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发意愿论文-张坤

转发意愿论文-张坤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发意愿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微信朋友圈,健康信息,信息转发,信息传播

转发意愿论文文献综述

张坤[1](2019)在《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截止到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其中社交网络在所有的互联网应用中占据最大的用户规模。微信凭借其自身优势成为目前人们使用最广泛的社交网络,被业界称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风向标”。微信朋友圈作为微信的重要功能,是一个拥有广泛受众的信息传播平台,自问世以来颇受用户青睐,现已成为信息领域研究的重要场景。目前关于微信朋友圈的相关研究已有不少,在已有研究中,尤以行为研究居多,且信息转发行为由于具有地位上的特殊性(信息转发是社交网络中特有的信息行为之一),已逐渐引起研究者的关注。但一方面,文献调研发现,微信朋友圈的信息转发行为领域研究中较少有研究者关注到健康信息这一精细的交叉领域,也较少有研究者关注到微信朋友圈信息转发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这一主题。另一方面,现实情况表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程度日益加深,而人们能真正获取的有用的健康信息资源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信息需求不相符合,这一矛盾的解决迫在眉睫,可见,学术界开展用户健康信息领域的相关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据此,本研究将微信朋友圈作为具体的研究情境,以用户健康信息转发行为为研究主题,着重探讨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论提出针对性建议,旨在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和健康素养;促进网站运营商、信息服务商等相关方不断完善平台建设,提供更多优质信息服务,促进健康信息服务行业的蓬勃发展和健康信息更好的传播共享;推动我国电子健康发展,改善我国医疗服务现状,并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推进。本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两大模块。在理论研究模块,主要采用文献调研方法,通过对微信朋友圈及信息转发等相关文献的研读,知悉当前相关研究的现状及热点,对微信朋友圈、健康信息及信息转发行为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梳理与归纳,并对相关概念进行清晰界定,为后续研究的开展提供扎实的理论基础。实证研究模块,可细化为两个阶段。质化实证研究为第一阶段,主要采用半结构化访谈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该阶段,本研究在收集原始数据资料时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则按照扎根理论叁级编码要求对访谈资料进行编码分析与范畴提取,并构建相关理论模型。量化实证分析为第二阶段,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方法。此阶段,本研究在进行数据收集时采用问卷调查法,而该阶段的数据处理,则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来对影响因素进行验证分析,从而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的影响因素可归纳为健康信息层面、用户层面和环境层面3个维度。健康信息层面维度包括健康信息源可信度、健康信息内容质量、健康信息效用质量和健康信息表达质量4个因素,其中健康信息源可信度、健康信息内容质量2个因素与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之间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且健康信息内容质量的影响效果比健康信息源的影响效果更为显着;而健康信息效用质量、健康信息表达质量2个因素与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之间没有显着的影响关系。用户层面维度包括感知收益、感知风险、行为习惯、个人兴趣和健康素养5个因素,其中感知收益、个人兴趣和健康素养3个因素与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之间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且个人兴趣影响最大,健康素养影响次之,感知收益影响最小;而感知风险、行为习惯2个因素与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不具有显着影响关系。环境层面维度包括朋友圈环境和社交环境2个因素,二者与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之间均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关系,且社交环境的影响效果比朋友圈环境的影响效果更为显着。根据研究结果,本研究从微观、中观及宏观叁个层面总结相关启示。从微观层面看,用户应提高自身的健康素养与信息素养,增强转发的意识与能力,为信息转发提供主体条件。于中观层面而言,信息发布方和平台运营方要保证健康信息内容质量,优化运行机制,提高自身信息保护意识和职业道德素养。从宏观层面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应完善网络信息法,加强信息安全及管理机制建设,为用户信息转发过程中的信息安全保驾护航。(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9-05-01)

刘芬[2](2019)在《用户兑现体验对移动优惠券转发推荐意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交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使移动优惠券成为实体商家构筑SOLOMO营销模式的重要手段,然而这种模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用户在社交网络转发推荐优惠券。文章基于"兑现感知——兑现体验评估——行为意向"的理论框架探索移动优惠券用户转发推荐优惠券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优惠券价值、兑现满意和流体验均显着正向影响转发推荐意愿,感知平等性、感知经济利益和感知系统质量均正向影响感知优惠券价值和流体验,感知平等性和感知经济利益也显着正向影响兑现满意。最后文章为服务提供商和商家促进用户转发推荐优惠券提供了建议和策略。(本文来源于《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周爱琴[3](2018)在《微信用户的食品安全谣言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食品安全问题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的重要内容,但广泛传播的食品安全谣言给食品安全风险治理带来巨大挑战。由于用户多且基于强关系连接、公众平台监管缺位、信息呈现方式多样、闭环传播模式等特征,微信已成为食品安全谣言主要传播渠道。受众转发行为是谣言扩散的重要推动力,而个体行为由意愿决定。因此,探究微信用户的食品安全谣言转发意愿影响因素,可以窥见受众谣言转发行为,为治理微信食品安全谣言提供决策参考。本研究从谣言受众角度,综合传播学的说服传播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和公共管理学的价值累加理论,从微观个体感知、中观群体传播、宏观社会情境的立体化视角,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建立基于微信食品安全谣言特性的受众食品安全谣言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的测量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SPSS定量分析工具,验证谣言内容可信度、传播源可信度、受众理性批判素质、利他性动机等因素对微信用户食品安全谣言转发意愿的影响,以及负面情绪感知在其中的调节效应,并结合当前受众对权威机构辟谣效果的感知,提出治理微信食品安全谣言的针对性建议。研究显示,微信食品安全谣言具有叙事特征明显、依附专业信源、现实呼应度高、强调人文关怀、情绪表达强烈等特征。更强的利他性动机、内容可信度和传播源可信度感知都使受众的食品安全谣言转发意愿更强,其中利他性动机的影响程度最大;受众理性批判素质越高,其谣言转发意愿则越低;同时,受众的负面情绪感知对传播源可信度和谣言转发意愿之间的关系具有增强型的调节作用;受众对政府等权威机构的辟谣及时性、畅通性、互动性等方面评价并不高,可见辟谣效果还需提升。因此,相关部门需要采取建立内容监测机制、遏制虚假谣言传播源、提升受众理性批判素质、关注食品安全现实来降低受众负面情绪感知、提升辟谣效果等措施,来提升微信食品安全谣言治理成效,推进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陈楠[4](2017)在《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社交网络凭借其庞大的用户数量、便捷的信息发布途径以及特殊的信息传播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不仅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而且也逐渐成为商家进行推广营销的重要渠道。在社交网络环境中,信息传播主要依赖用户的转发行为来实现,转发作为社交网络最重要的核心功能,对信息传播效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已有学者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但是大部分的研究都从用户的个人动机和心理感知两个角度展开,结合用户关系、用户个性特征和信息内容深入研究用户转发意愿的文献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结合信息传播、用户行为和个人特征相关理论,深入考察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同时探讨权力距离和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通过方差分析、线性回归、独立样本T检验等方法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均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有显着影响。当用户之间的关系是从属关系时,社交网络用户的转发意愿明显比平行关系时的转发意愿要强烈,并且在社交网络环境下,和功利型信息相比,用户更愿意转发享乐型信息;(2)个体的权力距离在关系类型与转发意愿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对于低权力距离倾向的用户来说,关系类型对转发意愿的影响更加明显;(3)神经质和经验开放性人格特质在信息类型与转发意愿的关系中调节作用显着。在理论上,本研究对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进行界定,引入组织行为学和心理学的相关变量,拓展了权力距离和人格特质的相关研究,丰富了学术界关于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的实证研究。在实践上,一方面可以帮助社交网络平台更清楚地了解不同类型的用户对于信息的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用户粘性;另一方面可以指导企业利用社交网络来进行品牌推广和网络营销,提高信息传播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7-12-29)

石文华,陈楠,张绮[5](2016)在《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权力距离和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社交网络正成为人们相互交流不可或缺的工具,用户对其内容的转发意愿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大部分学者的研究角度都从用户动机展开,基于用户特征和信息特征研究用户转发意愿的文献相对较少。本文考察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探讨权力距离和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通过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有显着的影响;权力距离在关系类型与转发意愿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神经质和经验开放性人格特质在信息类型与转发意愿的关系中调节作用显着。(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胡英雨[6](2016)在《社会化媒体广告转发意愿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实现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以来,互联网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并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给几乎所有行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在这一潮流下,社会化媒体顺势而生并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递方式,带来了海量信息的瞬时传播。传统营销首当其冲,已不能满足千变万化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需求,不得不随之进行改变重组。由此衍生出一种新的营销形态— 社会化媒体营销,成为企业新的营销利器。同时,信息爆炸式的增长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购买行为,更趋于向自己所在社交圈获取消费建议,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发展。伴随着互联网移动化的大趋势,即时通信将日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即时通信中的佼佼者——微信,也将愈加受到重视。本研究以微信中朋友圈这一非常典型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为例,探索影响企业社会化媒体营销效果的关键成功因素。通过此次研究,可以填补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对用户感知与广告转发意愿研究领域实证性研究的空白,为企业如何抓住社会化媒体发展的契机进行营销宣传推广提供参考性意见。同时,运用数学方法定量的找出影响用户广告转发意愿的关键成功因素,并得到关于用户社会化媒体广告转发意愿的切实有效的测量量表。研究秉承用户至上的原则,首先采用焦点小组访谈探寻所有可能影响用户行为的变量,然后通过预调研收集数据进行分析,构建类似技术接受模型的关键成功因素模型,最后通过正式调研和结构方程对模型和假设进行验证和分析。研究最终发现:广告属性、社交性、内容性、便利性、主观规范和安全性是影响社会化媒体广告转发意愿的6个关键成功因素,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内容性,次之的是有利性、主观规范、社交性和广告属性,安全性的影响最小。未来企业在进行社会化媒体营销时,要严格控制推广内容和广告内容的质量,保持企业营销与用户利益的一致性,在广告投放渠道和形式上注重与用户的互动,提升用户的积极性和感知。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社会化媒体在企业营销中的价值和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12-26)

关鑫[7](2016)在《品牌信任对转发意愿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自媒体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微信(Wechat)作为社交媒体中具有垄断优势的新宠,其公众平台成为企业和品牌网络内容营销新的重要工具,承载了大量的品牌推广信息。阅读习惯的更改、特定人群对品牌形成的信任,使品牌推广信息的扩散变得便捷和高效,因此在对品牌有一定认知的基础上,心理因素和公众号推文的类型对微信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成为值得探讨的课题。本文将从这个角度出发进行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以航空业知名的军民两用发动机生产商普拉特惠特尼的微信公众号为对象展开研究。首先,对相关概念和网络内容分享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其次基于品牌信任、口碑传播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的回顾,建立了以品牌信任对转发意愿的影响为主效应,以自我认同和公众号推文类型为调节效应的研究模型。本研究采用向品牌受众推送网络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数据收集工作,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数据的信效度分析,利用SmartPLS软件分析了结构方程的拟合程度和路径系数检验。最终对整个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品牌信任的转发意愿的主效应作用显着;自我认同在品牌能力信任主效应下具备调节效应;品牌新闻型推文对品牌品质信影响转发意愿有调节作用,品牌新闻型推文和品牌历史型推文同时对品牌能力信任影响转发意愿有调节作用。(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6-11-20)

张漪[8](2016)在《微博中公共危机信息传播顺序对转发行为意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危机传播中,新媒体平台以其开放、快速、多向度、富媒体等特点显示出巨大的优势,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公众参与公共危机的重要平台,公众通过微博获取并传播实时信息,公共危机通过微博得到曝光、发酵和扩散,进而得到整个社会的关注。在社会化媒体日益普及的今天,受众相关的实证研究却还是少数,本研究将利用危机传播理论成果——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和社交媒介危机传播理论(SMCC),探讨公共危机在微博平台中的对受众传播行为意愿的影响。本研究通过一个2*3的实验得出如下结论:1.危机信息传播的顺序会对受众转发行为意愿产生影响:先接收非官方信息的受众会有更强的转发意愿,先接收非官方信息的受众会有更强的负面传播效价;2.不同类型的危机对受众转发意愿产生显着差异,但对转发效价的影响并不显着:其中,故意型危机将带来更高的转发意愿;3.危机信息传播顺序与危机类型会对受众的转发行为意愿产生交互作用:危机信息传播顺序对故意型危机的作用最大。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创造性地在原有的危机传播理论中,引入了媒介丰富度理论的视角,结合信息传播技术演替理论(ICTs Theory),考察信息传播顺序对于转发行为意愿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6-01-01)

叶忠楷[9](2015)在《微信朋友圈消息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活跃用户数突破6亿的微信是企业开展移动营销的重要阵地,对于企业来说,微信不仅是CRM工具,更是进行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且在推广过程中实现企业公众号的消息在朋友圈中的再次传播(即转发)至关重要。企业需要了解影响微信用户转发朋友圈中消息的背后机理,以更好的指导企业开展微信营销;同时针对微信用户行为的主客观影响因素的系统梳理和深入探究也有益于填补微信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空白。基于此,本文通过梳理大量国内外文献,并结合微信在信息和人际关系方面的特征,最终基于传播说服理论,从信息特征、信源特征、转发动机和感知风险四个维度,构建了微信朋友圈消息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并提出了各个变量之间的假设关系。通过对304份有效问卷的数据分析发现,包含专业性、可依赖性和关系强度的信源特征,整体对信息特征、转发动机及转发意愿均具有显着正向影响。包含趣味性、生动性、实用性和交互性的信息特征,整体对转发动机有显着正向影响,且趣味性的影响作用最大;信息特征对感知风险有显着负向影响。感知风险通过转发动机的中介作用,影响转发意愿。转发动机中的信息获取动机、社会归属动机、社交性动机和休闲娱乐动机对转发意愿有显着正向影响,且休闲娱乐动机影响效果最大。最后,结合分析结果,从利用微信熟人关系、注重精品内容打造、巧用Html5消息、避免敏感低俗内容和满足用户转发需求五个维度对企业开展微信营销提出策略建议。(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5-12-12)

张梦佳[10](2015)在《微信用户转发意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信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全新的生活方式,而微信发展的迅猛之势也是令人惊叹的,根据《2015微信用户数据报告》,截至2015年第一季度末,微信覆盖200余个国家、90%以上的智能手机、品牌微信号超过八百万、每月活跃用户已达到5.49亿。越来越人性化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的功能以及超强的实用性使得微信在不知不觉中迅速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同时,也成就了无数企业的目标消费者,使得越来越多的企业希望利用微信来创造价值。但微信的私密性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的信息转播,而在所有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中,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利用已有用户对企业微信平台信息的转发来达到企业宣传的作用。微信,作为移动互联网产业中的新衍生出的产品,其出现时间短,所以并没有学者对此进行比较严谨的科学研究。本研究在技术接受模型的框架下增加感知风险、感知价值这两个变量,以研究微信用户对公众账号内容的转发行为。研究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微信公众账号的系统质量分为叁个维度:安全性、可靠性、可得性,其中系统的可靠性、可得性均会正向影响用户对该公众账号的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用户对微信公众账号的感知风险分为两个维度:隐私风险、社会风险,并且微信公众账号系统质量的安全性会影响用户的感知隐私风险。微信公众账号信息质量分为叁个维度:准确性、真实性、实用性,其中信息的准确性、实用性会正向影响用户对该公众账号的感知有用性。分析对于公众微信账号,用户之感知价值,一共有叁个不同的维度,分别是功能和情感以及社会这叁种价值,其中感知易用性会正向影响情感价值,而感知的有用性则会对上述叁个不同的价值维度产生正向的影响。对于感知的易用性以及有用性,还有社会风险和感知价值,它们均会影响用户对该微信公众账号的态度,并且感知社会风险、感知价值的叁维度以及态度均会影响用户对该微信公众账号推送信息的转发意愿。(本文来源于《天津大学》期刊2015-12-01)

转发意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社交网络和移动技术的发展使移动优惠券成为实体商家构筑SOLOMO营销模式的重要手段,然而这种模式的成功与否取决于用户在社交网络转发推荐优惠券。文章基于"兑现感知——兑现体验评估——行为意向"的理论框架探索移动优惠券用户转发推荐优惠券的影响因素和机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感知优惠券价值、兑现满意和流体验均显着正向影响转发推荐意愿,感知平等性、感知经济利益和感知系统质量均正向影响感知优惠券价值和流体验,感知平等性和感知经济利益也显着正向影响兑现满意。最后文章为服务提供商和商家促进用户转发推荐优惠券提供了建议和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发意愿论文参考文献

[1].张坤.微信朋友圈用户健康信息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安徽大学.2019

[2].刘芬.用户兑现体验对移动优惠券转发推荐意愿的影响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

[3].周爱琴.微信用户的食品安全谣言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

[4].陈楠.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7

[5].石文华,陈楠,张绮.关系类型和信息类型对社交网络用户转发意愿的影响研究——权力距离和大五人格的调节作用[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6

[6].胡英雨.社会化媒体广告转发意愿的关键成功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

[7].关鑫.品牌信任对转发意愿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6

[8].张漪.微博中公共危机信息传播顺序对转发行为意愿的影响[D].上海交通大学.2016

[9].叶忠楷.微信朋友圈消息转发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5

[10].张梦佳.微信用户转发意愿研究[D].天津大学.2015

标签:;  ;  ;  ;  

转发意愿论文-张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