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光纤量子保密通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量子保密通信,低损耗光纤,量子密钥分发,量子通信
光纤量子保密通信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长距离量子保密通信的关键——超低损耗光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日益显着。计算机的算力不断提升,传统的加密方法面临巨大的风险,在量子计算机的破译之下将不堪一击。由此,科学家便基于量子力学和密码学开发出来量子密钥分发技术(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称为量子保密通信,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量子保密通信的原理是利用量子态的(本文来源于《现代传输》期刊2019年03期)
[2](2019)在《长距离量子保密通信的关键——超低损耗光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日益显着。科学家基于量子力学和密码学开发出来量子密钥分发技术(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称为量子保密通信,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以单光子技术为基础的量子保密通信,传输距离(本文来源于《中国电子报》期刊2019-05-17)
姜利民,陈皓[3](2018)在《超低损耗光纤在量子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保密通信技术(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是提升电网信息安全传输的重要手段。由于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在器件上的局限性,目前只能实现百公里以内的传输距离。为提升传输距离,除了在传输设备、器件和编码技术进行优化以外,降低线路光纤衰减也是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文章介绍了用于电力通信系统超长跨距传输中的超低损耗光纤及其在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并且通过实验验证了在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中,超低损耗光纤相比于常规G.652光纤,可实现更长的传输距离或更高的成码率。(本文来源于《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林子哲[4](2017)在《3.50km光纤中量子保密通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3.50km光纤中量子保密通信,能够有效提高3.50km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的应用质量。基于此,本文将介绍量子保密通信的含义,强调了将量子保密通信技术,应用到通信过程中的重要性。重点研究了3.50km光纤中的量子保密通信中存在的加密方式以及应用方式等问题。通过对以上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产品与流通》期刊2017年10期)
肖磊,张庆,吕磊,杨雪,李大伟[5](2016)在《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发展遇到了新的挑战,提出一种基于无条件安全的量子密码通信技术的电力系统新型实用化光纤保密通信系统。该系统采用3层架构设计,结构清晰。通过对此设计进行试验论证,验证该系统的可行性,并计划下一步在四川省眉山市电力公司开展实地测试。(本文来源于《2016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09-24)
桂运安[6](2014)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启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桂运安)近日,由中科大主体承建的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概算编制,顺利通过专家评审,标志着这一国家级重大工程正式启动。 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项目,是我国首个量子通信领域国家级重大工程。该项目由中科院领导建设,(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4-01-29)
林一满,路轶群,梁瑞生,路洪,刘颂豪[7](2007)在《自适应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双M-Z干涉仪系统上采用跟踪相位变化适时进行密钥分配,实现了80 km稳定的量子保密通信,误码率≈6.0%,50 km以下误码率<3.5%,稳定时间达数天,并且通过局域网实现了密钥分发和文档传送。该方案用于其它量子密钥分配(QKD)系统也可提高稳定性,向实用化又迈进了一步。(本文来源于《光电子.激光》期刊2007年06期)
郭邦红[8](2007)在《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及相位变化实时跟踪补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安全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课题。量子保密通信是量子物理学和密码学相结合的产物,是基于量子力学测不准原理和单量子态不可克隆定理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保密通信技术,在理论和实验上已被证明是绝对安全、不可破译的,在军事、外交、通信、电子商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光子的传输过程中时,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改变了光子的偏振和相位特性,引起相位漂移。虽然在较短的距离上这种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但在进行长距离传输时却不可忽略,相位漂移由高频振动和低频振动两部分组成,大部分这类振动的影响采用隔振措施(如用泡沫、橡皮包垫隔音)可以消除,而周期为3±0.32min的低频振动依然存在。这对于量子保密通信的使用增加了误码率,限制了通讯距离。本文分析了现有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几种补偿技术,提出一种相位调制量子密钥分配系统低频振动相移的实时跟踪补偿技术,设计了基于双M-Z干涉仪的实时跟踪补偿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并对这套系统的相位补偿原理进行了分析,最后设计了实验系统对理论分析进行了验证。共分五章,具体内容安排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经典保密通信存在的问题,量子保密通信起源、发展以及量子密码技术与网络相结合的研究进展。第二章:介绍了目前量子保密通信系统中主要采用的补偿技术,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第叁章:详细讨论了基于相位调制的双M-Z量子保密通信系统,提出利用单光子探测光子统计计数表征的干涉相位漂移实时跟踪补偿。运用光学矩阵对量子编码、解码以及通信过程及其相位补偿的原理进行了理论分析。第四章:设计了基于双M-Z相位调制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实时相位检测自动补偿模块单元,并开发了数据采集模块和软件系统。实验表明,采用这种方法实验室内实现75公里量子密钥分配和量子保密通信,在24小时内能长期稳定运行,误码率低于6%。第五章:结论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华南师范大学》期刊2007-05-01)
刘颂豪[9](2005)在《光纤量子保密通信进展和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1994年,美国物理学家Peter Shor提出了一种可以在量子计算机上以多项式进行大数质因子分解的算法,数秒内可以破解当今的对称和非对称的密钥, 震惊了世界。通信的安全性关系到人们的方方面面。一旦量子计算实现,就会出现混乱。量子保密通信就在这种背景下快速发展起来。量子保密通信是以量子态为比特载体,而量子力学证明了任何窃听未知量子态的行为必将暴露其自身的存在,它从物理原理上保证了通信的绝对安全性。目前有叁类量子保密通信: (1)单光子保密通信(至今为止还不存在真正的单光子光源,只是近似单光子源),日本实现了150千米光纤保密通信。 (2)量子纠缠保密通信。瑞士实现了50千米量子纠缠保密通信。 (3)光子多维轨道角动量纠缠光通信,还在原理研究阶段。(本文来源于《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叁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5-11-01)
赵环,马海强,李亚玲,吴令安[10](2005)在《全光纤量子保密通信中的偏振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在全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量子信道中利用可转动光纤圈型偏振控制器实现对光纤偏振态的测量和调整。实验证明该方法能有效控制光纤中的偏振态。(本文来源于《量子光学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光纤量子保密通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通信的安全问题日益显着。科学家基于量子力学和密码学开发出来量子密钥分发技术(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称为量子保密通信,为信息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以单光子技术为基础的量子保密通信,传输距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光纤量子保密通信论文参考文献
[1]..长距离量子保密通信的关键——超低损耗光纤[J].现代传输.2019
[2]..长距离量子保密通信的关键——超低损耗光纤[N].中国电子报.2019
[3].姜利民,陈皓.超低损耗光纤在量子保密通信中的应用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8
[4].林子哲.3.50km光纤中量子保密通信分析[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7
[5].肖磊,张庆,吕磊,杨雪,李大伟.实用化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C].2016电力行业信息化年会论文集.2016
[6].桂运安.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启动[N].安徽日报.2014
[7].林一满,路轶群,梁瑞生,路洪,刘颂豪.自适应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J].光电子.激光.2007
[8].郭邦红.光纤量子保密通信系统及相位变化实时跟踪补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
[9].刘颂豪.光纤量子保密通信进展和应用[C].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叁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2005
[10].赵环,马海强,李亚玲,吴令安.全光纤量子保密通信中的偏振控制[J].量子光学学报.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