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芒果蒂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芒果蒂腐病菌,吡唑醚菌酯,抗药性,海南
芒果蒂腐病菌论文文献综述
贺瑞,赵磊,符瑞,陈芷岑,林晓翠[1](2018)在《海南芒果蒂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海南芒果主产区采集分离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首先采用区分剂量法检测供试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然后再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对蒂腐病菌的EC_(50)。结果表明:95株芒果蒂腐病菌中有56株在含10mg/L吡唑醚菌酯的PDA培养基中菌落直径大于空白对照的40%,抗性频率为58.95%,来自不同产区的芒果蒂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性频率差异不大。吡唑醚菌酯对供试菌株的EC50在3.12~1525.43mg/L之间,呈连续性正态分布,而抗性最高的菌株的EC_(50)是最敏感菌株EC50的488.92倍。敏感菌株、低抗菌株、中抗菌株及高抗菌株的平均EC_(50)分别为:5.39mg/L、45.34mg/L、144.72mg/L和514.46mg/L。海南芒果蒂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杀菌剂已经产生严重的抗药性。(本文来源于《植物保护》期刊2018年04期)
张蕊,张贺,刘晓妹,蒲金基,杨石有[2](2016)在《杀菌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复配增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sphaeria parva)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及增效配方,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及2种复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供试药剂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芒果蒂腐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小于1 mg/L,分别为0.1290、0.1779、0.2084、0.4359、0.7726 mg/L,将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进行复配,当质量比为9∶1时抑菌活性最好,EC50值为0.0394 mg/L,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为3.3648。[结论]筛选的肟菌酯·吡唑醚菌酯混剂对芒果蒂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有效药剂。(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6年06期)
叶火春,周颖,张静,闫超,冯岗[3](2015)在《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对芒果蒂腐病菌的联合毒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混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 Pat.)的毒力增效作用,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百里香酚、苯醚甲环唑及其混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结合Horsfall法筛选混配药剂的增效比例,以孙云沛共毒系数法评价其联合毒力。结果显示,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配比为8∶2、7∶3和6∶4时,对抑制芒果蒂腐病菌菌丝生长表现为增效作用,其中以7∶3时增效最明显,毒性比率TR值为1.26;共毒系数法显示,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以7∶3混配时的EC_(50)值为16.53μg/m L,CTC值达175.25,增效显着。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混剂抑制芒果蒂腐病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增效配比为7∶3。(本文来源于《热带农业科学》期刊2015年12期)
高兆银,胡美姣,李敏,杨凤珍[4](2010)在《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对采后芒果乙烯代谢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了B.theobromae对芒果乙烯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B.thebromae在芒果果肉培养基上不产生乙烯,但是B.theobromae代谢活动能诱导芒果果肉中产生大量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导致芒果快速释放乙烯,随着发病程度增加和储藏期延长,乙烯释放速率快速增加。高浓度乙烯使芒果果肉快速软化,在25℃条件下,果实在发病后3~5d就完全腐烂。(本文来源于《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期刊2010-10-28)
高兆银,胡美姣,李敏,杨凤珍[5](2010)在《芒果蒂腐病菌对芒果采后乙烯释放和ACC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测定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对芒果果实乙烯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B.theobromae在芒果果肉培养基上不产生乙烯,但是B.theobromae代谢活动能诱导芒果果肉中产生大量的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导致芒果快速释放乙烯,随着发病程度增加和贮藏期延长,乙烯释放速率快速增加。高浓度乙烯使芒果果肉快速软化,在25℃条件下,果实在发病后3~5 d就完全腐烂。(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师超,胡美姣,李敏,高兆银,杨凤珍[6](2010)在《多种杀菌剂对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有效控制芒果蒂腐病对多菌灵的抗药性,采用生长速率法,对2株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进行了21种杀菌剂的室内毒力测定,以期筛选出对抗多菌灵菌株毒力强的杀菌剂,为防治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提供理论依据。通过EC50值和EC90值综合分析,在供试的21杀菌剂中,对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毒力强的杀菌剂是异菌脲、丙环唑、戊唑醇,其次为腈菌唑、咪酰胺锰盐、咪酰胺、氟硅唑、吡唑醚菌酯和苯醚甲环唑,这9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的首选杀菌剂;另外,烯唑醇和百菌清的EC50值和EC90值均相对较低,也可作为防治抗多菌灵芒果蒂腐病的杀菌剂。(本文来源于《农药研究与应用》期刊2010年03期)
李敏,胡美姣,岳建军,高兆银,杨凤珍[7](2009)在《芒果可可球二孢蒂腐病菌生物学培养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芒果可可球二孢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生物学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0℃;孢子萌发最适温度30℃;菌丝生长最适pH值5~6,孢子萌发最适pH值7~10;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是棉子糖、葡萄糖,最佳氮源是牛肉浸膏、蛋白胨;光照及振荡培养对菌丝生长无显着影响;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30min或65℃,10min,孢子的致死温度50℃,15min。(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胡美姣,安勇,师超,张强,李敏[8](2009)在《22种杀菌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生长速率法进行了22种杀菌剂对2株芒果蒂腐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同一杀菌剂对供试2株菌株的毒力无明显差异。通过EC50值和EC75值综合分析,对芒果蒂腐病菌毒力最强的是多菌灵,其EC50、EC75值分别为0.03、0.05mg/L,其他依次为甲基硫菌灵、咪鲜胺、丙环唑、咪鲜胺锰盐、苯醚甲环唑、氟硅唑、烯唑醇、异菌脲、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和腈菌唑,这12种杀菌剂均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首选杀菌剂;另外,百菌清、醚菌酯和代森锰锌的EC50、EC75值均相对较低,也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杀菌剂。(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09年03期)
钟秋平,夏文水[9](2005)在《壳聚糖对芒果炭疽病菌、蒂腐病菌的拮抗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芒果炭疽病菌、蒂腐病菌为实验菌株,研究了不同pH、酸溶剂的种类对壳聚糖抗菌活性及其抗菌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的抑菌率随着壳聚糖浓度的提高而提高;在pH4 .8和pH6 .0的环境中,壳聚糖的抗菌能力较强;壳聚糖的乳酸溶液对芒果蒂腐病菌有很强的抑制力;壳聚糖连续刺激诱导4 0代后,芒果炭疽病菌、蒂腐病菌的EC5 0值均有所提高,其中以芒果球二孢霉蒂腐病菌和芒果褐色蒂腐病菌变化最显着,说明壳聚糖对其抗菌稳定性最差。(本文来源于《食品与机械》期刊2005年01期)
罗远婵,黄思良,黎起秦[10](2004)在《芒果蒂腐病菌Diplodina sp.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广西大学芒果园的紫花芒和 4号芒的病果上分离出芒果蒂腐病菌Diplodinasp .,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最适宜该菌生长的温度及pH分别为 2 5~ 2 8℃、5 .5。不同光照条件对菌丝生长、子座及分生孢子器的形成影响较大 ,其中以荧光最利于菌丝生长 ,而黑光最利于子座及分生孢子器的形成。该菌对丙环唑的敏感性大于其它测试药剂。(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4年S1期)
芒果蒂腐病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筛选对芒果蒂腐病菌(Botryosphaeria parva)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及增效配方,以期为该病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0种杀菌剂及2种复配药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供试药剂吡唑醚菌酯、肟菌酯、氟硅唑、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对芒果蒂腐病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EC50值均小于1 mg/L,分别为0.1290、0.1779、0.2084、0.4359、0.7726 mg/L,将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进行复配,当质量比为9∶1时抑菌活性最好,EC50值为0.0394 mg/L,增效最明显,增效系数为3.3648。[结论]筛选的肟菌酯·吡唑醚菌酯混剂对芒果蒂腐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防治芒果蒂腐病的有效药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芒果蒂腐病菌论文参考文献
[1].贺瑞,赵磊,符瑞,陈芷岑,林晓翠.海南芒果蒂腐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抗药性测定[J].植物保护.2018
[2].张蕊,张贺,刘晓妹,蒲金基,杨石有.杀菌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复配增效作用[J].农药.2016
[3].叶火春,周颖,张静,闫超,冯岗.百里香酚与苯醚甲环唑对芒果蒂腐病菌的联合毒力[J].热带农业科学.2015
[4].高兆银,胡美姣,李敏,杨凤珍.芒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theobromaePat.对采后芒果乙烯代谢的影响[C].公共植保与绿色防控.2010
[5].高兆银,胡美姣,李敏,杨凤珍.芒果蒂腐病菌对芒果采后乙烯释放和ACC含量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0
[6].师超,胡美姣,李敏,高兆银,杨凤珍.多种杀菌剂对抗多菌灵的芒果蒂腐病菌菌株的毒力测定[J].农药研究与应用.2010
[7].李敏,胡美姣,岳建军,高兆银,杨凤珍.芒果可可球二孢蒂腐病菌生物学培养特性[J].热带作物学报.2009
[8].胡美姣,安勇,师超,张强,李敏.22种杀菌剂对芒果蒂腐病菌的毒力测定[J].农药.2009
[9].钟秋平,夏文水.壳聚糖对芒果炭疽病菌、蒂腐病菌的拮抗作用[J].食品与机械.2005
[10].罗远婵,黄思良,黎起秦.芒果蒂腐病菌Diplodinasp.生物学特性的研究[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