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议论文

孟子性善论议论文

问:如何评价孟子人性善的观点
  1. 答:战国时期,孟子在三种人性论的基础上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性善论思想。他从人类性善的本源、后天的扩充及其途径方面阐述了性善论思想。性善论充分肯定了人的道德属性,它的价值意蕴,在根本方法论、人学价值取向、安身立命归依、社会秩序建构、目标实现之用等方面,对于社会治理特别是建构理想的社会共同体、激发全体社会成员主动向善的巨大潜能、自觉实现道德成长和共同福祉,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引意义。在孟子的思想逻辑中,认为人天生就具有善的本性,善性是人本身具有的内在性灵,并非外在的东西。孟子强调人们要注重道德修养,提高精神境界,孟子认为,正因为人具有善性的天赋道德,人就自然具有仁、义、理、智这“四德”,而“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即,所以“人皆可以为尧舜”,那么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即“养浩然之气”就是人的本性向善的必然要求。孟子高度评价这种“浩然之气”,说它是“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而,可见孟子对于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有着强烈的向往和追求,推崇那种可以做到真正“不动心”的人。这些理论在今天仍具有积极的意义,今天的我们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更要注重精神财富的创造,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善”的要求,就赋予“求善”以更广泛的内涵和更鲜明的时代色彩,去努力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在今天看来,“善”指的就是做出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贡献,这样的人便是“善”的人;而个人渴望拥有崇高品质的理想和愿望,则是实现崇高道德境界的精神动力。应该把对个人享乐的价值追求转向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价值追求,把对追求物质欲望的有限目的转向对社会对人民的无私奉献上,拥有了这样精神境界的人,才真正是至大至刚、永立于天地之间的人。来源:锦绣·下旬刊
  2. 答:人性的善恶明明同时存在,为何孟子提出性善论?看他是怎样论证的
问:用自己的话比较说明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谈谈你的看法
  1. 答: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学说的代表,孟子的观点是对儒家学说的继承与发展,荀子的观点是继承儒家并有所吸收法家思想,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性恶论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主张“制天命而用之”
  2. 答:荀子和孟子都是儒家的战国时代的继承人,孟子的性善说,就是说一个人天生是善良的,我个人认为这和他提出的“仁政”有很大的关系,荀子的性恶论。就是说一个人天生就是邪恶的,和西方的苏格拉底是大体持相同观点的“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人一开始是邪恶的,无知的,需要靠知识去改变,学理论知识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请采纳 谢谢
问: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洛克的白板说的比较的论文?
  1. 答: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所以有天生的良知良能。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仁义的行为,不学就会,不必思虑就知道,孟子认为天下人都是如此,人人生下来就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善
    性。所以人性是善的。
    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突出了“民本”的意识。君王失天下的原因,就在于失去了民心。他认为苦能能得到百姓的支持,便能得到天
    下,“得其民,斯得天下以。”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不仅在平民中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是封建帝王也有所畏惧,所以孟子追寻性善论。
    孟子发扬了孔子的仁学思想精神;他讲仁义,求仁政,强调道德情操的修养和人格的磨练,把民本思想发展到极致。孟子还特别强调人应该加强
    道德修养,已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
    理想人格首先表现为善的德行,而善又以广义的仁道精神为内容,这就是孟子追求的。从某种角度而言,正是由于孟子的努力,才使的儒学思想更加完善,更具有实践意义。
    荀子主张用礼制来规范人们的思想,注重后天的环境的影响来善化,荀子他则由后天经验论与行为的效果来论人性,不承认人具有先天的善端与道德意识。
    认为“性”虽然是出生时就有,但只是有天然情欲而已。荀子认为人会为善,是因为人后天的学习与努力的成果,如果是顺从人原始的性,反而会变成如果想要的东西,要不到的话就会为此争论,有争论的话那就不会有辞让了。
  2. 答:海洋究竟是“天使”还是“魔鬼”?这个问题嘛,不同的人当然会有不同的看法。说它是天使绝对正确,海洋哺育了我们,我们所吃的海鲜也是从他的“身体”里捞出来的。但是,说他是“魔鬼”也不足为过,大家想一想,海啸、洪水等灾害多可怕呀。But我认为海洋是“天使”。当然,肯定会有人来反驳我。别着急,听我跟你讲。海洋本来就是人类的故乡,在未形成陆地之前,地球上不都是海洋吗?接着由于地壳运动等一列原因,才有了陆地,而后,才有了人类。现如今,人们有个海洋发电、吃海鲜、冲浪、游泳不都是在海洋中的吗?海洋拥有庞大的生物体系为地球制造大量的氧气,而且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矿产资源,据科学家考证,在陆地上已发现的矿产,海洋里几乎都有。地球上没有的海洋中也有。再者说了,世界文名的“三峡水电站”大家都知道吧,它就是人们利用海洋来发电的。在建造它之前,大多数农村都没有电。但自从有了它之后,一个个不夜之城出现了。农村也电气化了。这都要归功于海洋。海洋多么伟大啊!
    不过俗话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海洋虽造福于人类,可也惹了不小的麻烦呢。如,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海啸和风暴潮。在1953年2月发生在荷兰沿岸的强大风暴潮,使水位高出正常潮位3米多。洪水冲毁了防护堤,淹没土地80万英亩,导致2000。又如19沿岸地区的一次风暴潮,曾导致30余万人死亡和100多万人无家可归。可见海洋危害之大。
    的确,海洋也惹了不小麻烦。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些灾害是谁造成的?我告诉你:“是我们”。我们只学会了索取,却没有学会付出。还有什么资格说海洋是“魔鬼”。难道不是吗?
  3. 答:性善也好,性恶也罢,只是圣人从不同角度对人性的不同体验。但孟子与荀子的“发心”是高度一致的,都想现身说法,给人们指出一条通往彼岸的道路。
    孟子是儒学“亚圣”,只所以提出“性善”论,是因为儒学倡导积极入世,对家与国高度负责担当,建功立业,留名青史的阳性学说。如果孟子提倡“性恶”论,还怎么能激发人性正能量呢?
    荀子是道家的最有影响力的代表之一,地位次于老子,只所以提出“性恶论”,是因为道家倡导出世修生养性的,把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等生活情趣生活质量放在第一位的。荀子提“性恶论”,就是要告诉人们知恶避恶理念。这与佛教“性苦”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因为,我们不必把目光放在“性善”“性恶”理论争论上,浪费时间与精力,而应该吸收他们的精华为自己的幸福生活服务。
  4. 答:我比较倾向于白板论,因为王阳明也有“无善无恶心之体”的说法,因此一个人本来是没有善恶的,之所以后天有了是因为生活对他的影响。
孟子性善论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