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隔热套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隔热套管,完井工艺,设计,现场实践
隔热套管论文文献综述
杨书港[1](2019)在《隔热套管完井工艺设计与现场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稠油油藏开发通常采用热采生产方式,为了提高注热效果、保护套管,防止产生过大热应力造成套损,进而影响油井正常生产,一般稠油热采井采用封隔器+隔热油管的方式进行生产。辽河油田根据稠油油藏精细化开发需要,开展了Ф177.8 mm隔热套管完井技术研究与试验。通过对隔热系统、连接方式、保温接箍、预应力设计等方面的分析,对隔热套管进行了优化设计;通过对井身结构、完井及固井工艺、注汽工艺等方面的研究,对隔热套管应用进行技术优化,确保了试验井的安全顺利实施,对国内稠油油田隔热套管方式开发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本文来源于《石油工业技术监督》期刊2019年01期)
杨秋明,刘清,朱永峰[2](2018)在《绝热套管隔热性能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以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为本体的绝热套管的传热分析计算模型,应用Fluent仿真软件对绝热套管的隔热性能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两种工作状态下绝热套管的隔热性能数据,并将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绝热套管具有理想的隔热性能,本文提出的仿真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绝热套管的隔热性能。(本文来源于《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期刊2018-11-05)
吴国军[3](2016)在《隔热套管寄生管光纤测试钻完井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隔热套管寄生管光纤测井工艺特点,在井位选择、钻完井、管柱设计、完井井口装置设计等方面进行优化改进研究,形成隔热套管寄生光纤测试钻完井技术,现场应用2口井,成功率100%,满足稠油热采光纤测试及隔热套管井评价的工艺要求。(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期刊2016年11期)
梁文杰[4](2016)在《Φ180PQF连轧机组AG100H钢级隔热套管的生产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稠油在世界油气资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效的开采稠油将给石油工业增添更多的石油资源。稠油粘度高,但对温度极为敏感,每增加10摄氏度,粘度下降约一半。目前世界上包括我国通常采用的是稠油热采技术开采,采用单井吞吐注蒸汽的方法,注蒸汽的平均温度在320℃左右,有的高达375℃。稠油注蒸汽开采时,普遍采用隔热套管。用隔热套管注汽可使注汽热损失大幅降低,大大提高可注入深度和注入油层的蒸汽质量,隔热套管是注蒸汽稠油热采的重要井筒隔热工具。本文以鞍钢AG100H钢级套管的科研开发项目为基础,在现有条件下,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制出了符合用户需求的非API标准产品,研究工作及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实验室及工业生产,对AG100H钢级隔热套管适用的钢种进行分析及对比试验,设计了AG100H钢级隔热套管的化学成份。(2)通过工业试验,对AG100H钢级隔热套管生产工艺制度进行了研究及对比试验,根据AG100H隔热套管的性能要求和Φ180机组的生产工艺特点,确定AG100H隔热套管的生产工艺流程。(3)在工业生产中,依据现有的设备条件,在生产中采取合理的工艺路线、轧制工艺制度以及热处理工艺,使AG100H隔热套管的几何尺寸和理化性能达到用户使用需求。(4)成功地开发出AG100H隔热套管,并进行了批量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力学性能满足标准要求。(5)所生产的隔热套管顺利通过抗挤毁强度试验、射孔实验、模拟热采井拉压应力试验,并且实验结果优良。(6)实际应用结果表明:按照本文所设计新钢种的化学成份,可以成功的生产AG100H钢级非API标准隔热套管,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为企业降本增效做出贡献。(本文来源于《辽宁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6)
陈鹏[5](2016)在《隔热套管完井技术在分层汽驱工艺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层汽驱是解决多层稠油油藏由于地层的非均质性,造成的各层动用程度不均的有效手段。目前偏心式二层分层汽驱工艺正在齐40蒸汽驱工业化推广中广泛应用。但针对锦45块需要进行叁层汽驱的工艺要求,还需要在现有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另一方面,伴随分层汽驱在辽河油区大范围推广应用,其测试、投捞工作量大幅度增加。为了简化施工工艺、提高层间配汽的准确性及可操控性,开展了5 1/2″真空隔热套管完井技术研究,旨在简化分层汽驱工艺、减少分层汽驱投捞测试的工作量,实现分层汽驱规模化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6年11期)
许冬进,张凡,徐海民,孙星云,丁崇飞[6](2014)在《超稠油井隔热套管完井工艺技术及现场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提高注入蒸汽热焓是超稠油热采开发的关键技术之一。为了保证蒸汽注入过程中的热焓,最大限度地降低热损失,防止高温蒸汽热胀冷缩损坏套管和水泥环,必须采用井筒隔热技术。常规的普通套管完井工艺配套热采隔热工艺技术,一般采用隔热油管注汽,普通油管转抽,导致频繁作业,下入井下工具多,事故风险大。隔热套管完井技术,采用隔热套管完井,配套注汽和生产一体化普通油管生产管柱,可有效解决井筒隔热问题,提高套管、水泥环的安全性和蒸汽热能的利用率,且可在放喷后马上转抽,使注采工艺得以简化,降低了人工成本和作业费用。在河南油田的超稠油区块现场应用中,该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实施的2口直井产量是该区块同类型井的2倍左右,经济效益明显,也为在同类油藏水平井实施先导试验作了有益尝试。(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4年03期)
刘玉龙[7](2011)在《常规套管井筒隔热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各国稠油主要采用注蒸汽的热采方式,即向地下油层内注入高温高压蒸汽。注汽过程中的能量损失,特别是井筒中的能量损失,直接影响热采效果。采用一定技术手段保证井筒隔热效果,对保持稠油热采效率起重要作用。提出了注汽施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油管接箍隔热扶正技术、井下热胀补偿器隔热保护技术、长效汽驱用热采封隔技术和二次封固技术相结合的改进技术,以提高隔热油管井筒隔热性能和使用寿命,保证稠油热采效果。并通过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1年21期)
张永贵,李子丰,张立萍[8](2010)在《真空隔热套管井筒套管强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真空隔热套管是近年来研制成功的新型油井套管,地面测试结果证明其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但是,将其应用于稠油热采油井形成的隔热套管井筒是否能够满足稠油热采需要,尚需对其强度状况及井筒隔热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该文以稠油热采过程中的实际注蒸汽数据为基础,在井筒传热计算结果基础上,结合真空隔热套管结构及完井井筒结构,利用热弹性力学理论,对真空隔热套管井筒套管的内管、外管强度分别进行了计算、分析,利用内外管在不同井深处的应力计算结果,得出了井深、注蒸汽温度等因素对真空隔热套管井筒安全的影响规律。从而为真空隔热套管的正确使用及进一步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实施正确的固井工艺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工程力学》期刊2010年05期)
范喜群[9](2009)在《隔热套管完井工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稠油热采时须采取井筒隔热措施以降低蒸汽井筒热损失,同时防止高温蒸汽损坏套管和水泥环,由此造成热采工艺复杂、生产时率低、热采成本高。因此,将油层段以上套管采用隔热套管进行完井,后期吞吐时即可从套管注汽、油管采油,不必再考虑井筒隔热问题,从而可以简化热采工艺,提高生产时率,同时也提高了隔热可靠性,保证了套管安全,提高了蒸汽热能利用率。介绍了隔热套管结构性能、完井、注采工艺以及现场应用情况。(本文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岳慧,刘花军,佘梅卿,吴太平,郭书强[10](2005)在《φ139.7mm套管井隔热注采工艺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新庄、杨楼油田蒸汽吞吐生产中光油管注汽时热损失大,影响开发效果及地层胶结差,注汽时固井水泥环易受到破坏,造成管外窜的问题,开发研究了139.7mm套管井隔热注采工艺技术。介绍了管柱的组成、原理及技术特点,还介绍了与管柱配套使用的工具。该技术可以实现注采一体化,充分利用油层热效,使注采之间紧密衔接,可以减少作业工作量,作业占产时间,抢拿高峰期产量。(本文来源于《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期刊2005年S3期)
隔热套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以聚醚醚酮复合材料为本体的绝热套管的传热分析计算模型,应用Fluent仿真软件对绝热套管的隔热性能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试验研究获得两种工作状态下绝热套管的隔热性能数据,并将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绝热套管具有理想的隔热性能,本文提出的仿真计算方法能够有效地预测绝热套管的隔热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隔热套管论文参考文献
[1].杨书港.隔热套管完井工艺设计与现场实践[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9
[2].杨秋明,刘清,朱永峰.绝热套管隔热性能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C].第八届中国航空学会青年科技论坛论文集.2018
[3].吴国军.隔热套管寄生管光纤测试钻完井技术[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6
[4].梁文杰.Φ180PQF连轧机组AG100H钢级隔热套管的生产工艺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6
[5].陈鹏.隔热套管完井技术在分层汽驱工艺应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6
[6].许冬进,张凡,徐海民,孙星云,丁崇飞.超稠油井隔热套管完井工艺技术及现场试验[J].断块油气田.2014
[7].刘玉龙.常规套管井筒隔热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
[8].张永贵,李子丰,张立萍.真空隔热套管井筒套管强度研究[J].工程力学.2010
[9].范喜群.隔热套管完井工艺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2009
[10].岳慧,刘花军,佘梅卿,吴太平,郭书强.φ139.7mm套管井隔热注采工艺技术[J].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