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冬梅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雁滩小学730010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认字、阅读、学讲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在教学拼音的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利用儿童现有的生活经验,把拼音教学与识字、说话、阅读等相结合,就可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一、拼音教学与生活经验的整合
语言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将拼音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理解),能使学生更熟悉拼音这套工具,在教学中边学边用、学以致用。
1、识记字形。在教学拼音的字形时,我除了让学生联系课文中的情境图找出与拼音部件相似之处外,还让学生观察一下在学校、在家里、在街上、在公园等实际生活中与拼音部件相似的事物。于是有了这样精彩的发现:“o”像圆圆的饼干,还像胶带;“x”像剪刀,像乘号,还像放斜的十字架……当单调的字母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的时候,牢牢记住字母的样子就变得十分容易。
2、拼读词组。拼读词组就是把学生熟悉的事物名称用拼音标示出来,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再选择其中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有时拼水果名、蔬菜名,有时拼动物名、植物名,有时拼家庭成员的称呼、班上同学的姓名……如拼读班上同学的姓名时,我给班上每一位学生做了一张姓名卡片,正面写汉字,反面写拼音,让学生在拼拼读读中认识全班同学的姓名。如此教学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又提高了学生的拼读能力。这样,从学生熟悉的口语入手,从学生常见的生活用品入手,从学生有所感的事情入手,让拼音每天陪伴着孩子们,使他们爱学乐学,同时为后面的识字、学习普通话奠定了基础。
二、拼音教学与发展语言的整合
教师要用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把拼音教学与语言训练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又进入学习语言的环境,提高语言能力。
1、学拼音,说词句。如在学习“er”这个韵母时,读后先让学生组词,学生组出“耳朵”、“儿子”、“而且”、“二斤”等词,然后让学生任选一词语说一句话。
2、学拼音,明事物。如在认识音节“yún”时,引导学生组词“白云”、“云朵”、“云彩”,接着发问:“你见过的云是什么样的?”学生纷纷回答,有的说见过像棉花糖的白云;有的说见过厚厚的、像蹦蹦床的白云;有的则说见过黑黑的、让人害怕的乌云;还有的说见过傍晚时漂亮的火烧云……只学了一个拼音,却连带了一大片语言的训练。
3、学拼音,变句式。如在教学“ai”时,我请一高一矮两个学生站在讲台上比身高,让其他学生把观察到的用一句话表达出来,有学生立即回答:“XX高,XX矮。”我拔高要求,追问一句:“能把这个意思换个说法表达出来吗?”片刻,“××比××高,××比××矮”这样的句子就诞生了。
4、学拼音,练读写。如教“wǒ”时,可让学生说写“我是()”、“我有()”此类句子。这样可以让学生及早地接触、使用规范的句子形式、语言形式,充分发挥拼音为语言服务的作用,对发展学生的语言起着重要作用。
三、拼音教学与思维训练的整合
实践证明,让孩子在多看、多听、多读、多思中体验认识拼音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有效训练。
1、看一看。教学单个拼音字母时,由于大部分学生认识,孩子们在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我采用“看一看”的办法,让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口形的变化,说说老师是怎么发这个音的。此任务使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过来,兴致勃勃地模仿老师的口形尝试发音,体会发音过程,探索发音方法。
2、猜一猜。学习了几个拼音之后,可以让学生看着老师的口形猜猜这是什么音。这样既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活跃了思维,又有效把握了口形,继而做到准确发音。还可猜字母,教师说谜面,学生猜谜底。如:马蹄印子是什么声母?一个门洞是什么?“一竖像水往下流,半圆耳朵挂右上”呢?还有“看拼音猜谜语”,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汉语拼音,熟练拼读或直呼。猜谜的过程是学生分析、推理、判断的过程,能有效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3、动一动。要求刚入学的儿童乖乖地在课堂上坐40分钟,显然很苛刻。因此,我在课堂上采用“找朋友”、“鸡毛信”、“紧急集合”、“我说你做”等游戏让他们动起来。游戏活动使学生的脑、眼、口、手、脚都“动”了起来,深受孩子们的欢迎。一次复习“b、p、d、q”时,我启发学生思考:怎样用简单的动作来演示这四个字母的样子?经过一番热烈讨论,有学生跑上讲台双脚并拢站定,左手叉腰,右手上举,学生们一下子叫出来是“b”;随之掉换手变成了“d”;右手置额头,左手放下是“p”;反之成了“q”。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既牢固地掌握了拼音,又发展了动手动脑的能力。
四、拼音教学与拓展视野的整合
在有效控制课堂时间的前提下,结合汉语拼音教学有机渗透相关知识,就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如教“mìfēng”时,我让学生讲讲有关蜜蜂的小知识。有的学生说:“蜜蜂会酿蜜。”有的学生说:“蜜蜂蜇人可疼了!”我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知识的?”他们回答:“从书上看的。”于是,从那天开始,我带领全班学生步入了课外阅读的世界。带拼音的小短文、儿歌、童谣等深深吸引着学生,激发起了他们拼读音节、认识汉字、掌握更多知识的强烈愿望。
总而言之,教师只有把汉语拼音视为一个多元化的整体,在教学中注意多个知识点互相渗透,分层次有机整合,使抽象枯燥的拼音符号变得具体可感,学生才会易于接受、乐于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