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交往自我论文-韩沙沙

异性交往自我论文-韩沙沙

导读:本文包含了异性交往自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大学生,依恋焦虑,自我接纳,异性交往困扰

异性交往自我论文文献综述

韩沙沙[1](2019)在《大学生依恋焦虑对异性交往困扰的影响及自我接纳的干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学阶段正是个体发展亲密感克服孤独感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异性交往能力能够帮助大学生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妥善处理异性交往问题也是衡量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与异性交往过程中的人际关系不和谐,包括消极的自我体验以及由此导致的其他心理困扰等。本研究探讨依恋焦虑对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的影响,以及自我接纳在依恋焦虑对异性交往困扰的影响中的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以自我接纳为主题的团体辅导干预,探讨以自我接纳为主题的团体辅导干预对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的影响。本研究包括两部分内容:研究一:问卷调查,以大学生为被试发放电子问卷共569份,填写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我接纳量表以及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本研究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探究依恋焦虑、自我接纳和异性交往困扰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运用process探索依恋焦虑、自我接纳对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的预测作用,并采用Bootstrap进一步探索自我接纳在依恋焦虑和异性交往困扰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二:团体心理辅导,在研究一的基础上,经查阅文献并综合相关理论制定以自我接纳为主题的团体辅导干预方案,筛选符合条件并且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被试26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接受为期八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干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的处理,通过实验组对照组前后测的分数比较来考察团体心理辅导干预的有效性。研究结果:(1)大学生依恋焦虑、自我接纳和异性交往困扰存在显着的性别和恋爱状况上的差异,男生比女生有更多的异性交往困扰,在自我评价因子和自我接纳总分上正在恋爱中的大学生得分高于无恋爱经历的大学生,无恋爱经历的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高于正在恋爱中的大学生;(2)依恋焦虑、自我接纳和异性交往困扰叁者之间相关显着;(3)大学生依恋焦虑正向预测异性交往困扰,依恋焦虑负向预测自我接纳,自我接纳负向预测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自我接纳在依恋焦虑和异性交往困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4)自我接纳团体辅导显着提高了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研究结论:本研究发现大学生依恋焦虑可以直接预测异性交往困扰,还可以通过个体的自我接纳间接地预测大学生的异性交往困扰;以自我接纳为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接纳水平,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在异性交往过程中的困扰。本研究结果对探讨大学生异性交往困扰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也为大学生异性人际交往和情感方面的学校心理咨询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建议。(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一帆[2](2016)在《大学新生父亲在位、自我控制能力与异性同伴交往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大一作为学生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环境进入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过渡期,很多学生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其中,异性同伴交往作为主要困扰因素。研究发现父亲在位对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有这相关关系,并能够显着预测子女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同时,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其人际交往中必然会涉及到自我控制能力的运用,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与人际交往存在相关关系,且能显着预测人际交往的发展。但并没有研究将父亲参与子女的教育同自我控制力放在一起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郑州、开封、焦作叁所专科院校的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父亲在位、异性同伴交往和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考察,并对有效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处理。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大学新生父亲在位状态良好;(2)大学新生父亲在位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是否班干以及不同家庭所在地上存差异显着;(3)父亲在位水平能够正向预测异性同伴交往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4)自我控制能力在父亲在位和异性同伴交往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6-05-01)

利婷[3](2015)在《亲子关系、自我接纳与大学生异性交往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相关、回归分析等方法,对大学生亲子关系、自我接纳和异性交往进行了以下两部分的研究:第一部分是自编大学生异性交往问卷,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项目编制、探索性以及验证性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被试为来自南京、南通、安庆等地四所大学的644名学生。第二部分旨在讨论大学生亲子关系、自我接纳和异性交往叁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被试为来自南京、扬州、盐城、南通等地大学的812名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等方法,对叁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具体得出以下结论:(1)自编的大学生异性交往问卷为‘5因子(困扰性、交往深度、主动性、效能感和广泛性)29题,信效度较高,可以作为大学生异性交往研究工具。(2)女大学生的亲子关系得分显着高于男大学生;文科生的亲子关系得分显着高于理工科学生;班干部亲子关系得分显着高于非班干部;城镇学生亲子关系得分显着高于农村学生;独生子女的亲子关系得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3)大一学生自我评价显着高于大二学生;班干部自我接纳总分显着高于非班干部;城镇学生自我接纳总分显着高于农村学生;正在恋爱和曾经恋爱过的学生自我接纳总分显着高于从未恋爱过的学生。(4)文科生异性交往总分显着低于理工科学生。班干部异性交往总分显着高于非班干部学生:农村学生异性交往总分显着低于城镇学生;独生子女异性交往总分显着高于非独生子女;正在恋爱中的学生异性交往总分显着高于曾经恋爱过的学生和从未恋爱过的学生。(5)大学生亲子关系的各维度与自我接纳各维度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亲子关系各维度对自我接纳各维度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6)大学生亲子关系各维度与异性交往困扰性维度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且能显着负向预测困扰性;亲子关系各维度与异性交往其他维度间有显着正相关且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7)大学生自我接纳各维度与异性交往困扰性维度之间有显着的负相关且能显着负向预测困扰性;自我接纳各维度与异性交往其他维度间有显着正相关且有显着正向预测作用。(8)大学生自我接纳在亲子关系和异性交往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5-02-03)

李红波[4](2014)在《学生异性交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1.孩子的单纯与天真。一些孩子对社会阴暗面和人性之恶缺乏基本了解,对陌生人或身边的人缺乏起码的防备心理,容易轻信别人。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们与异性交往缺乏防范意识,自我保护也就无从谈起。2.生理成熟期的提前。现在无论女孩还是男孩性成熟时间都提前了,生理和心理上有了一定可能与需求,又缺乏充实的精神生活,一旦遇到合适时机,就比较容易出现这方面的问题。3."女汉子"的鲁莽行为。有些女孩的思想与(本文来源于《班主任》期刊2014年01期)

杜云[5](2014)在《学生异性交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怎么办?》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期讨论的案例近几年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受伤害事件;在我们周围,学生因与异性交往而导致情绪变化异常,在生活学习甚至精神上都受到很大影响的例子更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异性交往特别是增强学(本文来源于《班主任》期刊2014年01期)

杜云[6](2013)在《“我该怎么办”栏目下期讨论专题预告:学生异性交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怎么办?》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几年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学生在异性交往中受伤害事件;在我们周围,学生因与异性交往而导致情绪变化异常,在生活学习甚至精神上都受到很大影响的例子更不在少数。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班主任,我们该如何对学生进行异性交往特别是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指导?(贵州杜云)(本文来源于《班主任》期刊2013年12期)

周阳[7](2013)在《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与异性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个体的社会性发展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作为人际关系中的异性交往行为,对于青春期学生的成长来说,具有巨大的推进和促进作用。但是,异性交往并不是越多越好,教育者也不可对此放任自流,某些异性交往方式容易导致不安全行为,这些不安全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上述事实都为学校管理提出的挑战,而在前人的研究中异性同伴交往和自我控制能力及归因都有一定的关系,叁者间相互的作用机制值得探讨。国内关于异性同伴交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学生身上,并且多采取静态视角,很少动态反应个体在异性同伴交往中的心理机制。本研究修订了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异性同伴交往问卷,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献分析、深入访谈、开放式调查和问卷调查等。通过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控制能力和异性同伴交往叁个问卷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对叁者的关系和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探讨了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在归因方式与大学生异性同伴交往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1.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归因方式和异性同伴交往在某些人口统计学变量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自我控制能力方面,男女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在总分上有显着差异,女大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分数更高。就分维度来说,女大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思维控制能力显着高于男大学生;在行为控制方面,男女大学生的差异不显着;异性同伴交往方面,男大学生的异性同伴交往状况在总分、主动性和礼节性叁个方面要显着高于女大学生。而在困扰性、策略性和广泛性上大学生的性别差异不明显:在交往归因方面,大学生在归因方式上更倾向于做内在的、稳定的、整体的和可控的归因,这个结论是没有显着差异的。但是外-内维度上,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显着地倾向于做内在的归因。2.大学生的归因方式总体在异性同伴交往类型上存在显着差异,交往水平不同的大学生在归因方式的外-内维度上的表现也不同。通过LSD事后检验发现,交往水平低的大学生比交往水平高的大学生在归因时更容易把结果归结为自身。3.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F2“行为控制”这个维度在大学生的归因方式“否-可控维度”与异性同伴交往“广泛性”因素间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四川师范大学》期刊2013-03-10)

扈从汉[8](2011)在《高叁学生异性交往自我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是社会中的人,人要在社会中生存,务必得与人交往。“学会交往”是中小学心理素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青少年整体素质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青少年异性交往是其交往活动的重要方面,是其社会化发展的“必修课程”。异性交往自我是个体在异性交往情境中所形成的有关自己与异性交往情况的比较稳定的认知、评价、体验和行为调控,是青少年社会自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性别角色成长、成熟的重要条件,更是其性别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随着性生理和性心理的发展,青少年异性之间交往的愿望日益强烈。异性交往既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令人向往、颇具魅力的交往,又是十分神秘、令人困惑的人际关系。青少年的心理发展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对异性交往的认识和准备不足,使得他们的交往通常具有盲目性和不稳定性。本研究是以北京市潞河中学高叁两个班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高叁学生异性交往自我的水平以及异性交往在班级和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通过对异性交往自我的探究,有助于进一步丰富社会自我的理论,推动自我研究向纵深发展,异性交往自我的研究还有助于为解决中学生异性交往心理及行为问题提供心理学理论依据,为学校、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提供参考,最终是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本文来源于《首都师范大学》期刊2011-04-22)

刘耐烦,石向实,李艳杰[9](2011)在《初中学生异性交往与自我意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初中生异性交往与自我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初中生异性交往问卷和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抽取浙江地区2145名中学生作为样本进行研究。结果 (1)初中学生的异性交往以及自我意识发展总体状况良好。(2)异性交往中,女生的交往水平显着高于男生(P<0.01)。(3)异性交往与自我意识的发展之间显着相关(P<0.01)。(4)初中学生异性交往水平显着预测自我意识的发展(P<0.01),尤其对社会自我的预测力更强。结论初中生的异性同伴交往对其社会化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健康研究》期刊2011年02期)

马川[10](2010)在《从“打闹”到“传绯闻”——论自发性异性交往游戏在女生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教育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女生自我发展的角度对3~12年级学生自发性异性交往游戏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打闹"、"俘虏"、"连环反击"、"传绯闻"等形式各样的游戏,对不同年级女生自我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各异。研究结果对学校道德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本文来源于《上海教育科研》期刊2010年03期)

异性交往自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大一作为学生从紧张的高中学习环境进入到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中的一个重要过渡期,很多学生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其中,异性同伴交往作为主要困扰因素。研究发现父亲在位对子女的性别角色发展和人际关系发展有这相关关系,并能够显着预测子女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同时,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其人际交往中必然会涉及到自我控制能力的运用,有研究表明自我控制能力与人际交往存在相关关系,且能显着预测人际交往的发展。但并没有研究将父亲参与子女的教育同自我控制力放在一起研究。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以郑州、开封、焦作叁所专科院校的大学新生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父亲在位、异性同伴交往和自我控制能力进行考察,并对有效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处理。主要得到以下结果:(1)大学新生父亲在位状态良好;(2)大学新生父亲在位在不同性别、是否独生、是否班干以及不同家庭所在地上存差异显着;(3)父亲在位水平能够正向预测异性同伴交往水平和自我控制能力;(4)自我控制能力在父亲在位和异性同伴交往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异性交往自我论文参考文献

[1].韩沙沙.大学生依恋焦虑对异性交往困扰的影响及自我接纳的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9

[2].张一帆.大学新生父亲在位、自我控制能力与异性同伴交往的关系[D].河南大学.2016

[3].利婷.亲子关系、自我接纳与大学生异性交往的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4].李红波.学生异性交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原因[J].班主任.2014

[5].杜云.学生异性交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怎么办?[J].班主任.2014

[6].杜云.“我该怎么办”栏目下期讨论专题预告:学生异性交往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怎么办?[J].班主任.2013

[7].周阳.大学生归因方式、自我控制能力与异性同伴交往的关系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3

[8].扈从汉.高叁学生异性交往自我的探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

[9].刘耐烦,石向实,李艳杰.初中学生异性交往与自我意识研究[J].健康研究.2011

[10].马川.从“打闹”到“传绯闻”——论自发性异性交往游戏在女生自我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10

标签:;  ;  ;  ;  

异性交往自我论文-韩沙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