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推综合控制论文-周俊

飞推综合控制论文-周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飞推综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舰载机,自动着舰,飞,推综合控制,神经网络动态逆

飞推综合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周俊[1](2018)在《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舰载机自动着舰技术是航母/舰载机系统关键技术之一,是实现机/舰一体化技术的重要研究内容。由于舰载机在着舰过程中处于低动压状态,导致气动舵面效率降低,从而不能控制舰载机精确跟踪期望下滑曲线,最终将导致着舰失败。因此需要对推力进行实时控制,以弥补气动舵面控制能力的不足。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将飞行子系统与推进子系统融为一体,充分考虑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提高舰载机着舰轨迹跟踪能力,从而保证舰载机着舰成功。本文主要对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解决舰载机着舰中飞行控制与推力控制的协调问题。本文首先对舰载机飞行子系统和推进子系统的物理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分析,分别建立飞行子系统模型和推进子系统模型;然后根据两个子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将两者进行结合,构成飞/推综合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开环仿真,验证其模型的正确性。在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系统设计中,首先采用改进神经网络动态逆控制方法设计飞行子系统的姿态控制器;其次采用直接推力控制方法设计推进子系统控制的推力控制器;然后设计飞/推综合控制器协调飞行子控制器和推进子控制器之间的控制,构成飞/推综合控制系统;再根据舰载机着舰特点,设计着舰制导控制器,构成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系统;最后将设计好的控制系统进行仿真,验证其控制效果。由于舰尾气流是着舰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本文对舰尾气流进行研究分析,并将舰尾气流加入舰载机着舰仿真中,验证所设计的飞/推综合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飞/推综合控制系统在恶劣海况下能够有效控制舰载机着舰轨迹,满足着舰要求,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03-01)

胡剑波,郑磊[2](2016)在《综合火/飞/推控制系统复杂任务的STAMP建模和STP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系统复杂性的日益增高,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系统任务失败呈增加的态势,传统的FTA、FMEA等基于线性事件链模型的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分析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系统危险,采用基于系统理论的过程分析方法,对作战飞机综合火/飞/推控制(IFFPC)系统中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潜在危险进行安全性分析。首先建立作战飞机IFFPC系统的STAMP模型,进而生成作战飞机IFFPC系统的STPA分析模型,最后根据提出的五类引起任务失败的原因因素,详细地进行作战飞机IFFPC系统不安全控制作用(UCA)的因素识别。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基于系统理论过程的分析方法弥补了传统安全性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FTA、FMEA等安全性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为危险因素的问题,为含有人工控制器的复杂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航空工程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束家熠[3](2014)在《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过渡态控制优化与飞/推综合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的过渡态性能优化对提升飞机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率有着重要作用。优化发动机过渡态性能的目的是减少其响应时间,同时必须保证发动机不超温、不超转并且远离喘振边界。并保证发动机工作在安全的工况下使飞机在紧急情况下能迅速恢复推力。为研究发动机加速过程的优化对飞机性能的影响,本文根据民航机气动特性数据建立了B747-100的地面滑跑/空中六自由度模型,并基于热力学原理建立了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部件级模型,在考虑两者的耦合关系之后建立了民航机飞/推综合模型。本文采用SQP法对涡扇发动机过渡态控制进行了优化,减少了发动机加速的响应时间,并在飞/推综合模型上进行了测试,该测试模拟了民航机在单发失效时以及飞机在复飞过程中紧急提升发动机推力的过程。最后,本文针对飞机在液压系统失效而无法操纵传统的气动控制面的情况,设计了仅靠推力改变飞机姿态的控制方法,验证了推力改变对飞机姿态的影响,以左右发推力差来控制飞机的偏航和滚转,以左右发动机推力的同步增减来控制飞机的俯仰。在此基础上实现了TOC(Throttle Only Control)迫降的模拟,验证了TOC的有效性。为了实现飞行模拟中的叁维视景仿真,本文使用VegaPrime软件与VS2005联合开发了相应的叁维仿真程序,基于OpenFlight格式的叁维模型建立了可自由切换舱内/舱外视角、舵面可自由偏转的民航机模型,并提供了与真实飞机类似的操纵输入手段以及友好的人机交流界面。(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4-01-01)

郑翌,王新民,杨森,谢蓉[4](2013)在《基于LQG/LTR控制的大型客机飞/推综合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大型客机飞行的安全性,使其能在大气紊流中平稳飞行,基于线性二次高斯/回路传输恢复(LQG/LTR)方法设计了大型客机飞/推综合控制器。LQG/LTR方法以分离原理为核心,通过设计一个卡尔曼滤波器和一个最优反馈控制器来实现系统输出精确跟踪参考输入,且满足性能指标J最小,常用来处理有随机噪声干扰情况下的状态反馈。以某大型客机为对象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QG/LTR大型客机飞/推综合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控制效果,能够在大气紊流条件下提高飞行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3年04期)

王健康,张海波,孙健国,李永进[5](2012)在《发动机复合模型及其在飞/推综合优化控制中的应用(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飞/推综合控制系统的在线优化实时性问题。提出将机载发动机复合模型与序列二次规划(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算法结合应用于飞/推综合优化控制的策略。首先,设计适用于全包线范围并可大幅度缩短优化时间的发动机稳态复合模型,然后基于SQP算法将该模型应用到发动机性能寻优控制中,包括最大推力和最小油耗优化模式,从而更加有效地完成各种不同的飞行任务。通过飞机巡航、平飞加速等仿真实验,表明了该优化控制方案能够在具有较好优化效果的前提下,明显提高飞/推综合控制系统的优化实时性。(本文来源于《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期刊2012年01期)

王日先[6](2011)在《飞/推综合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推综合控制技术是满足飞机先进性能要求的新一代战斗机关键技术。它把飞机和推进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对象来研究,充分考虑飞机和推进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并通过性能优化提高推进系统潜力和协调飞行控制系统和推进控制系统等措施来改善飞机的飞行性能,从而使整个系统达到整体性能最优。本文主要围绕着飞推综合控制器设计和飞推综合优化控制两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按其内容包括以下叁部分:首先建立飞推综合实时仿真模型。建立了飞机六自由度仿真模型,在原有发动机模型基础上,进行了风扇及压气机可调导叶建模工作,完善了航空发动机非线性部件级模型,然后将飞机模型和发动机模型按照飞机和发动机之间的耦合关系组合成飞/推综合模型,并对飞/推综合模型进行了稳态配平和动态仿真计算验证。其次设计飞/推综合控制规律。按照飞/推综合控制系统设计思路分别采用ADRC解耦方法和ALQR方法进行设计飞/推综合控制规律,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中在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时,提出了应用最小二乘方法对控制规律进行包线分区的方法解决按控制计划燃油低选问题。最后分别应用LP与SQP两种实时优化算法进行飞推综合优化控制研究。阐述了最南推力优化模式、最小油耗优化模式的优化机理及算法实现,结合飞推综合优化控制的整体设计方案,采用LP与SQP算法对以上两种优化模式进行了数字仿真,并进行了两者的性能与优化结果等方面的对比,结果表明,SQP优化方案在实时性、优化效果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然后基于SQP实时在线优化方案,进行了飞机爬升和平飞加速任务下最南推力优化模式和飞机巡航任务下最小油耗优化模式的数学仿真验证。(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1-03-01)

王亚梅[7](2008)在《飞推综合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推综合控制(IFPC)对高性能战机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推进系统如能根据飞行任务提供更合理的控制规律和控制模式,避免采用单一控制摸式,飞发匹配最佳,则能大幅提升飞机性能。本项课题结合飞行任务,抽取发动机数学模型,建立发动机性能仿真计算平台,并在此平台上开展结合飞机最优使用发动机的不同状态控制规律和控制模式的研究。论文介绍了航空发动机控制基本原理,描述了飞机使用发动机的常规工作状态,发动机控制变量与自变量,发动机控制规律及飞行操纵与发动机控制规律之间的联系。阐明了发动机数字控制使飞推综合控制成为可能。发动机数学模型是发动机仿真技术的核心,是研究发动机控制规律和控制模式的平台。作者在对仿真对象发动机抽取数学模型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后,设计了以发动机数学模型为基础的仿真性能计算平台,可对不同发动机设计点性能、非设计点高度、速度及节流特性、发动机运行动态过程的性能进行仿真计算。该仿真平台还通过代入某型发动机具体参数,验证了该仿真计算平台的准确性。在此仿真平台上还进行了飞推综合发动机最优控制模式研究。以最优推力模式为例,通过调整控制参数,计算出了该优化模式下的发动机性能参数。与调整前对比,得出了在最优推力模式下能大幅提高飞机可用推力,提升飞机的加速和爬高等性能的结论。(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8-10-01)

周小平[8](2008)在《基于无人机的飞推综合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飞/推综合控制(IFPC)是指综合考虑飞行器和推进系统的控制技术,它代表未来先进飞机和发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本文配合无人机设计需要,围绕飞/推综合控制这一主题,重点开展了无人机的航迹优化。本文首先对无人机进行了飞行力学的建模,将飞机的运动抽象为6自由度刚体运动的12阶微分方程。然后按发动机部件顺序,从前向后逐一建立气体流动方程、热力方程,最后由发动机共同工作条件,得到双轴涡喷发动机部件级非线性模型。本文建立了无人机及涡喷发动机数学模型,结合飞/推综合优化控制思想,利用遗传算法(GA)进行无人机的航迹优化仿真,主要目的是改变以往无人机巡航速度和高度不变的规划路线,通过基于飞推一体化的航迹优化,选择合适的巡航高度和速度,控制耗油率,可以保证航程最远。仿真计算结果表明优化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8-06-01)

刘选民,田福礼,杨建国[9](2007)在《综合火/飞/推控制系统试飞技术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火/飞/推综合控制是适应未来作战飞机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新技术。为了研究适应这种新技术的试飞和数据处理方法,开发了火/飞/推综合控制模拟试验系统和战效评估软件系统。通过模拟飞行试验,评估了该系统的作战效能,结果表明,火/飞/推综合控制自动攻击优于人工操纵攻击。(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07年04期)

龙飞[10](2007)在《基于舰载飞机的飞推综合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舰载机的综合飞推控制主要体现在进舰着舰的自动导引和下滑着舰控制,这是舰/舰载机相容性的主要研究内容。由于着舰环境十分恶劣,要求飞机的着舰系统具有非常高的下滑轨迹控制精度。因此,对飞机下滑阶段的姿态控制十分关键。舰的ACLS系统是舰载飞机综合飞推的综合体现,能够导引舰载飞机在各种条件下在舰运动的甲板上安全着舰。本文研究了自动导引系统和动力补偿系统,并依据直接升力原理,设计了基于舰载飞机的下滑着舰的控制系统。主要内容为:1.研究了国外关于舰载飞机的自动着舰系统的工作方式,依据某型飞机进行了ACLS基础设计,并对动力补偿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2.研究了某型飞机的基本特性,对改善发动机的加速性提出了建议,并进行了相应的验证;3.利用直接升力控制技术对舰载飞机着舰下滑进行了研究。(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07-04-01)

飞推综合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系统复杂性的日益增高,人为操作失误引起的系统任务失败呈增加的态势,传统的FTA、FMEA等基于线性事件链模型的分析方法已不能满足分析人为操作不当导致的系统危险,采用基于系统理论的过程分析方法,对作战飞机综合火/飞/推控制(IFFPC)系统中人为操作不当引起的潜在危险进行安全性分析。首先建立作战飞机IFFPC系统的STAMP模型,进而生成作战飞机IFFPC系统的STPA分析模型,最后根据提出的五类引起任务失败的原因因素,详细地进行作战飞机IFFPC系统不安全控制作用(UCA)的因素识别。结果表明:所采用的基于系统理论过程的分析方法弥补了传统安全性分析方法存在的缺陷,有效地解决了传统的FTA、FMEA等安全性分析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人为危险因素的问题,为含有人工控制器的复杂系统的安全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飞推综合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周俊.舰载机着舰飞/推综合控制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2].胡剑波,郑磊.综合火/飞/推控制系统复杂任务的STAMP建模和STPA分析[J].航空工程进展.2016

[3].束家熠.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过渡态控制优化与飞/推综合建模[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4

[4].郑翌,王新民,杨森,谢蓉.基于LQG/LTR控制的大型客机飞/推综合控制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

[5].王健康,张海波,孙健国,李永进.发动机复合模型及其在飞/推综合优化控制中的应用(英文)[J].TransactionsofNanjingUniversityofAeronautics&Astronautics.2012

[6].王日先.飞/推综合系统建模与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

[7].王亚梅.飞推综合控制仿真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

[8].周小平.基于无人机的飞推综合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

[9].刘选民,田福礼,杨建国.综合火/飞/推控制系统试飞技术模拟研究[J].飞行力学.2007

[10].龙飞.基于舰载飞机的飞推综合控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

标签:;  ;  ;  ;  ;  

飞推综合控制论文-周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