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建模论文-张东华,李志娟,李文宝

延迟建模论文-张东华,李志娟,李文宝

导读:本文包含了延迟建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GPS,精密单点定位,电离层延迟,历元间变化

延迟建模论文文献综述

张东华,李志娟,李文宝[1](2019)在《电离层延迟参数随机建模对GPS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顾及电离层延迟历元间变化的随机游走模型,利用全球分布的170个IGS测站2016-07观测数据,采用静态和仿动态PPP解算模式,分析3种随机模型对PPP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随机游走模型在收敛时间上不受随机游走模型谱密度的影响,且在较小谱密度时收敛效果明显优于传统随机游走模型;从定位精度来看,该模型与白噪声模型结果相当,静态模式下平均RMS约为5 cm,动态模式下平均RMS约为8 cm。(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9年07期)

贺玉芳[2](2019)在《InSAR电离层延迟改正建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高空间分辨率、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无需地面控制点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研究中。然而,当星载SAR信号穿越电离层时,受电离层中的自由电子影响,其传播路径发生变化进而产生相位延迟,影响了形变观测精度,亟需开展InSAR电离层延迟改正研究。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了群延迟法、法拉第旋转法、方位偏移法以及分谱法等来进行电离层延迟改正,由于群延迟法精度低,法拉第旋转法局限于极化数据,其中以分谱法和方位偏移法最为典型。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问题,如分频法存在大量的噪声放大等问题,偏移量法存在较难获得模型参数的最佳估值问题,同时这两种方法的改正性能评估目前较少涉及。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ALOS-1监测地震形变的数据处理过程入手,研究细化了分谱法与方位偏移法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并进行了方法评估与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背景电离层和电离层不规则体两方面分析了SAR信号穿过电离层的影响,推导了电离层效应引起的SAR信号法拉第旋转、相位提前与群延时以及方位偏移等,讨论了其对InSAR技术在形变监测中的精度影响。(2)针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分谱法存在的噪声抑制问题,以及方位偏移法参数最佳估计问题,研究细化了基于分谱法和方位偏移法的干涉SAR图像电离层延迟改正,选取玉树地震和意大利拉奎拉地震为试验区,应用分谱法和方位偏移法进行干涉SAR图像电离层延迟改正,并分别对其做了评估。(3)基于玉树地震和拉奎拉地震的SAR数据,比较了基于分谱法、方位偏移法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效果,并运用梯度下降法(SDM法)反演拉奎拉地震的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分谱法消除了近70-80%的干涉SAR图像附加相位延迟,方位偏移法只能消除约40-50%的电离层相位延迟,同时分谱法能很好的反映地震断层的滑动分布反演的结果。(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20)

王莉,曹一凡,杜高明,刘冠宇,王晓蕾[3](2019)在《一种低延迟的3维高效视频编码中深度建模模式编码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更好地对3D视频中深度图进行编码,该文将3维高效视频编码(3D-HEVC)标准新引入了深度建模模式(DMMs),新模式在提高了编码质量的同时改进了原有算法的复杂度。在设计DMM-1编码器电路时,传统架构电路的编码周期均较长,只能满足较低分辨率和帧率的视频实时编码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3D-HEVC中DMM-1编码器的性能,该文对DMM-1算法架构进行了研究,针对其中楔形块评估无数据相关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5级流水线架构的DMM-1编码器硬件电路,以期能够降低一个深度块编码所需的编码周期,并使用Verilog HDL进行实现。实验表明:该架构与Sanchez等人(2017年)的工作相比,以电路门数增加约1568门为代价,可减少至少52.3%的编码周期。(本文来源于《电子与信息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王健,党亚民,王虎[4](2019)在《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及精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iGMAS分析中心数据,建立全球电离层延迟模型,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全球电离层球谐函数建模结果与CODE差值基本在0~4 TECU之间。大陆地区精度最高,基本在1 TECU以内;海洋地区以及南半球部分地区精度较差,最大能达到4 TECU;各卫星C1-P2的DCB结果与CODE差值在0左右波动,大部分在1.5 ns以内,说明本文的GPS/GLONASS卫星系统DCB精度与CODE相当。(本文来源于《测绘工程》期刊2019年02期)

曹云梦[5](2019)在《顾及时空特性的InSAR对流层延迟建模与改正》一文中研究指出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SAR)作为一项新型的空间大地测量与现代遥感技术,不仅已经广泛应用于监测地球陆地表面的各类地表形变,而且已成功应用于监测高空间分辨率的大气水汽,为小尺度气象现象的研究与预测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InSAR观测值中的对流层延迟,一方面是当前InSAR技术进行地表形变监测的主要误差源之一,另一方面也是InSAR水汽估计中需要用到的关键信号源。因此,合理、可靠地对InSAR大气对流层延迟进行建模和估计,不仅是提高(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赵梦恩,任佳,王西刚,杨枫[6](2018)在《基于GPR的延迟焦化系统温度软测量建模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延迟焦化系统中因腐蚀引起的硬测量仪表维护成本高的现状,提出并构建了一种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开工线温度软测量预测模型。通过选取合适的核函数,优化超参数,实现了预测温度的目的。最后用现场测试数据对该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基于GPR的软测量建模算法在工业领域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文来源于《工业控制计算机》期刊2018年10期)

刘中流[7](2018)在《中国地区GNSS对流层延迟建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GNSS领域中,对流层延迟是定位误差的主要来源之一。在短基线观测中,差分法可用来削弱对流层延迟带来的定位误差,但在长基线观测时该方法的改正效果有限。在实际应用中,模型改正法也常被用来消除对流层延迟误差,但传统的对流层延迟模型已较难满足现如今的高精度定位需求,且大多传统对流层延迟模型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输入实测气象数据,在无实测气象数据时计算精度往往会降低。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国及周边区域的CORS网及IGS站对流层延迟数据,统计它们的分布规律,总结其变化趋势,并建立新的高精度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以满足高精度GNSS定位的需求。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分析了中国及周边地区22个IGS站的对流层延迟变化规律,其中包括它们的年变化规律、季节性变化规律、依经纬度变化规律、依海拔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发现:对流层延迟具有明显的年变化规律;南北半球相应纬度地区的对流层延迟变化呈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高程与对流层延迟具有一定的反比例指数关系。2.详细分析了Saastamoinen模型的单站bias分布规律,研究表明经EEMD滤波后的Saastamoinen模型的bias序列各年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且它们的变化以年周期为主,于每年7月份到达极大值,本文以正弦函数拟合的方法对其滤波后的平均bias序列进行了线性拟合,并得到了以年积日为自变量的函数方程。3.本文对Saastamoinen模型进行了改进,并统计了改进前后的精度分布。其中,原Saastamoinen模型的全地区5年平均RMSE为31.22mm,MRE为0.96%,改进后相应值减弱为23.68mm、0.72%,且模型改进后其逐日bias序列均值接近于0,代表改进模型对对流层延迟的计算值更加平稳、精确。实验证明对Saastamoinen模型的改进方法稳定有效,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4.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SARIMA的经验对流层延迟模型。该模型首先使用EEMD对原始ZTD序列进行分解并生成n个IMF序列,然后对各IMF序列分别构建SARIMA参数进行预测,最终迭合预测结果以实现对对流层延迟的预测。研究过程中,本文针对中国的不同地区同季节和同地区不同季节的ZTD值进行了预测分析,总结出了一定的EEMD-SARIMA模型的适用性规律,并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偶然性。结果显示,EEMD-SARIMA模型的全地区小时平均RMSE和MAR为9.71mm和0.383%。实验证明,该经验对流层延迟改正模型的估计精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来源于《桂林理工大学》期刊2018-06-13)

李显杰[8](2018)在《北斗群延迟变化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自2012年正式提供区域服务以来连续稳定运行,在亚太地区的服务性能已满足设计指标要求。随着北斗系统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系统服务性能也逐步实现了稳中有升,同时,围绕着北斗在位置、导航和授时领域的应用,尤其是在高精度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高精度的卫星信号测距信息是实现高性能定位的前提之一。影响导航卫星信号测距精度的因素除了包括GNSS信号中常见几类误差源,如卫星钟差、电离层、对流层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GPS系统码观测值中存在的与卫星、接收机、信号频率以及信号入射方向等相关的一类尚未模型化的误差,也即群延迟变化(Group Delay Variations,GDV)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上述研究可以削弱GPS码观测值中的趋势项变化,提高单频PPP高程方向上的定位精度,在GNSS电离层TEC和硬件延迟DCB的估计中不可忽略。然而,针对北斗码观测值中是否存在类似GDV影响,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主要围绕北斗星内多路径误差展开,并未系统的对北斗GDV进行研究和分析,因此,研究北斗GDV相关特性并建立相关修正模型对提高BDS系统服务性能具有重要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针对北斗系统中存在的GDV,本文重点研究和分析了影响北斗GDV的主要因素,建立并验证了北斗GDV模型。具体研究工作及贡献如下:系统地介绍了提取北斗GDV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使用地面站实测数据验证了北斗系统中GDV的存在,并从卫星端和接收机端详细分析了影响GDV的主要因素:在卫星端,不同卫星、不同频率GDV随卫星信号天底角的变化而变化;在接收机端,GDV受卫星信号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影响,不同接收机类型和天线类型间存在差异,此外,发现部分测站GDV与环境温度相关。针对卫星端与接收机端GDV无法分离单独建模的问题,提出了“两步法”的建模思路。基于地面测站观测数据,对不同接收机和天线类型分类组合,使用球谐函数建立了四组北斗单星GDV模型,其中,对部分接收机端GDV与温度强相关的现象,单独设计与温度相关的叁阶多项式模型用于GDV建模。验证和比较了 GDV模型修正前后的效果,使用多组测站计算MP序列、M-W序列以及基于双频伪距解算的TEC序列,比较GDV模型修正前后效果,并和Wanninger提出的北斗星内多路径误差改正模型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北斗GDV模型可以消除上述序列中的系统性偏差,解决了北斗星内多路径误差改正模型在部分站-星对修正后依然存在趋势项的问题;利用一周观测数据,将北斗GDV模型应用于精密单点定位,结果显示,在95%置信水平下,单频PPP水平方向定位精度提高约7.3%,高程方向定位精度提高约25.3%,相比已有北斗星内多路径模型,水平方向定位精度相当,高程方向定位精度提高约12.6%;双频PPP水平方向和高程方向定位精度收敛到2个分米以内的时间分别缩短约28.7%和37.7%,而相比已有北斗星内多路径模型,水平方向收敛速度相当,高程方向收敛速度提高约18.6%。实验结果表明,应用北斗GDV模型修正后,单频PPP定位精度和双频PPP收敛速度得到了提升。(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8-05-01)

委民正,明国辉[9](2018)在《基于GNSS基准站网的对流层延迟建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在卫星导航定位中,通常采用对流层模型进行,对流层延迟误差修正的现状,该文研究了一种基于GNSS基准站网的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利用日本地区GENET参考网约737个站5a的GNSS-ZTD序列建立了区域对流层模型ZTDM-JPN,并将ZTDM-JPN模型应用于GPS及北斗定位实验,分析了其在GPS及北斗定位中的实际应用性能。通过与国际上常用的对流层模型EGNOS、UNB3m作比较,结果表明,ZTDM-JPN模型的模拟精度较相同条件下的EGNOS与UNB3m模型分别提升约26%和21%,从而验证了该建模方法的可行性与优越性。(本文来源于《测绘科学》期刊2018年02期)

郑福[10](2017)在《北斗/GNSS实时广域高精度大气延迟建模与增强PPP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的建设与发展,多系统多频观测使得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的定位精度不断改善,在地壳形变、GNSS气象学、低轨卫星定轨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与RTK技术相比,PPP收敛时间长是制约其应用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实践证明高精度大气延迟改正可以有效缩短PPP收敛时间,实时高精度大气延迟改正建模在实时精密服务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陆态网络、北斗地基增强等项目实施,我国全国分布的实时基准站密度已经达到150-300 km的站间距。因此基于中国区域的实时基准站观测资源,开展广域实时高精度大气延迟模型构建方法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围绕构建广域实时高精度大气延迟改正模型及其在北斗实时PPP定位中的应用,重点研究了多系统非差非组合提取单站大气延迟的模型与方法,广域实时高精度对流层延迟、电离层延迟建模方法,顾及实时大气延迟先验约束的增强PPP应用等关键问题,研制了基于非差非组合的广域实时大气延迟建模处理软件、顾及大气约束的实时增强PPP处理软件。采用大量实测数据验证了算法模型与处理软件的正确性以及可靠性,同时对中国区域北斗/GPS实时PPP定位性能进行了细致的评估与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贡献如下:1.建立了满足不同信号调制技术(CDMA和FDMA)、不同频率(单频、双频以及多频)的GNSS非差非组合处理模型,实现了单站非差对流层、电离层延迟提取。采用短、零基线GNSS数据,比较了基于非差非组合和基于相位平滑伪距两种方法提取电离层延迟的优劣,结果表明:非差非组合方法受基准站观测值数据质量影响较小,获得的电离层延迟精度与可靠度更高。2.提出了一种顾及对流层高程归化的实时高精度对流层延迟建模方法RTGP。采用实测数据评估了中国区域先验模型GPT2w和不同高程归化方法构建的实时对流层格网模型的精度。相比GPT2w模型,RTGP的精度提升67%,可提供中国区域优于1.5 cm的实时对流层延迟改正。3.提出采用对流层精度因子TrDOP,定量分析对流层延迟参数估计对PPP收敛性能的影响。针对北斗区域导航系统卫星几何构型较差且变化缓慢,不利于参数分离的特性,本文提出了一种顾及对流层先验约束的无电离层组合PPP模型,有效的改善了北斗实时PPP定位收敛慢的问题。4.基于陆态网络基准站实测数据构建了中国区域实时电离层延迟模型,分别评估了不同建模方法(球谐函数法、平面拟合法、曲面拟合法以及反距离内插法)在电离层活动高年和低年的精度,给出了适用于中国区域实时电离层延迟建模方法。在电离层活动高年,实时电离层模型精度2-8 TECU,在电离层活动低年,实时电离层模型的精度为1-2 TECU。与IGS电离层分析中心CODE事后电离层产品相比,精度提升约50%。将该实时电离层模型用于北斗、GPS单频伪距定位,全国范围定位精度(95%):水平优于1 m,高程优于1.5 m。5.在多频GNSS非差非组合模型研究基础上,扩展实现了顾及实时大气约束的非差非组合PPP模型。采用实测数据验证了顾及实时大气约束的PPP模型的优势与可靠性,同时对中国区域北斗、GPS以及北斗/GPS单频、双频PPP的定位性能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引入大气约束后,北斗双频和单频PPP收敛性能明显改善,定位精度分别提升30-50%和 20-46%;GPSPPP 模糊度首次固定时间缩短 14.5%。另一方面,北斗和GPS组合后,PPP定位性能显着改善,可以保证在任一时段,30 min实现水平和高程方向优于10 cm的定位精度;完全收敛以后北斗/GPS可实现水平2 cm,高程3.6 cm的精度,相比单北斗和GPS,分别提升约40%和20%。(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期刊2017-10-01)

延迟建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星载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InSAR)技术凭借其覆盖范围广、高空间分辨率、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无需地面控制点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地表形变监测研究中。然而,当星载SAR信号穿越电离层时,受电离层中的自由电子影响,其传播路径发生变化进而产生相位延迟,影响了形变观测精度,亟需开展InSAR电离层延迟改正研究。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提出了群延迟法、法拉第旋转法、方位偏移法以及分谱法等来进行电离层延迟改正,由于群延迟法精度低,法拉第旋转法局限于极化数据,其中以分谱法和方位偏移法最为典型。但是这两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问题,如分频法存在大量的噪声放大等问题,偏移量法存在较难获得模型参数的最佳估值问题,同时这两种方法的改正性能评估目前较少涉及。基于以上问题,本文从ALOS-1监测地震形变的数据处理过程入手,研究细化了分谱法与方位偏移法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模型,并进行了方法评估与比较。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背景电离层和电离层不规则体两方面分析了SAR信号穿过电离层的影响,推导了电离层效应引起的SAR信号法拉第旋转、相位提前与群延时以及方位偏移等,讨论了其对InSAR技术在形变监测中的精度影响。(2)针对实际应用过程中分谱法存在的噪声抑制问题,以及方位偏移法参数最佳估计问题,研究细化了基于分谱法和方位偏移法的干涉SAR图像电离层延迟改正,选取玉树地震和意大利拉奎拉地震为试验区,应用分谱法和方位偏移法进行干涉SAR图像电离层延迟改正,并分别对其做了评估。(3)基于玉树地震和拉奎拉地震的SAR数据,比较了基于分谱法、方位偏移法的电离层延迟改正效果,并运用梯度下降法(SDM法)反演拉奎拉地震的滑动分布。结果表明分谱法消除了近70-80%的干涉SAR图像附加相位延迟,方位偏移法只能消除约40-50%的电离层相位延迟,同时分谱法能很好的反映地震断层的滑动分布反演的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延迟建模论文参考文献

[1].张东华,李志娟,李文宝.电离层延迟参数随机建模对GPS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的影响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9

[2].贺玉芳.InSAR电离层延迟改正建模研究[D].长安大学.2019

[3].王莉,曹一凡,杜高明,刘冠宇,王晓蕾.一种低延迟的3维高效视频编码中深度建模模式编码器[J].电子与信息学报.2019

[4].王健,党亚民,王虎.全球电离层延迟建模及精度分析[J].测绘工程.2019

[5].曹云梦.顾及时空特性的InSAR对流层延迟建模与改正[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9

[6].赵梦恩,任佳,王西刚,杨枫.基于GPR的延迟焦化系统温度软测量建模与预测[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8

[7].刘中流.中国地区GNSS对流层延迟建模与研究[D].桂林理工大学.2018

[8].李显杰.北斗群延迟变化建模[D].武汉大学.2018

[9].委民正,明国辉.基于GNSS基准站网的对流层延迟建模[J].测绘科学.2018

[10].郑福.北斗/GNSS实时广域高精度大气延迟建模与增强PPP应用研究[D].武汉大学.2017

标签:;  ;  ;  ;  

延迟建模论文-张东华,李志娟,李文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