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课程论文-迟延萍,王梦琳

自然主义课程论文-迟延萍,王梦琳

导读:本文包含了自然主义课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现状,兴趣,发现教学

自然主义课程论文文献综述

迟延萍,王梦琳[1](2019)在《谈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让·雅克·卢梭是十八世纪法国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哲学家,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通过他的巨着《爱弥儿》,深入阐述了他的教育理念与思想。本文就我国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教学方法和教学思想两个方面,揭示了《爱弥儿》对于我们新课程改革的启示。(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32期)

李宏强,彭志辉,吴璇[2](2018)在《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近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研究——以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准确界定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体育课程目标、近代(国民党统治时期)颁布的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义;并详细阐述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近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使近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更加清晰,揭示出近现代体育课程目标发展的规律性;为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体育世界(学术版)》期刊2018年01期)

赵一锦[3](2016)在《幼儿园课程面临的困境及改进措施——基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理论的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幼儿园课程改革是幼儿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幼儿园课程的适用性决定了幼儿教育质量的好坏。如今幼儿园教育中大量充斥着成人的价值观念及社会需求,而忽略了儿童阶段教育的"无为性"和幸福快乐发展的自身需求。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倡导幼儿园课程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和兴趣需要。本文从自然主义教育的视角下,剖析了幼儿园课程面临的困境并提出(本文来源于《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期刊2016年03期)

陈桢楷[4](2013)在《体育特色幼儿园的课程探究——基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卢梭"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根据幼儿身体发展的特点和心理发展特征,研究体育特色幼儿园课程的设置,为体育特色幼儿园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12期)

陈琼[5](2011)在《从西方自然主义课程思想透视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关于自然教育的问题绵延持久,而自然主义教育的影响深远至今。本文借助西方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的课程思想,期冀能够通过借鉴思想的精髓、吸取教育的智慧,发挥其对于我国幼儿园课程研究设计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文教资料》期刊2011年34期)

阎丽欣[6](2010)在《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启示——再读《爱弥儿——论教育》》一文中研究指出《爱弥儿》是一部半小说半论文的教育论着,卢梭通过对他假设的对象爱弥儿的教育,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以杜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现代教育派把卢梭奉为自己的祖师爷,他所主张的从儿童的个人爱好和兴趣出发进行教育的"儿童中心论"具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11期)

吴璇[7](2009)在《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的首要问题是课程目标的确定,它在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落实学校培养目标方面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质量。中学阶段是人的一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最迅速,变化快,可塑性大,因此,这一阶段体育课程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将对青少年今后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中学体育课程目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又受体育思想的制约,曾主潮流的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主张通过身体的运动来教育人,推崇自然活动,强调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这些恰恰和今天我们提倡的教育理念有着相同之处,它不论是对我国近代还是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在回顾我国近现代自然主义体育思想的基础上,针对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研究进行了系统全面地分析,以及受它的影响,各个阶段体育课程目标的特点、存在问题及其历史经验,并从这些经验教训里,找到对当今体育课程目标改革的一些启示。研究表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积极面在于:近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不仅仅局限在重视体力,强调身体操练的生物学方面,而且开始强调从学生的生理、心理、社会、教育和个人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来确定体育课程目标。体育课程目标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消极面在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过于强调体育的教育功能,造成了体育课程目标重点不突出、不明确,把体育课程等同于其它的一般课程,而忽视了体育学科本身的特殊性。自然主义体育思想推崇自然活动,强调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因此它对我国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在于:现代体育课程在目标上,应该追求物质与精神、身体与心理的统一。体育课程目标不能局限在物质层面上,应该重视其精神层面的人文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09-06-01)

路晨[8](2009)在《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01年《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颁布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和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其所体现的终身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的指导下,学前课程的生活化、游戏化已经逐渐得到广大教师和理论工作者的普遍认同。然而,由于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以及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学前教育领域中仍带有浓厚的功利主义色彩。另一方面,尽管科学技术革命带来了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但由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大行其道,儿童向大自然这本活教材学习的机会也变的越来越少。由于学前儿童的生命存在有着鲜明的学前期特点,儿童发展的基础就在于儿童的天性,因此,为了促使学前儿童潜能的引发,为了他们一生的可持续发展,学前教育应当尊重儿童的天性,倾听他们的需求,适应自然,合乎自然,让儿童的生命能够自然地展开,要在充分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建构课程。为此,在我国当前幼教改革的背景下,对学前自然主义课程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丰富我国学前课程的理论建设,而且还可以重构教师的教育观,进一步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深化幼教工作者对我国当前幼教改革的认识。全文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我国学前教育改革趋势和当前学前课程存在的问题入手,阐明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并通过已有文献的梳理发现从课程的角度对自然主义进行的系统研究还是比较是少的,尤其是在学前教育阶段。在此基础上,概要地介绍了本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等。第二部分为学前自然主义课程思想的历史追寻。对中西方学前自然主义课程思想的孕育、早期发展和进一步的发展历程分别进行了探索,并通过对其历史意义的追问阐明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思想的发展是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反映,它的发展伴随着对儿童的重新认识,也反映了教育科学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对其历史贡献进行了探索。第叁部分为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理念与现实诉求。在对学前自然主义课程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确定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教育理念,即顺应儿童天性、以自然为师、追求儿童的幸福。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现实诉求主要是通过自编问卷对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学前自然主义课程有利于学前教育课程改革,教师的教育观念与行为之间存在冲突以及应加强对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理论研究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第四部分为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目标。在明确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目标的层次上,分别对课程目标的来源,即儿童、社会和知识这叁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阐明了应以统整的方式来确定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目标,应更为凸显目标的生成性和探究性;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总体目标、内容目标和水平目标叁个递进的层次。第五部分为学前自然主义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阐明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内容选择的取向,具体包括符合儿童“最近发展区”的知识观,尊重儿童兴趣、引导儿童探究的活动观以及促进儿童自由发展的态度价值观;提出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内容选择的目的性原则、整体性原则、适宜性原则、探究性原则等;明确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内容体系,即儿童对自然、对社会、对他人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四个方面;提出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包括了连续性与顺序性、统整性与衔接性等;确定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以概念、主题和问题为中心的组织方式。第六部分为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实施。针对对课程实施的不同理解,提出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实施实质上是一个课程的“再设计”过程,是在学前自然主义教育理念关照下的,教师和儿童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不断生成新的学习机会的过程;分析了影响学前自然主义课程实施的因素,具体包括课程计划本身的特征、参与的人员和环境因素,并结合访谈结论和观察实例对影响因素中的精神环境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学前自然主义课程实施的途径,主要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生活活动叁个方面,同时也结合访谈和观察案例进行了相应说明。第七部分为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的评价。学前自然主义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在完善课程自身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以及增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前自然主义课程评价的内容包括对课程设计,即对自然、社会、他人和自我的评价;对课程实施,即对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和生活活动的评价;以及对环境,即对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评价。学前自然主义课程评价的原则建立在对儿童生命的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主要提出了评价与改进相结合等四项原则。同时还对学前自然主义课程评价的类型以及对儿童和对教师的评价方法分别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9-04-10)

袁慧芳,彭虹斌[9](2006)在《经验课程的自然主义形态——杜威课程思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美国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的经验课程思想影响深远,他的经验课程的主要思想以关系思维为出发点,以其经验论为理论基础,改造了传统的认识论,在批判传统教育与进步主义教育的基础上,构建了他的经验课程体系。其经验课程初具大课程论雏形,经验课程的形态是主动作业,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统一,经验的组织贯穿了连续性原则与交互原则。(本文来源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王焕芝[10](2002)在《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论洞悉今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回顾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论思想的同时,结合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课程改革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即培养儿童的独立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塑造德、智、体全面发展,真正社会化的人以及选择最有价值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本文来源于《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自然主义课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和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准确界定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体育课程目标、近代(国民党统治时期)颁布的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定义;并详细阐述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近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影响;使近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设置更加清晰,揭示出近现代体育课程目标发展的规律性;为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自然主义课程论文参考文献

[1].迟延萍,王梦琳.谈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于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启示[J].北方文学.2019

[2].李宏强,彭志辉,吴璇.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近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研究——以国民党统治时期为例[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

[3].赵一锦.幼儿园课程面临的困境及改进措施——基于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理论的探究[J].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2016

[4].陈桢楷.体育特色幼儿园的课程探究——基于自然主义体育思想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5].陈琼.从西方自然主义课程思想透视我国幼儿园课程的设计[J].文教资料.2011

[6].阎丽欣.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对计算机课程教学的启示——再读《爱弥儿——论教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7].吴璇.自然主义体育思想对我国近现代中学体育课程目标的影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

[8].路晨.学前自然主义课程研究[D].西南大学.2009

[9].袁慧芳,彭虹斌.经验课程的自然主义形态——杜威课程思想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

[10].王焕芝.从卢梭的自然主义教学论洞悉今日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J].伊犁教育学院学报.2002

标签:;  ;  ;  

自然主义课程论文-迟延萍,王梦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