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前庭功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良坐-卧位试验,Dix-Hallpike试验,SRT试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前庭功能论文文献综述
李玉娟,刘鹏,杨丹[1](2019)在《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改良坐-卧位试验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的指导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改良坐-卧位(SSPT)试验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指导意义。方法:BPPV患者311例,按自发眼震、改良SSPT试验、Dix-Hallpike试验、SRT试验顺序进行检查,比较改良SSPT试验诱发阳性率与经典变位试验判断患侧的准确性及复位成功率。结果:311例患者中,水平半规管结石(HC-BPPV)118例,后半规管结石(PC-BPPV)193例。假性自发眼震10例(3.2%),改良SSPT眼震226例(72.7%)。118例HC-BPPV中明确患侧96例(81.4%),改良SSPT试验阳性50例(52.1%),改良SSPT试验与经典变位试验结果一致43例(86.0%),结果不一致7例(14.0%),经典变位试验无法判定患侧22例(18.6%),其中经改良SSPT试验明确患侧19例。193例PC-BPPV中明确患侧181例(93.8%),改良SSPT试验阳性145例(80.1%),改良SSPT试验与经典变位试验结果一致143例(98.6%),结果不一致2例(1.4%),经典变位试验无法判定患侧12例(6.2%),经改良SSPT试验全部明确患侧。按经典变位试验判断结果复位有效率87.5%,按改良SSPT试验判断结果复位有效率95.6%(P<0.05)。结论:改良SSPT试验在判断BPPV患侧时准确率高。(本文来源于《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期刊2019年11期)
王静,沈尤美,郦明芳,居维竹,杨刚[2](2019)在《肾功能不全对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肾功能不全与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后长期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3组,组Ⅰ[正常eGFR,eGFR≥90 mL/(min·1.73 m~2),107例],组Ⅱ[eGFR轻度降低,eGFR 60~90 mL/(min·1.73 m~2),193例]和组Ⅲ[eGFR中重度降低,e GFR≤60 mL/(min·1.73 m~2),35例]。在叁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肺静脉前庭隔离术达到肺静脉-左房电学隔离,术后常规程序刺激诱发,若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或者非肺静脉触发灶,同时消融。结果:患者年龄随着eGFR下降有增高趋势。低eGFR组有更高比例的高血压发生率、增大的左房内径、更长的房颤病程及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3组间非肺静脉触发灶发生率无明显差别。首次消融术后72例患者复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组Ⅲ复发率(40%)明显高于组Ⅰ和组Ⅱ。生存曲线提示3组间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复发比例亦有显着差异。多因素Cox分析提示,CHA2DS2-VASc及房颤病程是导管消融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低eGFR合并高CHA2DS2-VASc评分及更长病程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有更高的复发率。(本文来源于《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黄瓅[3](2019)在《甲钴胺联合泼尼松对老年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功能和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泼尼松对老年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功能和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5年12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老年前庭神经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泼尼松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甲钴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前庭功能、炎症介质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残障程度量表(DHI)评分(8.67±2.54)分、日常活动前庭功障碍等级量表(VADL)(1.68±0.71)分、白细胞介素-6(IL-6)(7.68±1.86)pg/ml,均低于对照组(13.64±3.25)分、(3.68±0.84)分、(11.24±2.5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轻微恶心、呕吐症状,未经处理后期症状自行消失。结论甲钴胺联合泼尼松可有效促进老年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神经功能恢复,降低机体炎症介质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且联合用药安全性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物经济学》期刊2019年09期)
王志平,张义,叶美晶,白洁,许尧生[4](2019)在《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BPPV患者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考察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择100例BPPV患者进行研究,将BPPV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进行诊断和复位,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治疗。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有效率(98.00%)显着高于对照组(86.00%)(χ~2=4.891, p=0.027)。观察组平均治愈时间(6.33±0.46) d显着短于对照组(9.12±0.67) d (t=3.126, p=0.022)。观察组的残余头晕症状发生率(10.00%)显着低于对照组(26.00%)(χ~2=4.336, p=0.037)。观察组(4.00%)和对照组(8.00%)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 p=0.400)。本研究表明,与传统手法复位相比,应用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对BPPV患者进行诊断和复位,可有效提高疗效,缩短治愈时间,并减少残余头晕症状。(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9年09期)
孙弘丽,宋艳琪,高原,李程飞,潘益凯[5](2019)在《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6 d对男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利用短臂离心机开展前庭刺激训练6 d对男性心血管功能、心率变异(HRV)性和前庭症状的影响。方法 12名男性被试者2人一组进行连续6 d人体短臂离心机暴露,足水平2 Gz,持续10 min,复合每分钟向左或向右交替转头45°1次。记录实验前后被试者血压、心率等变化,并进行HRV性分析,同时进行前庭功能评价。结果与训练前相比,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6 d后被试者前庭症状明显减轻,前庭症状评分显着降低(P<0.05);而被试者心率、舒张压、心脏泵血功能和HRV指标较训练前均无显着变化。结论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可显着增强前庭功能稳定性,但对心血管功能没有明显影响。(本文来源于《心脏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王建洪,胡珍,罗小邹,彭静茹[6](2019)在《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对不同程度运动病受试者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治疗不同程度运动病(motion sickness, MS)敏感性受试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存在MS症状的受试者纳入本研究。所有受试者均通过斜转试验(offvertical axis rotation, OVAR)模拟诱发MS症状,并通过MS症状体征Graybiel评分将受试者分为MⅡA组、MⅢ组、MS组。受试者每隔2 d进行1次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共计5次。最后一次训练后第2天再次接受同样的模拟诱发试验进行Graybie评分。比较受试者训练前、训练后Graybiel评分,评价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的效果。结果本研究纳入82例存在MS症状的受试者,男30例,女52例,平均年龄(39.16±11.63)岁。MⅡA组、MⅢ组、MS组分别纳入27、35、20例。3组训练后Graybiel评分均较训练前明显降低,MⅡA组[(7.04±0.81)比(2.04±1.70), P <0.01],MⅢ组[(10.6±1.63)比(3.94±2.51), P <0.01],MS组[(26.55±8.04)比(11.45±7.78), P <0.01]。MⅡA、MⅢ组和MS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9%、85.71%和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结论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对受试者的治疗有效,可使MS症状严重程度明显减轻,其中对中度受试者具有更明显的短期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09期)
马存萍,冶学兰[7](2019)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庭性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中枢前庭疾病,是引起反复发作性眩晕的第二大常见原因,在眩晕疾病谱中约占10%左右,但目前VM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诊断及鉴别诊断较困难,虽发病率高但目前诊断率低,易误诊漏诊,全面的前庭功能检查对VM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尤为重要,本文将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的前庭功能检查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72期)
高朋飞,许梦雅[8](2019)在《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小血管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小血管病(SCVD)患者平衡控制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影像学诊断标准的脑小血管病患者82例,试验组49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康复,试验组加用个体化前庭康复训练。两组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均进行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TUG测试)及日常生活能力(ADL量表)、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评定。结果康复训练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各领域评分比较均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且治疗后试验组Berg评分、TUG测试评分、ADL评分、WHOQOL-BREF生理领域及心理领域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脑小血管病患者姿势平衡控制,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期刊2019年04期)
范桂梅,芮汉臣,李广从,王建平,张洁[9](2019)在《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总结分析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5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前庭性偏头痛34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体检者34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结果及冷热试验、颈肌性前庭诱发电位检查(cervical vestibular myogenic potential, cVEMP)、摇头试验结果,并对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低频听阈异常、高频听阈异常与声导抗异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冷热试验、cVEMP、摇头试验结果异常或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庭性偏头痛34例前庭症状持续时间:<1 min为2例(5.9%)、1~5 min为6例(17.6%)、5 min~1 h为7例(20.6%)、1 h~1 d为15例(44.1%)、>1 d为4例(11.8%)。前庭性偏头痛34例均出现眩晕,发作时伴随症状包括偏头痛21例(61.8%)、畏光18例(52.9%)、畏声17例(50.0%)、视觉先兆12例(35.3%)。结论前庭系统作为人体重要空间感知器官,对维持人体正常姿势与保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前庭功能损伤可加重前庭性偏头痛患者临床症状,并增加其并发症发生,临床应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临床误诊误治》期刊2019年08期)
黄雅琳,龙耀斌[10](2019)在《神经发育治疗结合前庭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被定义为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活动受限症候群,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CP的最主要特点是运动障碍,还可能合并感知觉、认知、言语交流和行为障碍[1]。目前CP的临床干预措施包括神(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前庭功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肾功能不全与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治疗阵发性房颤后长期随访结果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35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临床资料,依据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分为3组,组Ⅰ[正常eGFR,eGFR≥90 mL/(min·1.73 m~2),107例],组Ⅱ[eGFR轻度降低,eGFR 60~90 mL/(min·1.73 m~2),193例]和组Ⅲ[eGFR中重度降低,e GFR≤60 mL/(min·1.73 m~2),35例]。在叁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肺静脉前庭隔离术达到肺静脉-左房电学隔离,术后常规程序刺激诱发,若合并室上性心律失常或者非肺静脉触发灶,同时消融。结果:患者年龄随着eGFR下降有增高趋势。低eGFR组有更高比例的高血压发生率、增大的左房内径、更长的房颤病程及脑梗死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3组间非肺静脉触发灶发生率无明显差别。首次消融术后72例患者复发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组Ⅲ复发率(40%)明显高于组Ⅰ和组Ⅱ。生存曲线提示3组间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复发比例亦有显着差异。多因素Cox分析提示,CHA2DS2-VASc及房颤病程是导管消融术后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低eGFR合并高CHA2DS2-VASc评分及更长病程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有更高的复发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前庭功能论文参考文献
[1].李玉娟,刘鹏,杨丹.SRM-Ⅳ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改良坐-卧位试验对良性阵发性位置眩晕的指导意义[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9
[2].王静,沈尤美,郦明芳,居维竹,杨刚.肾功能不全对肺静脉前庭隔离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影响[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3].黄瓅.甲钴胺联合泼尼松对老年前庭神经炎患者前庭功能和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9
[4].王志平,张义,叶美晶,白洁,许尧生.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治疗BPPV患者的临床研究[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9
[5].孙弘丽,宋艳琪,高原,李程飞,潘益凯.短臂离心机前庭刺激训练6d对男性心血管功能的影响[J].心脏杂志.2019
[6].王建洪,胡珍,罗小邹,彭静茹.强度刺激训练前庭功能对不同程度运动病受试者的疗效分析[J].北京医学.2019
[7].马存萍,冶学兰.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
[8].高朋飞,许梦雅.前庭康复训练对脑小血管病患者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9
[9].范桂梅,芮汉臣,李广从,王建平,张洁.前庭性偏头痛患者前庭功能变化情况及临床特点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19
[10].黄雅琳,龙耀斌.神经发育治疗结合前庭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标签:改良坐-卧位试验; Dix-Hallpike试验; SRT试验;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