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探春甘肃省临洮中学730500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在《师说》中阐明教师的作用就是教书育人、解疑释惑。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教诲人们要虚怀若谷,不断学习。“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则给教师确立了所应达到的高度。而当我们面对教育现状:传统观念逐渐消亡,五花八门的“先进经验”以教学改革为幌子,被生吞活剥地搬进课堂,一些说客般的教育专家以盈利为目的,迎合教育主管部门的需要,游学四海,教师犹豫彷徨不知西东;唯成绩是问的工作让我们身心憔悴,更使得学生叫苦连天。只有适应社会发展,调适心态,构建和谐的育人氛围,才能实现。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读书修身,传承文明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相对封闭的环境会限制个人的发展,尤其将一个人的思维和行动局限在狭小的范围内,拘泥于课本可能会让一个人的热情逐渐消磨殆尽。而教学工作需要昂扬向上的精神,课堂应该用激情点燃。因此,为了克服思维懈怠及相对封闭的状态。教师需要虚怀若谷,对书籍怀有谦恭之心,学而不厌。
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优秀的中外文学名著运用优美的语言艺术化地再现了历史场景,勾勒出一个个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讴歌真善美,鞭挞丑恶。它们熏陶了无数人,帮助人们走出心灵的阴影,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树立自信心。阅读名著可以了解历史文化,培养高雅的气质,形成健全的人格,并潜移默化地丰富个人的语言表现力和运用语言的技巧。对于一名教师,拥有渊博的知识、干练的口才及人格魅力无疑会在学生中树立威望。而经常阅读好书会促进你由量变而质变,“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二、善待学生,科学育人
电视、手机、网络和社会环境导致学生的思想日益复杂化,而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的家庭环境往往使孩子形成孤僻、骄横、偏执等不良性格,养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千篇一律的说教似乎收效甚微,学生依然我行我素;而简单粗暴的责罚很容易造成强烈的叛逆心理,一些心理脆弱的孩子甚至不能正确对待家长和老师的批评,产生抑郁症,甚至选择轻生,令人扼腕。这迫使我们反思教育的手段,该如何启迪心智,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呢?
胡适先生在散文《我的儿子》中提到“教学者如扶醉人”。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到:“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她要极为小心,要象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晶莹的露珠。培养自尊心,只能用温柔细致的教育手段。自尊心是不容许采用粗鲁的、‘强有力的’、‘凭意志的’手段的。”而我们往往为解一时之气,尽污辱痛斥之能,使问题学生无地自容,尊严丧尽。学生处于人生的黄金时代,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这要求教师关爱孩子,关注他们的成长,尊重学生的人格,因材施教。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误,同时用温和的手段耐心地剔除他们存在的问题,积极引导他们自我教育,切忌矫枉过正。教师被称作“园丁”,只有园丁悉心扶植栽培,才会有鲜花盛开的阳春、枝繁叶茂的盛夏、硕果累累的金秋,才有和谐的育人环境。
三、素质教育,全面发展
曾经读到过这样一篇文章: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美互派考察团调研对方国家中小学教育情况。呈现在两国专家面前的是迥然不同的情景:中国学生起早贪黑,上课听讲神情专注,对老师毕恭毕敬;在美国,课堂乱成一片,学生之间争论不休,个个不可一世,传授知识的场所如此混乱,三年级的学生竟然不会做简单的乘除法运算,更可笑的是,老师居然对此置若罔闻。考察结束,双方得出同样的结论:二十年后,中国教育将超越美国。可是,二十多年过去了,美国曾有三十余人获得诺贝尔奖,中国一个也没有。这篇文章的标题是《两个预言都错了》,它的确发人深省。
终于,今天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给华夏儿女长了脸。但是,拥有世界最多人口的国家,只有区区一人获此殊荣就足以让我们洋洋得意吗?我想,我们的差距还很大,我们还需更细致地去考虑我们的人才培养问题。而且坦诚地讲,莫言获奖并不是学校的功劳,而是生活,是他敢于直面历史并勇敢地说真话的品质。人性中的勇敢、懦弱,人心的难测都被他娓娓道来,震撼人心。
为了培养真正有创造性的人才,我们必须得进行教育改革,我们得有大教育的观念,要从大局出发。现行的按阶段分解责任,仅按考试成绩考核学校的教育体制似乎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实则是严重的短视行为。它忽视了人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另外,人的发展是可持续的,一时的成败往往并不能反映一人的终生发展轨迹,正如不可能从一块砖里看清万里长城的走势。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可谓绞尽脑汁,孰料,求学其实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坚持到终点的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孩子们的智力需要用智慧去开发。孩子的思维敏捷,想象丰富,作为教师,一定要懂得保护他们的积极性。要循循善诱,培养他们好动脑筋的习惯,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切不可将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挥舞着大棒,强迫学习,这常常让我联想到涸泽而渔,缘木求鱼。实在是学生的不幸,教育的悲哀。我有时在想:在黑板上画一个圈,让现在的小学生描述,不知会产生几种答案。我们的教育是否会导致整个民族创造力的衰退。而创造力消失了的一代,对祖国的明天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们还要关注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身心健康应该是幸福人生的基础。
我们的每一位领导、每一个教师、每一位家长如果能真正意识到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并狠下决心、协调一致,正本清源,就一定会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和谐校园”就不会仅存在于文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