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永磁同步电机算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TO算法,有限元分析
永磁同步电机算法论文文献综述
雷宇,刘福贵,王鹏飞[1](2019)在《基于改进TO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减小永磁同步电机的齿槽转矩、降低振动和噪声,对内置V型永磁同步电机的极弧系数、永磁体长度和厚度进行了优化。首先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电机的计算模型,然后通过叁维插值方法得到优化算法所需的样本空间。引入TO算法并增加了模拟环节加快TO算法的寻优收敛速度。利用改进后的TO算法进行寻优计算,得到了一组使齿槽转矩显着减小的优化方案。通过有限元仿真验证了优化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实验技术与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覃思雨,刘平,黄守道,朱伟进[2](2019)在《一种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迭代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损耗受电流影响较大的问题,鲜有文献阐述如何在满足电机转矩需求和调速需求前提下实现电流最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PMSM电流迭代控制算法。通过该算法在给定转矩和转速下进行最优目标工作点的选取,对非线性的特性曲线运用迭代法进行数值求解,计算量较小且能求取出最优的定子电流。同时与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器(MPC)相结合,优化PMSM的电流预测值和控制实际输出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的PMSM电流迭代控制算法相比传统方式能进一步减小电机损耗,并且提高电流控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本文来源于《微特电机》期刊2019年11期)
刘世交,白国振,胡冬,冯春花,李帅[3](2019)在《基于MRAS-RLS算法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各种常用辨识算法的优缺点,并对电机参数辨识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通过分析递推最小二乘法和模型参考自适应法中的优缺点,设计出一种改进的递推最小二乘法(MRAS-RLS)。通过MRAS-RLS算法进行了定常和时变参数辨识的仿真实验,将辨识效果与改进前的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RAS-RLS算法的辨识精度和速度均得到了提高。(本文来源于《石油化工自动化》期刊2019年05期)
邓志华[4](2019)在《基于SVPWM算法的船用永磁同步电机建模及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结构简单、可靠性强,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其控制系统与电机参数、外部扰动有关,为了提高其控制性能,扩大调速范围,需要设计有效的控制策略。本文以船用永磁同步电机为研究对象,建立其数学模型,并研究分析了其矢量控制原理和SVPWM技术。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电机调速系统的双闭环调节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对SVPWM算法和永磁同步电机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田峰,林荣文,吴雅琳[5](2019)在《基于CMPSO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动惯量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PMSM)是一种具有很强非线性的动态系统,在工业驱动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时辨识转动惯量对于高精度PMSM系统控制和稳定性状态监测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转动惯量识别方法精度较低。在传统离散模型参考自适应理论基础之上,用柯西变异粒子群优化(CMPSO)算法代替待辨识参数自适律设计环节,以实现PMSM转动惯量识别。该转动惯量辨识方法充分利用了CMPSO算法的快速高效收敛性,仿真结果和试验结果表明了可行性、正确性和准确性。(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余彬,宋文胜,薛诚,武雪松,唐涛[6](2019)在《一种基于优化占空比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占空比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 with duty ratio,DTC-DR)算法具有实现简单、动态响应快等优点,但其存在定子电流低次谐波含量较高的问题。虽然基于虚拟电压矢量集占空比优化的直接转矩控制(virtual voltage vectors based DTC-DR,V3-DTC-DR)算法可以有效地抑制低次谐波电流,但其降低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电机调速范围受限。为解决上述低次谐波抑制与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不可兼顾的问题,该文提出一种基于优化占空比的直接转矩控制算法,不仅具有优越的稳态性能和良好的谐波抑制能力,同时与V3-DTC-DR算法相比,可提高约17%的直流母线电压利用率,即扩宽电机调速范围。最后,将所提算法与DTC-DR和V3-DTC-DR算法进行实验对比研究,实验结果验证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19期)
李伟超,孟永刚,高大威[7](2019)在《双叁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双叁相永磁同步电机在自然坐标系下电磁耦合性强,控制模型复杂;利用空间矢量解耦理论和双dq变换理论,探究了该类电机的矢量控制算法,建立了该电机的数学模型。理论分析了这两种矢量控制算法的联系与差异。在仿真平台上,搭建了类该电机的控制模型,实现了这两种矢量控制算法的恒转速控制。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比较了这两种矢量控制算法在控制性能方面差异性。结果表明:在理论上,空间矢量解耦控制与双dq变换控制具有高度一致性;与双dq变换控制算法相比,空间矢量解耦控制算法能更好地实现能量解耦控制。(本文来源于《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袁冰[8](2019)在《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噪声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选择永磁同步电机的结构参数(磁极厚度、极弧系数、槽深、磁极偏心距、槽口宽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永磁同步电机的噪声。为了优化永磁同步电机的噪声,首先利用正交试验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对噪声进行拟合,得到回归方程;利用具有约束条件(保证足够电机转矩)的粒子群单目标优化算法对回归方程进行寻优,得到优化后的噪声值;最后将优化后的结构参数代入电机模型中对噪声值进行求解,与优化前的噪声值进行对比(本文来源于《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期刊2019年09期)
林巨广,陈桐[9](2019)在《基于改进RLS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永磁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参数的在线准确辨识是实现电机高性能控制的基础,也为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了依据。传统递推最小二乘(recursive least square, RLS)法在辨识PMSM的d轴、q轴电感参数时对系统噪声、状态变化较为敏感,动态辨识稳定性不佳。文章在建立离散化辨识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改进递推RLS算法,用于d轴、q轴电感参数的在线辨识。该算法在动态辨识过程中引入电流变化率,同时改进算法中的增益矩阵K,减小d轴、q轴辨识误差对电感修正产生的耦合影响。通过一台20 kW的PMSM仿真及实验,验证了改进的辨识算法能够有效提高参数的动态辨识效果。(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7期)
黎智,张艳红[10](2019)在《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永磁同步电动机的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改进型PID-模型预测控制算法。首先构建了基于矩阵变换器的永磁同步电机系统模型,并采用了新的输入滤波器。然后利用人工鱼群算法完成PID-模型预测控制中的参数整定,从而解决了原有算法参数优化精度不高的问题,能够迅速地获得全局最优解。永磁同步电动机的力矩控制性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有PID-模型预测控制算法,提出算法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控制效果。(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9年12期)
永磁同步电机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PMSM)损耗受电流影响较大的问题,鲜有文献阐述如何在满足电机转矩需求和调速需求前提下实现电流最优。提出了一种优化的PMSM电流迭代控制算法。通过该算法在给定转矩和转速下进行最优目标工作点的选取,对非线性的特性曲线运用迭代法进行数值求解,计算量较小且能求取出最优的定子电流。同时与设计的模型预测控制器(MPC)相结合,优化PMSM的电流预测值和控制实际输出值。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的PMSM电流迭代控制算法相比传统方式能进一步减小电机损耗,并且提高电流控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永磁同步电机算法论文参考文献
[1].雷宇,刘福贵,王鹏飞.基于改进TO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齿槽转矩优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
[2].覃思雨,刘平,黄守道,朱伟进.一种优化的永磁同步电机电流迭代控制算法[J].微特电机.2019
[3].刘世交,白国振,胡冬,冯春花,李帅.基于MRAS-RLS算法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J].石油化工自动化.2019
[4].邓志华.基于SVPWM算法的船用永磁同步电机建模及仿真[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5].田峰,林荣文,吴雅琳.基于CMPSO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转动惯量识别研究[J].电机与控制应用.2019
[6].余彬,宋文胜,薛诚,武雪松,唐涛.一种基于优化占空比的五相永磁同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算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9
[7].李伟超,孟永刚,高大威.双叁相永磁同步电机控制算法仿真分析[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9
[8].袁冰.基于粒子群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噪声的优化[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2019
[9].林巨广,陈桐.基于改进RLS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参数辨识[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10].黎智,张艳红.基于人工鱼群算法的永磁同步电机模型预测控制研究(英文)[J].机床与液压.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