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河套灌区论文-李根东,关丽罡

内蒙古河套灌区论文-李根东,关丽罡

导读:本文包含了内蒙古河套灌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内蒙古,河套灌区,现代化,建设策略

内蒙古河套灌区论文文献综述

李根东,关丽罡[1](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资料收集、归纳整理及现场勘查等方式提出内蒙古河套灌区发展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现状问题提出了实施"4324"战略。(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9年10期)

徐广祥,刘琳,史有国,刘哲懿,陈宇[2](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闲田种植饲草大麦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种植效益,为本地区提供优质饲草,本研究以多年筛选的适宜河套灌区种植的6个大麦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株高、草产量和营养指标,筛选出适宜河套灌区春闲田种植的饲草大麦品种。结果得出:参试的6个品种中,12PJ-051的干草产量最高,为813.37kg/亩,粗蛋白含量11.8%,后茬育苗向日葵JK601产量为265.6kg/亩,并且可保证正常成熟。因此,12PJ-051作为优质饲草适宜在河套灌区春闲田种植。(本文来源于《中国奶牛》期刊2019年10期)

陈晨[3](2019)在《中国治水智慧何以千年不衰》一文中研究指出9月4日,第叁届世界灌溉论坛和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执理会全体会议在印尼巴厘岛召开,会上公布了2019年度(第六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单,中国申报的内蒙古河套灌区、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被收录为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至此,我国已有19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本文来源于《光明日报》期刊2019-09-05)

马晓刚,李昊[4](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马晓刚 李昊)9月4日上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0届执理会上公布了2019年度世界灌溉工程遗产(WHIS)名单,中国申报的内蒙古河套灌区被收录进WHIS名录。一同被收录的还有中国江西千金陂灌溉工程,以及伊朗、意大利、日(本文来源于《农民日报》期刊2019-09-05)

王民哲[5](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化耕地改良措施及建议》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多年来,内蒙古河套灌区得益于黄河灌溉而成为举世瞩目的"塞外粮仓",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国家绿色商品粮生产基地。但是特殊的气候和水文地质条件,造成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灌区耕地产能减弱,成为影响当地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一、基本情况及成因1.基本情况内蒙古河套灌区位于巴彦淖尔市境内,是全国叁个特大型灌区之一。灌(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9年15期)

侯凯旋,岳卫峰,孟恺恺,杨莹,陈爱萍[6](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对区域尺度地下水水化学影响分析——以义长灌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了解灌区秋浇对区域地下水水化学过程的影响。【方法】在测试八大离子(Na~+、K~+、Ca~(2+)、Mg~(2+)、SO_4~(2-)、Cl~-、HCO_3~-、CO_3~(2-))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数理统计和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分析灌区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结果】灌溉后,该灌域整体上Cl~-、SO_4~(2-)、K~++Na~+、Mg~(2+)、HCO_3~-的质量浓度增大,而Ca~(2+)质量浓度略有减小,TDS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状态;根据Piper叁线图分析,灌溉前后该区域地下水类型均以Cl-Na型为主,占比分别为75%和61%,相比灌溉前,灌溉后出现Mg-SO_4-Cl型,占比约为16.7%;由Gibbs模式和离子比例系数图得出,该区域地下水主要受蒸发浓缩以及硅铝酸盐和蒸发岩风化溶滤作用的控制,大气降水对其影响不大。【结论】秋浇之后地下水TDS平均增加约32.9%,说明秋浇对土壤盐分的淋滤作用明显,加强秋浇之后地下水排水力度,对于提高灌区排水排盐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灌溉排水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贾泽楠[7](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农民基本的生活空间,对农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受城乡二元结构影响,农村发展较为缓慢,农村人居环境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许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一系列农村人居环境问题,是当前农村的当务之急。河套灌区作为内蒙古最典型农业生产区,有着非常完善的农田灌溉系统,而且受游牧与移民文化的影响,其地域特色明显。在城市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河套灌区农村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文章针对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当前存在的问题与特征,为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供一定的策略和建议。论文以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对灌区各类型村庄进行实地调研,充分了解地区农村人居环境的发展现状,找出目前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其次,从自然生态环境、居民点空间布局、社会文化等几方面分析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最后,以地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问题与特征为基础,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提出具体的提升策略。宏观层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适合河套灌区的农村居民点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Arc GIS软件对研究地区村庄进行综合评价,通过评价结果优化当前农村居民点布局;微观层面主要根据各类型村庄特征,对村庄内部布局、村容村貌、环境卫生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四个方面提出不同的提升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当前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村庄内部空间布局不合理,空间利用率低;乡村风貌趋同、地域特色减弱;村庄环境卫生设施不完善,缺乏长效运行机制,公共服务设施分布不合理且使用率低等。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主要特征包括:村庄选址和住宅形式与灌区的自然环境相适应;多数村庄距离城镇较远,处于城镇最佳服务半径之外;村庄社会结构受移民文化影响较大,以家族、同乡、职业形成的村庄占多数;传统种养结合的生产方式导致建设用地面积普遍偏大。2)针对河套灌区特征,选取了规模条件、区位条件、经济产业、基础条件四个主要因素对农村居民点进行综合评价,通过专家打分得出规模条件所占影响权重最大,经济产业中加入耕地质量作为主要指标,以盐碱地所占耕地比例为评价依据。3)河套灌区村庄内部布局应依托灌渠进行组织,根据村庄生产方式变化提出不同布局模式;村容村貌按照一般村庄、传统村庄与特色村庄进行环境改善,并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控制;灌区种养结合的农户适合安装双瓮漏斗式与叁格式化粪池厕所,土地流转农户适宜安装粪污合排式厕所;村庄污水处理应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分散式处理适宜使用太阳能微动力组合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通过构建生活圈的方式配置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以县域为单位建立城乡四级生活服务圈层体系,根据村民常用的出行方式和愿意付出的时间成本划定适宜大小的生活圈。(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工业大学》期刊2019-06-01)

田鑫[8](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耕地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遥感监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是一个农业发达但水资源匮乏的国家,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得以健康发展的基础,而对于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的监测,作为水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依据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在对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的监测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作为研究区,对遥感技术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种植结构与灌溉面积监测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同时运用数理统计预测模型对沈乌灌域的灌溉面积进行了预测,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基于CART决策树与SEE5.0决策树的分类方法,对沈乌灌域土地利用类型进行分类,并绘制了沈乌灌域土地利用类型图,同时根据野外实测点数据,对基于两种决策树的土地利用类型图的绘制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种决策树分类方法对精度分别为83.5%和88.3%,因此选取SEE5.0决策树的分类结果作为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提取的依据。(2)选取Landsat-8和MODIS卫星影像,采用基于EVI时序集的决策树分类法,对沈乌灌域的种植结构进行遥感监测,同时根据统计数据以及野外实测数据,分别从面积和位置两方面进行精度评定。同时结合研究区各渠系的土壤分布情况,分析种植结构与土壤类型的分布关系,结果发现Landsat-8和MODIS卫星对于瓜类、玉米、葵花的分类精度分别为91.3%、92.9%、91.4%和78.3%、85.9%、86.2%。可以看出MODIS卫星数据对于瓜类这种种植面积较小且不成片分布的作物,分类结果较差。面积精度评定方面,Landsat-8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均要低于MODIS,结合研究区各渠域的土壤类型与畦田规格,对两者和种植结构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沈乌灌域种植结构分布情况与两者关联程度较低。(3)通过对于植被供水指数VSWI和基于Ts-NDVI特征空间的温度植被干旱指数TVDI的研究,结合野外实测数据,构建基于VSWI和TVDI差异的灌溉面积监测模型,同时根据SVM回归滑动预测模型和Logistic灰色预测模型对沈乌灌域灌溉面积预测结果,对遥感监测模型和数理统计预测模型的精度进行评定,根据精度评定结果发现,SVM回归滑动预测模型的精度明显高于Logistic灰色预测模型,并且高于遥感监测结果,但其预测结果会随着预测步骤的增加偏离实际发展规律,遥感监测模型方面,基于VSWI和TVDI差异的灌溉面积监测模型精度分别为90.2%、91.3%,根据反演正确点占灌溉区域采样点百分比,精度分别为85.3%和89.7%,证明了两种遥感监测模型的可行性,其可为研究区灌溉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徐广祥,史有国,刘琳,刘志萍,刘哲懿[9](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饲草大麦复种食用向日葵幼苗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通过饲草大麦复种育苗食用向日葵试验,综合分析两季作物的产量和效益,从而得出适宜河套灌区双季种植模式。结果表明:前茬饲草大麦12PJ-051平均产量729.44 kg/667 m~2,粗蛋白含量10.24%~11.8%,符合优质牧草的标准;复种的育苗食用向日葵JK601,平均产量240.45 kg/667 m~2;2季合计收入2 944.82元/667 m~2,纯收益2 064.82元/667 m~2,可实现增产、增收,适宜在河套灌区推广种植,对调整本地区种植业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大麦与谷类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建国,侯利[10](2019)在《内蒙古河套灌区 智慧灌溉惠民生》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测控一体智能化配水信息系统”研发人——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总局刘永河团队忙得很:技术咨询电话、设备订购电话应接不暇,农民专业合作社、金融部门、农资经销商纷纷上门商谈合作……该团队成员告诉,这番景象源于巴彦淖尔市委、市政府力推智慧灌溉技术,让河套(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报》期刊2019-03-27)

内蒙古河套灌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种植效益,为本地区提供优质饲草,本研究以多年筛选的适宜河套灌区种植的6个大麦品种为参试材料,通过随机区组试验,综合分析各品种的株高、草产量和营养指标,筛选出适宜河套灌区春闲田种植的饲草大麦品种。结果得出:参试的6个品种中,12PJ-051的干草产量最高,为813.37kg/亩,粗蛋白含量11.8%,后茬育苗向日葵JK601产量为265.6kg/亩,并且可保证正常成熟。因此,12PJ-051作为优质饲草适宜在河套灌区春闲田种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蒙古河套灌区论文参考文献

[1].李根东,关丽罡.内蒙古河套灌区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策略研究[J].内蒙古水利.2019

[2].徐广祥,刘琳,史有国,刘哲懿,陈宇.内蒙古河套灌区春闲田种植饲草大麦应用研究[J].中国奶牛.2019

[3].陈晨.中国治水智慧何以千年不衰[N].光明日报.2019

[4].马晓刚,李昊.内蒙古河套灌区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N].农民日报.2019

[5].王民哲.内蒙古河套灌区盐碱化耕地改良措施及建议[J].中国水利.2019

[6].侯凯旋,岳卫峰,孟恺恺,杨莹,陈爱萍.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对区域尺度地下水水化学影响分析——以义长灌域为例[J].灌溉排水学报.2019

[7].贾泽楠.内蒙古河套灌区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策略研究[D].内蒙古工业大学.2019

[8].田鑫.内蒙古河套灌区沈乌灌域耕地灌溉面积与种植结构遥感监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9

[9].徐广祥,史有国,刘琳,刘志萍,刘哲懿.内蒙古河套灌区饲草大麦复种食用向日葵幼苗试验研究[J].大麦与谷类科学.2019

[10].李建国,侯利.内蒙古河套灌区智慧灌溉惠民生[N].中国水利报.2019

标签:;  ;  ;  ;  

内蒙古河套灌区论文-李根东,关丽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