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班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浅谈德育教育之——爱的教育

从我班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浅谈德育教育之——爱的教育

云晓灵(新疆疏附县第二中学,新疆疏附844100)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2-0054-01

摘要:“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如果没有了爱,教育终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班主任做为教育的主导者更是如此。此篇文章从对我班学生家庭情况调查,并结合自己在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体会,谈了教育源于爱----家庭的爱、学校的爱。

关键词:爱;家庭;学校;宽容;鼓励

面向全体学生,做好德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政教处展开的各项德育工作也是紧紧围绕爱生教育,自我校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爱生学校项目后,王校长专门组织我校全体教职工进行爱生学校项目的培训,从学校的工作方向可见德育教育之基石是爱的教育。下面就我所带的初二(3)班学生家庭现状的调查,初浅的谈一谈爱的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中的重要性。

我班现有学生39人,年龄在13-16岁之间,其中父母是农民的有13人,约占33.3%,父母文化程度为中小学的有17人,约占44%,没有和父母住在一起,自己在外租房独住的有11人,约占28%。从这些数据以及平日与学生的相处可感知我班约三分之一的学生家庭文化状况不是很理想,虽然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我认为这个观点很狭隘,很难实现一个家庭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尤其是教育的方式、方法。

我在这里不是说农民就没有水平教育好孩子,虽然他们大多心地善良,但是他们所采取的教育方式可能很直白,不会从孩子的角度去为他们考虑,使得孩子反而出现了逆反心理,且他们一年大多数时候是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也无暇去顾及孩子更多。

比如,调查卷中父母与自己最多的对话是“赶快学习”“又在看电视”“考的这么差,成天都在学校干什么呢”“再不好好学习就回来种地或打工挣钱去”……诸如此类的话大多都是以命令或责备的口气来说的,只是把孩子简单的作为服从者和被责备的对象,而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虽然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尚未形成,认识不稳定,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但他们自认为已经长大,有些孩子的现有文化程度已高过自己的父母,所以对这种绝对的服从关系心里不能服气,为了体现自我个性,有时就会和家长对着干。本学期九月底,我班一名学生有一天不明原因没有来学校,之后一连9天旷课,我出于对学生的安全考虑,就打电话给他的父母,却没有人接,中午请班里的两名学生去其家长工作之处探个究竟,学生回来说家长也不清楚去哪了,这下我有点着急了,继续打电话,并找其家长,最终得到的答复是该生不想上学了,究其原因是孩子觉得“父母太烦了,成天就是学习学习,自己却在家里不是打牌就是看电视,没有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再加上唠叨,所以对学习厌倦了。”可见,该生家长平时与孩子几乎不存在沟通,只是一味的简单重复说教,没有能走进孩子的内心,这样的教育当然是苍白无力的,甚至会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那么这个家长的教育空缺就只有学校教育来填补了。

新课程理念下,老师的职责不在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必须要有意识的融入感情,充分发挥人的情感潜能,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其爱学习的欲望。我班有名学生学习成绩还不错,在我班处于中上水平,且比较机灵,却也不想来上学了,我心理清楚他的本意不是不想来上学,只是以这样的行为对抗父母的简单的缺乏情感的教育方式而已,所以我和他的谈话以触动他的内心为目的,对其表现出宽容、关爱,及对人生观进行引导,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理解。最后这名学生为自己的行为觉得很内疚,不好意思。这让我想起了郑渊洁的作品《舒克和贝塔历险记》中的一句话:“对一个人的最大惩罚,就是宽容他”。同时,这件事也给了我很多启示:宽容不仅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爱的教育;不犯错误的人是不存在的,学生更是如此,所以平时应该经常与他们沟通,尤其是其犯错误的时候,家长和老师都应该换位思考,而不应一味的训斥,责怪。要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和老师的理解和关爱。

情感的力量是无穷的,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文化知识,高超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一个字:爱——对学生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高尔基曾经说过:“只有爱学生的人才会教育学生”。而这也正是以我班学生为代表的部分学生在家庭中所缺失的一部分。

我班有些学生来自内地,父母在此地要么务农,要么打工,为了孩子能就近上学,在学校附近为孩子租房独住,这种情况在我班就占到了28%。十四五岁的孩子虽然已近成人,但仍需要疼爱,需要释放情感,需要有人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但是这些独住的孩子却没有这一切,放学后,他们回到租住的房子,一个人面对四壁,面对空寂,没有人关心疼爱,没有人问寒问暖,享受不到一顿现成的热饭菜,时间长了这样的孩子有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习惯自己用还不够结实的臂膀去承担本应父母为他们承担的一切。因此班主任要给予他们更多的爱,去温暖他们的心,尽量走进他们的心灵,滋润他们的心田,用自己的爱为他们撑起一片天空,让他们能够在这片天空下快乐的学习、成长,不至于最终因为缺失爱而变得冷漠。在我班里有这样一名学生,从平时我对他的观察发现他有独特的思维方式,尤其热爱班级,很有正义感,老师交待的事情都能很积极地去完成,虽然他脸上的表情不丰富,但心里很知事,我较为欣赏。十月份学校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举行了校园体育节,我为了抓住这样一次增强班集体凝聚力的机会,使劲地为同学们打气,鼓劲,当然他们也没有让我失望,在五个比赛项目中拿了四个第一,尤其该同学在4*100米接力项目中功不可没,可惜的是在拔河比赛中,因为其他班同学有意滋事而发生了打架事件,本来他是无辜的,但因为自卫还了手也成了有过错的一方,对此他想不通。我把家长请来配合沟通,却没想到其家长一进来就是不停的责备,该同学看似坚强的外表终于掩饰不住脆弱的内心,泪水夺眶而出,当时我不知该说什么好,于是回避了,因为我读懂了他的眼泪:父母平时很少在身边关心自己的温饱,难得见面之后却只是责怪,泪水中掺杂着太多对于这样简单粗略教育的埋怨、委屈。我在想,老师能给予学生的爱毕竟是有限的,就让我对他们尽量多一份耐心,少一份急躁;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斥责;多一份关爱,少一份批评;多一点笑容,少一点严厉吧。

学生有成绩高低之分,但绝无好坏之别。不论是家长还是班主任,都不应该仅以成绩为定论,去评价或教育他们,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心,尤其对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过分严格的要求,极易激化矛盾,不利于学生健康心理的培养。如果把一种信任,一种责任交给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适当的时候加以引导。学生反而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改正自己的过错,自觉努力地学习,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只有在民主的氛围下,学生的身心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当孩子蹒跚学步摔倒时,我想大多家长会搀起孩子继续赶路,而不会去想让孩子自己站起来对意志力培养的重要性,更不会用更多鼓励的语言让孩子自己站起来了。而等孩子进入学校,如果犯了错误或成绩考的不理想,这样的家长可能面对孩子除了批评还是批评。批评虽说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把握好一个“度”,要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批评也是一种爱。老师要怀着一片爱心去批评,决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所以在批评之余就将批评转化为鼓励,鼓励也是一种爱,是促进学生进步的良药,赞扬学生的点滴进步,可使他们信心倍增,自尊向上,勇于进取,努力奋斗,不但改正了自己的不足,还有可能使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跨越。

俗话说:“于细微之处见精神”。爱,是一种无形的情感,它散见于家庭学校生活的每个角落,生活的点点滴滴。家庭也好,学校也好,教育没有了爱,没有了精心的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因此,我们要对每个学生都付出真诚的情感和尊重,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学生的心灵,用自己的心智去开启学生的心智,使每个学生都拥有并感受到关爱。

标签:;  ;  ;  

从我班学生家庭情况调查浅谈德育教育之——爱的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