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滑油散热器论文-仲冰冰,师梦鹤

燃滑油散热器论文-仲冰冰,师梦鹤

导读:本文包含了燃滑油散热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气滑油散热器,间歇失效,滑油超温

燃滑油散热器论文文献综述

仲冰冰,师梦鹤[1](2019)在《某型APU空气滑油散热器散热性能间歇失效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型APU在地面试车时出现空气滑油散热器散热性能间歇失效现象,造成APU滑油超温自动停车故障,通过故障进行分析,建立了散热器散热性能间歇失效故障树,对底事件进行故障分析排查,确定APU滑油超温故障原因为空气滑油散热器旁通活门异物卡滞造成散热性能间歇失效,针对问题原因,提出了整改措施。(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创新》期刊2019年24期)

廖亦戴[2](2018)在《面式空气—滑油散热器设计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飞机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载电子设备数量及种类的不断增多,集成程度的提高,整机热负荷和热流密度随之急剧增大,如何将这些热量及时有效排放到外界,关乎到飞机飞行安全性及相关设备的工作性能、使用寿命。改善飞机冷却系统,提升其散热量,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式空气一滑油散热器,能够提升飞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冷却能力和散热效率,可应用于商用大飞机,有效应对飞机在近地面低速滑行时发动机产生巨大热量的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首先对飞机发动机的滑油冷却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比不同类型滑油散热器的优劣性。对面式空气—滑油散热器的工作原理、安装位置及结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并对其热量传递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第二,针对散热器肋片,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有无空气旁流的状态下散热器的热阻和空气压降与来流空气速度的变化规律。搭建小型低速风洞试验台,实验结果表明,有旁流条件下实验与理论误差在25%以内,以此验证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设置合理性、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研究了实际工况下散热器的传热和流动规律,得到了在实际工况下肋片的最佳参数:N=44/t=1.0。第叁,针对散热器的流道,选取叁种不同的流道结构:无流道,S型和并型流道,并对比了不同流道结构的流体状态、进出口压降、流量均匀性等流动特性。针对S型流道压降大、并型流道流量均匀性差的问题,基于S型流道进行流道分叉设计和结构优化,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对改进方案进行评估和评价,分析结构参数对流动状态的敏感特性,为滑油散热器的流道设计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针对整个散热器,以单元模型为计算基础,采用不同的计算域划分方法进行整个散热器的计算分析,二者的误差在2%以内,验证了计算域划分方法对结果的无差别性以及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将最优的流道方案与最佳的肋片参数结合,计算面式空气—滑油散热器在实际工况下的散热量及滑油压降,最终优化后的散热器在实际工况下的散热器量为23.072KW,滑油压降为298.522Kpa。(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8-04-01)

张勤,刘玉芳[3](2015)在《滑油散热器的动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由燃油滑油散热器和空气滑油散热器组成的散热器网络,并建立了板翅式换热器动态数学模型。通过燃油流量与滑油温度的阶跃变化,模拟了过渡过程中温度场的动态响应,揭示了滑油温度在过渡过程中的变化特征。设计了叁股流换热器,将燃油、滑油、空气置于同一个换热器中进行热量交换,对叁股流换热器的动态响应进行了分析。同时分析了流体组织与通道排列对多股流换热器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叁股流换热器具有较高的换热效率和较短的过渡时间;采用冷热流体逆流布置和通道对称排列能降低滑油出口温度。(本文来源于《机电设备》期刊2015年04期)

吕亚国,刘振侠[4](2014)在《航空发动机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换热特性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无量纲关系曲线(Re~St·Pr2/3)计算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管程、壳程表面传热系数,基于效率-传热单元数法建立了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换热特性计算模型;以航空发动机某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少量试验数据为基础,拟合得到了该型散热器管程和壳程Re~St·Pr2/3关系曲线,并将该关系曲线应用于另一结构类似的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换热特性计算.算例计算表明:计算值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管程、壳程出口温度相对误差均不超过6.5%,总换热量相对误差不超过7.4%.该方法可应用于航空发动机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设计及验证阶段的换热特性计算.(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4年12期)

赵宁,王磊[5](2014)在《基于遗传算法的直升机滑油散热器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直升机翅片管式滑油散热器的初步热力性能计算的基础上,应用遗传算法对滑油散热器的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设立散热器的质量、传热系数、管程压降和壳程压降四个目标,以散热器的结构参数为设计变量。编制了遗传算法优化程序,采用十进制编码、锦标赛选择、两点交叉和混合变异,以及变异概率随进化代数的增加而加大的自适应方法。实例计算表明,与原始数据比较,散热器的质量大幅减小,传热系数有一定程度地增大,管程和壳程压降均有所减小。文中的设计方法具有通用性,可用于不同散热器的优化设计。(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4年01期)

孙护国,李斌,谢镇波[6](2013)在《滑油散热器爆裂失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直升机的空气-滑油散热器爆裂状态进行研究,确认组件盖板与端板连接焊缝是失效起源。采用荧光、断口、金相检查等方法对失效起源的焊缝进行检查,对失效件的材料、制造、试验记录及结构强度进行了复查。为验证滑油散热器结构强度,抽取1套同批次的滑油散热器进行爆破试验,加压试验共分为5个阶段,检查气密性,同时检测各端盖的变形量。当加压至3.8 MPa时,试验件端盖组件端板处失效,变形量为1.6 mm。分析结果表明:试验设备设计不合理,易形成气压冲击是失效的原因。(本文来源于《失效分析与预防》期刊2013年04期)

谷俊[7](2013)在《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换热特性计算方法及试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换热特性直接影响航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散热冷却能力,对滑油系统的热平衡建立至关重要。为了更准确地进行滑油系统热分析计算,优化滑油系统设计,必须掌握更为精确的燃滑油散热器换热特性的计算方法。在对散热器壳程的复杂流动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分别采用Kern法、Bell-Delaware法和分段模拟法计算换热特性,并通过试验结果验证计算准确度,经对比表明,将壳程换热按流动特性进行分段模拟计算的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度,满足滑油系统设计需要。(本文来源于《航空发动机》期刊2013年01期)

郑安阳,李雪,张兵,赵立华[8](2012)在《滑油散热器进油管嘴裂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某直升机用主减速器滑油散热器装机使用一段时间后,在进油管嘴与散热器焊接处出现渗油,检查发现该处存在裂纹。通过断口宏、微观形貌观察以及焊缝截面金相检验,确定了进油管嘴的开裂性质和开裂原因。结果表明:主减速器滑油散热器进油管嘴的裂纹性质为高周疲劳裂纹,管嘴开裂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有关;通过减小管嘴长度和增加端盖厚度,可以有效地避免进油管嘴的开裂失效。(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物理分册)》期刊2012年12期)

叶彪,陈根生,武强[9](2012)在《某型教练机燃滑油散热器产生疲劳裂纹故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某型教练机燃滑油散热器产生裂纹导致燃油泄漏的故障现象,进行了地面开车试验,同时,对燃油系统和燃滑油散热器的压力、温度、流量等进行了测量,根据测量数据分析,找出了燃滑油散热器产生疲劳裂纹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教练机》期刊2012年01期)

周懿,高红霞,余建祖,李明[10](2010)在《直升机滑油散热器动态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滑油散热器的动态特性是直升机滑油冷却系统设计的基础,使用模块化集总参数法建立了直升机滑油散热器的动态仿真模型,采用Laplace变换建立动态传递函数,结合动态仿真模拟曲线的比较以及传递函数的分析,对热侧和冷侧入口温度阶跃变化时的热侧出口温度动态响应性能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动态性能的重要影响参数——芯体蓄热时间常数τw以及热侧温度随流动时间τ变化的时间常数hτ,从而可通过改变这两个重要影响参数来有效改变散热器以及系统的动态延迟时间.通过散热器动态实验测量,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有效改进散热器以及系统的动态性能,以及指导散热器与系统的优化耦合设计.(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期刊2010年08期)

燃滑油散热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飞机的综合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载电子设备数量及种类的不断增多,集成程度的提高,整机热负荷和热流密度随之急剧增大,如何将这些热量及时有效排放到外界,关乎到飞机飞行安全性及相关设备的工作性能、使用寿命。改善飞机冷却系统,提升其散热量,逐渐成为人们的关注焦点。为此,本文设计了一种面式空气一滑油散热器,能够提升飞机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冷却能力和散热效率,可应用于商用大飞机,有效应对飞机在近地面低速滑行时发动机产生巨大热量的问题。论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本文首先对飞机发动机的滑油冷却方式进行简单介绍,并对比不同类型滑油散热器的优劣性。对面式空气—滑油散热器的工作原理、安装位置及结构设计进行详细说明,并对其热量传递过程做了详细的分析。第二,针对散热器肋片,采用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分析了在有无空气旁流的状态下散热器的热阻和空气压降与来流空气速度的变化规律。搭建小型低速风洞试验台,实验结果表明,有旁流条件下实验与理论误差在25%以内,以此验证数值模拟的边界条件设置合理性、数值模拟结果可靠性。研究了实际工况下散热器的传热和流动规律,得到了在实际工况下肋片的最佳参数:N=44/t=1.0。第叁,针对散热器的流道,选取叁种不同的流道结构:无流道,S型和并型流道,并对比了不同流道结构的流体状态、进出口压降、流量均匀性等流动特性。针对S型流道压降大、并型流道流量均匀性差的问题,基于S型流道进行流道分叉设计和结构优化,采用正交实验和极差分析对改进方案进行评估和评价,分析结构参数对流动状态的敏感特性,为滑油散热器的流道设计方案提供理论依据。第四,针对整个散热器,以单元模型为计算基础,采用不同的计算域划分方法进行整个散热器的计算分析,二者的误差在2%以内,验证了计算域划分方法对结果的无差别性以及数值计算的可靠性。将最优的流道方案与最佳的肋片参数结合,计算面式空气—滑油散热器在实际工况下的散热量及滑油压降,最终优化后的散热器在实际工况下的散热器量为23.072KW,滑油压降为298.522Kpa。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燃滑油散热器论文参考文献

[1].仲冰冰,师梦鹤.某型APU空气滑油散热器散热性能间歇失效故障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

[2].廖亦戴.面式空气—滑油散热器设计及性能研究[D].厦门大学.2018

[3].张勤,刘玉芳.滑油散热器的动态特性分析[J].机电设备.2015

[4].吕亚国,刘振侠.航空发动机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换热特性计算[J].航空动力学报.2014

[5].赵宁,王磊.基于遗传算法的直升机滑油散热器优化设计[J].机械设计.2014

[6].孙护国,李斌,谢镇波.滑油散热器爆裂失效分析[J].失效分析与预防.2013

[7].谷俊.管壳式燃滑油散热器换热特性计算方法及试验验证[J].航空发动机.2013

[8].郑安阳,李雪,张兵,赵立华.滑油散热器进油管嘴裂纹分析[J].理化检验(物理分册).2012

[9].叶彪,陈根生,武强.某型教练机燃滑油散热器产生疲劳裂纹故障分析[J].教练机.2012

[10].周懿,高红霞,余建祖,李明.直升机滑油散热器动态性能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0

标签:;  ;  ;  

燃滑油散热器论文-仲冰冰,师梦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