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微振动陀螺仪论文-白颖,蒋庆斌,朱敏

硅微振动陀螺仪论文-白颖,蒋庆斌,朱敏

导读:本文包含了硅微振动陀螺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振动陀螺仪,附加耦合,数学模型,非量纲化

硅微振动陀螺仪论文文献综述

白颖,蒋庆斌,朱敏[1](2019)在《微振动陀螺仪鲁棒自适应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振动陀螺仪传统控制的不足,在对自适应控制和鲁棒控制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微振动陀螺仪的鲁棒自适应控制模型。将惯性力考虑进微振动陀螺仪动力学方程,同时也将加工误差、温度影响都等造成X轴和Y轴之间的附加动态耦合加以考虑,建立了有量纲的微振动陀螺仪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非量纲化和等效变换,使得存在两个大的时间量级区别的模型容易实现数值仿真,同时能够为各种微振动陀螺仪的系统设计提供统一的数学公式。然后,根据数学模型进行鲁棒自适应控制设计,在控制输入中加入鲁棒项和反馈项,通过Simulink仿真对比,鲁棒自适应控制比一般自适应控制更能保证控制系统的全局稳定性,从而验证了鲁棒自适应控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子器件》期刊2019年04期)

余磊,徐大诚,郭述文[2](2015)在《硅微角振动陀螺仪温度特性补偿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研究硅微角振动陀螺结构和温度特性的基础上,创建了二元高阶多项式补偿模型,并设计了基于STM32F405的硬件补偿电路,实现该陀螺仪实时温度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补偿后的标度因数温度系数和全温零偏稳定性分别由344×10-6/℃和441°/h减小为12.6×10-6/℃和40.6°/h,使得该陀螺仪的温度特性有明显改善,验证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传感器与微系统》期刊2015年11期)

贾方秀,裘安萍,施芹,苏岩[3](2013)在《硅微振动陀螺仪设计与性能测试》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基于DDSOG(Deep Dry Silicon On Glass)工艺自主研发的硅微振动陀螺仪的结构,封装,及信号与性能检测。利用结构解耦的方法和DDSOG工艺设计和制备了双质量线振动式陀螺结构。为了提高它的机械灵敏度、可靠性和长期稳定性,采取真空封装技术实现了器件级真空封装,并消除了轴向加速度等共模干扰的影响。陀螺电路采用自激闭环驱动、开环检测的方式,简化了电路。为了降低环境温度对陀螺零偏的影响,研究了既定范围内陀螺的输出特性,建立了陀螺输出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模型,设计了温度补偿电路,降低了陀螺整表的功耗和体积。对采用上述技术的硅微陀螺仪进行了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陀螺Q值>100 000,量程为±500(°)/s,标度为21.453mV.(°)-1s-1,非线性和对称性分别为36.905×10-6和184.125×10-6。常温下陀螺零偏稳定性为7.714 3(°)/h,带宽为100Hz,整表体积为31mm×31mm×12mm,功耗为288mW。该陀螺仪性能好、体积小、功耗低,在中等精度的惯性导航系统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光学精密工程》期刊2013年05期)

杨玉正,费峻涛[4](2011)在《基于新颖自适应方法的微振动陀螺仪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微振动陀螺仪存在的制造误差以及本身参数易受环境影响,从而导致输入角速率难以测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自适应方法来获取输入的角速率以及微陀螺仪的各项参数。该方法通过对微陀螺仪的数学模型进行变换,设计出一种新型的自适应辨识器,在线实时更新微陀螺仪角速率估计值。估计值的自适应律基于李雅普诺夫方法设计,保证了辨识器的全局渐近稳定性。在控制输入包含2个不同频率分量的的条件下,辨识器的各项估计值输出都能够渐近收敛到各自的真值。采用M atlab/simu link来搭建仿真模型,仿真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自适应方法对微陀螺仪角速率等各项参数测量的有效性和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控制工程》期刊2011年04期)

王存超,王寿荣,夏敦柱[5](2007)在《基于自适应控制的硅微振动陀螺仪驱动电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硅微振动陀螺仪驱动模态的稳定性对其性能及可靠性有着重要作用。自激驱动能够使单个驱动模态稳定谐振在固有频率上,但对于双驱动模态,由于微机械加工误差的影响,固有频率存在偏差,很难实现频率匹配。研究了基于自适应控制的硅微振动陀螺仪的驱动电路设计,通过固定频率信号驱动和自适应调谐实现双驱动模态的一致性。理论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切实可行。(本文来源于《测控技术》期刊2007年07期)

王存超,王寿荣[6](2007)在《硅微机械振动陀螺仪动态特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动态特性是硅微机械振动陀螺仪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本文在推导陀螺仪驱动和敏感两个模态动态方程的基础上,分别分析了在固定和时变外部角速度输入的情况下陀螺仪的动态特性;并采用自适应控制实现驱动模态调谐、敏感模态闭环反馈,有效提高了陀螺仪的工作带宽。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期刊2007-06-01)

王存超,苏岩,王寿荣[7](2006)在《硅微振动陀螺仪驱动器自激驱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硅微机械陀螺仪的检测精度,稳定驱动振动速度的幅度和频率,采用了硅微机械陀螺仪自激驱动方式。该方式能够使驱动振动自动稳定在陀螺仪驱动模态的谐振频率上。同时,采用自动增益控制(AGC)保持恒定的驱动振动幅度。根据自激驱动电路原理和现有的陀螺样品,建立了陀螺仪驱动动力学方程的等效电路模型。设计、制作了自激驱动电路,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本文来源于《传感技术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裘安萍,苏岩,王寿荣,周百令[8](2005)在《残余应力对z轴硅微机械振动陀螺仪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z轴硅微机械陀螺仪采用体硅薄片溶解法制作,在加工过程中引入了残余应力。从理论上分析了残余应力对z轴陀螺仪工作模态的影响,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和试验表明,第一回合设计的z轴陀螺仪驱动轴受到张应力作用,应力值约为20~30MPa;检测轴受到压应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两种应力释放结构的设计方案,折迭梁结构的设计和应力释放槽的开设。由第二回合设计的z轴陀螺仪试验结果表明,陀螺仪结构内残余应力得到了较好地释放,大大提高了陀螺仪结构的机械灵敏度。(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06期)

盛键,王寿荣[9](2005)在《基于TMS320F2812的硅微振动陀螺仪的驱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介绍了一种采用DSP技术实现的硅微振动陀螺仪,分析了利用TMS320F2812的PWM端口产生的脉宽调制波来实现D/A转换的工作原理,并且基于这种工作原理来产生正弦波实现对硅微陀螺的驱动,并给出了对应的硬件电路和C语言源程序。(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用户》期刊2005年02期)

罗跃生,杨海鸥[10](2005)在《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数学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详细介绍了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工作原理,给出了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工作原理图和结构示意图.利用刚体转动的欧拉动力学方程,经过严格的力学分析和严密的数学演算,推导了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工作时,陀螺仪的基座与外框架之间的夹角和内框架,外框架之间的夹角的关系的一个微分方程模型.(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硅微振动陀螺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研究硅微角振动陀螺结构和温度特性的基础上,创建了二元高阶多项式补偿模型,并设计了基于STM32F405的硬件补偿电路,实现该陀螺仪实时温度补偿。实验结果表明:温度补偿后的标度因数温度系数和全温零偏稳定性分别由344×10-6/℃和441°/h减小为12.6×10-6/℃和40.6°/h,使得该陀螺仪的温度特性有明显改善,验证了该补偿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硅微振动陀螺仪论文参考文献

[1].白颖,蒋庆斌,朱敏.微振动陀螺仪鲁棒自适应控制研究[J].电子器件.2019

[2].余磊,徐大诚,郭述文.硅微角振动陀螺仪温度特性补偿方法研究[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5

[3].贾方秀,裘安萍,施芹,苏岩.硅微振动陀螺仪设计与性能测试[J].光学精密工程.2013

[4].杨玉正,费峻涛.基于新颖自适应方法的微振动陀螺仪研究[J].控制工程.2011

[5].王存超,王寿荣,夏敦柱.基于自适应控制的硅微振动陀螺仪驱动电路研究[J].测控技术.2007

[6].王存超,王寿荣.硅微机械振动陀螺仪动态特性分析[C].2007'中国仪器仪表与测控技术交流大会论文集(二).2007

[7].王存超,苏岩,王寿荣.硅微振动陀螺仪驱动器自激驱动研究[J].传感技术学报.2006

[8].裘安萍,苏岩,王寿荣,周百令.残余应力对z轴硅微机械振动陀螺仪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学报.2005

[9].盛键,王寿荣.基于TMS320F2812的硅微振动陀螺仪的驱动研究[J].仪器仪表用户.2005

[10].罗跃生,杨海鸥.框架式硅微角振动陀螺仪的数学模型[J].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5

标签:;  ;  ;  ;  

硅微振动陀螺仪论文-白颖,蒋庆斌,朱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