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试析外语教学中心理因素的渗透(论文文献综述)
王雪[1](2020)在《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国际竞争的关键在教育,而教育质量依赖于教师;语言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美国自古便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大量的海外移民和其他各类母语非英语学习者的持续增长给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简称为ESL)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开发与完善一直走在世界前列,已经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多学科、多层次、多维度教师专业标准体系,贯穿教师职前、入职和职后优秀与杰出四个发展阶段,对教师质量进行三位一体的保障。作为国家教师专业标准体系中的一部分,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已经出台了职前和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作为ESL教师职前培养和职后发展的指针和规范准则,并且标准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地进行修改与完善。中华民族有着古老的文明和璀璨的文化,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汉语言的推广、汉文化的传播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的根本保障,是国家语言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一带一路”愿景实现的重要条件,更是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重要支撑。这就对我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尤其是对未成年阶段学习者进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加专业化的要求;然而,这一领域却经常被忽视。美国的ESL教师专业标准与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适用的群体类似、语境类似,且发展比较成熟、实践经验丰富,值得关注并展开深入研究。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选取美国现行的全部3套ESL教师专业标准:2010版与2018版《学前—12年级教师职前教育计划认证标准》(2010版和2018版现处于并行状态,都属于现行职前教师专业标准范畴)和《英语作为一门新语言标准》(即职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对美国现行的学前至12年级阶段ESL教师系列专业标准进行全面剖析与解读,挖掘出该系列标准的产生背景、实然状态、总体特征、成效弊端和借鉴意义。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是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的产物,背后蕴含着政治、文化、语言、教育、需求等因素。因此,本论文首先把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标准放置于宏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从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文化、教育的整体环境和教师、学生及学科发展的现实需求两大维度六个方面对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出台的背景做深入挖掘,追根溯源,找出成因。然后以舒尔曼的教师知识理论为指导,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教师专业发展两个阶段(职前和职后)的三套标准从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标准产生的依据和核心思想、标准产生的过程、标准的框架与内容、基于标准的教师认证和标准的特点几个方面进行个体分析。同时抓住新、旧职前标准并行这一难得的机会,在现行标准研究范畴内,在对职前标准进行个体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比较、探究不同时期同一标准的承接性与发展性、不变本质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融合,以便可以更加全面地分析美国职前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在分别对美国现行的ESL职前、优秀(职后)教师专业标准进行充分分析后,论文从美国ESL学科整体性、ESL教师专业标准体系完整性的角度,以库玛的语言教师教育理论为指导,打乱标准原有的结构,对处于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专业标准从基本要素、整体框架、具体内容以及基于标准的认证四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阐释不同阶段标准之间的异同、产生的原因及内在联系。进而发掘美国现行ESL学科教师专业标准在研制理念、主体结构、涵摄内容、秉持视角、言说话语、认证方式上的共性与特质,并探讨该学科教师专业标准所产生的影响。此外,结合国家语言政策的发展要求与社会的现实需要,分析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学与教师专业标准发展现状,参照美国ESL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本文从七大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启示。希望本研究可以为我国第二语言教师教育研究的深化与发展,为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特别是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与完善、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优化、教师质量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师专业的长足发展、以及我国汉语及汉文化的国际传播带来些许启示。
袁鑫磊[2](2020)在《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信息技术以及大众媒体的发展,以图片、影像、动画等颇具视觉冲击的视觉素材占据着我们每天的生活,我们已经来到了“视觉文化时代”。基于中职学生基础薄弱和阅读兴趣不高的现状,本文提出采用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应用于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教学,以期能对未来教学有所帮助。本研究以某中职院校高一6班和7班两个班的91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跨文化交际理论和输入理论为基础,进行为期一学期的教学实验。本研究通过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进行实验数据收集并用SPSS23.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本研究主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是否对中职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有影响?(2)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是否对中职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学习兴趣有影响?实验结束后,对比实验前后学生阅读成绩的变化,并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应用于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成绩,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访谈了解学生对于教学方法的反馈,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英语阅读就教学中的应用表示接受和喜欢。可见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客可观的。
崔艳英[3](2020)在《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智表征是认知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一个从古至今尚没有解决的谜题。笛卡尔的接触力学没能解决“思维物质”和语言创造性问题,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解决了力学难题,但是对于“语言创造性”和“心智”无能为力。洪堡特提出“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说明语言创造性,但只是为心智换了一种说法,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乔姆斯基迎难而上,反对行为主义,发起一场认知革命,研究语言能力,研究心智表征问题。他的心智表征观主要由几个方面构成。这几方面问题通过七个部分展开讨论。首先,心智表征研究可以追溯到经院哲学时期,其路径研究主要包括一元论和二元论研究,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都不能成为心智解读的理想路径。乔姆斯基的心智研究继承了笛卡尔的理性主义,通过语言维度研究心智。其次,他的理性主义心智,以“语言创造性”为切入点,追本溯源,找到历史依据,复现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他的普遍语法假设可以在波尔·罗亚尔语法中找到原型;他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并非空穴来风,源于历史文献;他的生成理论源于洪堡特的“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第三,他对心智的研究主要是对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心智是不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不是可以计算?方法论自然主义是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论,可否用于心智表征研究?心智表征是否具有意向性?第四,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得意向性成为乔姆斯基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他尝试通过思维的计算表征维度对心智的意向性问题进行解读,但他的解读面临困境,这个困境是概念问题还是术语问题?如果是术语概念问题,那乔姆斯基理论是否要摒弃意向性?摈弃意向性似乎意味着乔姆斯基支持还原论?第五,心智还原论问题,是心智哲学避不开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处理心智表征还原问题?乔姆斯基像牛顿一样,怀疑物理主义,坚持自然主义方法论。他的普遍语法是语言能力问题,是心智表征问题。第六,普遍语法说明人类具有语言器官,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不受其他认知能力影响。然而,诸多证据说明模块独立不可行,模块互动是真谛。心智模块论具有系统性、互动性。最后,乔姆斯基理论不是终极理论,也有局限性。心智表征的意向性研究不适合自然主义路径研究,意向性自然化构成乔姆斯基理论的局限性。心智表征研究需要总结前人研究之成果,借鉴视觉研究之成果,借鉴语言研究之思路。
郑梦萍[4](2020)在《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化、信息化、国际化强烈呼唤具有国际理解素养的人才,培育国际理解素养是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国际趋势,也是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方向。单元作为课程的基本单位,主题单元的教学是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的可靠路径。本研究致力于探索如何通过主题单元教学培育国际理解素养,具体回应四个子问题:国际理解素养是什么?单元教学是什么?主题单元教学何以培育国际理解素养?主题单元教学怎样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经过文献研究,本文发现,国际理解教育大致经历了从关注和平与人权,到强调公民身份,再到追求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公正的历史演变过程;通过对澳、美、日、韩等国关于国际理解素养课程目标的国际比较,结合我国普通高中6门外语课程标准,本文建构了国际理解素养的概念框架,将国际理解素养划分为四个维度:多元视角、尊重差异、跨文化交流与行动参与;本文阐明了主题单元教学的本质,说明了主题单元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建构了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的单元教学操作流程。基于国际理解素养的内涵与主题单元教学的特定程序,研究者与高中西班牙语教师合作开展案例研究,围绕中拉文化中的生死观,设计并实施了五个课时的单元教学,综合运用访谈、课堂视频实录、研讨以及实物资料等多种数据收集方法,全面记录和分析了单元教学的各个环节及4名研究参与者的国际理解素养。结果发现,单元目标、评价任务和学习过程的设计能够一致性地指向国际理解素养的目标。学生学习结果部分地体现了国际理解素养的一些表征。
谢娜[5](2020)在《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提出给我国外语界敲响了中国文化缺失的警钟,学者们和一线教师开始关注外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研究。《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广大教师努力把文化知识的教学有机融入到语言学习之中,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鉴于此,本研究对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学业质量水平要求,开展有关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提出加强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对策。本研究以H市Z中学136名学生和25名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访谈、课堂观察及测试等方法,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调查发现:学生对以英语形式表达出来的中国文化的熟悉度和掌握度较低;学生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较弱;教师在加大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思考不够,有关中国文化的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没有对相关主题进行深入挖掘,文化教学流于形式,导致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效果不理想。研究者对所收集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影响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学生对于将中国文化和英语学习融合的重视不够,对于用英语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不高;教师对于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认识有限,跨文化教学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教材中的中西文化占比不均衡且对中国精神文化的介绍较少;《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考试评价的要求没有得到落实。针对以上问题和影响因素,研究者提出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以下建议: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英语学习的关系;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跨文化鉴赏、适应及交际能力,讲好“中国故事”;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树立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的意识;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跨文化教学素养和能力;加强英语教材建设,增加中国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内容;完善课程设置,开设中西文化比较与鉴赏类选修课程;增加文化考核内容,落实《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评价要求。
江海涛[6](2020)在《语境理论视阈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在自身的着述中明确提出:“若是缺乏语法,尚且可以传输较少的信息;而若是缺乏词汇,那么任何信息都无法表达。”词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学好词汇是学好英语的基础。枯燥无味的词汇教学限制了学生词汇的输入,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耗时且低效。语境理论的出现与发展为词汇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了可能,基于语境理论的词汇教学的出现也许是词汇教学的“一剂良药”。“语境”一词最先由波兰籍人类语言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之后不断发展和成熟,并逐渐被学者用来探究英语教学,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鉴于先辈的研究理论与成果,笔者将尝试探讨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情况及应用的策略。论文率先整理了关于词汇教学、语境理论的具体演变进程,进一步整理各个国家的研究者在语境理论上的具体成果,再对语境理论进行较为精准的概念界定与类别划分,从而得出一个分类框架,将语境进一步界定成词汇语境、语法语境、言语语境、情景语境以及文化语境五个部分。在此框架的基础上,笔者对虹桥中学的教师进行了访谈,对该校英语课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观察与记录,试图探究出教师将语境理论应用于教学上的问题。最后,笔者尝试探讨出词汇语境、语法语境、言语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语境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策略及其应用。本文注重的是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因此,在成文之后,其实践价值在于笔者希望本文可以帮助一线英语教师认识到语境理论的价值,指导他们在词汇教学中合理使用语境理论,从而提高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其理论价值在于期望论文对未来的词汇以及语境理论的教研活动提供可靠的借鉴价值。教师对语境相关的理论掌握程度如何?在词汇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境理论进行教学时存在哪些问题?从这两个问题出发,笔者通过访谈调查和课堂观察发现:1.情景语境的真实性缺失;2.语境创设费时费力,加重教师负担;3.教师语境理论素养有待提高;4.词汇语境的使用具有随意性;5.语境教学方式使用单一。基于这五个问题,笔者在第五章中基于语境理论的分类提出了语境理论词汇教学策略,这些策略将会指导一线的英语教师,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
蒙继元[7](2020)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文中认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从交往视角对教师在教学中所应具备的品格与能力的审视与探讨。从目前教学交往的状态来看,交往形式确实发生着改变,从过去的教师一言堂为主转变为师生对话模式,但是回应与配合式的交往没有从价值论层面构建主动与建设性的教学交往模式。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使得教师的一部分工作已经可以被某种技术手段取代,但它的软肋就是难以具备人的情感交流与人文关怀,无法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实现人与人的深层交往,这使得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教学交往以及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所必备素养的重要性。这几年各项教师队伍建设文件的出台从多角度强调教师品格与能力的重要性,具体在教学交往实践中,这些指导性文件也可作为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呼唤、诉求及行动标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作为一个词组,它是三个概念的组合体:教师、教学交往与素养。从语法角度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修饰限定、环环嵌套的;从构成模式来看,可以理解为谁在哪里干什么的时候需要具备什么。因此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指教师按照教学规律的客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载体,通过与学生沟通、引导帮扶以及人际知觉的活动自觉形成并不断优化的品格与能力。基于教师职业特性与教学交往活动特点发现,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具有稳定性与发展性、一致性与差异性、为己性与为他性相统一的特点。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对教师自身的价值不言而喻,表现为在教学交往中形成反思态度、提高人际智能、对自身职业道德的理解以及对自己教学行为的把控;对学生而言,他们的素养水平、主动认知能力、健全人格发展以及交往能力都能在教学交往中得以很好的发展;对教学来说,基于“人的成长”这一目标能够取得很好的效果、效率与效益。通过分析目前所推崇的教学交往形态特征,并根据相关理论、提取现行政策中的关键词、参考已有研究的成果以及征询专家建议,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构成要素可以概括为以下四方面: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其中教学知识素养包括专业知识、教育技术与知识迁移三个二级维度;师生沟通素养包括关注、倾听与言语交际三个二级维度;引导帮扶素养包括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与认识自我两个二级维度;人际知觉素养包括认识学生、自我知觉与人际吸引三个二级维度。分析四个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时发现,教学知识素养、师生沟通素养、引导帮扶素养与人际知觉素养分别是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前提、表现、关键与条件。同时发现四个要素之间还存在六个相互增强或制约的环路,这说明教师教学交往素养虽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维度进行分析,但各维度之间相互关联,协同作用。本研究采用个案研究对内蒙古包头市三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进行分析,通过了解他们的生活事件、教学事件与重要他人,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放在其生活及教学关系中进行考察,深入挖掘背后的真相,以生动事件展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轨迹,并深入分析了三位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所带来的启示。最终从三位教师的个案研究中得出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机制: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在教师原有教学交往经验、个人教学交往实践以及相关教学交往理论三者互动中建构并发展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是自我选择、自我引导与自我学习的过程;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需要得到发展共同体的外部支持。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动态发展的,依据其发展特征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划分为基础阶段、提升阶段与高级阶段。通过对每一阶段的特征与发展动力分析发现,处于基础阶段的教师表现出知识结构缺乏实践性知识、在教学交往中以知识传递为主、面临师生沟通困境以及对“可能的自我”认知不稳定等特征;发展到提升阶段的教师表现出知识结构逐渐丰富、注重知识发展价值、与学生有效沟通以及能够拓展教学交往深度与广度等特征;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教师表现出广博专深的知识结构及知识整合能力、知识迁移能力高、能够引导高阶思维的深度教学、形成以学习驱动为主的教学交往模式并发挥教师品格的价值引领作用。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在不同阶段的动力因素也呈现出一定规律,在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基础阶段,教师培训这一外在动力发挥了主要作用,当然教师的教学热情、学习动力、毅力与能力都是推动他们跃上新阶段的内驱力,同样发生着重要作用;到达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提升阶段,出现明显的由外在动力向内在动力转化的迹象,比如教师的职业认同开始发挥作用,学习与借鉴能力明显提高,实践智慧也有了突出表现;在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到高级阶段的时候,发展动力几乎全部转化为内在动力,个人成就感与责任感促使教师持续发展,价值追求成为他们继续努力的精神动力,由信仰力、学习力与转换力构成的自我发展力是他们继续发展的内核动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终身教育理念、关注师生交往教育价值、学习型社会与协同发展共同体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四要素发展提供了理念支持与实践平台,然而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固有局限、技术与教学融合中的简单思维等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从基础阶段到高级阶段的发展。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提升策略:发挥相关教育部门主导作用,建立教育性的师生交往制度,做到从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方面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提供学术环境并营造社群氛围,定期开展教师品格实践活动,做到从发展空间的外部驱动式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改变教师对教学交往的认识,构建尊重-理解-对话的师生交往方式,建构个体教学交往哲学,做到教师教学交往观从观念到行为的切实改变。
杨潇[8](2020)在《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W职业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克服应试教育倾向,是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对中职生长远的学习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而作为一种手段,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和效果。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灌输式英语课堂教学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因此,有意培养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不失为改进中职英语教学的重要策略。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为指导,面对中职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主合作学习三大挑战,集中围绕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目标,通过问卷调查、课后访谈、课堂观察,对W职业学校学生的英语自主学习管理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根据自主学习研究背景和意义导入自主学习及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概念,通过有关自主学习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来思考有利于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和制约培养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并以这些因素入手,从自主学习管理动机、目标计划制定、自主学习管理方法、自主学习过程管理、自主学习管理结果评价五个维度,总结梳理问卷数据和个案。研究显示,由于学生始终对教师有依赖性,自主学习管理目标不明确,自身缺少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自主学习管理意识,中职院校的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方面的现状令人担忧,自主学习管理现状不尽人意。依据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围绕学生自主能力培养,研究认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作为一项专题研究是有意义并且可行的,将自主学习管理引入到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总结探索了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基本规律和策略方法,提出中职生应优化自主学习管理动机,提高自我监控成效;教师及时更新和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掌握适合自身特点的自主学习管理策略,能科学的进行自我评估,统筹安排学习。
孙吉娟[9](2020)在《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文中指出方梦之是我国当代着名的翻译理论家,其在科技翻译研究、译学辞典编撰、翻译期刊创办等领域均作出了卓越的奠基性工作,其构建的应用翻译学范畴框架开中国乃至世界应用翻译学科体系研究之先河。方梦之用宏观、中观、微观的三分法来研究翻译:宏观上,翻译的原则有达旨、循规、共喻三端,“一体三环”的时空图展示了当代翻译理论的不同发展阶段及其内涵,翻译活动参与者以作者、译者、读者为三要;中观上翻译策略追溯其理论渊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以直译、意译、零翻译的三元图包罗其详;微观研究则侧重在语法、修辞和逻辑三科。本文重点对方梦之一分为三的方法论与应用翻译学研究成果之间的关联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阐述该方法论对当下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借鉴意义。与文学翻译研究的历史悠久,理论庞杂相比,国内的应用(文体)翻译起步较晚,理论视域窄化。具体来说,在方梦之等国内学科领航人的带动下,应用翻译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从强到精的发展历程,走出了理论建构的困难期,在本体论、认识论、教学论、方法论、技术论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走上了独立学科的发展方向,走出了一片不断拓展的学科体系疆域。其中很多研究成果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但是国内学界对此尚未展开系统研究。本文的价值之一就是完善学术思想史上这一重要的环节。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处处体现着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识。打破二分的对抗和隔阂,继承古代文论、借鉴西方译论学说,提倡“一”中不仅有“二”,更要有“三”的整体、动态、分层、发展的译论观。笔者在文中有意识地揭示该方法的独特性、合理性和现代性,努力尝试提升此法在翻译研究中的普遍性。所以,一分为三正是方梦之译学思想和翻译活动的主旨要害,是其译学观的关键,也是方梦之整体译学思想方法论的高度浓缩。因此,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三:一是国内首次对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题研究,具有丰富翻译家史料,完善中国应用翻译思想史的历史价值;二是方梦之作为我国应用翻译学科体系建构的领军性代表人物,对其个体的研究也是对我国应用翻译学发展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反思,具有学科建构、发展、反思和批判之学科促进建设意义;三是一分为三哲学方法论视角的提出,对方梦之译学思想和译学活动具有提纲挈领之用,同时也为翻译学的元理论发展提供方法论的哲学关照和启示。论文正文共分为八章内容,以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为主线,以方梦之对应用翻译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理论的本体研究为主体,以同时期东西方相关译论为参照,以方梦之的翻译学思想与翻译学术活动(创办期刊、主持会议、编撰辞典等)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呼应。宏、中、微三论结构平衡,翻译理论探究与翻译活动实践同条共贯,共显其一分为三的要义。“绪论”中,在综述方梦之的学术成果、代表作评论、学术思想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课题的研究缘起、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第二章是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总论,也是本文的灵魂。笔者通过梳理“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历史渊源和前沿要点,将一分为三定位于翻译学的哲学方法论层面,其在方梦之的学术研究中具有承上启下的枢纽意义。后面三至五章侧重阐发方梦之在应用翻译学理论体系建构中的宏观、中观和微观的研究主张及其一分为三方法论的研究意义。分别指向: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理论研究体系,应用翻译的中观策略研究,翻译技巧微观研究的三基础:语法、修辞和逻辑。宏观体系建构系统、辩证;中观凸显“三”的要素,具有拓展学科理论发展的潜力;微观研究三位一体,激活了翻译实践提升为翻译理论的生命力。基于以上翻译理念,紧接的两章分别探讨了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之创办《上海翻译》期刊和编纂译学辞典。这一部分既是作为对方梦之翻译学术活动的总结,也是对应用翻译(学)学科建设的反思和批判,同时,论述过程本身特别加强了对方梦之提出或者应用的一分为三方法论的逐层剖析。结语部分,一方面对方梦之的译学贡献进行总结和研判,尤其是充分肯定其对一分为三的译学方法论的成功运用;另一方面指出本研究的局限和未来的可拓展领域。总之,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挖掘具有中国哲学色彩的一分为三方法论与应用翻译理论研究的契合,具有重要的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复兴民族精华的现实意义。
杨雷[10](2020)在《国际理解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中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际理解教育首次被提出至今已有70余年,在我国受到普遍关注是在2000年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东部及经济发达地区相继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但目前我国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现状如何?有哪些可取之处?又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笔者选择所在地成都,对成都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现状进行调研。在具体思路上,基于前人的相关研究,本文选用视域融合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分析成都市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试图对其进行归因,从文化、制度、师资、课程、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自己的愚见。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含选题背景及国际理解教育研究综述,叙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及研究方法,对国际理解教育内涵进行界定。同时将国际理解教育与理解教育、多元文化教育进行概念辨析,使人们能更准确的把握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视域融合理论、生态伦理学理论作为本文的理论支撑,探讨了国际理解教育开展的价值意义及可行性。第三部分分析成都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现状,通过对收集到的18所窗口学校汇报文本进行分析,分析得出成都市当前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第四部分在对汇报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考虑到学校汇报材料难免会添加主观因素,尽可能展现最好的一面,仅仅从汇报材料分析并不能全面客观体现学校国际理解教育开展情况。因此笔者在调研期间,还对学校国际化相关资料进行仔细查阅,同时与部分教师及学生进行非结构性访谈,对实施现状进行深入了解,之后通过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发现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试图对其归因。第五部分针对成都市中小学实施国际理解教育存在的问题,笔者试图从文化、制度、课程、师资、评价等几个方面提出对策,期望能够对各中小学更好的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献出绵薄之力。第六部分为结语,归根结底,要而论之,抛砖引玉,期望能引发更多的关注与更有价值的思考。
二、试析外语教学中心理因素的渗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析外语教学中心理因素的渗透(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际教师教育改革呼唤教师专业标准研究 |
(二)美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需要深化 |
(三)我国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诉求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第二语言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教师 |
(三)教师专业标准 |
五、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一、关于美国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二、关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研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现状评析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一、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 |
(一)教师知识的来源 |
(二)教师知识的结构 |
(三)教师知识的运用 |
(四)舒尔曼教师知识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 |
(一)三大教学参数与十大宏观策略 |
(二)库玛语言教师教育“KARDS”模块模型 |
(三)库玛语言教师教育理论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第三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背景 |
一、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政策与环境 |
(一)国家语言教育政策日臻完善加速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标准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呼唤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三)多元化的社会环境引领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出台 |
二、美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产生的现实需要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科科学化的需要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化的需要 |
(三)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学生日益增长的需要 |
第四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及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2010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二)2018现行版职前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及内容分析 |
(三)2010版标准与2018版标准比较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原则和目标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标准结构的层次性:接近标准、达到标准、超越标准三层进路 |
(二)标准评价的科学性:倡导“绩效本位”的评价理念 |
(三)标准原则的一致性:国家要求与学科特点有机融合 |
(四)文化的包容性:母语文化与美国文化相结合 |
(五)学生的主体性: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 |
(六)专业的发展性:合作与反思中成长 |
第五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分析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制定 |
(一)标准制定的机构和主体 |
(二)标准制定的依据、核心思想 |
(三)标准制定的过程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框架及内容 |
(一)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框架分析 |
(二)现行版优秀教师专业标准内容分析 |
三、基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认证 |
(一)认证的理念 |
(二)认证的程序 |
(三)认证的内容和方法 |
四、英语作为第二语言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特点 |
(一)体现五项核心要求与学科专业特点的融合 |
(二)强调教师知识的专业性与实践的综合性 |
(三)突出教师的反思能力 |
(四)关注教师专业领导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
(五)重视学生背景的多样性和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
(六)加强教师评价的灵活性与公平性 |
第六章 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总体评析 |
一、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职前与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比较 |
(一)基本要素比较分析 |
(二)标准框架比较分析 |
(三)标准内容比较分析 |
(四)标准认证比较分析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总体特点 |
(一)标准研制理念:以人为本、观照师生 |
(二)标准主体结构:体系完整、层级分明 |
(三)标准涵摄内容:知识、能力与品格兼具 |
(四)标准秉持视角:多元文化取向 |
(五)标准言说话语:用词精确、实践倾向 |
(六)标准认证方式: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 |
三、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影响 |
(一)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积极影响 |
(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消极影响 |
第七章 思考与启示 |
一、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发展现状 |
(一)国家语言强国战略话语语力的提升 |
(二)对我国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的分析 |
(三)基础教育领域来华学生对我国第二语言教师的现实需要 |
二、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对我国的启示 |
(一)完善我国具有本土特色的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 |
(二)凸显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科的本质特点 |
(三)关注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源文化差异 |
(四)重视教师专业标准中第二语言学生的汉文化融入 |
(五)加快教师专业标准引领下第二语言教师角色的转变 |
(六)完善基于教师专业标准的第二语言教师评价体系 |
(七)倡导更多符合标准的专业第二语言教师走进中小学课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1、时代背景 |
2、现实背景 |
(二)研究目的及意义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相关概念 |
1、视觉文化 |
2、视觉文化视野 |
3、文化导入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1、视觉文化视野下的英语教学研究概况 |
2、国内外文化导入研究概况 |
(三)理论依据 |
1、跨文化交际理论 |
2、输入理论 |
3、图文理解整合模型 |
三、研究设计与数据收集 |
(一)研究问题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工具 |
1、阅读兴趣调查问卷 |
2、英语阅读测试卷 |
3、访谈 |
(五)实验班教学具体实施 |
1、实施目标 |
2、实施原则 |
3、实施方法 |
4、实施过程 |
(六)数据收集 |
1、实验班和控制班的阅读测试数据收集 |
2、调查问卷数据收集 |
3、访谈数据收集 |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
(一)阅读测试结果分析 |
1、阅读成绩前测结果分析 |
2、阅读成绩后测结果分析 |
(二)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1、阅读兴趣前测结果分析 |
2、阅读兴趣后测结果分析 |
3、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阅读兴趣前后测结果分析 |
(三)访谈结果分析 |
(四)结论 |
五、结语 |
(一)研究结果概述 |
(二)对英语教学的反思与建议 |
(三)研究的局限性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第一章 心智表征的思想渊源 |
1.1 心智表征研究的术语形成和哲学背景 |
1.2 心智表征的方法论 |
1.3 心智表征研究的问题和进路 |
1.4 小结 |
第二章 理性主义:乔姆斯基的内在论基础 |
2.1 语言创造性:有限形式的无限运用 |
2.2 深层表征形式与表层表征形式 |
2.3 杜·马赛斯的构式-语法理论 |
2.4 普遍语法——语言刻画与解读 |
2.5 语言习得机制与语言能力 |
2.6 小结 |
第三章 心智计算论:心智表征的自然主义追问 |
3.1 方法论自然主义:乔姆斯基心智研究的方法论 |
3.2 内在论:心智理论的范式 |
3.3 意向性:自然主义研究的天敌? |
3.4 计算与内容:心智表征的实质 |
3.5 自然主义能否最终解释意向性问题 |
3.6 小结 |
第四章 心智表征需要意向性理论吗 |
4.1 乔姆斯基对思维计算表证承诺了什么 |
4.2 思维计算表征理论存在什么问题 |
4.3 表征是不是具有意向性 |
4.4 意向性问题是术语概念问题所致? |
4.5 乔姆斯基需要意向性吗 |
4.6 小结 |
第五章 心智还原论:心智表征的终极方案? |
5.1 心身问题:心智哲学的永恒话题 |
5.2 牛顿革命的理解:物理主义批判的原石 |
5.3 心智模块论:怀疑主义与自然主义的交融 |
5.4 两大主题反对物理主义的一致性 |
5.5 心智与意识的同一性 |
5.6 小结 |
第六章 心智模块论:语言是心智的一个模块? |
6.1 心智模块论——语言本能的结果? |
6.2 语言天才还是智障 |
6.3 模块论能不能解释心智表征问题 |
6.4 复杂系统论:模块理论的替代方法 |
6.5 小结 |
第七章 乔姆斯基范式:视域与局限 |
7.1 方法论自然主义:科学研究是否行得通 |
7.2 常识概念问题是不是方法论二元论问题 |
7.3 形而上学自然主义存在何种问题 |
7.4 方法论自然主义可否用于意向性研究 |
7.5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I 乔姆斯基生平及其贡献 |
附录II 乔姆斯基着作与文章 |
附录III 诺姆·乔姆斯基研究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4)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国际理解素养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关注和平与人权 |
第二节 强调公民身份 |
第三节 追求文化多样性及社会公正 |
第二章 作为课程目标的国际理解素养 |
第一节 国际理解素养课程目标的比较研究 |
第二节 我国外语课程中的国际理解素养目标 |
第三节 国际理解素养课程目标的概念框架 |
第三章 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理论 |
第一节 主题单元教学的内涵 |
一、主题单元教学的特征 |
二、主题单元教学的要素 |
第二节 主题单元教学与国际理解素养的关系 |
一、素养的整体性要求主题单元教学 |
二、素养的情境性呼唤主题单元教学 |
三、素养的具身性亟需主题单元教学 |
四、素养的累积性需要主题单元教学 |
第三节 主题单元教学培育国际理解素养的策略 |
一、单元设计思路 |
二、单元组织方式 |
三、单元学习设计 |
第四章 案例研究:中拉文化中的生死观 |
第一节 案例背景 |
一、研究情境 |
二、研究主题 |
三、数据收集和分析 |
四、研究信效度与研究伦理 |
第二节 案例呈现 |
一、方案编制 |
二、方案实施 |
三、数据处理 |
第三节 结论与讨论 |
一、教学设计一致地关注国际理解素养 |
二、学习结果部分体现了国际理解素养表征 |
三、研究反思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单元设计教案 |
附录三 :编码框架 |
后记 |
(5)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 |
1.1.2 文化自信的提出和文化传承的需要 |
1.1.3 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内容的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核心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3.3 理论基础 |
1.4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研究问题 |
2.2 研究方法与工具 |
2.2.1 问卷调查 |
2.2.2 访谈 |
2.2.3 课堂观察 |
2.2.4 测试 |
2.2.5 数据分析工具 |
第三章 高中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融入效果调查 |
3.1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3.1.1 学生情感与认知 |
3.1.2 教材评价 |
3.1.3 学习过程评价 |
3.1.4 学习效果评价 |
3.2 教师调查问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1 教师情感与认知 |
3.2.2 教学过程评价 |
3.2.3 教师素质评价 |
3.2.4 教学效果评价 |
3.3 学生和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
3.3.1 学生访谈结果和分析 |
3.3.2 教师访谈结果和分析 |
3.4 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
3.5 测试卷结果与分析 |
3.5.1 汉译英 |
3.5.2 英译汉 |
3.5.3 书面表达 |
3.6 小结 |
第四章 影响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相关因素分析 |
4.1 学生因素 |
4.1.1 学生对于将中国文化和英语学习融合的重视不够 |
4.1.2 学生对于用英语学习中国文化的积极性不高 |
4.2 教师因素 |
4.2.1 教师对于中国文化融入英语教学的认识有限 |
4.2.2 教师跨文化教学素养和能力有待提高 |
4.3 教材因素 |
4.4 考试评价因素 |
第五章 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的建议 |
5.1 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英语学习的关系 |
5.2 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引导,提高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主动性 |
5.3 培养学生跨文化鉴赏、适应及交际能力,讲好“中国故事” |
5.4 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树立语言教学即文化教学的意识 |
5.5 重视教师专业发展,提升跨文化教学素养和能力 |
5.6 加强英语教材建设,增加中国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内容 |
5.7 完善课程设置,开设中西文化比较与鉴赏类选修课程 |
5.8 增加文化考核内容,落实《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附录四 |
附录五 |
附录六 |
附录七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6)语境理论视阈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的颁布 |
二、当前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趋势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趋势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语境理论的文献回顾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二节 词汇教学的文献回顾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节 语境理论在英语词汇教学中应用的文献回顾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第三章 语境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 |
第一节 语境理论的概念与内涵 |
一、语言学中的语境理论 |
二、教育学中的语境理论 |
第二节 语境的分类 |
一、语言语境 |
二、非语言语境 |
第三节 语境之于词汇的功能 |
一、语境有助于词义推测 |
二、语境有助于确定词义 |
三、语境有助于词义辨析 |
四、语境有助于词汇应用 |
五、语境有助于记忆词汇 |
第四节 语境理论对词汇教学的启示 |
一、系统性 |
二、交际性 |
三、多元性 |
四、文化性 |
第四章 语境理论与英语词汇教学的实践调查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访谈调查设计 |
二、课堂观察设计 |
第二节 考察结果与分析 |
一、访谈内容与分析 |
二、课堂观察结果与分析 |
第三节 调查结论 |
一、情景语境的真实性缺失 |
二、语境创设费时费力,加重教师负担 |
三、教师理论素养有待提高 |
四、词汇语境使用的随意性 |
五、语境教学方式使用的单一性 |
第五章 基于语境理论的词汇教学策略研究 |
第一节 基于语言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 |
一、基于词汇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 |
二、基于语法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 |
三、基于言语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 |
四、基于语言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的发现 |
第二节 基于非语言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 |
一、基于情景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 |
二、基于文化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 |
三、基于非语言语境的词汇教学策略的发现 |
第六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建议 |
一、针对选择语言语境来开展词汇授课活动方面的建议 |
二、针对选择非语言语境来开展词汇授课活动方面的建议 |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之处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语境理论了解和应用情况的访谈提纲 |
附录B 语境理论课堂应用情况观察表 |
致谢 |
(7)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1.教学交往中重形式轻价值现象普遍存在 |
2.信息时代对教师在教学交往中所必备素养的要求与期望 |
3.课程改革与教师队伍建设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提出的呼唤 |
(二)研究意义 |
1.完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理论 |
2.强化教师教学交往理念 |
3.把握教学交往的合理化走向 |
(三)文献综述 |
1.教师专业标准与专业发展的相关研究 |
2.教学交往的相关研究 |
3.教师素养的相关研究 |
4.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理论分析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内涵 |
1.教学交往 |
2.教师素养 |
3.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特征 |
1.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 |
2.一致性与差异性的统一 |
3.为己性与为他性的统一 |
4.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
(三)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价值 |
1.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
2.润泽学生的健康发展 |
3.实现教学交往目标的优化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构成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构成要素的形成依据 |
1.从教学交往形态中推演主要特征 |
2.从现有理论中探寻相关内容 |
3.从现行政策文件中提取关键词 |
4.借鉴已有相关研究成果 |
(二)构成要素选择标准 |
1.依据教学交往内涵确定教师的必备素养 |
2.根据专家意见征询完善构成要素 |
(三)构成要素分析 |
1.教学知识素养 |
2.师生沟通素养 |
3.引导帮扶素养 |
4.人际知觉素养 |
(四)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 |
三、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现状考察——基于三位教师的个案研究 |
(一)三位教师的教学交往素养发展历程 |
1.张老师:脚踏实地,努力践行教师使命 |
2.王老师:寻找窍门,学习理论提高技能 |
3.李老师:立足自身优势,在曲折中负重前行 |
(二)推动三位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因素分析 |
1.张老师:内外因素共同作用推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 |
2.王老师:实践凝练经验,理论与经验相结合提升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3.李老师:克服挫折,借助优势发展教师教学交往素养 |
(三)小结与分析 |
1.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是四个构成要素相互促进的结果 |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机制是不同条件相互作用、逐步成熟的过程 |
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阶段 |
(一)教师专业发展阶段 |
(二)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发展阶段特征与动力 |
1.注重知识传递的基础阶段 |
2.关注学生发展的提升阶段 |
3.实现价值引领的高级阶段 |
(三)阶段特征对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启示 |
1.尊重教师专业发展规律,顺应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的形成过程 |
2.针对不同阶段的表现特点,构建系统化的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培养模式 |
3.关注教师教学交往素养提升的“最近发展区”,帮助教师在不同阶段巧妙过渡与衔接 |
五、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建议 |
(一)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影响因素 |
1.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各构成要素的影响因素 |
2.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因素 |
(二)促进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建议 |
1.发挥教师专业发展保障制度的推动作用 |
2.创设适宜教师教学交往素养发展的学术环境 |
3.立足学生发展,引领教师教学交往观念的转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8)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W职业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外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研究综述 |
(三) 已有研究评述 |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
(一) 研究目标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理性思考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一) 自主学习 |
(二) 自主学习管理 |
(三) 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 |
(四) 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策略的基本体系 |
二、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内容及意义 |
(一) 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内容 |
(二) 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必要性 |
三、自主学习管理的理论基础 |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二) 建构主义心理学 |
(三) 元认知心理学 |
(四) 学习共同体理论 |
四、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影响因素 |
(一) 内部影响因素 |
(二) 外部影响因素 |
第二章 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对象样本分析 |
二、调查方法与结果统计 |
(一) 调查方法 |
(二) 调查内容 |
(三) 调查结果统计 |
三、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主要问题 |
(一) 学生自主学习工具性动机较强 |
(二) 学生自主学习过程调节不到位 |
(三) 学生自主学习方式方法有欠缺 |
(四) 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监控难进行 |
(五) 学生自主学习资源整合无章法 |
四、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 学生的自主学习对教师有依赖性 |
(二) 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目标不明确 |
(三) 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自我意识弱 |
(四) 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效能感较差 |
(五) 学生的自主学习管理指导不及时 |
第三章 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的改进策略 |
一、优化自主学习管理动机,加强自主学习管理意识 |
(一) 引导学生端正动机 |
(二) 激发学生提高兴趣 |
(三) 帮助学生增强自信 |
二、明确学习管理目标,制定自主学习计划 |
(一) 确立明确具体的自主学习管理目标 |
(二) 制订合理详细的自主学习计划 |
(三) 选择难易适中的自主学习内容 |
三、优化自主学习管理,完善自主学习方法 |
(一) 调整自主学习策略 |
(二) 融合合作学习方法 |
(三) 探索自主学习规律 |
四、有效评价学习效能,及时调节自主学习 |
(一) 测评自主学习过程 |
(二) 检验学习方法成效 |
(三) 监控调节学习行为 |
五、合理利用多种资源,统筹安排自主学习 |
(一)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努力管理 |
(二) 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个性发展 |
(三)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管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9)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方梦之研究综述 |
1.2.1 方梦之成果掠影 |
1.2.2 对代表作的评论 |
1.2.3 对方梦之学术思想的评价 |
1.2.4 方梦之批评中存在的问题 |
1.3 方梦之其人其事 |
1.3.1 方梦之的学生时代 |
1.3.2 厂矿工作及翻译 |
1.3.3 研究所翻译 |
1.3.4 步入教坛(1978年至今) |
1.4 本课题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 |
1.4.1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 |
1.4.2 本课题的实际应用价值 |
1.4.3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
1.5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二章 方梦之一分为三翻译观的形成 |
2.1 “一分为三译学观”之解读 |
2.2 一分为三译学观的哲学内涵 |
2.2.1 一分为二的利弊 |
2.2.2 一分为三的显现 |
2.2.3 一分为三的优势 |
2.3 一分为三与翻译学方法论 |
2.3.1 一分为三与哲学方法论 |
2.3.2 翻译学的方法论 |
2.3.3 一分为三与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 一分为三:从翻译标准到翻译哲学方法论 |
2.4.1 作为翻译标准的一分为三 |
2.4.2 翻译哲学方法论关照的一分为三 |
2.5 方梦之的一分为三译学观 |
第三章 方梦之构建一分为三的应用翻译研究体系 |
3.1 应用翻译研究(学)学科体系建设历程 |
3.1.1 文体研究切入,扩大翻译语域 |
3.1.2 宏观构思,分层建构 |
3.1.3 本体三分,自成一体 |
3.2 应用翻译研究自成体系 |
3.2.1 “应用文体翻译”范畴 |
3.2.2 在译学体系中的方位 |
3.2.3 宏观一分为三的方法论意义 |
3.3 翻译活动三要素:作者、译者、读者 |
3.3.1 三要素整体观 |
3.3.2 译者主体的研究历程 |
3.3.3 译家研究的时空与学科三维考量 |
3.4 应用翻译标准:达旨、循规、共喻 |
3.4.1 应用翻译原则之现实关照 |
3.4.2 达旨:达到目的,传达要旨 |
3.4.3 循规:规范之常在 |
3.4.4 共喻:译文适应性 |
第四章 方梦之的中观策略思想研究 |
4.1 中观策略概说 |
4.1.1 国内外关于“翻译策略”的研究概述 |
4.1.2 中观策略研究的意义 |
4.1.3 方梦之对翻译策略的研究路径 |
4.2 翻译策略三要素:理论因子、目的指向和技术手段 |
4.2.1 理论因子的考量 |
4.2.2 目的指向的诠释 |
4.2.3 技术手段的考察 |
4.2.4 译学方法论的启示 |
4.3 翻译策略三元图:直译、意译、零翻译 |
4.3.1 三元图的翻译语言意义观 |
4.3.2 直译、意译的重新范畴化 |
4.3.3 零翻译的理论研究 |
4.4 我国三位一体的翻译策略类聚研究 |
4.4.1 本土研究的理据 |
4.4.2 自主开发的策略述评 |
4.4.3 应用翻译策略之走势 |
4.5 中观策略之批评 |
4.5.1 中观策略的评价 |
4.5.2 方法论意义 |
第五章 方梦之微观技巧研究:语法、修辞和逻辑三位一体 |
5.1 翻译技巧的历史性和当代性 |
5.2 技巧理论化的理据 |
5.2.1 上下贯通、立足实践 |
5.2.2 从实践总结走向理论研究 |
5.2.3 理论发展性 |
5.3 语法学视角 |
5.3.1 语法(言)学在翻译学体系中的位置 |
5.3.2 方梦之的翻译语言等值观 |
5.3.3 翻译技巧与语言学理论同步发展 |
5.4 修辞学视角 |
5.4.1 修辞与翻译的契合 |
5.4.2 应用翻译修辞观——译文的得体 |
5.4.3 对方梦之翻译修辞观的评价 |
5.5 逻辑学视角 |
5.5.1 逻辑思维与语言翻译 |
5.5.2 “逻辑学”是“翻译学”的基础学科 |
5.5.3 逻辑对翻译研究的功用 |
5.5.4 应用文体翻译需要逻辑思维 |
5.6 语法贯通、修辞立诚、逻辑关联 |
第六章 创办《上海翻译》,构建应用翻译之三维阐释 |
6.1 创办过程 |
6.1.1 创刊背景 |
6.1.2 创刊特色 |
6.1.3 创刊艰辛 |
6.2 创办思想:作者—编者-读者三结合 |
6.2.1 稳定的作者队伍 |
6.2.2 做专家型主编 |
6.2.3 与读者的互动 |
6.3 引领前沿 |
6.3.1 国际译学视野 |
6.3.2 凸显刊物的战略导向 |
6.4 应用翻译研究之三维阐释 |
6.4.1 聚焦应用(文体)翻译 |
6.4.2 探讨翻译理论的应用性研究 |
6.4.3 关照应用型翻译问题 |
第七章 编撰译学辞典,创立“一体三环”译学观 |
7.1 方梦之与辞典编纂 |
7.1.1 衷怀辞书 |
7.1.2 编纂历程 |
7.2 译学辞典批评 |
7.2.1 编纂译学观 |
7.2.2 编者主体性 |
7.2.3 读者意识 |
7.3 编纂思想:一体三环 |
7.3.1 一体三环论 |
7.3.2 一体三环论之评价 |
7.3.3 一体三环的方法论价值 |
7.4 辞典与构建中国译学话语体系 |
第八章 结语:方梦之与中国翻译思想史 |
8.1 方梦之译学思想的总体特征 |
8.2 方梦之译学思想对当下译学研究的启示 |
8.3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方梦之着译年表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的论文 |
致谢 |
(10)国际理解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中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际理解教育的内涵 |
1.2.2 国际理解教育的价值 |
1.2.3 国际理解教育的实施路径 |
1.2.4 研究现状反思 |
1.3 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 |
1.4.1 研究意义 |
1.4.2 创新之处 |
1.5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6 核心概念界定及辨析 |
1.6.1 概念界定 |
1.6.2 概念辨析 |
2 本研究理论基础 |
2.1 视域融合理论 |
2.2 生态伦理学理论 |
3 成都市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现状分析 |
3.1 国际理解教育实施的背景 |
3.1.1 国家政策支持 |
3.1.2 成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要求 |
3.1.3 成都教育品质提升需要 |
3.2 研究现状 |
3.2.1 文本来源 |
3.2.2 工具选择 |
3.2.3 研究过程 |
3.3 研究结果 |
3.3.1 注重课程资源建设 |
3.3.2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 |
3.3.3 注重学生素养提高 |
3.3.4 注重彰显文化自信 |
4 国际理解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
4.1 国际理解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4.1.1 对国际理解教育的“理解”存在偏差 |
4.1.2 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偏重知识传授 |
4.1.3 缺乏合格教师进一步引导 |
4.1.4 对外交流合作目的性不强 |
4.1.5 评价体系不健全 |
4.2 原因分析 |
4.2.1 招生考试制度的影响 |
4.2.2 地域经济条件限制 |
4.2.3 学校经费压力 |
4.2.4 教师及家长观念有待优化 |
4.2.5 学生主观能动性有待加强 |
5 成都市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的对策 |
5.1 突出文化育人,深入挖掘中华文化 |
5.2 坚持科学发展,推进制度完善落实 |
5.2.1 完善招生考试制度 |
5.2.2 强化政策引领 |
5.3 坚持持续发展,提升师资整体水平 |
5.3.1 发挥教师自觉能动性 |
5.3.2 学校外力助推 |
5.4 完善课程体系,推进课程开发建设 |
5.4.1 编写校本课程 |
5.4.2 学科渗透融合 |
5.4.3 举办主题活动 |
5.4.4 对外交流合作 |
5.4.5 校园文化建设 |
5.5 建立评价机制,完善多元评价体系 |
5.5.1 评价原则 |
5.5.2 评价目标 |
5.5.3 评价主体 |
5.5.4 评价内容 |
5.5.5 评价方法 |
5.6 融合家长资源,全面参与辐射引领 |
5.6.1 协同家长参与 |
5.6.2 区域辐射引领 |
5.7 勇担时代责任,共同面对全球问题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致谢 |
四、试析外语教学中心理因素的渗透(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现行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师专业标准研究[D]. 王雪.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5)
- [2]视觉文化视野下的文化导入方法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验研究[D]. 袁鑫磊.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3]乔姆斯基的心智表征观研究[D]. 崔艳英. 山西大学, 2020(12)
- [4]基于主题单元教学的国际理解素养培育研究[D]. 郑梦萍.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5]中国文化融入高中英语教学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调查研究[D]. 谢娜. 宁夏师范学院, 2020(06)
- [6]语境理论视阈下的英语词汇教学研究[D]. 江海涛.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7]教师教学交往素养研究[D]. 蒙继元.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8]中职生英语自主学习管理现状及策略研究 ——以W职业学校为例[D]. 杨潇. 扬州大学, 2020(05)
- [9]方梦之译学思想研究 ——“一分为三”方法论的视角[D]. 孙吉娟. 上海大学, 2020(03)
- [10]国际理解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成都市中小学为例[D]. 杨雷.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