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蒙古长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蒙古长调,蒙古族长调,那达慕,天籁之音,阿拉善右旗,其其格,拉坦,活化石,民族文化瑰宝,德玛
蒙古长调论文文献综述
高平[1](2019)在《八省区少儿蒙古长调那达慕播下传承种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阿拉善8月19日电(高平)被誉为天籁之音的蒙古族长调响彻阿拉善大漠,一场音乐盛宴因孩子们的加入而分外精彩。8月17日、18日,为期两天的2019全国八省区少儿蒙古长调那达慕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卫拉特民俗文化传承教育中心拉开帷幕。活动旨在发现、培养、(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8-20)
孙文振[2](2018)在《都兰:用心用情演绎古老的蒙古长调》一文中研究指出“天上有条银河,银河星光闪烁;草原有支古老的歌,藏在祖母的心窝……”5月中旬,蒙古族青年歌者都兰在北京发布了新歌《祖母的古如歌》。这首由克明作词、吉林白乙拉作曲的新歌,是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创作的歌曲,让产生于元朝时代的“古如歌”走进了人们的视(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8-05-25)
莲花[3](2018)在《蒙古长调的传承与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国家将经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一切都以经济建设为主,这就导致了我国传统文化开始衰落,蒙古长调民歌就是其中的一种。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得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因此,本文主要对蒙古长调的传承与保护进行研究探索,期望能够对我国蒙古长调的未来发展有所帮助。(本文来源于《中国文艺家》期刊2018年03期)
杨昂[4](2018)在《蒙古长调的教学分析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富饶的土地,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拥有多个民族,因此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国家,每一个民族因为所处的环境和地理位置等存在的差异性,导致这些民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和文化,彰显了本民族的特色。作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蒙古族,起源于中国北方草原,是一个古老而又富有传奇色彩的民族。蒙古族属于跨界民族,主要分布于中国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等国家,在长期的历史进化中,不断吸收新的艺术特色,逐渐形成了我国蒙古族音乐自身的特点,在音乐、舞蹈艺术上拥有显赫的地位。想要研究某一民族的音乐,就要从此民族的起源发展以及相关联的事物进行研究,从而挖掘出本民族音乐艺术形成的原因和蕴含的特点。蒙古长调彰显着蒙古族音乐的特色和风格,在细腻动人的旋律中展现了游牧民族的胸怀和精神,显现蒙古族热情好客的优良传统,蒙古长调是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代表的音乐在我国音乐史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本文分别从长调的起源、发展、演唱分析以及与民族声乐融合等方面,来分析研究蒙古长调,去探究蒙古长调的独特魅力。(本文来源于《吉林艺术学院》期刊2018-03-01)
巴音博罗[5](2017)在《蒙古长调》一文中研究指出听蒙古长调就像站在夏季辽阔无边的草原上,穹庐似野,青草波及心灵,羊群俨然天外使者,到人间布施福音……唱歌的人有福了,而倾听者的眼睛亮如星辰。听蒙古长调又犹如在静静长夜,风空空地掠过飘浮不定的牧村,瓦罐里的奶茶飘出浓郁的香气,这时候谁小心翼翼擦亮一根火柴,照亮了蒙古刀鞘(本文来源于《语数外学习(初中版)》期刊2017年09期)
陈海生[6](2017)在《土尔扈特蒙古长调民歌》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音布鲁克草原蒙古民歌常有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的形式,特有音调与宽广音域,优美流畅曲调,较大旋律起伏,节奏自由而悠长。多集中表现思想、思亲、赞马、情歌褚多方面,一首民歌中反映的内容,大多集中在一个侧面、很少有长篇巨制,千百年来人们用长调在草原的歌唱生活,赞美自然,抒发胸怀,祈祝未来,古老而又有时代特征的艺术形式,经过蒙古族民歌手一代又一代传唱。(本文来源于《北方音乐》期刊2017年13期)
陈国强[7](2017)在《蒙古长调《溜溜的小黄马》歌唱声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以蒙古长调《溜溜的小黄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溜溜的小黄马》的歌唱语音信号的采集,分别提取能量、基频和共振峰等参数,进行声学参数层面的分析。从多角度和多层次去研究蒙古长调歌唱的生理机制,为蒙古长调的演唱和学习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提供数据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7年06期)
陈国强[8](2017)在《蒙古长调牧歌与赞歌的声学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采用实验语音学研究方法,把两首不同题材的蒙古长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长调歌唱语音信号的采集,分别提取基频、能量、共振峰和时长等参数,对两首长调进行声学参数层面的对比分析.不同题材长调在歌唱时声学参数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能量和基频参数方面,牧歌能量和基频均大于赞歌,从而表现出牧歌悠扬嘹亮的声学特质,充分说明了共振峰参数反映歌手的歌唱水平,而题材差异集中在能量和基频方面.(本文来源于《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陈国强,刘美丽[9](2017)在《蒙古长调《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声学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取了男女声蒙古长调《富饶辽阔的阿拉善》的多项声学参数,旨在以该代表性的歌曲分析蒙古长调的基频、能量等声学特征变化,揭示蒙古艺术情感表达和语音声学参量的关系,探讨蒙古调的发声技巧的生理表现,分析男女声的声学特征的异同,总结长调不同发声方式的声学特点以及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更深入、系统地研究长调发声类型提供理论基础,为长调的传承与保护提供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智富时代》期刊2017年04期)
傲东白力格[10](2017)在《蒙古长调歌是如何传承的?——群体歌手、宴会舞台与德都蒙古长调歌表演》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前,帕里、洛德和甚至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弗里教授都认为口头表演都是一种单个人的表演,他们都没有关注到这种歌手群小舞台演唱或剧班表演的特点。本研究发现,德都蒙古长调歌的表演活动是一种以宴会舞台的群体歌手的口头表演剧。在这种"小舞台"中,群体歌手们通过自己的长调歌表演来获得自己"粉丝"的支持,学到自己喜欢的歌,从此传承了青海蒙古长调歌。这样,蒙古长调歌是群体歌手在宴会舞台中不断的表演,学习和传播过程中传承保存下来的,而非某一歌手在生活中孤立的学习、参与和表演来传承下来的。所以,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群体歌手、宴会舞台与民歌表演之间关系,修正西方的单人口头表演理论。(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蒙古长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天上有条银河,银河星光闪烁;草原有支古老的歌,藏在祖母的心窝……”5月中旬,蒙古族青年歌者都兰在北京发布了新歌《祖母的古如歌》。这首由克明作词、吉林白乙拉作曲的新歌,是为庆祝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创作的歌曲,让产生于元朝时代的“古如歌”走进了人们的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蒙古长调论文参考文献
[1].高平.八省区少儿蒙古长调那达慕播下传承种子[N].光明日报.2019
[2].孙文振.都兰:用心用情演绎古老的蒙古长调[N].中国民族报.2018
[3].莲花.蒙古长调的传承与保护[J].中国文艺家.2018
[4].杨昂.蒙古长调的教学分析与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8
[5].巴音博罗.蒙古长调[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2017
[6].陈海生.土尔扈特蒙古长调民歌[J].北方音乐.2017
[7].陈国强.蒙古长调《溜溜的小黄马》歌唱声学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7
[8].陈国强.蒙古长调牧歌与赞歌的声学对比分析[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9].陈国强,刘美丽.蒙古长调《富饶辽阔的阿拉善》声学特征分析[J].智富时代.2017
[10].傲东白力格.蒙古长调歌是如何传承的?——群体歌手、宴会舞台与德都蒙古长调歌表演[J].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