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分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在高楼林立的当下,城市作为每个人的家。城市的环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居住环境,随着城镇化的加剧城市用水的需求量与车辆都急剧增加,对现有的城市体系构成了严峻的挑战。所谓的海绵城市,顾名思义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明显的吸纳性与弹性,面对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弹性。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一协调各种水系统与道路交通,具体落实到各个具体的环节,并针对其使用的实用性与长期性。文中对“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海绵城市”;市政道路设计;应用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对不同设施及其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平面和竖向设计,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统筹协调各专业,建设各类海绵性基础设施,统筹实施水系保护和生态修复,曾强城市防涝能力。

2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2.1海绵城市即防雨防洪又有效利用雨水资源海绵城市

建设最主要的意义,就是利用其海绵效应有效的改善城市的排水。从而优化城市设施体系,解决居民因水带来的困扰。在保证防雨防洪的同时还可回收利用丰富的雨水资源,从给排水的角度来看,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从根本上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亦能够通过对雨水的回收。以上所述就是建设海绵城市的主要原因。

2.2海绵城市建设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海绵城市建设不

仅可以解决排水与交通的问题,还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近些年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所以城市建设的重点就是生态环境保护,介于海绵城市的建设对环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都有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进海绵城市的建设。我国也已出台许多关于改善环境的配套政策,在这其中就包含海绵城市的建设。在建设推进的过程中就可以看出对其的重视程度。

3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道路建设中的设计要点

3.1城市道路建设总体规划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要求城市建设过程需充分保护河流、绿化、树木等自然原生态环境。所以,城市道路在建设的前期阶段,就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结合城市已有的地理环境,在尽量不破坏原有道路排水系统的基础上,绕过天然河流及湖泊,规划道路的建设路线,合理规划道路建设的空间布局,通过道路建设天然绿化带、人行道等完成对雨水的滞留、渗透、净化利用,实现道路低影响的建设目标。

3.2城市路面设计

常规的城市道路排水建设是将车行道倾斜1.5%~2%,使雨水依靠重力自由地进入排水口,其绿化带的建造略高于车行道,促进路面积水的排放。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道路建设,通过建设路面的高低差异,使路面积水直接利用路面坡度进入低路面。在绿化带下方设置排水管,降雨时雨水首先满足绿化带土壤的水源供给,当土壤湿度达到饱和后,剩余径流雨水通过排水管排放。也可在排水管中安装渗透装置,雨水可以通过渗透装置进入地层深处,完成地下水的补给。

3.3城市道路结构层次设计

根据最新的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城市道路表面积水可通过3种形式进行排放:路面积水在道路表面借助于路面间隙渗透排出;路面积水通过路面进入道路基质层,通过排水盲管将积水排出;路面积水直接进入道路基土层进行排放。前2种方式能明显使道路表面径流系数降低,达到了排水的标准,但未完成路面的渗透、滞留以及蓄积净化的作用。海绵城市建设规范中明确要求道路基层土壤的渗透系数不得小于7×10-5cm/s,因此,对于车流量大、负载高的道路无法完成积水渗透。常规的人行道路建设采用的道路建设材料是预制混凝土以及花岗石等,海绵城市道路建设利用新型透水材料铺装,降低城市地表热量的散发,透水透气性强,对于生态保护具有明显作用。该理念下道路的渗水系数通常大于等于1.0×10-3mm/s,透水层与地下水表层的距离在1m以上。

3.4道路排水系统设计

3.4.1绿化带设计

为使路面排水顺畅,设计绿化带的周边高度略高于中心,排水口安置于绿化带中央,形成下凹式绿化带。路面积水经过绿化带土壤表层渗透吸收后,剩余的雨水通过雨水口排出。这类绿化带设计对于减少洪涝灾害,提高土壤渗透系数,节约灌溉用水成本等具有很明显的作用。

3.4.2排水沟设计

以生态保护为出发点的排水沟设计,建造运行过程充分联系自然生态以及人文环境。排水沟结构层次依次为绿化植被层、土壤种植层、水分渗透过滤层、渗排水层以及砂石层。这类排水沟充分起到积水渗透、道路污水过滤以及环境保护作用,充分完成水源的循环再生利用。

3.4.3排水管渗透设计

通过小粒径的多孔材料如石粒等完成对PVC管周围的填充,利用多孔层完成路面积水的协调蓄积。这类排水管占地少,透水效果明显,协调性强,应用广泛。但是管体周围的碎石清理困难,一旦碎石堵塞管孔,其积水的渗透效果将明显下降。

4实例分析

某降雨量较多的城市,其主干道现浇混凝土路面,道路全长5km,道路红线宽45m,纵坡1.8%,设计降雨重现期为3年,道路综合径流系数通常取0.9。

基于海绵城市道路设计理念,将路面按透水沥青混凝土进行设计,人行道采用透水铺装,绿化带结合具体情况设置植草沟,并于沟底设置透水盲沟,利用碎石等多孔材料完成对路面积水的过滤以及渗透。其道路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通过这种设计,路面雨水可以通过透水路面、植草沟、绿化带等多种途径达到渗透、蓄积、净化、排水的作用,对减缓径流、控制面源污染具有明显作用。

5结束语

总之,现代城市建设正在逐渐朝着生态、环保、可持续方向发展,海绵城市理念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应用于城市道路工程设计中,能够减轻对市政环境的不良影响,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建设与良性发展,海绵城市理念势必会成为现代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主流理念,为工程建设提供指导,值得深入发展与运用。

参考文献:

[1]张洪立.建设海绵城市理论及难点对策浅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5(6):25-26.

[2]住房城乡建设部.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R],2015.

标签:;  ;  ;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