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保护性约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人性化护理,保护性约束
保护性约束论文文献综述
陈银丽[1](2019)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2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67例,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2%,显着高于对照组的75.81%(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率为97.01%,显着高于对照组的80.65%(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思维障碍、激惹性及敌对性评分改善程度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能力、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及社会兴趣评分改善程度均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干预在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本文来源于《按摩与康复医学》期刊2019年24期)
张丽艳[2](2019)在《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的护理效果。方法:以8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取常规保护性约束的为对照组,在护理中应用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每人约束的时间、次数,以及护理后的危险行为次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而护理后的依从性显着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优化性保护约束流程,可减少其约束的时间、次数及危险行为,提高其依从性,值得重视。(本文来源于《名医》期刊2019年11期)
谢应菊[3](2019)在《风险评估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应用风险评估在对患有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的858名住院精神障碍患者通过随机表数字法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29名。甲组患者选择常规方法对其实施保护性约束;乙组患者选择风险评估的方法对其实施保护性约束。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的风险行为发生率以及保护总时长、白天保护时长、夜晚保护时长。结果甲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的风险行为发生率8%,乙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的风险行为发生率3%(P<0.05)。同时甲组患者的保护总时长、白天保护时长、夜晚保护时长都要大大长于乙组患者所需要的时间(P<0.05)。结论应用风险评估手段在对患有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中的具有良好的护理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8期)
邓雪琳,邵银花[4](2019)在《保护性约束护理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保护性约束护理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签方式将入选的160例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约束护理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保护性约束护理管理。对比两组巡视记录单填写质量评分、约束错误(方式、位置、松紧程度选择)及约束相关并发症、意外拔管、跌倒/坠床、输液外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巡视记录单填写质量评分显着升高(P<0.05);约束护理方式选择、位置选择及约束松紧程度选择错误发生率显着下降,约束相关并发症、意外拔管及输液外渗发生率显着下降(P<0.05);患者(家属)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显着提高(P<0.05);两组跌倒/坠床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护理管理,可降低约束相关并发症及其它躁动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巡视记录单填写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陈亚萍[5](2019)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临床调查及护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调查统计本院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 2018年1月~2018年12月,从本院挑选1537例精神科接受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结合分析结果拟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约束原因主要为危险他人安全行为及危险、伤害自身及危险以及扰乱医疗秩序,约束例次一共2590次,其中危险他人的约束次数为1284次、危害自身为388次、扰乱医疗秩序的约束次数为918次,所占比例分别为49.58%、14.98%、35.44%。结论临床中在精神科实施保护性约束的概率较大,对相关约束程序予以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并需要积极实施护理措施,以提升约束效果。(本文来源于《心理月刊》期刊2019年20期)
蔡燕玉,张玉珊,江艳嫦[6](2019)在《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保护性约束期间情绪和舒适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期间予以心理护理干预模式,通过观察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探索最佳护理措施,裨益临床。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本科室收治的行保护性约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心理护理干预模式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2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焦虑情绪变化以及采用简化舒适状况量表治疗前、后评定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变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BPRS评分(17.05±5.66)分、SANS评分(32.01±5.76)分,均降低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生理得分(30.99±2.31)分、心理得分(34.96±3.43)分、社会文化得分(26.33±2.27)分与环境得分(15.12±1.31)分均增加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降低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期间不良情绪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20期)
刘丽蕊[7](2019)在《磁扣式约束带与布带式约束带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的疗效对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分析磁扣式约束带与布带式约束带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的疗效。方法:将本院精神科2017年5月~2019年5月接收的94例精神疾病住院患者根据随机单盲法分为布带组与磁扣组,分别采用布带式约束带与磁扣式约束带进行保护性约束,比较二组的约束效果。结果:保护性约束后,磁扣组的平均约束操作时间及持续约束时间均显着短于布带组,P<0.05;磁扣组约束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26%,显着短于对照组的19.15%,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采用磁扣式约束带进行保护性约束,能够有效缩短约束操作时间与持续时间,降低约束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保证约束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医疗器械信息》期刊2019年20期)
陈智怡[8](2019)在《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特定时间段收治的86名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在入院编号基础上随机分组,并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方式,对照组(n=43)采取一般约束护理,观察组(n=43)采取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对照组镇静燥度评分大于观察组;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甚佳。(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85期)
缪义红,丁晓平,王艳红[9](2019)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舒适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12月舒适护理实施前保护性约束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9例为对照组,2017年1—6月舒适护理实施后保护性约束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9例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保护性约束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首次约束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提升采用保护性约束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缩短首次约束持续时间。(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期刊2019年16期)
马琳吉[10](2019)在《保护性约束患者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究精神科保护性约束患者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对2016年3月至4月期间我院精神科13例行保护性约束患者开展护理质量检查,分析常规护理操作中的不足,制定改进措施并执行,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并且在2016年5月对5例保护性约束患者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比较质量改进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检查评分。结果质量改进前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为86.14分,护理满意度为87.2%;质量改进后护理质量检查评分为90.25分,护理满意度为92%,与先前相比有所提升。结论对传统护理操作中的缺陷进行明确,引进上级医院的制度、流程及巡视记录单,有依据的制定和实施改进措施,可有效提升患者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评分,对患者的健康及医院的护理水平均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可在临床中进行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4期)
保护性约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观察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的护理效果。方法:以82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成两组,采取常规保护性约束的为对照组,在护理中应用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的为观察组。对比并评价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每人约束的时间、次数,以及护理后的危险行为次数,均显着低于对照组,而护理后的依从性显着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应用优化性保护约束流程,可减少其约束的时间、次数及危险行为,提高其依从性,值得重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保护性约束论文参考文献
[1].陈银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保护性约束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的影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
[2].张丽艳.优化保护性约束流程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名医.2019
[3].谢应菊.风险评估在住院精神障碍患者保护性约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4].邓雪琳,邵银花.保护性约束护理在神经外科躁动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5].陈亚萍.精神科保护性约束的临床调查及护理对策[J].心理月刊.2019
[6].蔡燕玉,张玉珊,江艳嫦.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保护性约束期间情绪和舒适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
[7].刘丽蕊.磁扣式约束带与布带式约束带在精神科保护性约束中的疗效对照研究[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
[8].陈智怡.保护性约束临床路径护理在神经外科颅脑损伤躁动患者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缪义红,丁晓平,王艳红.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保护性约束中的舒适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9
[10].马琳吉.保护性约束患者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