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利益诉求论文-沈丽巍,张宏韬,王凤双

农民利益诉求论文-沈丽巍,张宏韬,王凤双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民利益诉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乡村振兴,新生代农民,利益诉求困境

农民利益诉求论文文献综述

沈丽巍,张宏韬,王凤双[1](2019)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生代农民的利益诉求困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人才振兴,新生代农民又是乡村人才中有知识、有思想、政治参与度高的中坚力量,了解了他们的利益诉求困境,才能解决当前农民中出现的厌农、恶农等问题,为振兴乡村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当前,在党和政府关怀下,广大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村环境优化了,但相比城市而言仍然存在着城乡差异,新生代农民仍然存在公共服务诉求困境、社会保障诉求困境、就业诉求困境与创业环境诉求困境。新生代农民能够走出困境,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本文来源于《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琦[2](2018)在《新时代城镇化进程中西北地区近郊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彭家坪镇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失地农民是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其利益诉求的保障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方方面面。本文以西北地区近郊失地农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展开研究,整理失地农民所反映的利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以推动和完善我国西北地区近郊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保障,从而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际》期刊2018年14期)

石晶[3](2018)在《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路径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与社会飞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会上出现了失地农民的问题,而失地农民问题中值得重点关注就是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路径问题。失地农民问题已经十分严重,在当前我国的发展道路上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十分重视和急需解决的事情。国家应对失地农民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多加重视,对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找到隐藏在背后的利益诉求路径存在问题的原因,制定出可以解决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路径不畅的有效对策,这样就可以对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问题进行有效及时的回应,不让失地农民感到失望,让失地农民对政府的权威产生不信任。解决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路径问题是现在进行社会治理的紧迫必要的要求。本文在进行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路径研究时是以城镇作为主要背景,将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是怎样产生的、通过怎样的路径进行申诉作为研究主线。本文的理论依据主要包括了城镇化理论、物质利益观、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四个方面,以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路径产生的问题、原因、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方式的选择为叙事脉络。本文在引言部分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路径问题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研究现状等方面进行整合与总结,研究近年来对失地农民问题研究的相关学者的观点以及思想,并简单的说明本文的研究使用的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本文分析了城镇化与失地农民之间的关系,展开描述利益诉求问题的产生以及问题产生所带来的影响,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途径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详细描述,并指出城镇化是怎样对利益诉求问题起到推动作用的。与此同时,进一步解释了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在社会上是普遍存在的,且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已经具有了严重性,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并是如何产生影响的,是本文进行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路径问题研究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主要包括了四个方面,它们分别是指经济、政治、教育文化、身份认同。为了能够进一步实现自身的经济利益诉求,失地农民会慎重的地选择进行利益诉求的路径,他们往往会通过制度化的和非制度化的路径来进行申诉。本文从多方面研究分析了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路径现状,包括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治理取得的成效、存在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问题存在非常大的问题,虽然国家进行的大力度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包括信访存在积案多且效率低的问题,失地农民申诉渠道不通;司法救济成本高且范围窄;人大代表的内部构成存在不均,失地农民代表比例较少;地方政府官员利益表达的积极性不足,责任意识不清;国家以及失地农民监督力度的不足及农民自身申诉意识的缺失等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与建议。具体表现为完善信访制度,完善畅通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回应渠道,提高失地农民利诉求表达的有效性;完善相关的司法机制和司法救济保障;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大农民在人大代表中的代表比率;完善政府机制,减少政府与农民之间的摩擦;加强监督力度,尤其是加强国家以及失地农民的监督力度;增强农民自身利益表达的能力,提升农民自身的利益保护能力。(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2)

刘成兴,邓国彬[4](2018)在《协商治理视阈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农民由于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征用,对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迷茫和恐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失地农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市场的满足,兼之他们的利益诉求在表达时也受到阻碍,要想解决好这一社会问题,需要失地农民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沟通协商,因此将协商治理引入其中极有必要。在现有的机制下,协商治理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利益诉求协商体系也已经初步建立,但还存在着农民自身的局限性以及现有表达渠道不畅通等一系列问题。完善失地农民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需要提高失地农民参与意识和协商能力,培养失地农民代言人,健全社会服务组织。(本文来源于《吉林工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张元庆[5](2017)在《农村群体性事件中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问题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和发展,我国农村相当数量的耕地和其他农用地被国家征收,农民失去了土地成为失地农民。期间因为征地而引发的农村群体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造成农民土地利益受损,本文基于此探讨如何构建维护农民土地利益机制问题,以便有效保障失地农民的权利和利益。(本文来源于《大众投资指南》期刊2017年03期)

王新志,王亮[6](2016)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进城意愿与利益诉求研究——以齐河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齐河县的604个农户为样本,首先按照不同的年龄段分析了他们的年龄、学历、职业、收入和支出等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不同年龄段农民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进城意愿和利益诉求,进而实证分析了影响农民落户城镇的因素,最后提出以差异化政策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建议。得出结论认为,农民落户城镇的意愿随着年龄的逐步增长呈现下降的趋势,县城是农民落户城镇的第一选择,子女教育是农民愿意落户城镇的首要原因,生活成本高是农民不愿意落户城镇的首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经济动态与评论》期刊2016年02期)

李建标,付晓改,牛晓飞[7](2015)在《要尊重,还是要实惠?——征地冲突中农民利益诉求的经验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北京朝阳区、四川双流县、山东滕州市以及苏州吴中区失地农民的调研数据,从安全需求和尊重需求两个层面考察征地冲突中农民的利益诉求,同时考虑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民对安全需求和尊重需求都很重视,但更看重尊重需求,尤其是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和年龄在40岁以下的农民,而40岁以上的农民则更关注社会保障这一安全需求;(2)男性农民对安全需求和尊重需求的所有指标全面考虑,而女性仅关注这两类指标中的某一项;(3)就业这一安全需求不受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的限制,始终是农民考虑的重点。因此,治理征地冲突需保证政策的标准化和相对稳定性,倡导"依法治理",并根据具体的对象分层治理,对不同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的农民有重点地突破。(本文来源于《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5年11期)

苏玉娥[8](2015)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他们的利益诉求问题日益凸显,已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得到合理的经济补偿、享有政治权利、拥有基本社会保障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主要内容。农村土地产权主体模糊、现行征地制度不健全、正式代言机构缺席等是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产生的原因。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的解决对策有明确农地产权主体、健全农村土地征用制度;落实失地农民的参与知情权、监督权和救济权;进行体制改革,促使村委会、地方政府真正为失地农民利益代言。(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夏凤[9](2015)在《利益相关者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和诉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国际化、农业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农户以家庭为单元的小生产与国内外大市场和社会化生产间的矛盾不断升级,在目前市场环境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不但是建设新农村和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解决"叁民问题"和增强我国竞争力的根本方式。农民合作社有各种利益相关者,重视他们的利益关系和诉求,对发展合作社与农村经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期刊2015年07期)

高心[10](2015)在《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城镇化的推进伴随着失地农民问题的产生。利益诉求机制,民主监督制度的完善远远落后于城市化速度,导致失地农民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构建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是实现社会资源的公平分配,保障政治稳定的现实选择。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的关键在于保障失地农民平等享受制度资源的权利,同时通过失地农民组织化实现失地农民与政府的良性互动。(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5年06期)

农民利益诉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失地农民是我国在城镇化进程中的特殊群体,其利益诉求的保障关系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方方面面。本文以西北地区近郊失地农民为主要研究对象,对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展开研究,整理失地农民所反映的利益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对策,以推动和完善我国西北地区近郊失地农民利益诉求保障,从而促进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民利益诉求论文参考文献

[1].沈丽巍,张宏韬,王凤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生代农民的利益诉求困境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

[2].陈琦.新时代城镇化进程中西北地区近郊失地农民利益诉求问题研究——以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彭家坪镇为例[J].现代交际.2018

[3].石晶.城镇化背景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路径问题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

[4].刘成兴,邓国彬.协商治理视阈下失地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8

[5].张元庆.农村群体性事件中农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问题浅析[J].大众投资指南.2017

[6].王新志,王亮.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的进城意愿与利益诉求研究——以齐河县为例[J].经济动态与评论.2016

[7].李建标,付晓改,牛晓飞.要尊重,还是要实惠?——征地冲突中农民利益诉求的经验性研究[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5

[8].苏玉娥.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我国失地农民利益诉求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9].夏凤.利益相关者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利益关系和诉求分析[J].农业经济.2015

[10].高心.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利益诉求机制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

标签:;  ;  ;  

农民利益诉求论文-沈丽巍,张宏韬,王凤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