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邓素辉李伟(通讯作者)(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江西吉安343000)

【关键词】口腔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管理对策诊疗器械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364-02

口腔门诊因患者多,流动性大,使用的医疗器械和材料众多,诊疗操作时医患近距离接触,医护人员频繁接触血液、唾液,诊疗环境、医疗器械、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等易受污染,且比较严重[1-2]。口腔门诊是血液性疾病传播的高危科室,口腔诊疗过程中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危险因素日趋突出,受到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我们分析口腔门诊潜在的医院感染因素,采取相应的防范对策,有效地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

1口腔科门诊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1.1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由于重诊疗,轻预防,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出现有章难循现象,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的执行,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个人防护及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灭菌程序等常规工作,缺乏规范性、制度化管理。

1.2环境的污染口腔门诊是患者集中就医的场所,患者咳嗽喷出的飞沫、口腔诊疗过程中的气溶胶悬浮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使用患者与医务人员接触或吸入含传染性病原体的空气飞沫,增加医院感染机会。有调查显示,口腔科门诊空气质量检测合格率仅61.4%[3]。口腔诊疗切磨中产生的含有细菌的悬浮颗粒从口腔中漂出,散落在医生的面部、手部和治疗台上,在整理、存放和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材料和器械都会受到污染。

1.3口腔科特有的诊疗器械消毒、灭菌难度大(1)口腔门诊清洗器械的工作人员未经过正规培训,清洗质量的控制没有标准可依,对能够拆卸的器械未完全拆卸,使之清洗不彻底,严重影响灭菌效果。(2)口腔内器械种类型号多,使用频率多,周转率快,再加之器械昂贵,尤其涡轮手机、吸唾器、洁牙机手柄等结构复杂、腔隙多,更增加了难度。实验证实,涡轮手机在停止转动的瞬间,机头部位的空气呈负压状态,可以导致病员口腔中的唾液、微生物、切割碎屑、血液等回吸入手机内部,微生物可在手机内部死角定植。当再次使用时,回吸物质可随转动中喷出的水雾进入患者口中,造成交叉感染[4]。

1.4医护人员个人防护不严密

1.4.1洗手依从性差,标准预防意识淡薄有些医务人员标准预防意识薄弱,对手的清洁、消毒重视不够,无菌观念不强,认为口腔是有菌环境,认为口腔科治疗与外科手术不同,有些医师看病之前不洗手,看完病后直接用污染的手书写病历,有的洗手不规范,洗手后不擦干既诊治下一个病人,有的医师虽然戴手套,只注意自身保护,脱下手套后不洗手,有的医师借口病人太多,不愿意洗手[5],带有血液、唾液的手反复进入患者的口腔,污染消毒物品与器械极易引起患者间,甚至是医师与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

1.4.2职业损伤口腔科麻醉注射,根管治疗等操作中常用的扩大针、拨髓针、注射针、缝合针、使医务人员处于针刺的危险中,个别人对锐器伤重视不够,存在侥幸心理,导致感染机会增多。

1.5医务废物的污染口腔科废弃物(如一次性治疗盘、口镜、镊子、探针、一次性注射器、吸唾器等)应前期毁形后分装于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内,然后集中运输统一处理。但有些工作人员为了图方便或责任不强或为减少成本,随意放置和丢弃医疗废物,使之与生活垃圾混在一起,均增加了医院感染发生的机会。

2管理对策

2.1完善医院感染各项制度和规范化管理针对口腔科工作特点,制定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严格操作流程,将各类人员的工作范围、职责要求等量化,细化成有形的指标,各类人员职责分明,有章可循,使各项消毒灭菌工作落实到位。组织科室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并定期考核,提高对医院感染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更新观念,重视医院监测工作,与感染管理科定期检查,与医疗质量奖罚制度挂钩,使消毒灭菌不流于形式。

2.2加强口腔门诊环境消毒管理口腔门诊各诊室布局合理,清洁区与污染区分开,标志清楚,使患者就诊流程力求合理和安全。各诊疗椅间用高1.6m的隔栏分隔,防止唾液溅在他人身上。保持诊疗室空气流通,坚持每日用紫外线或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天工作前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范围包括:工作台面、综合治疗椅表面、无影灯把手等。牙椅的开关、手柄等用避污膜覆盖,一人一用一更换,每天做好清洁消毒,每周对环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洁消毒,每月进行空气培养,对诊室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的手进行细菌学监测。

2.3加强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

2.3.1安排专职人员消毒灭菌管理配备专职护士,培训上岗,负责口腔诊疗器械清洁、消毒,熟练掌握操作流程,需重复使用而且耐高温的口腔诊疗器械均采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方法。高压蒸汽灭菌器,全程监控灭菌的压力,湿度和灭菌时间,每周做一次生物监测并记录。

2.3.2牙科手机的消毒灭菌选择耐高温、耐湿,并配备足够周转基数的牙科手机,使用前后及时踩踏脚闸冲洗管腔30S,减少回吸。清洗表面污垢,按清洗消毒流程:清洗→酶洗→超声清洗→精洗→干燥→注油→纸塑封包→灭菌,真正做到“一人一机一灭菌”。

2.3.3非一次性口腔器械的消毒灭菌如牙钳、牙铤、车针、扩大针等,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超声清洗机加酶清洗,干燥、保养,包装后全部采用快速高压蒸汽灭菌并规范存放。

2.4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职业防护

2.4.1医护人员的防护(1)定期健康体检,对医护人员有计划的免疫接种,提高医疗人员的自身免疫力。(2)穿高领长袖紧袖的工作上衣和长裤,戴口罩、帽子,护目镜或面罩,有效地隔离气溶胶的附着,减少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和传播。(3)避免利器刺伤,一次性使用的锐利物品尽量减少二次整理,不要针头回帽;采用容器传递锐器;避免徒手分离针头、刀片,并及时将其弃置于利器盒内;(4)提高职业安全防范意识,掌握职业暴露处理流程。(5)引入标椎预防观念,视口腔为感染源,培养“慎独”精神,自觉按规范操作。(6)提倡医护人员诊疗活动中采用“四手操作”法。

2.4.2洗手和戴手套洗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措施,每诊疗一位患者前后必须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和干手,养成戴手套操作的习惯,当术者皮肤有病损或患者有特殊感染时应戴双层手套以增加安全性,戴手套操作时,不允许触摸防护膜以外的部位。

2.5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口腔科产生的医疗废物,严格按照卫生部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要求,分类收集,将医疗废物分类并弃置于带有口腔警示标识的,套双层黄色医疗废物包装袋的容器内,对针头及损伤性废物必须用防穿透的利器桶盛放,每日专人对当日科室医用垃圾进行交接和记录工作,由双方签字,严格医用垃圾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过程中的监督管理。

参考文献

[1]邓小虹,武迎宏,罗薇等.口腔器械灭菌方法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34-37.

[2]张淑英,戴智玉,方芬,等.口腔科应重视潜在的特异性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9):673.

[3]王海雪,周慧霞,左亚新等.浅谈口腔的污染管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0,16(2):38.

[4]顾萍.口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92-93.

标签:;  ;  ;  

腔科门诊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与管理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