达到83.9%和25.17 mg/g,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吸附量提高了140.3%。改性活性炭的碘吸附值和亚甲基蓝吸附值分别达到543.92 mg/g和103.5 mg/g,碘吸附值提高了28.9%,而亚甲基蓝吸附值略有降低。N_2吸附-脱附表明,与未改性活性炭相比,HNO_3改性活性炭比表面积从715.576 m~2/g增至1020.161 m~2/g,增大了42.6%;总孔容由0.353 cm~3/g增长到0.608 cm~3/g,提高了72.4%;中孔孔容由0.344 cm~3/g增长到0.393 cm~3/g,增长了14.2%。结果表明,HNO_3改性可大幅提升脱墨污泥活性炭对Cr(Ⅵ)离子吸附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造纸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李绍彬,郭书辉,辛晓婷,陈陪都[2](2019)在《余泥渣土活化改性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因素改性试验,石灰石粉改性剂和除砂后的余泥渣土混合物在750℃下煅烧1.5h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的方法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煅烧可以提高余泥渣土活性,但提高的幅度不大,只有80%,而加入石灰石粉改性剂后活性指数达到90%,石粉改性剂用量在10%时,7d活性指数达到97%,改性效果最佳,可用作矿物掺合料。(本文来源于《广东建材》期刊2019年06期)

张有晶[3](2019)在《钙基CO_2吸附剂的改性和活化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的能源结构呈现“富煤、贫油、少气”的现状,燃煤发电在电力生产中占很大比例,电厂尾气产生的大量CO_2导致全球气候变化以及温室效应加剧。因此,降低煤炭发电过程中的CO_2排放量成为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钙基吸附剂循环煅烧/碳酸化吸附CO_2的方法是一种高效、经济、操作简单的碳捕集方法。然而,钙基吸附剂在经过几次循环煅烧/碳酸化之后,吸附率因吸附剂内部结构烧结而急剧下降,补充新鲜吸附剂造成成本增加,废弃吸附剂不易处理还会造成二次污染等弊端。本文以燃煤发电厂的碳捕集为背景,取粉煤灰、高铝水泥作为改性添加剂对天然钙基吸附剂—石灰石进行改性,并用乙醇溶液对经过10次循环吸附后活性较低的吸附剂进行再活化,以提高其对CO_2吸附能力。分别在热重分析仪和管式炉上进行不同条件下的吸附实验,并结合SEM表征手段,阐释改性与活化机理:(1)采用湿混合法制备质量分数为1%、2%、……、15%的粉煤灰改性吸附剂和高铝水泥改性吸附剂,在碳酸化条件为15%CO_2,85%N_2,600℃,煅烧条件为100%N_2,900℃进行循环吸附实验,对比研究不同组分和不同比例的吸附特性,研究表明:粉煤灰添加量为14%和高铝水泥添加量为13%的改性吸附剂效果最好,其十次循环累计吸附CO_2量和循环稳定性均较优;(2)挑选出(1)中得到吸附效果较好的改性吸附剂,分别是粉煤灰添加量为6%、10%和14%以及高铝水泥添加量为6%和13%的吸附剂,再进一步展开吸附实验。碳酸化条件为15%CO_2,85%N_2,700℃,煅烧条件为70%CO_2,30%N_2,950℃,结论:吸附性能最好的改性吸附剂分别是粉煤灰添加量为6%和高铝水泥添加量为13%的改性吸附剂,第10次循环CO_2吸附量较天然石灰石分别提高了135.31%和134.04%。研究表明,以高铝水泥为改性添加剂的吸附剂对煅烧/碳酸化过程中温度和气氛的变化不敏感,而以粉煤灰为改性添加剂的吸附剂则对过程条件敏感,这就造成此处得到粉煤灰添加量为6%吸附剂效果最好而(1)中得到粉煤灰添加量为14%的吸附效果最好的结论,在高温和高CO_2浓度的煅烧条件(即管式炉煅烧条件)下,添加量为14%比6%的吸附剂更容易烧结;(3)收集经10次循环后活性降低的吸附剂,采用体积浓度为80%和40%的乙醇溶液对其分别进行再活化,并探究不同活化频率的活化效果,在管式炉继续展开吸附实验,实验条件同(2)中所述,结论:体积浓度为80%的乙醇溶液活化效果较40%的好,并且以添加13%高铝水泥的吸附剂为例,每循环6次活化一次和每循环4次活化一次的累计吸附量分别为7.66g/g和8.06g/g,可见循环频率越高其吸附效果越好。(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6-04)

杨青[4](2019)在《碱活化埃洛石纳米管表面硅烷化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硅酸盐矿物种类多、分布广,拥有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享有“万能土”的美誉。将天然粘土矿物进行改性加工处理,改变其晶体结构和表面化学性质,从而产生具有新型结构和性能的改性材料,是制备新型材料的一个重要途径。埃洛石纳米管(HNTs)是一种天然的1:1型硅酸盐粘土矿物,具有成本低廉、高强度、耐腐蚀性的天然优势。将其改性处理后,可制备出低成本,高性能的HNTs复合材料,其开发与应用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本论文通过对HNTs进行碱活化改性,改变HNTs的晶体结构,增加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孔体积和羟基活性位点,同时在活性位点处嫁接有机硅烷,使其表面由亲水性变为亲有机性,并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失重(TG-DSC)分析、氮气等温吸附脱附测试、核磁共振(MAS NMR)等技术,对改性后样品的物质组成、物相转变、结构特征以及矿物活化后铝、硅在碱溶液中的溶解行为做了相应的研究。探讨了HNTs在不同溶剂体系和相同溶剂体系不同比例溶剂下的嫁接效果和影响机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HNTs碱活化过程中,内径逐渐增大,管壁变薄。在保留较完整的管状形貌并得到较多羟基活性位点的前提下,4天为最佳的活化时间,并通过XRD、TEM、SEM、FTIR等表征手段发现埃洛石在碱活化后形成了新的物相——沸石。(2)甲苯嫁接体系下,在埃洛石上嫁接有机硅烷或称硅烷偶联剂(3-氨基丙基叁乙氧基硅烷,APTES),并从红外光谱图中发现APTES官能团,表明APTES已成功的嫁接到埃洛石上。通过热失重分析计算,发现4天的碱活化嫁接样在250-475oC之间的失重量最大,失重率达到8.88%。通过氮气等温吸脱附、核磁共振等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埃洛石4天的活化样嫁接量最多。(3)对活化2天、4天、6天、8天、10天、13天的埃洛石样品进行了在乙醇/水(浓度(V/V))分别为10/0、9/1、8/2、7/3、6/4、5/5体系下嫁接APTES的实验,发现4天活化样并在9/1比例条件下,样品的嫁接量最多,嫁接后的S_(BET)由嫁接前的40.8 m2/g降至36.18 m2/g,V_(pore)由嫁接前的0.124 cm3/g降至0.096 cm3/g。说明体系中有适量水的存在可加速APTES的水解,更加有利于嫁接反应的进行。(4)无水甲苯体系与乙醇/水体系相比,无水甲苯体系的嫁接量更高。说明在非极性溶剂中,更加有助于有机硅烷的嫁接。(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19-06-01)

丁伟[5](2019)在《过渡金属改性的硅基分子筛催化C—H键及N—H键的活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C—H键及N—H键活化在有机合成中是非常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直接功能化C—H键转化为含氧化合物,被认为是原子经济性最好的方法。目前,世界原油储量中含有高达50%的烷烃,故通过催化过程可以直接将其转化为醇、酮和有机胺等化工有机产品,以实现其极高的工业价值。由于有机胺对氧化反应有高度敏感性,通常无选择性转化为肟、亚胺、腈、酰胺等产物,开发高活性和选择性的催化剂一步定向转化到肟类化合物和制备医药及纤维类材料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分别对C—H键和N—H键的活化进行了研究:(1)制备了一种用过渡金属改性的钛硅分子筛(Mo/HTS)催化剂,在乙腈为溶剂的条件下,催化H_2O_2高效氧化正己烷到己醇和己酮。通过实验条件优化,在过氧化氢利用率最佳时(87.96%),正己烷的转化率高达94.6%。通过对Mo/HTS催化剂结构和性能进行FT-IR、UV-vis DRS、Raman、XRD、XPS、TEM和N_2吸脱附表征,发现HTS表面分散的Mo和载体中Ti物种为正己烷的催化活性位点。(2)制备了Nb改性的中孔SBA-15催化剂,用于在无溶剂条件下使用O_2选择性氧化各种有机胺。特别是对环己胺选择性氧化到环己酮肟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对胺氧化的结构性质相关性和机理进行了探讨。3%Nb/SBA-15催化剂表现出优异的催化性能(TOF=469.8h~(-1)),在温和的条件下(0.8 MPa O_2,373 K)实现75%的环己胺转化率和84%的环己酮肟选择性。从催化剂表征、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反应条件的研究表明,表面分散的Nb物种和羟基被确定为环己胺的催化活性位点。(本文来源于《湖南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徐玮[6](2019)在《助剂活化复合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SBS与胶粉是近年来路面工程常用的沥青改性剂,其对沥青的高温抗车辙及抗疲劳性能有显着改善作用。然而,由于胶粉脱硫程度低、与沥青相容性差的缺陷,导致其对沥青改性效果欠佳且热储存稳定性差,同时胶粉溶胀吸收轻质组分使得改性沥青黏度值偏高、施工和易性不佳;SBS价格昂贵且易上浮,改性沥青离析问题显着。为解决SBS及胶粉的应用难题,基于密度差理论,本课题将SBS与胶粉共同作为改性剂掺入沥青中,同时为保证改性剂与沥青充分反应,将废机油作为活化剂预先溶胀SBS与胶粉,研究废机油、SBS、胶粉掺量对复合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及路用性能的影响。同时,选取改性沥青常用的SMA-13级配,对不同废机油掺量及改性剂种类的沥青混合料进行级配设计,并通过高温车辙试验、低温弯曲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评价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选取了五种废机油掺量、叁种SBS及胶粉掺量,分别配置了不同活化剂及改性剂掺量的改性沥青,通过不同温度区间的温度敏感性指标及沥青常规性能测试方法对复合改性沥青感温性能及路用性能进行评价,同时结合光学显微镜测试分析活化剂的掺入对复合改性沥青性能影响机理,最后确定了活化剂及SBS、胶粉两种改性剂的最优掺入比例,即废机油、胶粉、SBS掺量分别为50%、15%、2.5%。同时,选取SMA-13间断级配作为基础进行混合料级配设计,并对不同废机油掺量及改性剂掺拌种类的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测试,发现废机油的掺入对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及水稳定性能有不利影响,掺量低于50%时,混合料低温抗裂性有提升。通过对比复合改性沥青及单掺胶粉、SBS的改性沥青的路用性能发现,复合改性在性能与经济方面有综合优势。(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9-05-25)

刘向东[7](2019)在《活化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橡胶改性沥青理论,利用微波对废胶粉进行处理,探究了微波活化时间对胶粉的影响、活化废胶粉与沥青的相容性。对基质沥青、普通胶粉改性沥青、微波活化胶粉改性沥青的叁大指标、弹性恢复能力、高温稳定性进行测试,并研究了微波活化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果表明:微波活化改性胶粉沥青的低温延展性、相容稳定性、高温稳定性、弹性恢复能力更好,微波活化胶粉沥青的离析软化点差为1.5℃,弹性恢复率为72%;活化废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优于普通基质沥青混合料,其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抗水损害能力均得到改善;就集料级配而言,间断级配AR-AC13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优于连续级配AR-AC13,抗水损害能力与连续级配AR-AC13相当。微波活化废胶粉有助于提升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外公路》期刊2019年02期)

任卫国[8](2019)在《超(亚)临界水热活化煤矸石制备白炭黑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煤矸石是伴随煤炭开采、分选或洗选而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煤矸石的排放量一般占当年煤炭产量的10%~15%。我国的煤矸石堆存量巨大,不仅占用大量耕地,而且污染周边环境。煤矸石的综合利用已刻不容缓。从煤矸石中制备硅系化工产品是其资源化利用的高附加值手段之一。煤矸石组成复杂,要有效利用其中的硅元素,必须要对其进行活化。目前,主要的活化方法包括:机械活化、热活化、化学活化和复合活化。复合活化可以极大的提高煤矸石的活化效率,促进煤矸石中矿物资源的高效利用。本论文以煤矸石为原料,采用超(亚)临界水热活化技术,制备沉淀白炭黑。在高温水热条件下,通过添加活化剂,既达到了热活化与化学活化复合的目的,又提供了水热环境有利于硅元素的溶出,从而缩短了活化时间。本文考察了煤矸石超(亚)临界水热活化条件(碱性活化剂、活化温度、煤矸石粒径)和酸浸条件(盐酸浓度、温度、时间和液固比)对白炭黑收率的影响。其次,研究发现沉淀白炭黑表面羟基含量较高,易于团聚,在有机相中难以分散,限制了应用。又以甲基叁氯硅烷(MTS)为改性剂,对其表面进行有机改性,以提高其分散性和疏水性能。主要考察了改性反应温度、时间、改性剂浓度对沉淀白炭黑的物化结构和性能的影响。改性后的白炭黑采用XRD、FT-IR、SEM、N_2吸附等表征手段对产品进行表征,在大量实验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叁种活化剂NaOH、Na_2CO_3、KOH被用于超临界水热活化煤矸石。活化后的煤矸石主要晶相分别为钙霞石、羟基钙霞石和钾霞石,其白炭黑收率分别为39.22%、44.92%和43.94%。基于成本考虑,以NaOH为活化剂较为适宜。(2)活化温度对活化后煤矸石中的主要晶相影响较大,原料煤矸石中的高岭石晶相在水热条件下(150~375℃)随温度升高晶相经过一系列变化,在300℃后晶相主要是羟基钙霞石。产物白炭黑的产率随活化温度的升高而急剧增大,在300℃后增幅较小。(3)以NaOH为活化剂在水热条件下活化煤矸石,考察了煤矸石粒径(0.75~0.20 mm)对白炭黑收率的影响,随着粒径增大,白炭黑收率先增大后降低,表明在实验条件下煤矸石的粒径存在最佳值。(4)对产物白炭黑进行表面改性的研究表明:随改性剂浓度(0.08~0.24mol/L)、反应时间(10~120 min)和反应温度(25~85℃)的增大,改性后产物的活化度及亲油化度(亲油性)都逐渐增大,但在后段增势较缓。因此,较适宜的改性条件为:MTS浓度为0.20 mol/L、时间为90 min及反应温度为70℃。(5)改性后的白炭黑仍为无定形结构。与改性前相比,其比表面积降低,孔容和平均孔径变小。改性后白炭黑表面羟基可减少88.3%~97.2%,其疏水性增强。(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5-01)

武雷杰[9](2019)在《聚合氯化铝复配活化硅酸改性膨胀土的胀缩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膨胀土在我国分布广泛,它是一种主要由亲水性黏土矿物蒙脱石和伊利石组成的高塑性黏土。由于其具有强胀缩性、多裂隙性、超固结性和强度衰减等工程特性,很容易引起路基变形、边坡失稳、建筑物失稳等破坏,给膨胀土地区工程建设带了巨大隐患。因此研究膨胀土的改性处置技术及其改性作用机理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选用聚合氯化铝(PAC)、活化硅酸(Na_2SiO_3·9H_2O)单独作用或复合作用对洋县膨胀土进行改性。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改性剂对膨胀土物理力学性质和胀缩变形特性的影响;然后以胀缩性为指标确定了一种以聚合氯化铝为主固剂,活化硅酸为助凝剂的改性剂配比。最后通过分析膨胀土改性前后物理性质、矿物成分、电化学性质及微观结构特征的变化,探究了改性膨胀土的作用机理。研究结论如下:(1)两种改性剂都能改善膨胀土的胀缩特性,根据膨胀率指标变化规律可知,PAC对膨胀土的改性效果优于掺入活化硅酸的改性效果,且当PAC掺量为6%时改性效果最优;根据收缩性指标得出,活化硅酸的改性效果优于掺入PAC的改性效果。(2)经PAC和活化硅酸分别改性后,膨胀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发生较大改变。改性土黏粒组含量大幅度降低,液限、塑性指数均呈下降趋势,抗剪强度指标有明显提升。在同等掺量条件下,PAC对膨胀土的物理性质影响较为明显,活化硅酸对膨胀土抗剪强度指标影响较为明显。(3)根据改性土胀缩性指标的变化规律可知,PAC复配活化硅酸对膨胀土的改性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PAC对膨胀土的改性效果,得出最佳配比为6%PAC,6%活化硅酸。(4)通过界限含水率试验、ζ电位试验、颗粒分析试验、黏土矿物分析、扫描电镜试验、BET比表面积试验,表明PAC复配活化硅酸改性膨胀土的机理在于其水解产生大量高价[Al]~(m+)和絮凝物,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和电中和作用减弱黏土颗粒表面结合水膜厚度,并通过架桥吸附和絮凝网捕作用有效胶结黏土颗粒,使土体整体结构性提升,降低土体膨胀性。(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5-01)

王夏,邹静荣[10](2019)在《汽油活化胶粉改性沥青低温蠕变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胶粉汽油活化后对橡胶沥青低温性能的影响,采用BBR试验对活化胶粉制备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进行分析,并与普通橡胶沥青的劲度模量S和蠕变速率m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活化胶粉掺量(10%、15%、20%)对沥青低温抗裂性能的作用效果。结果表明:(1)随着试验时间的逐渐增加,橡胶沥青的蠕变劲度S逐渐减小,蠕变速率m逐渐增加;(2)胶粉经活化后显着提高了橡胶沥青的低温抗裂性;(3)胶粉掺量越大,活化作用提高橡胶沥青低温抗裂的效果越明显;(4)Burgers模型可以准确的分析BBR试验中橡胶沥青的低温蠕变劲度模量。(本文来源于《甘肃科技纵横》期刊2019年04期)

改性活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双因素改性试验,石灰石粉改性剂和除砂后的余泥渣土混合物在750℃下煅烧1.5h后加入硅烷偶联剂的方法进行改性。结果表明:煅烧可以提高余泥渣土活性,但提高的幅度不大,只有80%,而加入石灰石粉改性剂后活性指数达到90%,石粉改性剂用量在10%时,7d活性指数达到97%,改性效果最佳,可用作矿物掺合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改性活化论文参考文献

[1].万月亮,孟祥美,冯琨,孔话峥,刘廷志.磷酸活化法脱墨污泥活性炭的改性研究[J].中国造纸学报.2019

[2].李绍彬,郭书辉,辛晓婷,陈陪都.余泥渣土活化改性技术研究[J].广东建材.2019

[3].张有晶.钙基CO_2吸附剂的改性和活化实验研究[D].中北大学.2019

[4].杨青.碱活化埃洛石纳米管表面硅烷化改性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9

[5].丁伟.过渡金属改性的硅基分子筛催化C—H键及N—H键的活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6].徐玮.助剂活化复合改性沥青温度敏感性及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9

[7].刘向东.活化橡胶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9

[8].任卫国.超(亚)临界水热活化煤矸石制备白炭黑及其表面改性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9].武雷杰.聚合氯化铝复配活化硅酸改性膨胀土的胀缩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10].王夏,邹静荣.汽油活化胶粉改性沥青低温蠕变特性研究[J].甘肃科技纵横.2019

标签:;  ;  ;  ;  

改性活化论文-万月亮,孟祥美,冯琨,孔话峥,刘廷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