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相互确保摧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原子武器,哈特,律法,后现代
相互确保摧毁论文文献综述
尼尔·拉姆齐,谭悦涵[1](2014)在《“相互确保摧毁”理论:核威慑与帝国的死亡政治限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的战争与其说是与民族国家的领土战略目标有关,不如说是与全球治理的新自由主义计划有关。因此,政治评论家常常认为作为冷战时代显着标志的、可导致世界末日的核威胁已经结束。然而,尽管当代的战争看起来是有限的治安行动,但世界上依然存在着庞大的核武器库。本文对认为核武器依然有着重大政治意义的少数研究成果之一——哈特和奈格里的《帝国》叁部曲——进行了考察。通过集中展现他们假定的核武器与"帝国"全球生命政治关联的各种方式,本文认为,在两人的着作与先前对核威慑的后现代分析之间可以看出显着的连贯性,后现代分析曾将核威慑视为后现代生活至关重要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吸取作为当代主权思想关键人物的卡尔·施密特的思想,同时通过早先一代理论家对施密特的思想进行重新解读,作者考察了空中力量、原子武器和全球律法的政治秩序化之间的关系,以形成当下核威慑的概念。本文认为,这种关于核威慑的后现代思想对于理解"帝国"的生命政治仍有很大意义,同时说明核威慑原理让"帝国"形成了比哈特和奈格里所认为的更为不确定的结构。(本文来源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期刊2014年04期)
庞中英[2](2010)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合作与冲突策略——另一种“相互确保摧毁”成立之后》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美国和中国的相互依存深入到可以"相互确保摧毁"的条件下,美国对华政策的合作与冲突策略可以概括为:再合作、再平衡、再保证和再冲突。(本文来源于《国际观察》期刊2010年04期)
张欣[3](2008)在《“相互确保摧毁”是否还存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东欧剧变、“柏林墙”倒塌以及苏联解体为标志的冷战的结束,使得美俄两国的国家安全态势发生结构性变化。美苏自二战后在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领域长达四十余年对抗的结束使得美国失去了与之相匹敌的战略竞争敌手,那么在核力量方面双方还势均力敌吗?两国之间是否还存在“相互确保摧毁”?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并深深影响大国关系的问题,其中冷战后两国间是否存在核威慑,还要综合考虑双边关系及国际政治环境等问题。2002年5月2日,两国签署《莫斯科条约》,建立新型战略框架关系;5月28日,北约19个成员国和俄罗斯在罗马签订《罗马宣言》,将俄与北约的19+1机制正式更名为“20国机制”,6月,俄正式成为八国集团正式成员。但两国之间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2001年12月,美单方面退出1972年签署的《反弹道导弹条约》;1995年9月28日,北约开始东扩。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美俄关系有缓和但仍是以竞争为主,核威慑依然存在,两国存在“相互确保摧毁”的现实可能性,这就需要再从两国目前核力量中探讨是否还存在“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态势。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但美俄两国依然拥有庞大的核武库,核战略依然是双方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存在于冷战前的美苏之间的“相互确保摧毁”态势在冷战后的今天美俄之间是否存在是一个值得研究问题,也正是本篇尝试探讨的课题。本篇第一章首先就“相互确保摧毁理论”进行了阐述。第二章分析了冷战时期美苏的核战略以及二者之间“相互确保摧毁”核态势的存在。第叁章从导弹防御系统、“叁位一体”战略核力量、预警系统叁个方面对美俄核力量以及冷战后美俄核战略进行了介绍。第四章就美国和俄罗斯的核力量从核弹头、“叁位一体”战略核力量两方面进行了定量分析和比较。第五章通过对美俄核力量的分析和比较探讨冷战后美俄之间是否还存在“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态势。(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8-05-20)
高建正[4](2007)在《弗拉德与“确保相互摧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经过短暂的蜜月期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西方眼里从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变成难缠的对手。近期双方围绕美国欲在两个前华约成员国捷克和波兰修建导弹防御系统的争论不断升温,这是西方与俄战略利益冲突的必然结果。俄罗斯认为西方过去对俄缺乏应有的重视,潜意识里仍视俄为战略对手,通过北约东扩、支持"颜色革命"等不断挤压俄势力范围。西方则认为普京此举是借题发挥,目的是重新树立俄大国地位,且自普京执政以来,俄在民主人权方面不断退步。在双方既合作又对抗的复杂关系中,近期矛盾的一面在上升,合作的一面则有所下降。最后,本文不仅是英语学习的范文,同时也是一篇精辟的国际关系评论,值得细读。(本文来源于《英语文摘》期刊2007年08期)
詹姆斯·穆尔维隆,张宏飞[5](2005)在《美国陆军研究人员抛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是否正在形成相互确保摧毁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译自美国陆军作战学院战略研究所(SSI)和不扩散政策教育中心(NPEC)2004年11月合作出版的《形成相互确保摧毁的核打击能力:起源和实践》一书,为原书第8章,本文反映了美国部分研究中国军事问题的人士对中国核政策及核实力的最新看法。本刊摘要编发此文,并非证实文中提到的有关内容,亦非代表本刊同意其观点与结论,仅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本文来源于《国际展望》期刊2005年04期)
王鸣鸣[6](2002)在《美俄放弃“相互确保摧毁”战略,由纯威慑转变为“威慑-实战”相结合、“单一威慑”转变为“多方位威慑”》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拓宽视野 ,扩大信息容量 ,本刊设“新论集萃”专栏 ,从国内外报刊及着作中选登一些新观点、新言论 ,以期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反映当前国际问题研究的新动向(本文来源于《世界经济与政治》期刊2002年10期)
汤水富[7](2001)在《拿数百万平民生命作赌注》一文中研究指出新华社华盛顿6月20日电( 汤水富)美国国务卿鲍威尔20日声称,即使美国建立导弹防御系统,作为冷战时期核威慑基础的“相互确保摧毁”战(本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期刊2001-06-22)
相互确保摧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美国和中国的相互依存深入到可以"相互确保摧毁"的条件下,美国对华政策的合作与冲突策略可以概括为:再合作、再平衡、再保证和再冲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相互确保摧毁论文参考文献
[1].尼尔·拉姆齐,谭悦涵.“相互确保摧毁”理论:核威慑与帝国的死亡政治限度[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4
[2].庞中英.美国对华政策的合作与冲突策略——另一种“相互确保摧毁”成立之后[J].国际观察.2010
[3].张欣.“相互确保摧毁”是否还存在?[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高建正.弗拉德与“确保相互摧毁”[J].英语文摘.2007
[5].詹姆斯·穆尔维隆,张宏飞.美国陆军研究人员抛出中国核威胁论——中国是否正在形成相互确保摧毁能力?[J].国际展望.2005
[6].王鸣鸣.美俄放弃“相互确保摧毁”战略,由纯威慑转变为“威慑-实战”相结合、“单一威慑”转变为“多方位威慑”[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
[7].汤水富.拿数百万平民生命作赌注[N].新华每日电讯.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