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贫困山区论文-周赟,顾国斌,郭轶伦

喀斯特贫困山区论文-周赟,顾国斌,郭轶伦

导读:本文包含了喀斯特贫困山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皂角产业,SWOT分析,喀斯特贫困山区,毕节市

喀斯特贫困山区论文文献综述

周赟,顾国斌,郭轶伦[1](2019)在《喀斯特贫困山区皂角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以毕节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为确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全面脱贫,喀斯特贫困山区毕节市抢抓绿色产业发展机遇,既贯彻了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又发挥当地优势。但随着皂角产业的扩大,也产生了发展瓶颈与挑战。运用SWOT分析法,对毕节皂角产业发展的优势、瓶颈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全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研究区皂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各地脱贫攻坚过程中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13期)

朱昌丽,周忠发,谭玮颐[2](2019)在《喀斯特山区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以盘州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厘清喀斯特山区贫困人口空间分布及贫困机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基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及人力资本4个维度指标测算了盘州市村域多维贫困,并结合GIS技术分析了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31.65%的行政村处于多维贫困状态,主要集中分布在盘州市的北部、东部以及零星分布在西部和南部。(2)多维贫困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各维度上均未处于冷点区的盘州市北部的乌蒙镇、坪地彝族乡、柏果镇、普古彝族苗族乡以及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东部和竹海镇东南部。(3)4个行政村在各维度上均处于贫困,53个行政村在其中3个维度处于贫困,贫困维度的热点区集中在盘州市北部的乌蒙镇与坪地彝族乡交界处、柏果镇、鸡场坪镇北部、淤泥乡北部、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东部以及竹海镇东南部。(4)根据盘州市实际情况,将各行政村的脆弱维度组合划分为自然条件缺乏型、经济基础缺乏型、人力资本缺乏型、自然经济兼缺型、自然人力兼缺型、经济人力兼缺型、自然经济人力兼缺型和发展友好型8类,并提出相应的脱贫建议。通过对村域多维贫困定量测度和空间异质性研究,明晰了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这对区域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地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蔡绍洪,魏媛[3](2018)在《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诠释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态变化趋势,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以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为切入点,综合运用极差变换、变异系数、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等方法,对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度、耦合协调度进行测度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喀斯特贫困山区2005—2015年间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度表现出波动下降的变化趋势,但下降幅度很小,0.75<C<1.0,处于良好耦合水平等级。综合发展指数、耦合协调度总体上表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上升幅度分别为115.30%和36.32%,0.4≤D<0.6,属濒临失调衰退类型向勉强协调发展过渡的类型。综合分析表明研究区两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度趋于好转,系统区域协同效应呈增强趋势,揭示研究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来源于《贵州财经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魏媛,吴长勇[4](2018)在《喀斯特贫困山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风险研究——以贵州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土地利用模式构建,文章运用碳排放计量模型对贵州省2000—2014年不同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风险的动态演变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4年贵州省土地利用碳排放和碳吸收总量均表现出明显上升的趋势,分别从2000年的3 320万吨和462万吨上升至2014年的8 240万吨和542万吨,净碳排放量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碳吸收储存能力远远低于碳排放能力。(2)建设用地是主要的碳源,其碳排放量占93.93%以上;林地是主要的碳汇,其碳吸收贮存量占94.82%以上。但林地增加的碳汇远小于建设用地增加的碳源,表明建设用地增加是碳排放的最主要因素。(3)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指数表现出先增后降的趋势,但降低幅度较小,说明研究区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碳排放风险程度仍然较高。(4)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喀斯特贫困山区土地资源低碳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18年03期)

魏媛,吴长勇,徐筑燕[5](2015)在《喀斯特贫困山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贵州是一个"两欠"的喀斯特山区省份,也具有资源型后发优势。新型工业化成为贵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本文分析了贵州省新型工业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新型工业化的主要因素,最后结合贵州实际探索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路径。(本文来源于《工业经济论坛》期刊2015年06期)

姚晨,胡海洋,魏媛[6](2015)在《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建设研究——以毕节试验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贵州省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经过近30年的发展,毕节试验区形成了自己的发展模式,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毕节试验区的实地调研,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毕节试验区生态建设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农村经济与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左太安[7](2014)在《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贫困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漠化贫困效应是在脆弱的喀斯特生态环境背景下,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基岩裸露或土层变薄,致使可利用土地面积减少或土地生产力下降,农民收入减少,而植被资源减少,生态环境的逆向演化,诱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并削弱其抵御水土流失和旱灾的能力,进而增加农村经济发展成本,造成农村贫困积重难返的现象或机理,简单的说,即石漠化引发或加剧农村贫困的现象或机理。本文以石漠化与农村贫困问题结合起来研究为基本出发点,以毕节试验区为研究对象,综合RS、GIS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分别从宏观和微观的尺度探讨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对农村贫困具体作用方式,诊断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贫困效应作用机制,并提出破除石漠化贫困的策略。所做工作及研究方法如下:(1)毕节试验区石漠化时空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基于ArcGIS9.3、ENVI5.0等软件平台,运用决策树分类方法,对2000、2005及2010年等3期Landsat TM影像进行解译和空间变换分析,分别从演变方式、演变方向和演变速率等方面演绎石漠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并分析其演变特征。(2)石漠化治理背景下的农村相对贫困演变过程及特征。简要回顾毕节试验区石漠化治理背景,选择贫困发生率、贫困缺口指数、FGT贫困指数、基尼系数和农村家庭总资产等指标作为农村相对贫困的测度指标,分析2000-2010年毕节试验区农村相对贫困的演变过程及其特征,并以石漠化演变过程为基础,探讨石漠化演变及石漠化防治工程对农村相对贫困演变过程的影响。(3)石漠化贫困效应作用机制研究。以桶井示范点为研究样本,以微观的视角,溯本求源,从石漠化的土地退化属性和生态退化属性两方面出发,以石漠化的发生、发展会影响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致使土地利用结构发生变化,进而减少了农村各产业的收入,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产生影响的思路,重点探讨石漠化导致农村贫困的具体作用方式,诠释石漠化贫困效应作用机制。(4)石漠化防治分区及防治对策研究。以石漠化防治工程与农村扶贫攻坚工程有机结合为基本思路,构建“流域-石漠化-农村经济”划分模型,将毕节试验区划分为11个石漠化防治分区,并根据各分区的特点总结石漠化防治工程措施和可重点推广的石漠化治理模式。研究结论如下:(1)毕节试验区石漠化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异特征。10年间,石漠化演变过程呈现先增加后趋稳的基本态势,石漠化面积由2000年的7437.19km2增加为2005年的7762.13km2,然后又减少为2010年的7692.41km2,石漠化扩张的趋势虽然初步遏制,但局部地区还在恶化,防治形势仍很严峻;石漠化的演变方式以渐进式为主,为10003.84km2,其次是跳跃式,为763.39km2,最少的是返变式,为43.69km2;石漠化演变的方向既存在改善也存在恶化,且轻度改善和轻度恶化的面积均比较大,分别为4698.61km2和3966.81km2,一边治理、一边破坏的现象还没有根本的遏制;石漠化演变速率分为转入速率和转出速率,中度石漠化的转入速率大于转出速率,综合演变速率最高,为43.51km2/a,潜在石漠化和轻度石漠化是中度石漠化增加的主要来源,10年间分别贡献771.06km2和913.12km2;潜在石漠化虽被定义为非石漠化,但并不稳定,容易转变为石漠化。(2)石漠化演变及治理工程影响了农村经济的时空演变。10年间,毕节试验区农村相对贫困状况呈现改善的趋势。其中,农村贫困发生率呈下降趋势,由2000年的32.80%下降为2010年的19.40%,贫困人口减少明显,由2000年的205.58万人减少为93.81万人;农村贫困缺口指数呈现先升高、然后平缓、最后下降的演变特征,由2000年的25.46%增加为2003年的33.00%,然后又减少为2010年的22.07%;FGT2贫困指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演变趋势,由2000年的0.0335增加为2003年的0.0401,然后又减少为2010年的0.0132;基尼系数在0.3左右,农民收入分配相对较合理;农村家庭总资产不断提高,产业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种植业收入比重在降低;石漠化演变及防治工程的实施对农村经济演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石漠化治理工程实施的初期,农村相对贫困的强度及深度均出现了波动,随着工程的继续实施,培育的新的经济增加点逐渐发挥成效,农村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攻坚的成果还很脆弱,极易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3)石漠化剥夺了农民通过农业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的部分发展机会。石漠化主要是通过压缩可利用土地资源的面积、降低土地资源肥力、加剧生态环境脆弱性、削弱生态系统抵御水土流失能力、削弱生态系统抵御旱灾能力等方面减少了农民的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和畜牧业收入,造成农业边际收益更加低,农民自觉或不自觉的改变原有的生产方式,选择非农或对生态环境具有改善并能提高经济收入的经果林业或畜牧业。然而,由于石漠化的发生,农民需要开荒或选用土层较厚、土壤肥力更高的耕地来种植经果林和人工草地,石漠化同样剥夺了农民利用原有林地和荒草地规模化发展经果林业和草食畜牧业的机会。当石漠化造成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发生变化后,准确、及时、有效地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会朝着更高效益的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对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的压力减小,加之有效的防治措施,生态环境改善,破除石漠化贫困;然而,当石漠化造成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发生变化后,依然保持原有的生产方式或产业结构调整滞后或不合理,生态环境将不断恶化,农民收入不断降低,陷入石漠化贫困。(4)石漠化防治与扶贫攻坚有机结合,消除石漠化贫困。消除石漠化贫困是石漠化贫困效应研究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石漠化贫困的具体实施策略,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切入点,而石漠化防治工程与农村扶贫攻坚工程的有机结合正是石漠化贫困问题最有力的解决途径。以石漠化防治工程与农村扶贫攻坚工程的有机结合为基本思路,构建了“流域-石漠化-农村经济”划分模型,并将毕节试验区划分为11个石漠化防治分区。然后,以石漠化贫困效应作用机制为基础,根据11个分区石漠化状况、农村经济水平和自然资源条件,总结了石漠化防治工程措施和可重点推广的石漠化治理模式。本文以微观尺度,揭示了石漠化贫困效应的作用机制,指出石漠化是通过影响农村的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减少了农村种植业收入、林业收入和畜牧业收入,进而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对农村经济产生影响,即“石漠化→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农村经济”,并明确指出石漠化贫困是在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剥夺农民通过农业生产改善生活条件的部分发展机会所造成的贫困;当石漠化造成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发生变化后,农村产业结构能否准确、及时、有效地调整是农村是否陷入石漠化贫困的关键。然后,以打断“石漠化→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农村经济’中间环节为突破口,以增强土地资源和生态资源禀赋和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为重点,总结了各分区石漠化防治工程措施和可重点推广的石漠化治理模式,为石漠化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生态重建和扶贫开发提供了借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创新性。(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4-05-10)

刘晓婧[8](2011)在《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的问题思考与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农地流转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对喀斯特贫困山区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为了解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情况,找到一条适合该地区农地流转的途径,采用实地调查走访的方式,着重对喀斯特贫困山区当前农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制约农地流转的因素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的建议。(本文来源于《贵州农业科学》期刊2011年09期)

肖克[9](2010)在《为石漠化地区贫困农民寻找出路》一文中研究指出森林覆盖率近40%的贵州,无疑是绿色的。 但绿色贵州的生态却十分脆弱。 石漠化如同牛皮癣,一度在贵州大地蔓延。    以贵州为中心的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最集中连片的喀斯特生态脆弱区,面积超过(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10-11-26)

张玉海[10](2010)在《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建设的系统研究——《毕节宣言》的生态经济学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喀斯特石漠化贫困"(The Rock desertification)不仅是一个自然地理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文明问题。我们要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研究这问题。本文暂从经济学的角度解读毕节试验区20多年生态建设的成果——《毕节宣言》。从而揭示: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就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质,科学发展观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观。(本文来源于《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期刊2010-08-19)

喀斯特贫困山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厘清喀斯特山区贫困人口空间分布及贫困机理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基于自然环境、地理区位、经济基础及人力资本4个维度指标测算了盘州市村域多维贫困,并结合GIS技术分析了其空间异质性。结果表明:(1)31.65%的行政村处于多维贫困状态,主要集中分布在盘州市的北部、东部以及零星分布在西部和南部。(2)多维贫困的热点区主要分布在各维度上均未处于冷点区的盘州市北部的乌蒙镇、坪地彝族乡、柏果镇、普古彝族苗族乡以及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东部和竹海镇东南部。(3)4个行政村在各维度上均处于贫困,53个行政村在其中3个维度处于贫困,贫困维度的热点区集中在盘州市北部的乌蒙镇与坪地彝族乡交界处、柏果镇、鸡场坪镇北部、淤泥乡北部、旧营白族彝族苗族乡东部以及竹海镇东南部。(4)根据盘州市实际情况,将各行政村的脆弱维度组合划分为自然条件缺乏型、经济基础缺乏型、人力资本缺乏型、自然经济兼缺型、自然人力兼缺型、经济人力兼缺型、自然经济人力兼缺型和发展友好型8类,并提出相应的脱贫建议。通过对村域多维贫困定量测度和空间异质性研究,明晰了多维贫困的测度方法及其空间分异规律,这对区域全面脱贫和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喀斯特贫困山区论文参考文献

[1].周赟,顾国斌,郭轶伦.喀斯特贫困山区皂角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以毕节市为例[J].绿色科技.2019

[2].朱昌丽,周忠发,谭玮颐.喀斯特山区村域多维贫困空间异质性研究——以盘州市为例[J].山地学报.2019

[3].蔡绍洪,魏媛.喀斯特贫困山区低碳经济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8

[4].魏媛,吴长勇.喀斯特贫困山区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及风险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生态经济.2018

[5].魏媛,吴长勇,徐筑燕.喀斯特贫困山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工业经济论坛.2015

[6].姚晨,胡海洋,魏媛.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建设研究——以毕节试验区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

[7].左太安.西南喀斯特山区石漠化贫困效应研究[D].西南大学.2014

[8].刘晓婧.喀斯特贫困山区农地流转的问题思考与建议[J].贵州农业科学.2011

[9].肖克.为石漠化地区贫困农民寻找出路[N].农民日报.2010

[10].张玉海.喀斯特贫困山区生态建设的系统研究——《毕节宣言》的生态经济学解读[C].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2010

标签:;  ;  ;  ;  

喀斯特贫困山区论文-周赟,顾国斌,郭轶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