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二酸酐论文-盛源

萘二酸酐论文-盛源

导读:本文包含了萘二酸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圆偏振发光,聚集诱导发光,手性联萘酚,手性环己二胺

萘二酸酐论文文献综述

盛源[1](2016)在《手性1,8萘二酸酐衍生物的合成与聚集诱导圆偏振发光性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些年来,由于圆偏振发光材料所具有的特殊的光学活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常情况下,圆偏振发光可以研究手性化合物激发态的结构信息。之前的研究表明,手性小分子化合物很难展现出强的圆偏振发光信号。因此,发展一种可以使小分子的圆偏振发光性质增强的策略是很有意义的。本文以1,8-萘二酸酐为发色团,通过与不同的手性源(联萘酚、环己二胺)相结合而合成出的CPL材料,研究了它们在溶液和聚集态下的CPL性质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主要工作如下:1.我们合成了以手性联萘酚为手性源,1,8萘二酸酐为发色团的四个有机小分子化合物。分子结构中1,8-萘二酸酐不仅作为发色团,而且同时作为AIEE活性官能团。我们对其进行了光学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圆偏振发光信号从溶剂态到聚集态发生了翻转。理论计算结果表明信号翻转是由于溶剂态和聚集态下,联萘酚单元的二面角发生变化而导致的。这种变化来源于1,8-萘二酸酐在聚集态下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导致的。2.我们合成了以手性环己二胺为手性源,通过共价键连接具有激基复合物发射的1,8-萘二酸酐的四个手性小分子,并对它们在溶液和聚集态下的光学活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激基复合物的小分子化合物,在甲醇中展现了较强的圆偏振发光信号(glum=±3.67×10-2)。同时,所有的化合物都在聚集态下展出与溶剂态下相反的圆偏振发光信号。扫描电镜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聚集态下形成了有序堆积,这可能是圆偏振发光信号翻转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6-05-01)

王峰,白诗扬,武霞,王金鹏,孙继红[2](2014)在《氯化铕改性的介孔SiO_2负载1,8-萘二酸酐杂化材料的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EuCl_3对负载1,8-萘二酸酐(NA)的双模型介孔分子筛(BMMs)进行改性,以期提高此类杂化材料的荧光性能,并且利用XRD、TEM、N_2吸附-脱附、FT-IR、TG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仪(PL)考察了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EuCl_3改性后的BMMs仍然保持了双模型介孔结构特征,而且EuCl_3对荧光性能有显着影响,造成1,8-萘二酸酐的特征发射峰蓝移,且荧光强度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2014年02期)

孙继红,李育珍,武霞,高琳[3](2013)在《介孔SiO_2负载1,8-萘二酸酐结构表征及其荧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利用单孔道MCM-41和双模型介孔分子筛(BMMs)作为载体通过氨丙基改性和负载荧光分子1,8-萘二酸酐制备有机-无机杂化发光材料,并采用XRD、TEM、SEM、BET、FT-IR、PL等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具有双模型介孔结构的BMMs所制备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其发射峰位置(444 nm)较负载到单孔道的MCM-41中所制备的杂化材料的发射峰位置(450 nm)蓝移更明显,主要原因是由于BMMs和MCM-41的颗粒形貌和大小不同所致.BMMs为球形颗粒(50 nm),而MCM-41则为不规则颗粒且大小分布不均(1~3μm).(本文来源于《北京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3年10期)

王峰,白诗扬,孙继红,王金鹏[4](2013)在《氯化铕改性1,8-萘二酸酐杂化发光材料的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使用铕离子对负载荧光分子1,8-萘二酸酐的双模型介孔分子筛(LHMS)进行改性,以提高其荧光性能。采用XRD、TEM、BET对样品进行表征,用荧光光谱仪对其荧光性能进行测量。结果表明,虽然铕离子的加入对杂化材料结构有所影响,但是,其荧光强度得到了显着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08-29)

周鑫鑫[5](2009)在《新型萘二酸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合成了一种具有D-π-A结构的新型萘二酸酐衍生物3-(4,5-二(十二烷硫基)-1,3-二硫杂环戊稀-2-亚基)萘吡喃酮,研究了产物的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性质.(本文来源于《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萘二酸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EuCl_3对负载1,8-萘二酸酐(NA)的双模型介孔分子筛(BMMs)进行改性,以期提高此类杂化材料的荧光性能,并且利用XRD、TEM、N_2吸附-脱附、FT-IR、TG等分析手段对样品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荧光光谱仪(PL)考察了其发光行为。结果表明,EuCl_3改性后的BMMs仍然保持了双模型介孔结构特征,而且EuCl_3对荧光性能有显着影响,造成1,8-萘二酸酐的特征发射峰蓝移,且荧光强度明显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萘二酸酐论文参考文献

[1].盛源.手性1,8萘二酸酐衍生物的合成与聚集诱导圆偏振发光性质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6

[2].王峰,白诗扬,武霞,王金鹏,孙继红.氯化铕改性的介孔SiO_2负载1,8-萘二酸酐杂化材料的结构表征及荧光性能[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14

[3].孙继红,李育珍,武霞,高琳.介孔SiO_2负载1,8-萘二酸酐结构表征及其荧光性能[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13

[4].王峰,白诗扬,孙继红,王金鹏.氯化铕改性1,8-萘二酸酐杂化发光材料的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C].第十七届全国分子筛学术大会会议论文集.2013

[5].周鑫鑫.新型萘二酸酐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谱研究[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标签:;  ;  ;  ;  

萘二酸酐论文-盛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