糊化过程论文-冯志强,肖乃勇,孙建伟,张照勇,王宏伟

糊化过程论文-冯志强,肖乃勇,孙建伟,张照勇,王宏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糊化过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収芽湿度,糙糯米,淀粉,结构特性

糊化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冯志强,肖乃勇,孙建伟,张照勇,王宏伟[1](2019)在《湿度对糙糯米发芽过程中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湿度对糙糯米収芽过程中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拉曼光谱、差示扫描量热仪、快速粘度测定仪等方法测定糙糯米淀粉结构和糊化性能。结果収芽处理破坏了糙糯米淀粉的颗粒结构、结晶结构和螺旋结构,使其淀粉颗粒表面出现凹坑和孔洞,颗粒粒径减小,淀粉结构无序化程度增加,且随着収芽过程中湿度条件的改变,趋势越加明显。此外,由于収芽处理对淀粉结构的影响,致使淀粉的糊化温度、热糊稳定性升高,而降低了淀粉糊的黏度性能。结论収芽湿度条件能够显着影响糙糯米収芽过程中淀粉结构特性及糊化性能。(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崔文雪[2](2019)在《芋蒸煮过程中淀粉形态结构及糊化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芋作为我国主要的传统的杂粮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芋球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且淀粉颗粒小、易被人体吸收,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如何蒸、煮芋以获得最佳食味品质以及蒸、煮过程中芋淀粉形态结构和糊化特性变化的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为此,本研究选取了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香荷芋和龙香芋为试验材料,采用梯度取样、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食味品鉴等方法,研究了两种芋在蒸、煮过程中淀粉结构与食味品质的关系;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芋淀粉在不同温度下预处理后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蒸煮过程中芋球茎内部结构的变化:由颗粒状变为连续的丝状、片状,再变为光滑紧密状,最终形成“网状镂空”状;在蒸煮过程中芋含水量先上升后趋于稳定,可溶性糖与总淀粉含量先增加后递减;与煮的过程相比,蒸的过程中芋淀粉糊化时间较短、含水量增长速度慢、可溶性糖与总淀粉流失量少。(2)在功率恒定时,芋的蒸煮量越多,芋球茎完全成熟所需的时间越长;当芋用量为500 g时,蒸、煮速度最快。香荷芋蒸、煮最佳食味品质的时间分别为20 min和25 min,龙香芋分别为25 min和30 min,此时所对应的芋球茎横断面形态最为光滑、紧密。(3)两种芋淀粉经不同温度预处理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相似:淀粉颗粒结构随预处理温度的上升由棱角状向片状或椭圆状变化,最终形成连续的絮状;芋淀粉的膨胀势、溶解度、水解速率、无定型区域以及粘度特性等指标均与预处理温度的升高呈正比;而芋淀粉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对结晶度、有序性结构和单、双螺旋结构比例则与预处理温度呈反比。(4)香荷芋淀粉更易糊化;香荷芋淀粉的峰值粘度、最终粘度、稀懈值和回生值、溶解度、水解速率均高于龙香芋;而无定型区域、膨胀势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低于龙香芋。此外,香荷芋和龙香芋淀粉的最适糊化温度分别为85℃和90℃。(5)根据芋淀粉理化性质与预处理温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经高温预处理的芋淀粉的粘性、溶解度高且极易被水解,适合作为老幼及病患人群食用;而低温预处理的芋淀粉性质接近天然淀粉,直链淀粉含量较高且不易被消化,适于易胖人群食用或长期贮藏使用。本研究不仅阐明了芋蒸、煮过程中球茎形态结构变化与食味品质的关系,深化了芋在食用烹饪和淀粉糊化特性方面研究,而且也为芋食品的开发及芋淀粉在食品和非食品行业方面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9-06-01)

白洁,刘丽莎,李玉美,彭义交,田旭[3](2018)在《红小豆蒸煮过程中的糊化特性及微观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质构仪、快速黏度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等对不同蒸煮时间的红小豆硬度、糊化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对其基本组分、硬度、结晶度、糊化度以及糊化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蒸煮时间的增加,红小豆淀粉、蛋白质含量、糊化特性、硬度以及结晶度均呈现显着降低(P<0.05)后又趋于平缓的趋势,糊化度变化趋势相反,脂肪无显着变化(P>0.05)。蒸煮过程中红小豆叶肉细胞横截面的组织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细胞间隙变大,轮廓消失,淀粉颗粒完全暴露,呈现较为光滑、规则的椭球形颗粒。红外光谱图中表征淀粉构型敏感带的吸收峰强度减弱,指纹区的部分吸收峰减弱甚至消失,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两种方法都证明了蒸煮过程中淀粉结构的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红小豆淀粉含量、糊化度、糊化特性、硬度以及结晶度之间具有极显着的相关性(P<0.01)。(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陈洁,余寒,王远辉,卞科[4](2018)在《面条蒸制过程中水分迁移及糊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低场核磁共振、核磁成像、快速黏度分析和光学显微镜研究蒸制过程中面条的水分分布、迁移、糊化特性及微观结构的变化。对水分含量、弛豫时间(T_2)、质子密度(M_2)和糊化特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面条中的水分主要以弱结合水的形式存在。在蒸制过程中,水分由面条外部向内部迁移,总水分、弱结合水和深层结合水含量整体呈现先增加后稳定的趋势,深层结合水增长趋势缓慢;弱结合水自由度逐渐增大。面条峰值黏度、衰减值随蒸制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观察面条微观结构发现,蒸制使面条淀粉糊化,体积变大,表层淀粉糊化程度高于内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分含量与_T22、M_22和M总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水分含量、T_22、M_22及M_总均与峰值黏度、衰减值、最终黏度呈显着负相关(P<0.05)或极显着负相关(P<0.01)。(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8年04期)

魏毛毛[5](2017)在《淀粉糊化过程中小体形态变化和不完全糊化颗粒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淀粉结构分为颗粒、壳层、小体、分子四个层次,其中颗粒的构筑单元—小体是结构研究中的难点。将小体从颗粒中分离的方法尚未建立,目前对小体的研究多为原位形貌观察和尺寸估算,对淀粉糊化过程的研究,也仅限于颗粒层面。本课题组在前期研究中,对薯类(红薯、马铃薯、木薯),豆类(豌豆、绿豆),谷类(荞麦、玉米、小麦)淀粉的粒径、直链淀粉含量、热学性质、结晶性质等进行了测试,并观察到用不完全糊化法和酶解法处理后淀粉颗粒显露的小体。但糊化过程中小体的变化尚不清楚。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的红薯、马铃薯、木薯、豌豆、绿豆、荞麦、玉米和小麦淀粉的糊化温度依次为:74、70、72、71、72、72、89和93℃。在快速黏度分析仪测定糊化温度的标准程序基础上,通过降低淀粉乳浓度(5%降至1%),改变最高处理温度,设置从95℃分别降低至等于糊化温度,低于糊化温度5、10、15、20、25和30℃的加热程序,每种淀粉经过6-8个程序加热处理后,实现了糊化过程的分解。处理后的淀粉乳在室温下静置1 h,将上层和下层物质分别冻干,然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建立了糊化过程中小体形态的观察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八种淀粉小体膨胀能力存在差异,导致其糊化过程中形态变化不同。膨胀后的小体由球形变成纺锤形且不再单独存在,互相之间连接成串珠状。木薯淀粉小体形变最慢,可以观察到不同状态的小体,52℃加热后,观察到球形小体;62℃加热后,出现大量串珠状小体;72℃加热后,观察到正在融合的小体。绿豆、豌豆和玉米淀粉经过处理后观察到了球形小体和串珠状小体。马铃薯、红薯淀粉经处理后观察到串珠状小体;荞麦和小麦淀粉小体形变最快,仅观察到球形小体。八种淀粉经过95℃加热处理后,形成的凝胶结构也不同。红薯、木薯、绿豆、豌豆、玉米淀粉形成的凝胶可见网络结构,孔洞稀疏,其中木薯淀粉凝胶结构松散,呈线条状网络;马铃薯、荞麦、小麦淀粉形成的凝胶呈片层状,未见清晰的网孔结构,凝胶壁褶皱较多。(2)根据木薯淀粉糊化过程中小体形态变化,首次从小体层面提出的糊化机理如下:小体在颗粒中以球形存在,颗粒在水中加热时吸水膨胀,破裂后释放出内部小体。水分子进入淀粉分子链之间,小体中高度紧凑折迭的分子逐渐伸展,与相邻小体的分子链连接,使得小体被拉长,从球形变成纺锤形,大量小体连接形成串珠状结构。吸水膨胀后的小体之间逐渐发生融合,这一阶段仍有以球形存在的小体。继续加热至高于糊化温度,小体形状消失,淀粉分子链高度伸展,连接形成叁维凝胶网络结构。(3)选择糊化程度为7.8%-32.6%的八种淀粉不完全糊化颗粒进行性质测试,并与原淀粉对比。薯类、豆类和荞麦淀粉的处理温度为低于糊化温度15℃,小麦和玉米淀粉处理温度为低于糊化温度30℃。差示扫描量热仪测定的热学特性结果表明,小麦淀粉经处理后吸热峰消失,其余七种淀粉经处理后峰强度降低,即热焓值减小。绿豆淀粉热焓值减小幅度最大,从18.2 J/g减少至5.1 J/g,减小了72.0%。X射线衍射仪测定的结晶性质结果表明,八种淀粉经处理后衍射峰强度降低,即相对结晶度减小,马铃薯淀粉减小幅度最大,相对结晶度从30%降低至8%,减小了73.3%。绿豆与豌豆淀粉的晶型由C型变成A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的有序结构结果表明,八种淀粉经处理后未出现新的吸收峰,即淀粉分子结构没有改变。但代表颗粒结晶区的1047 cm-1处的特征峰与无定形区的1020 cm-1处峰强度比值降低,说明处理后淀粉颗粒内部部分有序结构被破坏。(本文来源于《陕西科技大学》期刊2017-03-01)

郭春英,王克俭,王旭,杨光威,陶春生[6](2016)在《旋转流变法表征籼米粉糊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旋转流变仪对比研究了籼米粉/水的糊化过程,说明旋转流变仪可以表征浓度达50%米粉的糊化。在糊化中,升温到70℃时黏度明显增大,标志糊化开始;80℃时黏度达到最大对应糊化接近完成,这与DSC方法结果基本一致。黏度随温度的变化可用Arrhenius方程和幂律方程描述。米粉粒度越小糊化开始与结束温度越高,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越高,这可能由于粒子体积大,淀粉分子溶融困难,同时粒子表面粗糙,摩擦力大造成的。增大浓度则其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升高但糊化温度范围变化不大,而活化能在浓度为20%达到最大。(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6年09期)

潘婷,赵凌霄,韦存虚[7](2016)在《蒸煮过程中稻米糊化的形态学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明蒸煮过程中稻米的形态变化。[方法]利用树脂半薄切片法,将蒸煮过程中稻米整粒包埋切片,碘染色观察稻米形态的变化。[结果]稻米糊化从外围向内部进行,糯性稻米糊化较快。糊化过程中,淀粉粒体积增加,直链淀粉溢出,淀粉粒逐渐失去颗粒形态而相互粘连在一起。[结论]淀粉粒形态的变化可以反映稻米的糊化。(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6年21期)

郭春英[8](2016)在《米粉糊化过程表征及挤出加工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米粉已经步入工业化生产阶段。实际生产加工中籼米粉浓度高。因此本文探索使用毛细管流变仪、旋转流变仪以及超声法等表征高浓度籼米粉糊化;搭建米粉机实验装置,研究米粉挤出过程状态的变化。具体研究工作如下:1、测定了原料浸泡过程中吸水性及硬度的变化。将籼米置于烘箱中烘干5h,得到籼米的含水量约为10.21%;将籼米置于常温水中浸泡,测定浸泡不同时间籼米的吸水率以及硬度,得到浸泡时间为20min时,籼米吸水接近饱和,硬度接近最小值。2、探索使用毛细管流变仪以及旋转流变仪表征高浓度籼米粉糊化。将不同浓度及不同粒度籼米粉置于毛细管流变仪内,测定其黏度随温度的变化以及糊化结束后黏度随剪切速率的变化。得到65℃米粉黏度开始明显增大,即糊化开始温度;85℃时黏度最大对应糊化完成温度,这与其他表征方法结果一致;糊化后的籼米粉随剪切速率增加黏度降低,显示显着假塑性,可用Cross方程描述;随温度变化可用Arrhenius方程以及幂律方程定量描述。使用旋转流变仪测定不同浓度及不同粒度籼米粉黏度随温度的变化,测试结果与毛细管测试结果一致。3、使用超声法在线表征籼米粉糊化过程。使用超声波实时在线监测不同浓度籼米粉升温糊化过程中声速的变化,得到糊化起始温度约为70℃。通过测定恒温过程中物料浓度、温度及压力对糊化的影响,得到浓度、温度及压力越高,糊化反应越快。利用直线法及绝热压缩系数法建立了声速与比容的定量表达式。4、搭建米粉机实验台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米粉挤出的影响以及米粉在螺杆不同位置处发生的物理及化学变化。通过不同磨盘类型及不同工艺条件下米粉挤出实验,得到高温磨盘条件下400r/min为米粉挤出的最佳条件。将螺杆抽出观察并测试不同位置处物料的状态、粒度、糊化程度等参数,研究米粉从加入到挤出过程不同位置处发生的变化,得到米粉挤出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悬浮输送、初步粉碎、强烈粉碎、摩擦生热以及糊化阶段。(本文来源于《北京化工大学》期刊2016-05-25)

权萌萌[9](2016)在《稻谷储藏过程中蛋白质氧化作用及其对糊化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2014年产“宿迁粳稻5号”稻谷为试验材料,首先通过比较不同提取方法,确定了稻谷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等两种贮藏蛋白的制备方法;建立邻苯叁酚超氧阴离子及脂肪氧合酶-亚油酸两种氧化体系,分析上述两种稻谷贮藏蛋白在不同氧化体系中的氧化变化规律。最后通过模拟储藏实验研究不同类型贮藏蛋白在稻谷储藏过程中的氧化作用以及对稻谷糊化特性的影响。本研究不仅为进一步探明稻谷陈化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提出了以稻谷蛋白质氧化指标作为新的稻谷品质评价指标。具体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稻谷贮藏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提取方法的选取为确定更方便、有效的稻谷醇溶蛋白及谷蛋白提取工艺,本文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级提取,并对其进行蛋白质含量分析及SDS-PAGE电泳图谱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方法为先用0.05M磷酸缓冲液去除清、球蛋白,然后用55%正丙醇提取,制备得到醇溶蛋白提取物,谷蛋白是在去除前叁种蛋白后用0.05M NaOH继续提取,并调pH到4.8,制备得到稻谷谷蛋白提取物;稻谷醇溶蛋白和谷蛋白两种提取物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6.98%和77.1%,分子量范围分别为13kDa、16kDa和14.4kDa、20kDa、32-34kDa及54kDa。2.超氧阴离子氧化体系的建立利用邻苯叁酚自氧化产生超氧阴离子原理,建立稻谷谷蛋白及醇溶蛋白氧化模拟体系,分析不同浓度的邻苯叁酚(0-50mmol/L)对谷蛋白及醇溶蛋白的羰基含量、活性巯基及总巯基含量、疏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邻苯叁酚自氧化反应产生的超氧阴离子(O2-)逐渐增多,作用于稻谷贮藏蛋白(醇溶蛋白及谷蛋白)强度逐渐增强,导致其理化性质发生规律性变化。其中谷蛋白的羰基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醇溶蛋白,且均呈现上升趋势;醇溶蛋白活性巯基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又上升的趋势;谷蛋白在30mmol/L处呈略微上升的趋势,后又下降;醇溶蛋白及谷蛋白总巯基的含量变化也存在差异,其中醇溶蛋白整体呈上升趋势,曲线较为平缓,变化幅度不大,而谷蛋白则先上升后又下降,变化幅度较大;稻谷醇溶蛋白及谷蛋白的表面疏水性也随着邻苯叁酚浓度的增大而逐渐增大,变化趋势与羰基化合物相似。3.脂肪氧合酶-亚油酸氧化体系的建立研究脂肪氧合酶催化亚油酸氧化模拟体系中,不同质量浓度的底物亚油酸对稻米醇溶蛋白及谷蛋白羰基值、总巯基及活性巯基、表面疏水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亚油酸浓度的增大(0-0.856mmol/mL),氧化强度逐渐增大,产生的脂质自由基或部分中间产物使得稻谷醇溶蛋白及谷蛋白的羰基含量也均呈现上升趋势;醇溶蛋白的活性巯基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谷蛋白活性巯基在0.428mmol/mL范围内上升,后又整体呈现下降趋势;醇溶蛋白总巯基也略有下降,而谷蛋白总巯基含量变化趋势与活性巯基基本相同;表面疏水性变化同样均呈现上升趋势。4.谷蛋白及醇溶蛋白对稻谷糊化特性的影响对稻谷进行高温高湿快速储藏,在不同储藏阶段迅速制备获得稻谷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并分析各自的氧化指标;然后再将不同残留物冻干后测其糊化特性,并分析上述两种稻谷贮藏蛋白对糊化特性指标的影响,以及不同蛋白质氧化指标与糊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稻谷在储藏过程中醇溶蛋白及谷蛋白两种贮藏蛋白会发生显着的氧化作用(P<0.05),结合前面的两种氧化体系实验结果,推断这种稻谷储藏过程中的蛋白质氧化作用可能是由于受脂质胁迫作用而发生,并导致蛋白质结构性质发生变化。稻谷储藏过程中,蛋白质的氧化作用对其糊化特性产生显着影响:谷蛋白自身在储藏过程中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稻谷的峰值粘度、谷值粘度、冷胶粘度、衰减值及回升值等5个糊化特性指标均产生显着影响(P<0.05),尤其是谷蛋白的羰基化合物含量、活性巯基及表面疏水性等3项氧化指标与稻谷糊化特性指标均显着相关(P<0.05);而醇溶蛋白仅对峰值粘度、谷值粘度及冷胶粘度等3个糊化特性指标有显着影响(P<0.05)。由此提出可以将谷蛋白的羰基化合物、活性巯基、表面疏水性等氧化指标作为评价稻谷品质变化的灵敏指标。(本文来源于《南京财经大学》期刊2016-03-01)

陈盈洁,曹云峰,皮成忠,吴思齐[10](2016)在《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物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显微镜和旋转式黏度仪,研究木薯淀粉糊化过程中淀粉颗粒形态和溶液黏度的变化规律,从而探明原淀粉、阳离子淀粉以及两性淀粉糊化规律的差异性。结果显示:木薯原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是85℃,低取代度、中取代度和高取代度阳离子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分别是90℃、80℃和75℃,而低取代度、中取代度和高取代度两性淀粉糊化的最佳温度分别是85℃、90℃和70℃。淀粉在糊化过程中,随着糊化温度的升高,淀粉颗粒逐渐膨胀;而且改性淀粉的黏度都高于原淀粉。(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6年04期)

糊化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芋作为我国主要的传统的杂粮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芋球茎中含有丰富的淀粉,且淀粉颗粒小、易被人体吸收,开发潜力巨大。然而目前国内外有关如何蒸、煮芋以获得最佳食味品质以及蒸、煮过程中芋淀粉形态结构和糊化特性变化的研究还未见详细报道。为此,本研究选取了江苏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香荷芋和龙香芋为试验材料,采用梯度取样、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食味品鉴等方法,研究了两种芋在蒸、煮过程中淀粉结构与食味品质的关系;利用快速粘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固体核磁共振波谱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芋淀粉在不同温度下预处理后理化性质变化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蒸煮过程中芋球茎内部结构的变化:由颗粒状变为连续的丝状、片状,再变为光滑紧密状,最终形成“网状镂空”状;在蒸煮过程中芋含水量先上升后趋于稳定,可溶性糖与总淀粉含量先增加后递减;与煮的过程相比,蒸的过程中芋淀粉糊化时间较短、含水量增长速度慢、可溶性糖与总淀粉流失量少。(2)在功率恒定时,芋的蒸煮量越多,芋球茎完全成熟所需的时间越长;当芋用量为500 g时,蒸、煮速度最快。香荷芋蒸、煮最佳食味品质的时间分别为20 min和25 min,龙香芋分别为25 min和30 min,此时所对应的芋球茎横断面形态最为光滑、紧密。(3)两种芋淀粉经不同温度预处理后理化性质的变化相似:淀粉颗粒结构随预处理温度的上升由棱角状向片状或椭圆状变化,最终形成连续的絮状;芋淀粉的膨胀势、溶解度、水解速率、无定型区域以及粘度特性等指标均与预处理温度的升高呈正比;而芋淀粉的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对结晶度、有序性结构和单、双螺旋结构比例则与预处理温度呈反比。(4)香荷芋淀粉更易糊化;香荷芋淀粉的峰值粘度、最终粘度、稀懈值和回生值、溶解度、水解速率均高于龙香芋;而无定型区域、膨胀势和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低于龙香芋。此外,香荷芋和龙香芋淀粉的最适糊化温度分别为85℃和90℃。(5)根据芋淀粉理化性质与预处理温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经高温预处理的芋淀粉的粘性、溶解度高且极易被水解,适合作为老幼及病患人群食用;而低温预处理的芋淀粉性质接近天然淀粉,直链淀粉含量较高且不易被消化,适于易胖人群食用或长期贮藏使用。本研究不仅阐明了芋蒸、煮过程中球茎形态结构变化与食味品质的关系,深化了芋在食用烹饪和淀粉糊化特性方面研究,而且也为芋食品的开发及芋淀粉在食品和非食品行业方面的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糊化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1].冯志强,肖乃勇,孙建伟,张照勇,王宏伟.湿度对糙糯米发芽过程中淀粉结构及糊化性能的影响[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9

[2].崔文雪.芋蒸煮过程中淀粉形态结构及糊化特性的研究[D].扬州大学.2019

[3].白洁,刘丽莎,李玉美,彭义交,田旭.红小豆蒸煮过程中的糊化特性及微观结构[J].食品科学.2018

[4].陈洁,余寒,王远辉,卞科.面条蒸制过程中水分迁移及糊化特性[J].食品科学.2018

[5].魏毛毛.淀粉糊化过程中小体形态变化和不完全糊化颗粒性质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7

[6].郭春英,王克俭,王旭,杨光威,陶春生.旋转流变法表征籼米粉糊化过程[J].食品科技.2016

[7].潘婷,赵凌霄,韦存虚.蒸煮过程中稻米糊化的形态学观察[J].安徽农业科学.2016

[8].郭春英.米粉糊化过程表征及挤出加工方法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6

[9].权萌萌.稻谷储藏过程中蛋白质氧化作用及其对糊化特性的影响[D].南京财经大学.2016

[10].陈盈洁,曹云峰,皮成忠,吴思齐.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物性变化[J].中华纸业.2016

标签:;  ;  ;  ;  

糊化过程论文-冯志强,肖乃勇,孙建伟,张照勇,王宏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