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论文-杨雯,刘洪利,赵文吉

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论文-杨雯,刘洪利,赵文吉

导读:本文包含了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旅游资源评价,分析与规划,地理信息系统(GIS)

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杨雯,刘洪利,赵文吉[1](2010)在《基于GIS的延庆县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分析与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延庆县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定量确定主要景点的可开发潜力值。然后借助GIS技术,对旅游资源的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综合评价分值,以开发潜力值作为分级指标,将延庆县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规划为5个开发潜力区,并结合各个区的自身优势提出其发展的思路和方向。(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杨雯[2](2009)在《基于GIS的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民俗旅游是指以郊区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方式为特色,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为游客提供农业观光、采摘、垂钓、烧烤、娱乐、住宿、餐饮等服务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乡村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受“都市圈旅游”兴起的影响,在都市郊区,乡村景观的开发利用与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乡村旅游已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是城市居民进行短期观光、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当前,乡村旅游的开发也已逐步由乡村风景名胜、文化遗产与乡土风情等范畴进一步扩大到农事观赏、教育与体验等全方位的领域。乡村民俗旅游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能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延庆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秀美的山水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延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在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延庆县为例,采用AVC资源评价的有关理论,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选取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因子,构建延庆县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然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应用2005年LandSAT TM(分辨率为30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2005年1:50000延庆县各乡镇行政区划图和其他旅游数据,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定量提取延庆县各乡镇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景区自然评价因子的NDVI、地形因子和景观格局信息,结合其他专题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应用专家模糊打分法定性获取人文指标因子评分值,从而获取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AVC综合评价分值。根据综合分值分析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遥感技术和生态环境学原理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和人体气候适宜度对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开发的影响。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为旅游规划决策者提供技术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案。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按照国家统一资源分类标准,结合延庆县民俗旅游资源的确定标准,对延庆县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的归类和划分。2、建立了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结合AVC资源评价理论建立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单因子定性评价方案,为今后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做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3、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乡村资源中的环境因子和地形因子进行定量信息提取、计算,从而获得定量评分值;采用专家模糊评价法对乡村民俗资源中的人文因子进行定性评分。最后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4、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评价了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状态,分析影响延庆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开发区位影响因子、开发经济效益影响因子和开发潜力影响因子。5、研究中完全采用空间数据的方式,从数据制备到结果分析,均保留了数据信息的空间位置特征,能够很好地了解数据间的差异,分析空间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保持了非常好的可视效果,提高了成果的实用性。该研究是为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但利用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为旅游业的其他类型或者其他城市的旅游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09-05-17)

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乡村民俗旅游是指以郊区自然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为依托,以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方式为特色,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为游客提供农业观光、采摘、垂钓、烧烤、娱乐、住宿、餐饮等服务的一种旅游形式。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乡村旅游行为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受“都市圈旅游”兴起的影响,在都市郊区,乡村景观的开发利用与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乡村旅游已成为一个蓬勃兴起的新兴产业,是城市居民进行短期观光、休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当前,乡村旅游的开发也已逐步由乡村风景名胜、文化遗产与乡土风情等范畴进一步扩大到农事观赏、教育与体验等全方位的领域。乡村民俗旅游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能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增加农民收入。延庆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秀美的山水风光,深厚的文化底蕴,为延庆民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本研究在国内外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理论和方法对比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以延庆县为例,采用AVC资源评价的有关理论,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选取适当的评价单元和评价指标因子,构建延庆县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然后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价。应用2005年LandSAT TM(分辨率为30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结合2005年1:50000延庆县各乡镇行政区划图和其他旅游数据,基于遥感和GIS技术,定量提取延庆县各乡镇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景区自然评价因子的NDVI、地形因子和景观格局信息,结合其他专题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应用专家模糊打分法定性获取人文指标因子评分值,从而获取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AVC综合评价分值。根据综合分值分析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遥感技术和生态环境学原理分析了植被覆盖度和人体气候适宜度对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开发的影响。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开发的指导思想,为旅游规划决策者提供技术参考和技术支持方案。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有:1、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按照国家统一资源分类标准,结合延庆县民俗旅游资源的确定标准,对延庆县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统一的归类和划分。2、建立了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质量评价体系。结合AVC资源评价理论建立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评价体系,利用AHP层次分析法对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了定量和定性评价。改变了传统的单因子定性评价方案,为今后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做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3、采用遥感和GIS技术对乡村资源中的环境因子和地形因子进行定量信息提取、计算,从而获得定量评分值;采用专家模糊评价法对乡村民俗资源中的人文因子进行定性评分。最后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对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4、利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评价了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状态,分析影响延庆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因子,主要包括开发区位影响因子、开发经济效益影响因子和开发潜力影响因子。5、研究中完全采用空间数据的方式,从数据制备到结果分析,均保留了数据信息的空间位置特征,能够很好地了解数据间的差异,分析空间分布规律,计算结果保持了非常好的可视效果,提高了成果的实用性。该研究是为延庆县乡村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服务,但利用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数据处理方式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可为旅游业的其他类型或者其他城市的旅游业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1].杨雯,刘洪利,赵文吉.基于GIS的延庆县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分析与规划研究[J].测绘科学.2010

[2].杨雯.基于GIS的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D].首都师范大学.2009

标签:;  ;  ;  

村镇民俗旅游资源评价论文-杨雯,刘洪利,赵文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