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非设计点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超声速,逆向喷流,激波针,减阻防热
非设计点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何天琦,罗世彬[1](2019)在《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非设计点减阻防热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在非设计点状态下对钝头体的减阻防热性能,采用有限体积法求解叁维Navier-Stokes方程,并选用SST k-ω湍流模型,分别对不同迎角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钝头体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仿真结果表明:在0°~6°迎角范围以及不同马赫数下,带逆向喷流激波针均能起到较好的减阻效果,改善了驻点区域热环境,但随着迎角的增大,逆向喷流激波针对钝头体肩部区域的防热能力减弱。(本文来源于《飞行力学》期刊2019年06期)
王正鹤,赵希玮,王鑫斌,游泽宇,张甜甜[2](2018)在《非设计条件下跨声速压气机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非设计条件下跨声速压气机的性能和流场结构特点,获得了不同转速下跨声速压气机的特性和流场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转速的降低,最大压比点对应的流量逐渐减小。由于通道激波与吸力面附面层相互干涉,吸力面叶尖前缘形成堵塞区,随着转速的降低,叶片通道内激波位置前移,激波强度减弱。(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8年33期)
陈节贵,彭铖,杨金广,徐宝鹏[3](2018)在《带可调进口导叶的多级轴流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级轴流压气机为保证非设计转速下的性能,通常采用进口导叶(IGV)以及静叶可调的扩稳方法。为获得可靠的进口导叶性能以用于压气机初步设计和扩稳方案的初步筛选,基于Banjac和Petrovic等提出的IGV损失和落后角模型与平均中径计算相结合,开发了带有IGV的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分析工具。选用E3压气机作为算例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用的IGV模型在较大开度内具有较好的精度和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以为多级轴流压气机初步设计和扩稳方案确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热科学与技术》期刊2018年01期)
赵大刚,郭春雨,苏玉民,豆鹏飞,景涛[4](2017)在《L型吊舱式推进器直线运动和非设计工况下水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Experimental tests were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hyd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an L-type podded propulsor in straight-ahead motion and off-design conditions using an open-water measuring instrument developed by the authors for podded propulsors, a ship model towing tank, and under water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 measurement systems. Under the three types of conditions, the main parameters of an L-type podded propulsor were measured, including the propeller thrust and torque, as well as the thrust, side force, and moment of the whole pod unit. In addition, the flow field on the section between the propeller and the strut was analyzed.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dynamic azimuthing rate and direction and the turning direction affect the forces on the propeller and the whole pod unit. Forces are a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between the left and right azimuthing directions because of the effect of propeller rotation.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foundation for further research on L-type podded propulsors.(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期刊2017年01期)
唐伟,宋笔锋,张玉刚,焦俊[5](2017)在《两个设计点的螺旋桨气动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某垂直起降无人机对螺旋桨的总体设计要求,分析了同时满足两个设计点的螺旋桨设计难点,完成了对所设计螺旋桨性能要求的验证,探究了两个设计点对螺旋桨设计性能的影响及影响因素,获得对设计的指导性结论.通过CFX软件进行悬停和巡航状态下的数值计算,并与其车载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设计螺旋桨可满足设计要求,且数值模拟与车载试验结果基本吻合,误差不超过11%.将设计螺旋桨与单个设计点的旋翼或巡航螺旋桨进行对比,分析影响因素,发现两个设计点将会降低螺旋桨在每个单独设计点的工作性能,且通过减小起飞总质量和巡航速度、增加动力系统个数和功率来缩小设计点间差异可降低设计难度和性能损失.(本文来源于《航空动力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王智,尹立冰[6](2017)在《非设计工况下有机工质向心透平性能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某向心透平在非设计工况下的运行特性,保证向心透平高效经济地运行,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进行数值模拟,并且采用Peng-Robinson状态方程计算有机工质真实气体特性,分析了不同转速,进口总温和出口压力对向心透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工质向心透平性能受变工况的影响较大,控制好合理的进出口参数和转速水平对透平的高效运行至关重要;相对于其它变量,转速对透平效率的影响最大,进口总温最小;在设计工况下,转速、进口总温和出口压力对透平效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透平效率。(本文来源于《汽轮机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刘凯,李江,刘洋,田园,刘诗昌[7](2017)在《基于等换算转速调节的涡轮增压固冲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优良的涡轮增压固冲发动机(TSPR)的非设计点性能,提出了等换算转速、等余气系数的调节规律,通过确定TSPR非设计点共同工作过程,建立了TSPR非设计点性能模型。以高空高速(22km,Ma3.64)为设计点,计算和分析了0km,5km,10km,15km高度下TSPR的非设计点性能。结果显示:当采用等换算转速和等余气系数的调节规律时,TSPR非设计点工作范围宽广,具有良好的非设计点性能,最大推力是最小推力的3倍左右,最大比冲超过800s;在(10km,Ma2.5)的非设计点,通过调节转速,可以获得1.55倍的推力调节比和稳定的比冲性能;最后得出:提高转速,增加飞行速度,提高富燃流量驱涡流量比是增强TSPR性能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推进技术》期刊2017年01期)
吴颖川,姚磊,杨大伟,王铁军,贺元元[8](2015)在《曲面乘波进气道非设计状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超声速进气道在宽马赫数工作范围内保持高性能一直是个技术难点。设计了一种曲面乘波压缩进气道,并通过改变封口激波马赫数以满足宽马赫数范围内(Ma4.5~Ma6)高性能的要求。数值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适当降低进气道的封口马赫数(从Ma6降至Ma5.5)可以有效提高非设计点低马赫数时进气道的流量系数,从而提高超燃冲压发动机的非设计状态低马赫数推进性能;选择适当进气道侧板豁口后掠角度,又能保证低马赫数时进气道能够自起动,同时高马赫数时的发动机性能也能够基本保持,适当减小封口马赫数的进气道能够满足宽马赫数范围工作要求。(本文来源于《实验流体力学》期刊2015年04期)
张泠,卢豪,刘忠兵[9](2014)在《热电热泵在非设计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直流电源模拟太阳能电池板输出不稳定电压驱动热电热泵工作,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在连续长时间工作、电压跳跃变化和极限电压工况下,热电热泵冷端温度T c、热端温度T h、冷热端温差T d的变化对其制冷/制热的性能系数(COP)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宜的电压范围内,热电热泵的制冷速度快、工作性能稳定且能够长时间连续工作,而制热效果明显优于制冷效果,制热效率(E h)平均高于制冷效率(E c)约0.8;热电热泵的最佳工作电压区间为2~4 V,此时的冷端温度低、制冷量大、COP值在理想范围(E c=0.87~1.89,E h=1.75~2.75);随着工作电压增高,热电热泵的冷热端温差增大,COP值减小,当电压大于8V后,冷热端温差大于45℃,COP值降至最小,工作性能较差。(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4年03期)
蔡佳[10](2013)在《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起动及非设计状态性能估算》一文中研究指出进气道起动问题是高超声速推进系统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直接影响到超燃冲压发动机能否稳定、高效地工作。由于飞行器不可能始终处于设计状态,因此在偏离设计状态下进气道的性能同样十分关键。这些都是当前国内外研究者十分关心的话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工程实际意义。论文首先对二元高超声速进气道在脉冲风洞中超声速流场的建立过程进行了非定常数值模拟,构建了双波结构理论模型,并以几个典型阶段为例研究了流场建立过程中流场结构的变化。结合理论分析发现,初始条件对于双波结构强度有很大影响,进而改变了进气道的脉冲起动特性。而后,利用一维非定常特征线法构建了加速过程理论模型,并对二元进气道的加速起动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二元进气道在加速过程中流场结构的变化,以及加速度、内收缩比等因素对进气道起动特性的影响,获得不同内收缩比下进气道加速起动马赫数的预测公式。最后,编写了一套二元进气道设计程序,并提出了一种外压缩段粘性修正方法。在有粘情况下,利用该修正方法设计的进气道其流量系数比按照无粘设计高5%左右。采用优化的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安排计算方案,研究了不同飞行条件和几何设计参数对进气道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理论公式和大量数值模拟分别获得了外压段性能估算程序和整个进气道性能估算公式。通过与CFD结果对比发现,两者的误差分别在±5%和±10%以内,说明该程序和公式对非设计状态性能估算具有一定的可信度。(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3-12-01)
非设计点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采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了非设计条件下跨声速压气机的性能和流场结构特点,获得了不同转速下跨声速压气机的特性和流场结构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工作转速的降低,最大压比点对应的流量逐渐减小。由于通道激波与吸力面附面层相互干涉,吸力面叶尖前缘形成堵塞区,随着转速的降低,叶片通道内激波位置前移,激波强度减弱。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设计点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何天琦,罗世彬.带逆向喷流激波针非设计点减阻防热性能研究[J].飞行力学.2019
[2].王正鹤,赵希玮,王鑫斌,游泽宇,张甜甜.非设计条件下跨声速压气机性能分析[J].价值工程.2018
[3].陈节贵,彭铖,杨金广,徐宝鹏.带可调进口导叶的多级轴流压气机非设计点性能计算[J].热科学与技术.2018
[4].赵大刚,郭春雨,苏玉民,豆鹏飞,景涛.L型吊舱式推进器直线运动和非设计工况下水动力性能的试验研究(英文)[J].JournalofMarineScienceandApplication.2017
[5].唐伟,宋笔锋,张玉刚,焦俊.两个设计点的螺旋桨气动性能[J].航空动力学报.2017
[6].王智,尹立冰.非设计工况下有机工质向心透平性能数值研究[J].汽轮机技术.2017
[7].刘凯,李江,刘洋,田园,刘诗昌.基于等换算转速调节的涡轮增压固冲发动机非设计点性能研究[J].推进技术.2017
[8].吴颖川,姚磊,杨大伟,王铁军,贺元元.曲面乘波进气道非设计状态性能研究[J].实验流体力学.2015
[9].张泠,卢豪,刘忠兵.热电热泵在非设计工况条件下的性能分析[J].科技导报.2014
[10].蔡佳.高超声速二元进气道起动及非设计状态性能估算[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