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微针刺论文-项柏冬,翟宏业

超微针刺论文-项柏冬,翟宏业

导读:本文包含了超微针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斜角肌综合征,针刺,超微针刀,临床研究

超微针刺论文文献综述

项柏冬,翟宏业[1](2019)在《针刺配合超微针刀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超微针刀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前斜角肌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超微针刀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6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1例,有效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80.56%,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超微针刀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效果理想,故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24期)

胡舒宁,张国山,张彬彬,常小荣[2](2019)在《针刺、艾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和Cx43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针刺、艾灸对FD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和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及艾灸组,除正常组余3组建立FD大鼠模型,电针组和艾灸组各予电针、艾灸干预足叁里。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胃、肠Cx4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损伤,跟周围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减少,胃、肠Cx43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或P<0.05);电针组、艾灸组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显着改善,跟周围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显着增多,胃、肠Cx43的表达显着升高(P<0.01或P<0.05);电针组与艾灸组相比,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未见显着差别,胃、肠Cx43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足叁里均可修复FD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增加其Cx43的表达,且两者作用效果无明显优异性差别。(本文来源于《新时代 新思维 新跨越 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期刊2019-08-17)

谭宁[3](2019)在《套管超微针刀技术与毫针针刺法治疗第叁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套管超微针刀技术与毫针针刺法治疗第叁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该院针灸康复理疗科门诊确诊为第叁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套管超微针刀结合拔罐疗法,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结合拔罐疗法。观察两组疗效、 VAS评分及日本骨科协会(JOA)下腰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显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45.0%;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腰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套管超微针刀治疗第叁腰椎横突综合征较毫针针刺法疗效显着,可缓解疼痛,降低功能障碍。(本文来源于《中国乡村医药》期刊2019年03期)

江一静,林志诚,郑美,游咏梅,薛偕华[4](2018)在《针刺曲池、足叁里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蛋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曲池穴及足叁里穴对MCAO模型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的影响,探析针刺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成年的Sprague Dawley大鼠(SD鼠)常规驯养3 d后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针刺组,各20只。模型组及针刺组大鼠接受线栓法进行脑缺血模型制备,假手术组大鼠仅接受皮肤切开及血管剥离术,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术后回笼继续饲养,每日模拟捉拿、穴位点触一次。针刺组接受针刺曲池穴及足叁里穴,1次/d,30 min/次,连续干预7 d。治疗前后记录大鼠catwalk系统动静态指标的变化,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脑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TGF-β1浓度的差异。结果:1)Catwalk系统参数分析:造模组大鼠步行速度明显慢于假手术组,步行时间明显较针刺组长,其中针刺组优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TTC及其图像软件分析:造模组大鼠存在明显脑梗死区域,针刺组脑梗死体积小于模型组(P<0.05);3)透射电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神经元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模型组神经元细胞结构受破坏,包括细胞膜不完整、细胞核肿胀、内质网减少等,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具有较为完整的细胞膜及细胞核结构,线粒体空泡病变现象亦有明显改善。4)Western blot:假手术大鼠脑组织的TGF-β1浓度明显高于2组造模大鼠,经过针刺干预后2组造模大鼠脑组织TGF-β1均高于假手术组,其中针刺组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曲池穴及足叁里穴可通过上调TGF-β1浓度实现神经细胞增殖及结构修复,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世界中医药》期刊2018年05期)

鲍成[5](2018)在《“针刺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股四头肌超微结构及ATP含量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运动性疲劳是指在运动过程中,机体机能或工作效率下降,不能维持在特定水平上的生理过程,是限制锻炼和训练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针灸疗法绿色安全,无毒副作用,若运用得当,能够达到防治运动性疲劳的良好效果。本实验通过跑台建立运动性疲劳大鼠模型,采用针刺干预,以股四头肌能量代谢为切入点,观察股四头肌细胞线粒体ATP变化,骨骼肌、血清内与疲劳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含量,股四头肌微观组织结构,大鼠形态行为学变化,从局部到整体分析“针刺预处理”方法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干预效果,探讨“针刺预处理”对大鼠运动性疲劳的防治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8周龄(体重220±20克),由湖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实验用动物均饲养于饲养笼内,动物可以自由摄食和饮水,饲养室温度(22-24℃)和湿度(55%),相对较为恒定。每天更换垫料、饮水、清洗大鼠饮水器,普通饲料总热能3.8kcal/g(含70%碳水化合物,20%蛋白质,10%脂肪)。适应性喂养两天后,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进行跑台适应性训练5天,训练方案为:第一天是10x10m/min,第二天是10x15m/min,第叁天是18x15m/min,第四天是21x20m/min,第五天是24x20m/min。第六天按体质量和运动能力配对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预处理组、后针刺组每组10只。此后每天以速度为24 m/min训练40min,负荷强度相当于60-70%最大摄氧量。整个训练过程中,每周运动6天,周日休息。针刺预处理组与后针刺组分别于每次运动前、后1小时右针刺双侧足叁里穴,及关元穴,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每次行针10秒,模型组不作处理,持续四周。干预过程中观察并记录各组大鼠的毛发、大小便、精神状况;于四周干预后进行取材,观察股四头肌组织结构及其线粒体超微结构、检测股四头肌损伤情况、血清疲劳代谢产物,以及股四头肌线粒体ATP含量。结果1.大鼠形态行为学比较在干预过程中,模型组大鼠均出现明显的鼠毛稀疏、大便溏稀症状,且训练过程中精神倦怠,训练后疲软、反应减弱;后针组、针刺预处理组则表现为训练后稍疲软,其余如常。2.大鼠股四头肌组织于电镜镜下形态结构比较电镜透射下微观结构中,模型组大鼠股四头肌纤维束排列不规则松散,严重变形,杂乱无章,A带杂乱、I带扭曲,H带变形、Z线断裂,线粒体数量减少、形态异常。两干预组大鼠股四头肌纤维部分出现破裂紊乱情况,骨骼肌细胞肿胀较轻微,空泡化仅少量存在,A带、I带、H带、Z带部分变形扭曲,线粒体仅部分改变,其他尚好,其中,针刺预处理组大鼠肌纤维损坏程度较运动后针刺组低。3.大鼠骨骼肌疲劳相关标志物及血清代谢标志物比较(1)大鼠骨骼肌(股四头肌)MDA含量和血清中CK、BLA、BUN含量:干预组大鼠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并显着高于空白组(P<0.01),其中针刺预处理组与模型组差异显着(P<0.01),针刺预处理组与后针刺组存在差异(P<0.05,P<0.01);(2)大鼠骨骼肌MG含量及SOD活性:干预组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并显着低于空白组(P<0.01),且针刺预处理组与模型组差异显着(P<0.01),针刺预处理组与后针刺组存在差异(P<0.05,P<0.01);4.大鼠股四头肌组织ATP含量的比较干预组大鼠股四头肌组织中ATP含量明显低于空白组,且差异显着(P<0.01);干预组大鼠股四头肌组织ATP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存在显着性差异(P<0.01),但干预组股四头肌组织ATP含量均低于空白组,差异显着(P<0.01);其中,针刺预处理组大鼠股四头肌组织ATP含量高于后针刺组(P<0.05)。结论1.本实验采用跑台运动训练造模,实验大鼠形态行为学呈运动性疲劳改变,且微观下骨骼肉组织出现损伤,骨骼肌中MDA、血清中BLA、CK、BUN含量上升、骨骼肌MG、ATP含量和SOD活性下降,提示造运动性疲劳模型成功。2.针刺干预能够改善运动性疲劳大鼠股四头肌的组织结构形态学表达,提高骨骼肌的抗氧化能力,降低血清CK、BUN、LD含量,增加骨骼肌中MG的含量、骨骼肌中MDA的含量,增强骨骼肌中SOD活性,增加骨骼肌线粒体内ATP的浓度,减小骨骼肌线粒体的结构与功能受到影响,从而防止运动性疲劳中会股四头肌损伤的发生。3.针刺预处理比运动后进行针刺处理对于防治运动性疲劳具有更加明显的优势。(本文来源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28)

贺平[6](2018)在《针刺大椎、人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大椎”、“人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比值、细胞凋亡、脑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挑选24只为假手术组,其余72只大鼠参照Zea Longa线拴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并加以改良,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对照点组、针刺穴位组,24只/组,再组内随机分为24 h组,72 h组两个亚组,12只/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大鼠只捆绑不针刺,针刺穴位组针刺“大椎”、“人中”、“百会”叁穴,针刺对照点组针刺穴位左侧旁开0.3 cm处,12 h/次。治疗24 h和72 h后,先行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后选取大鼠缺血侧脑组织,TTC染色检测梗死面积比、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阳性率、透射电镜观察缺血侧脑海马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后72h,与假手术组相比,造模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点组、针刺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P<0.01或P<0.05);与针刺对照点组相比,针刺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针刺穴位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总体有下降趋势。与24 h组相比,72 h组造模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2.脑梗死面积比值比较:治疗后2 4 h,与假手术组相比,各造模组脑梗死面积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造模组组间脑梗死面积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与假手术组相比,各造模组脑梗死面积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脑梗死面积比值下降(P<0.01),各治疗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细胞凋亡阳性率的比较:治疗后7 2 h,与模型组相比,针刺对照点组与针刺穴位组凋亡细胞阳性率均有下降(P<0.01或P<0.05)。与24 h相比,72 h造模各组凋亡细胞阳性率均有下降,模型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对照点组及针刺穴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4.线粒体超微结构变化:电镜观察结果显示,7 2 h后,假手术组线粒体结构无明显改变;模型组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空泡结构明显;针刺对照点组线粒体肿胀,可见嵴断裂,少量空泡结构;针刺穴位组线粒体稍肿胀,嵴断裂及空泡化不明显。与24 h组相比,72 h组假手术组线粒体结构无改变,模型组线粒体超微结构大致同前,针刺对照点组及针刺穴位组均有改善,针刺对照点组细胞水肿及空泡化程度均有减轻,针刺穴位组线粒体结构已经比较清晰。结论:1.针刺大椎、人中、百会叁穴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脑梗死面积比值比及细胞凋亡阳性率,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从而起到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2.针刺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改变,保持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3.针刺对脑组织的保护作用与针刺干预时长有关,7 2 h疗效优于2 4 h,一定时间范围内,综合治疗效果与治疗时间存在一定正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5-01)

李雅悦,李广诚,朱宏,梁梅亭,萨依腊西[7](2018)在《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行为学及线粒体分裂蛋白1、融合蛋白1表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行为学,大脑海马神经元线粒体分裂蛋白1(Fis1)、线粒体融合蛋白1(OPA1)表达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SAMP8小鼠随机分为针刺组和模型组,每组20只。另取20只同月龄雄性正常老化模型小鼠(SAMR1小鼠)作为正常组,针刺组选取"肾俞""百会""血海""膈俞"进行干预。8周后,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行为学,之后提取海马组织,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线粒体相关蛋白Fis1和OPA1的表达,电镜观察小鼠海马神经元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其停留在原平台象限时间延长和穿越原平台次数明显增加(P<0.05);针刺组Fis1表达明显减弱,OPA1表达明显增强(P<0.05,P<0.01);针刺组线粒体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线粒体体密度及面密度明显增加(P<0.05)。结论针刺可能通过提高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调Fis1表达、上调OPA1表达和改善线粒体超微结构,达到治疗AD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贺平,颜虹,蒋素容,武姿含,陈楚淘[8](2018)在《针刺大椎、人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针刺大椎、人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部分作用机制。方法 40只大鼠随机挑选10只为假手术组,其余30只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针刺对照点组、针刺穴位组3组,每组10只。大鼠造模成功后,模型组、假手术组只捆绑不针刺,针刺穴位组针刺大椎、人中、百会叁穴,针刺对照点组针刺针刺穴位左侧旁开0.3 cm处,每12小时针刺1次,6次治疗后处死大鼠,取缺血海马组织电镜下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治疗后,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针刺穴位组和针刺对照点组均下降更明显(P<0.05)。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线粒体结构正常;模型组线粒体肿胀明显,嵴断裂,空泡结构明显;针刺对照点组线粒体肿胀,可见嵴断裂,少量空泡结构;针刺穴位组线粒体稍肿胀,嵴断裂及空泡化不明显。结论针刺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缺血再灌注局灶的线粒体超微结构损伤有关。(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许军峰,张浪,田骞,郭士明,郑亚玲[9](2016)在《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缺血半暗带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缺血半暗带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Longa氏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用多聚甲醛灌注,戊而醛固定,醋酸铀和枸橼酸铅双重染色后,HU-12A型电镜下观察大鼠皮质缺血半暗带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模型组6 h神经元轻度损伤,染色质边集凝固,血管周围水肿,水肿渗出明显,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脑组织散在水肿,脑细胞破坏;针刺组5 d后神经元结构正常,血管通畅,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无损伤,脑组织无水肿、渗出、无坏死区域,新生毛细血管增多。结论针刺能够减轻脑水肿,较少神经元细胞的损伤,促进新生毛细血管的增生,从而达到保护脑组织的目的。(本文来源于《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王文君[10](2016)在《针刺预处理内关穴对ISO诱导心肌肥厚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针刺预处理心肌肥厚小鼠模型,观测针刺内关穴抵抗心肌纤维化的效应,分析各组小鼠处理后的心电差异及心径比变化,结合心肌组织经由Masson染色后呈现的心肌纤维化程度和电镜视野下心肌超微结构的差异,综合评价针刺内关穴对心肌肥厚小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健康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干预组、针刺非穴组、药物对照组。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均经由异丙肾上腺素腹腔注射制备心肌肥厚小鼠模型;针刺治疗组针刺“内关”每天1次,每次留针15min;针刺非穴组针刺尾部非穴每天1次,每次留针15min;药物对照组灌胃溶解于水的阿替洛尔生药溶液。各组均治疗8天后,称重后麻醉,描记各组小鼠标Ⅱ导联心电图,分析比较各组间彩超及心电差异。解剖后取出完整心脏与单侧胫骨,对心脏测重,游标卡尺精确测量胫骨长度,比较各组心脏重量/胫骨长度值的变化。心肌组织行HE染色及Masson叁原染色法,普通光学显微镜100倍视野下观察各组心肌纤维排列及胶原纤维分布的差异。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受损心肌组织肌节结构,肌原纤维排列,胶原纤维及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结果:①内关干预部分抑制交感兴奋引起的心率加快,效果不显着但干预过程使小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减少。②针刺内关组心肌肥厚指数显着下降(P<0.05),略低于药物组极显着效用(P<0.01);③模型组及非穴组心肌组织出现代偿性肥大且呈现不连续状态,少数心肌横纹出现严重紊乱/断裂,核固缩及胞浆嗜酸性变明显,针刺组情况较好,但不及药物治疗;④模型组部分肌原纤维灶性融合,间质胶原纤维增生,线粒体肿胀及代偿性增多,针刺组和药物组情况较好。结论:①异丙肾上腺素能够成功复制心肌肥厚小鼠模型。②内关穴针刺对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心率增快有一定的作用。③内关穴干预对心肌肥厚模型HW/TL指数改善效果明显,效果接近阿替洛尔治疗。④针刺内关穴对心肌肥厚模型心肌炎性浸润改善明显,但效果不及阿替洛尔。⑤针刺内关穴可以明显改善心肌肥厚小鼠心肌超微结构的损伤程度。(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6-06-01)

超微针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比针刺、艾灸对FD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和Cx43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及艾灸组,除正常组余3组建立FD大鼠模型,电针组和艾灸组各予电针、艾灸干预足叁里。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胃、肠Cx43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损伤,跟周围细胞间的缝隙连接减少,胃、肠Cx43的表达显着降低(P<0.01或P<0.05);电针组、艾灸组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显着改善,跟周围细胞间的缝隙连接显着增多,胃、肠Cx43的表达显着升高(P<0.01或P<0.05);电针组与艾灸组相比,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未见显着差别,胃、肠Cx43的表达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与艾灸足叁里均可修复FD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增加其Cx43的表达,且两者作用效果无明显优异性差别。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超微针刺论文参考文献

[1].项柏冬,翟宏业.针刺配合超微针刀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2].胡舒宁,张国山,张彬彬,常小荣.针刺、艾灸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ICC超微结构和Cx43表达的影响[C].新时代新思维新跨越新发展——2019中国针灸学会年会暨40周年回顾论文集.2019

[3].谭宁.套管超微针刀技术与毫针针刺法治疗第叁腰椎横突综合征效果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19

[4].江一静,林志诚,郑美,游咏梅,薛偕华.针刺曲池、足叁里对脑缺血大鼠行为学、超微结构及TGF-β1蛋白的影响[J].世界中医药.2018

[5].鲍成.“针刺预处理”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股四头肌超微结构及ATP含量影响的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8

[6].贺平.针刺大椎、人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

[7].李雅悦,李广诚,朱宏,梁梅亭,萨依腊西.针刺对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行为学及线粒体分裂蛋白1、融合蛋白1表达和超微结构的影响[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

[8].贺平,颜虹,蒋素容,武姿含,陈楚淘.针刺大椎、人中、百会穴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

[9].许军峰,张浪,田骞,郭士明,郑亚玲.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缺血半暗带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10].王文君.针刺预处理内关穴对ISO诱导心肌肥厚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6

标签:;  ;  ;  ;  

超微针刺论文-项柏冬,翟宏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