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容分发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P2P技术,云平台,内容分发
内容分发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曹杰[1](2019)在《P2P技术在云平台内容分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网络用户数量的激增,以往云储存服务中用于内容分发的数据传递协议(HTTP超文本协议)已经不再适用,很容易出现网络拥堵、缓慢的现象,所以现代云平台内容分发需要得到改善。P2P技术的出现为实现该目标提供了契机,该项技术可以实现HTTP与P2P协议的转换机制,加快了内容分发速度,且不会影响性能。基于此,为了了解P2P技术在云平台内容分发中的应用,探讨了云平台内容分发现状、P2P的应用方式和P2P的应用模型。(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22期)
王磊,潘晓菲[2](2019)在《《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媒体融合、超高清、5G、商用密码等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加速广播电视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按照国家在商用密码、超高清等领域的战略部署,为保障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内容版权,2019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批准GY/T277-2019《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本文对本标准适用范围、应用场景、体系架构、关键技术进行解读。(本文来源于《广播与电视技术》期刊2019年09期)
王海蓉[3](2019)在《技术发展环境下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和内容分发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和内容分发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一是传播过程的分散、无序和碎片化,二是知识信息的巨量化,叁是知识传播的共时性要求更高。将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期刊运营中,通过更加富有创意和人性化的方法,尽量贴近受众需求,是提高期刊选题策划、组稿和内容分发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编辑》期刊2019年09期)
[4](2019)在《广播电视行业标准《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审查了《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标准编号为:GY/T 277-2019。该标准自7月5日起实施。(本文来源于《中国广播》期刊2019年07期)
[5](2019)在《广播电视行业标准《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发布》一文中研究指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电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体育广电和旅游局,广电总局国网公司、无线局、监管中心、卫星直播中心、广科院、规划院、设计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组织审查了《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现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予以发布。标准编号为:GY/T 277-2019。该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规划院负(本文来源于《中国有线电视》期刊2019年07期)
谢俊峰[6](2019)在《移动网络内容分发优化关键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大规模长时间使用导致移动网络数据流量的爆炸式增长。在移动网络数据流量中,内容相关的流量占主导地位,具有流量大、内容重复传输率高、流行度变化慢等特点。如何针对内容业务的这些特点,在有限的网络容量下应对移动数据流量的高速增长、优化内容传输,已经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内容缓存和分发技术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通过在距离用户近的网络节点部署缓存资源来就近响应用户的内容请求,可以缓解内容源服务器的负载压力,提升网络带宽利用率,减少内容冗余传输,降低内容传输时延,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内容服务体验。在移动通信网络中,根据缓存资源部署位置的不同,可以将内容分发技术分为移动核心网缓存技术、无线接入网缓存技术和终端设备缓存技术。本论文主要关注移动核心网缓存技术和无线接入网缓存技术,针对移动核心网,主要考虑兼容当前4G核心网(Evolved Packet Core,EPC)的内容分发优化方案。针对无线接入网,一方面考虑了面向多个内容提供商的缓存资源分配问题,另一方面将内容缓存技术与自适应视频流技术结合起来,研究了面向自适应视频流的能量有效的内容缓存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工作包括以下几点:1.提出了面向移动核心网的内容分发优化机制为了提高现有移动核心网4G EPC的内容分发效率,本论文提出了一种内容分发优化架构ICICD(ISP-Controlled In-network Content Distribution),通过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信息交互来高效地进行内容分发,基于集中式(集中式地进行信息的收集和维护)与分布式(分布式地处理用户请求)策略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更高效地处理用户请求,更有效地对内容进行传输。本论文对ICICD架构的关键组件(代理节点、缓存服务器、Tracker节点和源服务器)的功能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分图的内容预缓存算法,综合考虑链路状态信息和内容访问信息来选择最优的缓存服务器来预缓存新产生的内容。2.提出了面向多个内容提供商的无线接入网缓存资源分配机制现有针对无线接入网中内容缓存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内容缓存的性能优化和能量消耗方面,而忽略了面向多个内容提供商的缓存资源分配问题。本论文利用博弈论模型来解决在一个基站和多个内容提供商的场景下的缓存资源分配问题。系统被建模为寡头垄断市场,其中基站是产品(缓存资源)的提供方,以一定的价格(通过价格函数定义)向产品的需求方(内容提供商)收取费用。内容提供商对于缓存资源的竞争被建模为一个动态非合作古诺博弈模型,通过基于Newton-Raphson的迭代算法可以得到博弈模型的纳什均衡解。3.提出了面向自适应视频流的能量有效的无线接入网内容缓存机制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码率自适应流和可伸缩视频编码是两种常用的自适应视频流技术,可以根据用户的无线网络环境,自适应的为用户提供不同质量的视频内容。本论文将自适应视频流技术和内容缓存技术结合起来,考虑面向自适应视频流的内容缓存机制。本论文在视频流行度模型、内容缓存模型、能量节省模型以及用户体验质量(Quality of Experience,QoE)模型的基础上,将面向HTTP码率自适应流的内容缓存问题建模成两个子问题,分别为用户的QoE优化子问题和能量有效的内容缓存优化子问题;将面向可伸缩视频编码技术的内容缓存问题建模为带有约束条件的凸优化问题。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求解,可以指导移动运营商部署面向自适应视频流的最优缓存策略来优化视频内容分发。(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31)
秦婕[7](2019)在《信息分发系统中基于多维度内容的事件匹配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内容的信息分发系统能够高效满足人们在海量信息中迅速获取有效信息的需求,其中,匹配算法是关键。现有的匹配算法存在订阅空间划分不充分,事件匹配中无效匹配的执行次数过多,事件匹配效率不高,以及索引结构失衡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事件匹配算法GEM-Tree,通过充分划分订阅空间,极大减少了无效匹配次数,提高了事件匹配的效率。本论文首先构建了用以表达订阅、事件、约束匹配、事件匹配等概念的数学模型;其次,为系统中所有订阅选取唯一的典型属性,从典型属性和约束数目两个方面对订阅初步划分,设计了属性过滤表,达到初步过滤大量不匹配订阅的目的;再次,将属性值域映射至平面直角叁角形,设计了GEM结构,将订阅的值域匹配转化为平面直角叁角中的面积划分,迅速筛除值域不匹配订阅;最后,基于属性过滤表和GEM结构,设计了GEM-Tree索引结构,对订阅进行管理和维护,利用GEM-Tree完成事件匹配,达到提升事件匹配效率的目的。本文在GEM-Tree串行算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并行算法的设计。利用订阅在信息分发系统中的独立性,设计了多属性和多个值域子空间同时匹配的分层并行处理模式;通过多线程并行执行流,在对属性筛选表中多个网格和GEM结构中的多个单元执行并行事件匹配,从而进一步提高事件匹配的效率。为了充分评估GEM-Tree的性能,本论文搭建了订阅量达百万级的实验平台,在多种场景将GEM-Tree的算法性能同当前最新的BE-Tree、REIN、AP-Index和OP-Index算法进行了对比评估。在订阅数量、订阅谓词数、属性空间大小、订阅匹配度分别作为评估参数的多种场景中,GEM-Tree的平均匹配时间本别为2.74ms、2.06ms、3.67ms、2.02ms。相比BE-Tree,GEM-Tree性能提高了94%。GEM-Tree的匹配速度比AP-Index快4.03倍,OP-Index快8.78倍,REIN快 11.67倍。实验证明GEM-Tree的性能明显优于其他四种算法。(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5-26)
李卓群[8](2019)在《内容分发网络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网络用户数量呈现迅猛增长与变化发展,导致网络访问的路径及访问质量降低,尤其是在大量数据突发引起的网络用户和网络之间的链路发生过载情况下,网络访问质量降低变化更加明显。针对这一情况,采用内容分发网络技术实现新的网络模式构建,以满足用户数量增加以及访问数据过多情况下的网络访问质量提升需求,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下文将通过对内容分发网络及其网络体系的分析,针对内容分发网络的关键技术进行论述,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有线电视》期刊2019年05期)
王舒平,张毅,韦文闻,杨硕,何皇[9](2019)在《内容分发网络预取技术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容分发网络(Content Delivery Network,CDN)已成为近年来研究热点领域之一,为减少用户访问时延从而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相关研究在CDN缓存技术的基础上引入内容预取技术来克服缓存技术的滞后性并提高CDN中资源利用率。按照预取时研究的对象不同,根据CDN预取技术的分类,概括并比较了不同分类的优势与不足,并对各种评价标准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指出了融合新型网络与技术的CDN预取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电子技术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朱夫明,董彦祥[10](2019)在《浅析内容分发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广电网络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以及对网络拥塞问题的解决,这需要一种能够满足数据传输业务又能对高清时代加以支撑的可靠技术。CDN具有内容分发、存储、管理、负载均衡技术,能在传输速度提高的同时减少时延,是目前广电网络解决数据传输问题的主要途径。本文对CDN的关键技术和其技术指标分析,并探讨CDN在广电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2019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9-04-05)
内容分发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媒体融合、超高清、5G、商用密码等国家战略持续推进,加速广播电视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按照国家在商用密码、超高清等领域的战略部署,为保障新形势下广播电视内容版权,2019年7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批准GY/T277-2019《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推荐性行业标准。本文对本标准适用范围、应用场景、体系架构、关键技术进行解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容分发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曹杰.P2P技术在云平台内容分发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2].王磊,潘晓菲.《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解读[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9
[3].王海蓉.技术发展环境下学术期刊的选题策划、组稿和内容分发实践[J].中国编辑.2019
[4]..广播电视行业标准《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发布[J].中国广播.2019
[5]..广播电视行业标准《视音频内容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技术规范》发布[J].中国有线电视.2019
[6].谢俊峰.移动网络内容分发优化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7].秦婕.信息分发系统中基于多维度内容的事件匹配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8].李卓群.内容分发网络的关键技术与应用实践[J].中国有线电视.2019
[9].王舒平,张毅,韦文闻,杨硕,何皇.内容分发网络预取技术综述[J].电子技术应用.2019
[10].朱夫明,董彦祥.浅析内容分发网络关键技术与应用[C].2019年4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