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分析

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分析

(肇东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黑龙江肇东151100)

【摘要】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对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取抗组胺H1和H2残受体阻断剂、类固醇激素治疗的资料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治疗,治愈5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结论:尽可能避免过敏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适当使用减充血剂。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类固醇激素治疗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2-0059-02

变应性鼻炎是易感个体接触致敏变应原后导致的包含IgE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反应性疾病。变应性鼻炎多数呈阵发性发作,有一定时间性和规律性,常为与变应原接触后突然发病,发作后可迅速恢复正常。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正确使用抗组胺药和糖皮质激素,有条件者行变应原脱敏疗法[1]。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4例临床药物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收治的变应性鼻炎患者64例,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19~53岁,平均年龄36±3.5岁。病程2~16年,无有常年发作性过敏症状。伴有鼻息肉9例,伴不同程度的鼻中隔偏曲57例,伴哮喘1例。

1.2方法

1.2.1抗组胺药组胺竞争细胞上的H1受体或效应细胞中的某些酶原物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这只适用于以组胺为主要介质的Ⅰ型变应性疾病。虽效果好,但作用时间短,药物可通过血脑屏障而有嗜睡、镇静、血压下降等不良反应。而今第二代抗组胺药物基本上克服了传统抗组胺药的缺点,但其中阿伐斯汀(新敏乐)、美喹他嗪(波利玛朗)也有轻微的嗜睡作用,此类药物作用时间持久。

1.2.2类固醇激素短期口服类固醇激素不会引起垂体-肾上腺轴的抑制,对消除眼部和全身症状效果好。局部应用可阻断变应原引起的速发反应和迟发反应,而且,既消除花粉变应原引起的鼻特异性强反应增强,也阻止组胺诱发的非特异性鼻反应增强(效果优于色甘酸钠)。通常采用选择性强,局部活性大的脂溶性糖皮质激素,如戊酸盐地他米松、二丙酸倍他米松(BDP)、去炎松(曲安缩松)、氟轻松等。应用三周无效,就要考虑其他疾病。

1.3症状评分标准

1分:喷嚏3~5次,流涕小于4次,有意识吸气时感觉鼻塞。有间隔鼻痒。2分:喷嚏6~10次,流涕5~9次,间歇性或交互性鼻塞,鼻子有蚁行感,但可忍受。3分:喷嚏大于等于11次,流涕大于10次,几科全天用口呼吸,蚁行感,难。有间隔鼻痒。有间隔鼻痒。

1.4疗效标准

疗效记分方法为(治疗前总分-治疗后总分)&pide;治疗前总分*100%。显效≥66%,有效:65~26%;无效≤25%。

2.结果

64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经治疗,治愈55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3%。

3.讨论

变应性鼻炎为全球性常见病,发病率达10%~25%,并且患病人数仍在增加。虽然变应性鼻炎不是一种严重疾病,但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效率,并且造成经济上的沉重负担,可诱发支气管哮喘、鼻窦炎、鼻息肉、中耳炎等,或与变应性结膜炎同时发生。

近年来由于高效、长效、安全的药物不断问世,使药物治疗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2]。抗组胺药物此类药物主要通过与组胺竞争效应细胞膜上的组胺受体发挥抗H1受体的作用,抗组胺药物可以迅速缓解鼻痒、喷嚏和鼻分泌亢进。糖皮质激素临床上有全身和局部用药两种,但治疗变应性鼻炎主要是鼻腔局部用药,鼻部喷雾糖皮质激素的局部副作用主要有轻微鼻出血和鼻部干燥、刺激感。

组胺H1受体拮抗剂传统上以组胺H1受体拮抗剂为一线药物。速效、可口服,口服能够消除鼻、眼和咽喉的症状,长期应用副作用较小。其第一代药物以扑尔敏为代表,因为中枢镇静和抗胆碱能,作用时间短,易产生耐药等副作用,现已基本淘汰[3]。第二代药物无第一代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和抗胆碱能副作用,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可安全用于青光眼、前列腺肥大患者,受到广泛欢迎。它包括息斯敏、特非那丁、仙特敏、氯雷他定等。但息斯敏、特非那丁和仙特敏大剂量应用时有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心律失常),有时可引起死亡;红霉素、酮康唑和伊曲康唑抑制其代谢,不宜合用;肾功能不良者减量,老年及有心血管疾病患者要慎用;与β-受体阻滞剂合用时要遵医嘱。息斯敏会引起食欲和体重增加。息斯敏,每次10mg,qd。特非那丁每次60mg,bid。仙特敏是惟一既对由组胺介导的速发相、也对迟发相变态反应起作用的抗组胺药,每次10mg,qd。十二岁以下儿童禁用仙特敏。肾功能不良者慎用。比利时开发出的第二代鼻腔局部应用的组胺H1受体阻断剂立复汀)能避免这类药物的全身副作用。

组胺H2受体拮抗剂:鼻粘膜上皮中有许多游走细胞,其中淋巴细胞占主要部分,它们在调节鼻粘膜局部的免疫状态中起重要作用。变应性鼻炎患者鼻粘膜上皮中CD4+细胞增多,CD8+细胞减少,使CD4/CD8+细胞的比值显著增高,同时伴有血清和鼻分泌物中IgE含量增加。辅助T细胞能促进IgE的合成,而抑制T细胞可使IgE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时这二种细胞的数量和活性保持在一定动态平衡之中,变应性鼻炎患者中,这种平衡被打破,机制尚未明了。抑制性T细胞膜上有组胺H2受体,H2拮抗剂与膜上这些受体结合,使抑制性T细胞的活性增强。实验证明,西米替丁治疗后CD8细胞增多,CD4细胞减少,同时伴特异性IgE含量减少。H1拮抗剂单纯和组胺竞争受体而抑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症状,H2拮抗剂则是通过调节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免疫功能来达到治疗目的[4]。它的缺点是疗效出现迟缓,一般在用药后7~10天才开始出现疗效,H1拮抗剂则疗效出现迅速,正好能弥补H2拮抗剂的这个缺陷,两者合用疗效应更满意。主要有西米替丁、雷尼替丁等。可静脉注射、口服或鼻腔喷雾等。雷尼替丁气雾剂的浓度为385mg/ml,用蒸馏水配制,不加任何防腐剂,渗透压调整为1100mOsm,pH为6.5,每喷的量约25mg雷尼替丁。

类固醇激素可多途径阻断变态反应的发生,消除变应性鼻炎的全部症状,应作为一线药物。作用机制:通过合成脂皮质素,抑制细胞膜磷脂纯A2活性,从而减少花生四烯酸代谢,阻断白三烯,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合成;通过影响IgE的生成,减轻机体的“过敏状态”;使肥大细胞数目减少,减少炎性介质的来源;可减少嗜碱粒细胞在变应性炎症部位的聚集和激活;可抑制炎性细胞的粘附趋化和活性。其副作用为鼻出血、头痛、鼻灼热感或刺激作用、咳嗽和咽炎。

【参考文献】

[1]田勇泉.耳鼻咽喉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7.

[2]赵兰,顾之燕.变应性鼻炎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270-271.

[3]顾之燕,顾瑞金.变应性鼻炎的药物疗法[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0;35(1):73-75.

[4]郑中立,郭敏,李哲生等.耳鼻咽喉科治疗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48-57.

标签:;  ;  ;  

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的临床治疗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