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热流密度散热论文-刘津平,孙铭泽,焦龙,扈琪,石睿智

高热流密度散热论文-刘津平,孙铭泽,焦龙,扈琪,石睿智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热流密度散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热流密度,植物蒸腾作用,毛细结构,强化散热

高热流密度散热论文文献综述

刘津平,孙铭泽,焦龙,扈琪,石睿智[1](2019)在《仿植物蒸腾作用的高热流密度散热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仿照植物蒸腾作用原理,利用毛细结构和相变技术研究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问题。以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 LED)作为散热对象、乙醇溶液作为相变工质,考察了不同种类毛细材料特性和材料厚度对散热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毛毡材料价格便宜、加工方便,能够把LED的温度降到80℃。毛毡材料的厚度以8~12 mm为宜,乙醇溶液体积分数在80%以上散热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化学工业与工程》期刊2019年06期)

张乐,刘小刚,闭治跃,吉庭武,黄勋[2](2018)在《高功率激光装置高热流密度散热技术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高功率激光装置散热要求,综述了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热管冷却、喷雾冷却、冲击射流冷却、微通道结构等典型高热流密度散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现有冷却技术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发现,喷雾冷却、冲击射流冷却、微通道结构是叁种非常有效的冷却方式,为处理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来源于《环境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杨雪,吕坤鹏,唐晓军,梁兴波[3](2018)在《高热流密度热沉散热能力数值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固体激光器增益介质的热效应问题严重制约了高功率固体激光器的发展。本文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通过数值仿真实验对比散热热沉的主要几何参数(包括热沉基底厚度、肋片高度、肋片宽度、肋片间距)对散热效果的影响;同时也分析了不同的外部流量条件下热沉的散热性能。计算结果表明:优化热沉几何参数,选取适宜的流量,热沉散热效果会有一定提升。(本文来源于《激光与红外》期刊2018年01期)

杨威[4](2017)在《动态高热流密度下热电器件的性能分析及其散热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温差发电技术,也被称为热电发电,是利用半导体材料在温差的作用下形成的seebeck效应来产生电动势,它可以直接将热能转换成电能。温差发电器件以其安全可靠、无噪音、利用废热等优点被全世界范围的学者所关注,具有无限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热电器件在使用过程中常常面临着发电效率不高、由高热流引起的热应力过大以及冷端散热不及时等问题。本文对以上问题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工作。在传热-发电模块,本文首先建立了热电器件优化效率的数学模型。为了能够提高单位体积的电学输出性能,本文从优化热电臂的结构尺寸出发,提出了一种新型的紧凑式温差发电器件,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将其与传统式、尺寸优化式温差发电器件的电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C-TEG表现出优异的输出电学性能;与T-TEG相比,C-TEG的电压、功率和效率略有下降;其单位体积(面积)的输出电压、输出功和输出效率却有着明显的提高,且提高的幅度随外接负载阻值的增大而增加。在传热-应力模块,本文以“层迭式”热电器件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电器件的传热和应力耦合数学模型,分析将稳态非均匀热流、均匀热流以及瞬态热流施加于热端表面时,系统的传热特性以及由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热应力主要产生于水平方向上的热不均匀性,这是造成系统出现疲劳损坏和失效的重要原因。当热流集中度增大时,水平方向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会增加,热端部分热应力变化显着,达到了16.3GPa。此外,瞬态热流会使系统产生周期性的应力波动,波动的幅值可达0.6GPa,这会严重影响系统的使用生命周期。进一步地,针对热电器件冷端散热问题,文本还采用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一种带有丁胞(凸型丁胞、凹型丁胞、混合丁胞以及无丁胞结构)的冲击射流微通道的流动与换热。结果表明:凸型丁胞优于无丁胞结构,混合丁胞结构次之,凹型丁胞的换热最差。凸型丁胞具有减阻降压效果。对于综合性能性能而言,凸型丁胞结构优于无丁胞结构,而凹型丁胞结构最差。(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谢泽涛[5](2017)在《高热流密度LED离子风散热系统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LED的功率增长速度越来越快,产生的热流密度越来越高,LED对创新、先进的散热技术的需求越来越紧迫,对散热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散热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制约LED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由此可见,LED急需新一代散热技术,该技术应该具备以下优点:高散热效率,小重量,小体积,低成本,低噪音,低功耗,可集成度高,没有运动部件等。离子风散热技术具备这些优点,很可能成为满足LED散热的新一代散热技术。本文基于电晕放电理论,设计了一种离子风发生装置,装置由针状发射电极和网状收集电极组成,其具备前面提到的各个优点,能与LED芯片高度集成,实现一体化封装;同时,设计了实验测试平台,对影响离子风发生装置性能的关键参数进行了研究,重点研究了发射电极形状、收集电极形状、电极间距和工作电压等因素对离子风发生装置的影响,针对散热表面尺寸为40mm×40mm的高热流密度LED芯片设计了离子风发生装置阵列,进而设计出满足LED芯片散热需求的离子风散热系统,同时,设计对比实验,对比分析离子风散热系统与传统强制风冷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具体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采用紫铜作为发射电极和收集电极的材料,利用激光加工设备对0.1mm厚度的紫铜板进行激光加工,通过后期组装制成离子风发生装置,使用单一变量法对网状收集电极网格尺寸、针状发射电极直径和电极间距等影响因素逐一展开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收集电极网格尺寸为1.0mm×1.0mm、发射电极直径为0.122mm、电极间距为5mm是优选的结构参数,实现的最高风速达到2.45m/s。2.设计了一个适用于离子风发生装置阵列性能测试的实验平台,通过控制单一变量,对离子风发生装置阵列纵向间距、横向间距,以及收集电极与散热表面夹角等关键参数进行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优选的纵向间距为6mm,优选的横向间距为2.64mm,收集电极与散热表面夹角优选值为30°,实现的最低温度为50.29°C。3.分别研究了不同热流密度、不同工作电压等因素对LED离子风散热系统性能的影响,并设计对比实验,对比分析离子风散热系统与传统强制风冷散热系统的散热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0.3752cm W热流密度下,系统的散热效果最佳,实现的对流换热系数最高可达到75.56W/(㎡·K);当工作电压为4.2k V时,系统的散热效果良好,实现的对流换热系数最高可达到66.71W/(㎡·K);当功耗在0-0.026W时,离子风散热系统占有绝对优势,实现的对流换热系数最高可达到51.30W/(㎡·K)。本文为高热流密度LED离子风散热系统的设计、结构优化提供了新思路,对离子风散热系统的传热特性和应用研究丰富了LED芯片热管理的应用体系,为以LED芯片为代表的高热流密度芯片的热设计提供了新方案。(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7-05-01)

高文忠,梁建尧,李长松,吕雯[6](2016)在《基于真空沸腾的高热流密度散热过程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液体低压沸腾过程吸收大量潜热的机理,设计并搭建利用普通冷却水驱动即可实现高热流密度散热的新型试验装置,并从过热度、蒸发压力、冷却水温等方面对热流密度及散热壁面温度的影响进行了试验测试。试验数据表明:真空中水沸腾曲线与常压下有明显区别,在过渡沸腾区呈轻微下降后快速增加;初始压力对真空沸腾特性影响显着,绝对压力越低,热流密度越大;冷却水温度对沸腾换热有影响,但不明显,通过大幅降低冷却水温度以提高沸腾换热能力不可取;冷凝能力不足可使散热迅速恶化,冷凝端设计时应考虑足够的余量,以避免极端条件下散热恶化。(本文来源于《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期刊2016年09期)

陈萨如拉,朱丽,孙勇[7](2015)在《高热流密度器件散热技术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高热流密度器件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之中,为了确保高热流密度器件的可靠运行,对热控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典型高热流密度器件散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本文来源于《流体机械》期刊2015年05期)

郝俊娇,潘日,周刚,张亚军,庄俭[8](2015)在《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中热管散热技术的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是影响电子元件使用寿命与安全性的重要因素,热管以其空间尺寸小、冷却能力高、无需消耗动力等优点在高热流密度元件的散热技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文中总结了热管散热器整体结构设计的创新尤其是热管的不同排布和组合,研究了热管元件性能的提高包括热管内部吸液芯的改进、复杂结构吸液芯的制造,分析了纳米流体工质的引入对换热效果的强化,介绍了散热器热性能分析和参数优化的相关方法。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提出了新概念热管散热器的结构设计、纳米流体理论模型及复合吸液芯的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发展趋势与展望。(本文来源于《化工进展》期刊2015年05期)

贺高明[9](2014)在《应用于高热流密度散热的吸热反应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存在着许多高热流密度,甚至超高热流密度的场合,因此,高热流密度的散热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较为成熟的强化冷却方式,包括强迫风冷、强迫液冷、水池沸腾、喷雾冷却、微槽道冷却以及微射流阵列冷却等,均属于基于工质物理相变的物理热沉冷却方法,受到工质汽化潜热能力的限制,已经无法满足超高热流密度,比如超高温反应釜、超高温燃气轮机发动机、超高马赫数推进器、大功率激光泵等极端物理条件的散热需要。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开展了以化学热沉作为散热方式的研究,许多研究着眼于将化学吸热反应应用于冷却的方法,例如,成功地将乙醇脱水制乙烯的吸热反应应用于列管式换热器,带走热量,避免结焦;将甲烷的吸热重组反应应用于燃气轮机叶片的内部冷却等等。伴随着大马赫数飞行器的研究,化学热沉方式更具有普通换热不可替代的地位,但是目前化学热沉的研究都着眼于复合链分解吸热的长链碳氢燃料,应用于其他场合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对化学吸热反应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领域较窄,对于超高热流密度快速散热的理论研究没有深入,热量传递时间控制问题更是很少涉及,更需要从传热角度进行理论探索和研究。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化学/相变复合传热新思路,采用活性碳-二氧化碳水合物作为冷却介质,利用化学热沉快速移除热量。该过程中,有叁个步骤会吸收系统中的热量:二氧化碳水合物汽化分解吸收热量;混合物相变以及升温至反应温度吸收热量;碳与二氧化碳及水发生吸热反应吸收热量。其中,吸热反应吸收的热量占吸收总热量的主要部分。理论计算得知,单位摩尔水合物通过该过程吸收的热量是等量的水汽化潜热的10倍,另外,反应产物一氧化碳和氢气可以作为高热值燃料再次循环使用,相当于将能量从一种工质转移到另一种工质,为能量循环使用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同时,由于反应时间的可控性,从根本上解决了瞬间热移除的问题。本文采用理论计算、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叁者结合的方法,重点研究了C-CO2化学吸热反应。理论计算结果表明,C-CO2化学吸热反应的散热能力远大于水相变的散热能力,同时,反应非常迅速,当达到一定温度时(1400K左右),反应时间可以达到百分之一秒数量级。模拟计算了在高热流密度条件下,运用C-CO2化学吸热反应进行散热的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相符,说明了数值模拟的有效性。高温热基板喷射冷却数值模拟结果表明:CO2进气速度一定时,热基板表面温度随着碳粉喷射速度的增加而降低;碳粉喷射速度一定时,热基板表面温度随着CO2进气速度的减小而降低。通过自行设计的喷射冷却实验平台,探究将碳与二氧化碳吸热反应应用于实际散热的初步可行性。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温下,利用该吸热反应,可以达到降温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4-05-10)

陈世锋[10](2014)在《雷达制导部件高热流密度组件散热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军用电子器件和微波器件的发展,高功率密度器件在军用电子装备上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军用电子装备的功率密度越来越大,对散热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中针对弹载雷达高热流密度组件的散热问题,论述了一种基于均温板的强迫液冷散热方法,并对设计分别进行了120 s时瞬态分析和稳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高热流密度芯片能够正常工作,可以保证弹载雷达制导部件的工作要求和连续性测试需求。(本文来源于《电子机械工程》期刊2014年02期)

高热流密度散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满足高功率激光装置散热要求,综述了空气冷却、液体冷却、热管冷却、喷雾冷却、冲击射流冷却、微通道结构等典型高热流密度散热技术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以及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现有冷却技术存在的问题。综合分析发现,喷雾冷却、冲击射流冷却、微通道结构是叁种非常有效的冷却方式,为处理高热流密度散热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热流密度散热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津平,孙铭泽,焦龙,扈琪,石睿智.仿植物蒸腾作用的高热流密度散热的研究[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9

[2].张乐,刘小刚,闭治跃,吉庭武,黄勋.高功率激光装置高热流密度散热技术探讨[J].环境技术.2018

[3].杨雪,吕坤鹏,唐晓军,梁兴波.高热流密度热沉散热能力数值仿真分析[J].激光与红外.2018

[4].杨威.动态高热流密度下热电器件的性能分析及其散热特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5].谢泽涛.高热流密度LED离子风散热系统性能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7

[6].高文忠,梁建尧,李长松,吕雯.基于真空沸腾的高热流密度散热过程的试验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16

[7].陈萨如拉,朱丽,孙勇.高热流密度器件散热技术的研究进展[J].流体机械.2015

[8].郝俊娇,潘日,周刚,张亚军,庄俭.高热流密度电子元件中热管散热技术的进展[J].化工进展.2015

[9].贺高明.应用于高热流密度散热的吸热反应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10].陈世锋.雷达制导部件高热流密度组件散热技术[J].电子机械工程.2014

标签:;  ;  ;  ;  

高热流密度散热论文-刘津平,孙铭泽,焦龙,扈琪,石睿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