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产业集聚论文-李海杰,邵桂华,王毅

体育产业集聚论文-李海杰,邵桂华,王毅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育产业集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体育产业,产业集聚,产业效率

体育产业集聚论文文献综述

李海杰,邵桂华,王毅[1](2019)在《我国体育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2016年的体育产业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和区位熵分别测算了我国体育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和空间集聚水平,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索了影响体育产业效率的因素,继而检验了体育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对产业效率的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体育产业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着的集聚现象,体育用品制造业总资产集聚、体育用品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集聚、体育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集聚对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着,而体育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集聚对体育产业效率有明显提升作用。此外,某一地区与体育产业效率相关的误差,会传递给邻近周边地区,并抑制后者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针对高—低(HL)体育产业效率集聚区与低—低(LL)体育产业效率集聚区,分别提出了中心—外围、"飞地经济"发展模式。(本文来源于《天津体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海杰[2](2019)在《空间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效率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将扩大产业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中流动和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确定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始,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随之地区集聚现象也越发明显。其要素流动性较强的特性决定了体育产业集聚不仅可以通过共享劳动力市场和知识外溢等正向外部性促进产业的增长,也可以通过同类行业间争夺资源等造成的拥挤效应对产业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对我国体育产业空间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将对我国体育产业布局规划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方法:1.2DEA(数据包络分析)是使用数学模型对决策单元(Desicio-Making Units,简称DMU)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的非参数系统分析方法。根据对各DMU观察的数据判断DMU是否为DEA有效,其本质是判断DMU是否处在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上。运用DEA模型探索体育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既是对体育产业系统内部运行效率的评测,更是企图在此基础上找出产出不足的低效部分,确定影响体育产业效率的关键因素。2.本文选择纳入的空间效应适用于处理截面数据的空间常系数回归模型,包括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主要探索各因素在一个地区溢出效应的有无。空间误差模型主要探索观测值受相邻地区未考虑到的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1.我国体育产业资源的效率不高且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体育服务业产出的发展空间很大。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出不足率明显高于体育服务业产出不足率。两者在资金投入和人员安排的结构上需要不断调整和进一步优化。各省份仍需认清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挖掘和抓好适宜本省份发展的潜力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体育产业结构,将资源投入切实转化为产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各方面资源投入结构有待改善。规模报酬结果表明在整体上加大体育产业财力、人力资源投入将对大多数省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2016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集聚水平高于体育服务业,前者在资产投入、人力投入和产业收入上的集聚水平差别较后者大。此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强于体育服务业,体育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入集聚程度大于财力资本投入集聚程度。我国体育产业各集聚指标状态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这是国家在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今后体育产业区域布局规划中应关注的问题。3.体育产业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着的集聚现象,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空间误差模型结果显示在投入要素集聚中,体育用品制造业总资产集聚、体育用品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集聚与体育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集聚对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着,而体育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集聚对体育产业效率有明显提升作用,规模效应显着。SEM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λ小于零,即某一地区与体育产业效率相关的误差,会随着基于邻接关系的空间权重矩阵冲击给邻近地区,并抑制该地区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4.高—低(HL)体育产业效率集聚区应采用中心—外围发展模式;而低—低(LL)体育产业效率集聚区更适宜飞地发展模式。研究结论:1.政策的制定和颁布,需充分考虑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现状与其空间关联性,加强和促进相邻省份之间体育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生产要素跨省域流动提供基础和保障。尤其体育产业效率低—低聚集区的省份,需要积极寻求体育产业投入资源合理科学配置方式,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以改变低效现状,探索体育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2.优化体育用品制造业与体育服务业资本投入结构,重点考虑体育服务业资本投入的空间格局,支持体育服务企业资本区域空间集聚,以充分发挥体育服务业资本集聚对本地区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尽可能减小体育产业效率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产业效率的抑制作用。在资本集聚的同时,需求注意企业管理方式及技术的创新,以创新为又一驱动力,多向多方式促进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3.加强体育产业区域间良性互动,通过协调管理方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和人力资源培养与引进,积极争取和创造与外界沟通的途经与桥梁。通过引进体育产业关联产业,重构区域经济产业链,利用其他产业或者当地区域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开拓体育市场,吸引资金流入,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李颖[3](2019)在《2022冬奥会推动下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大型体育赛事具有显着辐射带动效应,对举办地及周边区域的经济结构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影响。由于2022年冬奥会由北京和张家口共同承办,为京津冀区域内以冰雪旅游产业为主导的体育旅游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对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及产业集聚发展均有一定影响,因此,本文通过构建体育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对京、津及河北省11个地级城市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根据评价分析结果,引入空间位置关系变量对京津冀区域内体育旅游发展水平做空间自相关分析,意在从京津冀区域整体的角度探测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的聚集性及特定局部区域的关联性,了解在2022冬奥会背景下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现状,探索影响、促进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的生成动力和发展动力,解释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的动力机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推动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研究方法: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等方法,构建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体系由供给要素、市场需求要素、关联产业发展要素、相关支持要素等4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29个叁级指标构成。通过因子分析法将已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中的众多可观测变量数据指标降维分类,利用主成分分析法通过方差最大原则正交变换矩阵,提取公因子,量化影响要素指标,计算评价指标权重,揭示其影响要素间内在发展规律及因子间相互作用关系,综合评价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其次,利用综合因子得分作为变量,引入空间自相关系数度量检验一个区域单位上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情况与其相邻空间点的相关程度,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利用Open Geo DA软件计算局部莫兰(Moran’s I)指数,绘制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空间局部Moran’s I散点图和LISA集聚图,判断区域内部是否存在高-高相邻、低-低相邻或高-低(低-高)交叉分布等空间集聚特征。通过局部空间指数反映了区域内某一城市的体育旅游发展水平得分值与其周围所有邻域城市得分值的共变情况。可视化显示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空间集聚特征。最后,根据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解析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分布现状,分析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根据京津冀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呈非均衡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区位分布特征和高发展落差。京、津两地处于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链的顶端,是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的主核心点,其对周边体育旅游产业的发展既有制约作用又有辐射带动作用,京、津两地对其周边紧邻的河北省北部城市地区的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显着的扩散效应,在京、津两城市辐射带动下,张家口、承德、秦皇岛、唐山等地区形成了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高-高集聚区,而对紧邻以南的部分地区产生梯次辐射效应,京津冀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根据京津冀区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区域内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相关问题: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体育旅游产业投入不足等是促成高-高集聚、低-低集聚等空间分布特征的重要原因之一。缺乏产品定位,区域旅游吸引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河北省各部分地区产业延伸不足,产品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与京、津两城市相比具有较大差距。区域内部存在明显的高发展落差,导致京、津等城市的环境承载力降低,对于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较大挑战。研究结论:1)河北省部分体育旅游产业发展低集聚区,应以2022冬奥会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建设围绕京津两地的体育旅游特色产业带,形成产业对接协作、协同发展。借助京津周边地区独特的体育旅游资源,加强产业联动、产业融合,发展张家口、廊坊、承德、保定、唐山、秦皇岛等城市的健身休闲、康体养老、旅游会展、竞赛表演等体育旅游产业,打造体育旅游产业精品示范区。2)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模式,以京、津两城市为区域增长极,加快完善线状基础设施(束)建设,遵循"点-轴系统"理论进行产业延伸,形成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网络,推进京津冀全域体育旅游产业发展模式。3)以2022冬奥会为背景,京津冀叁地应联合规划设计,做好体育旅游产品品牌定位,以体育旅游特色小镇建设为节点,形成关联产业集群,整合京津冀区域冰雪旅游产业资源,建设张家口滑雪产业核心区和承德冰上产业核心区,打造叁地体育旅游的北方冰雪特色高地。培育雄安新区新增长极,利用"城、淀、苑、林"等不同环境载体打造体育休闲旅游新高地,优化体育旅游产业,带动南部地区体育旅游产业发展,驱动区域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王佳玉,况佩杰[4](2019)在《“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产业集聚水平研究——基于安徽省和江苏省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以"体育强国建设"为研究背景,利用区位熵和产业集中度着重分析了安徽省和江苏省的产业集聚水平。结果表明:安徽省的产业集聚水平低于江苏省,但始终处于上升状态,江苏省产业集聚水平较高,自2006年-2017年区位熵结果始终大于1。安徽省产业集中度低于江苏省,业态之间差距较大。基于此,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9年28期)

白薇[5](2019)在《京津冀体育旅游业产业结构与集聚水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体育旅游是以观看、欣赏和参与有关体育活动为主的一种新兴旅游产品。通过对京津冀体育旅游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构建区域集聚效应模型,对京津冀体育旅游业的集聚水平与专业化程度进行定量评价与研究。研究发现,北京的体育旅游业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专业化程度较高,极化效应已经显现,而天津与河北的内资企业发挥主导作用,不具有空间集聚优势;北京作为京津冀的核心区域,辐射效应有待提高。(本文来源于《当代体育科技》期刊2019年27期)

曹电康,苏转平[6](2019)在《资源整合视角下山西省体育产业集聚区发展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市场经济的变迁,体育产业结构也处于不断调整的变动状态当中,资源的整合与集聚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山西省借助其独特的发展因素,通过开发体育产业集聚区推动了产业化市场经济的增长,但从资源整合视角来看仍存在诸多瓶颈,亟待以全新发展路径加以突破。现立足于的山西省体育产业集聚区的主要发展因素,针对其具体发展路径展开分析探讨,仅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休闲》期刊2019年09期)

王军,柯文进,孙珊珊,冀文彦,张蔷薇[7](2019)在《2022冬奥会背景下北京体育及相关产业集聚研究——基于区位熵及空间基尼系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北京携手张家口联合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北京体育及相关产业迎来重大发展契机。为了测度北京体育及相关产业集聚水平,采用区位熵和空间基尼系数方法对2008—2016年北京体育及相关产业进行测算,分析冬奥会申办成功对北京体育及相关产业空间分布状况和空间分布均衡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北京冬奥会的申办对北京体育及相关产业专业化水平和集聚程度具有强化效应;②北京冬奥会对北京体育及相关产业空间集聚有影响,但有时效性。最后为北京市体育及相关产业管控及调整提供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地域研究与开发》期刊2019年03期)

张乙画[8](2019)在《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体育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区域内,2009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2013年1月正式成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各项体育产业利好政策,我国体育产业步入加速发展期。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作为全国目前唯一一家体育类国家大学科技园,如何满足体育企业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吸引更多的体育企业前来注册、经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拟对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体育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把握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未来发展,推动体育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良好体育产业氛围,推动体育企业健康发展。本文对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体育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证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理论基础,包括前两章。第一、二章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本文的研究框架收集和整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并对主要概念进行界定,分析了产业集聚理论,确定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线。第二部分是实证研究,首先通过企业发展数量、园区税收发展情况、2018年注册企业情况等分析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现状,接下来筛选确定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体育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指标内容,设计调查问卷,获取调查数据,运用SPSS22.0对收集来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体育产业集聚重要性问项进行因素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形成区位条件、人文资源、政策支持、配套服务、产业水平五个因子构成的模型,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FA)验证了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体育产业集聚影响因素测度模型,分析模型的内部一致性。通过结果,验证了本研究的测度模型设计结构合理,可以证明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体育产业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对企业满意度和企业行为意愿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产业水平、区位条件、人文资源、政策支持四个因素对企业行为意愿有着正向影响。根据本文研究结果,结合科技园目前实际情况,给出提升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产业集聚效果的建议。期待为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使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更好的发展。(本文来源于《上海体育学院》期刊2019-06-01)

李海杰[9](2019)在《中国体育产业集聚及其对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利用我国31个省份2016年的体育产业相关数据,首先通过数据包络分析和区位熵等分别测算了我国体育产业投入产出效率和空间集聚水平,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探索了影响体育产业效率的因素,并检验了我国体育产业空间集聚对投入产出效率的空间效应。最后提出了今后体育产业空间发展模式和建议。研究结果显示:(1)我国体育产业效率不高且有待进一步提高。体育用品制造业与体育服务业在资金和人员投入结构上需要不断调整和进一步优化,体育服务业产出的发展空间很大。规模报酬结果表明在整体上加大体育产业财力、人力资源投入对大多数省份体育产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2)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集聚水平和专业化程度高于体育服务业。此外,体育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入集聚程度大于财力资本投入集聚程度。总体上,各投入产出要素的集聚水平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除体育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集聚指标外,其他5个指标均存在空间依赖性。大部分省份处于低低同质区,其次为高高同质区和低高异质区,少数省份处于高低异质区。(3)体育产业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着的集聚现象。空间误差模型估计结果表明,在投入要素集聚中,体育用品制造业总资产集聚、体育用品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集聚与体育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集聚对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着,而体育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集聚对体育产业效率有明显提升作用。此外,某一地区与体育产业效率相关的误差,会传递给邻近周边地区,并抑制后者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4)针对以陕西为中心的高—低(HL)体育产业效率集聚区提出了中心—外围发展模式;针对以甘肃为中心的低—低(LL)体育产业集聚区提出了飞地发展模式。同时,对两种模式的可行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分别提出了具体的协同发展实施路径。(本文来源于《吉林体育学院》期刊2019-05-01)

马瑞雪,管文潮[10](2018)在《资源整合视角下合肥市体育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议》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资源整合视角下,合肥市体育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现状,不但代表合肥市的具体发展情况,更是代表了整个安徽省的发达水平,研究和分析合肥市体育产业集聚区的进展。关注资源整合视角下的方法和效果。有效的资源整合,转变管理及发展方式,降低当地体育事业中存在的风险,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黑河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体育产业集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目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将扩大产业要素在更大空间范围中流动和布局提出了更高要求。自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确定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将超过5万亿元的发展目标,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始,我国体育产业迅速发展,随之地区集聚现象也越发明显。其要素流动性较强的特性决定了体育产业集聚不仅可以通过共享劳动力市场和知识外溢等正向外部性促进产业的增长,也可以通过同类行业间争夺资源等造成的拥挤效应对产业增长产生抑制作用。对我国体育产业空间集聚与产业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将对我国体育产业布局规划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方法:1.2DEA(数据包络分析)是使用数学模型对决策单元(Desicio-Making Units,简称DMU)进行相对效率评价的非参数系统分析方法。根据对各DMU观察的数据判断DMU是否为DEA有效,其本质是判断DMU是否处在生产可能集的前沿面上。运用DEA模型探索体育产业资源利用效率,既是对体育产业系统内部运行效率的评测,更是企图在此基础上找出产出不足的低效部分,确定影响体育产业效率的关键因素。2.本文选择纳入的空间效应适用于处理截面数据的空间常系数回归模型,包括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主要探索各因素在一个地区溢出效应的有无。空间误差模型主要探索观测值受相邻地区未考虑到的因素和随机误差的影响情况。研究结果:1.我国体育产业资源的效率不高且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体育服务业产出的发展空间很大。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产出不足率明显高于体育服务业产出不足率。两者在资金投入和人员安排的结构上需要不断调整和进一步优化。各省份仍需认清本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挖掘和抓好适宜本省份发展的潜力产业,优化产业布局,改善体育产业结构,将资源投入切实转化为产出。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结果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各方面资源投入结构有待改善。规模报酬结果表明在整体上加大体育产业财力、人力资源投入将对大多数省份体育产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2016年我国体育用品制造业的集聚水平高于体育服务业,前者在资产投入、人力投入和产业收入上的集聚水平差别较后者大。此外,体育用品制造业的专业化程度强于体育服务业,体育服务业的人力资本投入集聚程度大于财力资本投入集聚程度。我国体育产业各集聚指标状态呈现出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这是国家在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今后体育产业区域布局规划中应关注的问题。3.体育产业效率在空间上存在显着的集聚现象,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视角,空间误差模型结果显示在投入要素集聚中,体育用品制造业总资产集聚、体育用品制造业平均用工人数集聚与体育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集聚对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不显着,而体育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集聚对体育产业效率有明显提升作用,规模效应显着。SEM模型的空间自相关系数λ小于零,即某一地区与体育产业效率相关的误差,会随着基于邻接关系的空间权重矩阵冲击给邻近地区,并抑制该地区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4.高—低(HL)体育产业效率集聚区应采用中心—外围发展模式;而低—低(LL)体育产业效率集聚区更适宜飞地发展模式。研究结论:1.政策的制定和颁布,需充分考虑各地区体育产业发展实际现状与其空间关联性,加强和促进相邻省份之间体育企业的交流与合作,为生产要素跨省域流动提供基础和保障。尤其体育产业效率低—低聚集区的省份,需要积极寻求体育产业投入资源合理科学配置方式,通过走出去和引进来以改变低效现状,探索体育产业高效可持续发展模式。2.优化体育用品制造业与体育服务业资本投入结构,重点考虑体育服务业资本投入的空间格局,支持体育服务企业资本区域空间集聚,以充分发挥体育服务业资本集聚对本地区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作用,尽可能减小体育产业效率溢出效应对周边地区产业效率的抑制作用。在资本集聚的同时,需求注意企业管理方式及技术的创新,以创新为又一驱动力,多向多方式促进体育产业效率的提升。3.加强体育产业区域间良性互动,通过协调管理方式创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引进和人力资源培养与引进,积极争取和创造与外界沟通的途经与桥梁。通过引进体育产业关联产业,重构区域经济产业链,利用其他产业或者当地区域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开拓体育市场,吸引资金流入,大力发展体育服务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育产业集聚论文参考文献

[1].李海杰,邵桂华,王毅.我国体育产业集聚对产业效率的影响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9

[2].李海杰.空间视角下我国体育产业效率与产业集聚的关系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3].李颖.2022冬奥会推动下京津冀体育旅游产业集聚发展对策研究[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王佳玉,况佩杰.“体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体育产业集聚水平研究——基于安徽省和江苏省的比较分析[J].价值工程.2019

[5].白薇.京津冀体育旅游业产业结构与集聚水平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

[6].曹电康,苏转平.资源整合视角下山西省体育产业集聚区发展路径[J].休闲.2019

[7].王军,柯文进,孙珊珊,冀文彦,张蔷薇.2022冬奥会背景下北京体育及相关产业集聚研究——基于区位熵及空间基尼系数方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

[8].张乙画.上海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体育产业集聚影响因素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9

[9].李海杰.中国体育产业集聚及其对效率的影响[D].吉林体育学院.2019

[10].马瑞雪,管文潮.资源整合视角下合肥市体育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议[J].黑河学院学报.2018

标签:;  ;  ;  

体育产业集聚论文-李海杰,邵桂华,王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