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斑病论文-蒙成,黄艳花

小斑病论文-蒙成,黄艳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斑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玉米,小斑病菌,培养基,产孢技术

小斑病论文文献综述

蒙成,黄艳花[1](2019)在《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玉米小斑病病菌野生型菌株为试材,探索不同植物组织培养基、温度、培养时间、高低温诱导、光照等条件对分生孢子产生的影响。采用单因素组配18种植物组织培养基,共18个处理,3次重复;设A、B 2个供试温度处理,温度梯度设9个处理,3次重复;设9个培养时间段,3次重复;设6个高、低温诱导处理,3次重复;设6种不同光照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培养基的成分组合对分生孢子的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配方为100.0 g高粱、0.2 g硫酸镁、0.2 g磷酸钠、15.0 g玉米叶的7号培养基最佳,产孢量最多,产孢量为16.8×10~4个/g;配方为100 g玉米粒、0.2 g硫酸镁、0.2 g磷酸钠、15.0 g玉米叶的9号培养基次之,产孢量第2,产孢量为10.8×10~4个/g。在温度为24℃条件下培养的产孢量最多;培养时间在35 d内,培养的时间越长,产孢量越多;高温为35℃、低温为4℃诱导对玉米小斑病病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过高、低温诱导后产生的部分分生孢子一端连接1节分生孢子梗;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度为2 000 lx,分生孢子产孢量最高。研究认为,能促进玉米小斑病病菌分生孢子产量增加的最佳组织培养基配方为100 g高粱、0.2 g硫酸镁、0.2 g磷酸钠、15.0 g玉米叶;该培养基在24℃、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度为2 000 lx的条件下,分生孢子产量最高;培养时间在35 d内时,培养的时间越长,产孢量越高;在高温为35℃、低温为4℃下诱导,对玉米小斑病病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诱导后产生的部分分生孢子形态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蒙成,梁庆平,黄艳花,吴地,蒋益敏[2](2019)在《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体培养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谷物粒培养基配方及其培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产孢量的影响,为玉米小斑病大面积抗病鉴定工作提供保障。【方法】以玉米小斑病菌野生型菌株HX5为试材,探索18种植物组织培养基、9个温度梯度、9个培养时间段、7种高低温诱导和5种不同光照等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培养基的成分组合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配方为高粱粒100 g+玉米叶15 g+MgSO40.2 g+Na3PO40.2 g的7号培养基产孢量最多,为16.8×104个/g;24℃条件下培养产孢量最多;在20和24℃黑暗条件下,培养35 d时的产孢量最多;35℃高温、4℃低温诱导对玉米小斑病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高、低温诱导后产生的部分分生孢子一端连接1节分生孢子梗;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强度为2000 lx的产孢量最多,为4.6×105个/g。【结论】高粱粒100 g+玉米叶15 g+MgSO40.2 g+Na3PO40.2 g为玉米小斑病菌产孢最佳培养基,该培养基可显着促进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在24℃、光照强度2000 lx光暗交替各12 h的培养条件下,病菌的产孢量最多;在35 d内培养病菌,培养时间与产孢量成正比;35℃高温和4℃低温诱导对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时有明,李栋玉,易时来,晏翠琼[3](2019)在《玉米小斑病叶片生化变化的红外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红外光谱技术分析感染小斑病的玉米叶片,获取了染病玉米叶片的分子结构信息,研究结果表明真菌病原体对叶片中的蛋白质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玉米叶片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β-折迭构象随着玉米叶片的生长代谢发生变化,而染病玉米叶片中发生变化的是β-转角构象。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可以揭示真菌病原体入侵时玉米叶片分子结构的变化情况,为玉米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08期)

张晓慧[4](2019)在《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病概况、发生趋势,分析了玉米小斑病的主要病原菌、发病症状、发病条件及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对策,以期为皖北地区玉米生产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魏景东[5](2019)在《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防治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也称为棒子、苞米、包谷等,是黑龙江省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肇源县主栽的经济作物之一,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玉米产量稳步攀升,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效益。玉米味道香甜,营养丰富,养分全面,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谷固醇、卵磷脂、维生素E、赖氨酸等多种营养成分的同时,还含有一种抗癌因子—谷胱甘肽,能够有效肿瘤的发生。生产中,要科学有效地预防和防治大斑病和小斑病,减少病害对玉米生产的危害。1大斑病玉米大斑病也称为条斑病、煤纹病、枯叶病、叶斑病等,是危(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9年10期)

孙黄兵,钟年孝,孔令茹,丁婷,马元山[6](2018)在《杜仲内生细菌DZSY21诱导玉米抗小斑病的系统抗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前期试验表明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可在玉米中定殖并显着增强玉米对小斑病的抗病性。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对玉米的防御相关酶活性,抗病信号传导通路的标志基因表达的诱导情况。结果显示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引入玉米植株,在3~10 d内玉米叶片中PPO、POD和PAL等防御酶的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持续增加,与对照相比差异显着;此外,玉米水杨酸(SA)信号通路激发的防卫基因PR-1和茉莉酸(JA)信号通路激发的防卫基因LOX,分别在24~60 h以及12~60 h得到了显着持续高表达。以上结果表明,利用杜仲内生细菌DZSY21处理玉米后,能够通过增强植物防御酶活性,诱导植株形成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信号传导通路,来提高玉米植株抗病能力。(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林国良,张德伟,江滔,何春玲,童伴玲[7](2018)在《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玉米小斑病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中国知网高级检索工具,获取2000—2017年期间发表的有关玉米小斑病研究文献,对其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包括文献发表年份分布、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研究层次分布、作者分布、机构分布、基金支持情况、研究学科分布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小斑病研究人员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科技》期刊2018年15期)

孙晓明[8](2018)在《建昌县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玉米小斑病在一些玉米产区发病日趋严重,而农民往往忽视对该病的防治。常和大斑病同时出现或混合侵染,因主要发生在叶部,故统称叶斑病。发生地区,以玉米小斑病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温度较高、湿度较大的丘陵区为主。此病除危害叶片、苞叶和叶鞘外,对雌穗和茎秆的致病力也比大斑病强,可造成果穗腐烂和茎秆断折。其发病时间,比大斑病稍早。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出现半透明水渍状褐色小斑点,后扩大为(5~16)cm×(2~4)mm大小的椭圆(本文来源于《现代农业》期刊2018年08期)

郑艳梅[9](2018)在《玉米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近几年由于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不断增加,受市场的杠杆作用影响,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黑河市爱辉区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中高纬度,位于北纬49°24′~50°58′,东经125°29′~127°40′之间,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横跨四、五、六叁个积温带,年平均气温在-1℃左右.有耕地173万(本文来源于《农民致富之友》期刊2018年03期)

王双全,谢谦[10](2018)在《七种杀菌剂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不同杀菌剂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效果,在大田条件下对70%甲基硫菌灵WP、50%多菌灵WP、48%肟菌·戊唑醇SC、25%嘧菌酯SC、30%代森锰锌SC、12.5%烯唑醇WP和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SC共7种杀菌剂防治玉米大、小斑病进行药效试验,筛选出防治玉米大、小斑病的无公害药剂。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SC 2 000倍液、30%代森锰锌SC 500倍液、48%肟菌·戊唑醇SC 3 000倍液对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明显;48%肟菌·戊唑醇SC 3 000倍液、30%代森锰锌SC 500倍液、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SC 2 000倍液对玉米小斑病的防治效果理想。综合多种因素分析,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SC 2 000倍液、30%代森锰锌SC 500倍液、48%肟菌·戊唑醇SC 3000倍液可作为防治药剂,在大田防治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南方农业》期刊2018年02期)

小斑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不同谷物粒培养基配方及其培养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产孢量的影响,为玉米小斑病大面积抗病鉴定工作提供保障。【方法】以玉米小斑病菌野生型菌株HX5为试材,探索18种植物组织培养基、9个温度梯度、9个培养时间段、7种高低温诱导和5种不同光照等条件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产量的影响。【结果】培养基的成分组合对玉米小斑病菌分生孢子产生起决定性作用,配方为高粱粒100 g+玉米叶15 g+MgSO40.2 g+Na3PO40.2 g的7号培养基产孢量最多,为16.8×104个/g;24℃条件下培养产孢量最多;在20和24℃黑暗条件下,培养35 d时的产孢量最多;35℃高温、4℃低温诱导对玉米小斑病菌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经高、低温诱导后产生的部分分生孢子一端连接1节分生孢子梗;光暗交替各12 h、光照强度为2000 lx的产孢量最多,为4.6×105个/g。【结论】高粱粒100 g+玉米叶15 g+MgSO40.2 g+Na3PO40.2 g为玉米小斑病菌产孢最佳培养基,该培养基可显着促进病菌产生分生孢子;在24℃、光照强度2000 lx光暗交替各12 h的培养条件下,病菌的产孢量最多;在35 d内培养病菌,培养时间与产孢量成正比;35℃高温和4℃低温诱导对产孢量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斑病论文参考文献

[1].蒙成,黄艳花.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培养基的产孢技术[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蒙成,梁庆平,黄艳花,吴地,蒋益敏.玉米小斑病抗病鉴定接种体培养技术探讨[J].南方农业学报.2019

[3].时有明,李栋玉,易时来,晏翠琼.玉米小斑病叶片生化变化的红外光谱分析[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

[4].张晓慧.皖北地区玉米小斑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J].现代农业科技.2019

[5].魏景东.玉米大斑病、小斑病的防治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2019

[6].孙黄兵,钟年孝,孔令茹,丁婷,马元山.杜仲内生细菌DZSY21诱导玉米抗小斑病的系统抗性研究[J].生物学杂志.2018

[7].林国良,张德伟,江滔,何春玲,童伴玲.基于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玉米小斑病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8

[8].孙晓明.建昌县玉米小斑病的发生与防治[J].现代农业.2018

[9].郑艳梅.玉米小斑病综合防治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8

[10].王双全,谢谦.七种杀菌剂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效果[J].南方农业.2018

标签:;  ;  ;  ;  

小斑病论文-蒙成,黄艳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