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县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区划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理[1](2021)在《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文中指出
唐羽薇[2](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文中指出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标志着我国扶贫工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时期。上林县这个集国家级贫困县、自治区级贫困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于一身的典型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能否取得最终胜利,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本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总结出贫困村分类、贫困根源及致贫影响因素,并通过选取典型贫困地区的太行山贫困地区和彝良县贫困山区作对比研究,总结归纳出贫困村致贫影响因素的根源因子和一般因子分析表;其次,从上林县贫困村石漠化和壮族历史文化的贫困特征和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扶贫实施效果2个方面,对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的突出问题进行定性分析,提炼出上林县贫困村应属于兼具区域发展障碍型、可行能力不足型和族群型贫困,致贫根源是:对外商贸物流交通差、石漠化、传统落后观念等壮族文化制约和文化素质低。再次,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总结归纳出乡村振兴战略对贫困村村庄建设的要求和规划策略,据此找到解决上林县贫困村致贫的突出问题的解决办法和策略,并提出围绕生态经济新业态、区域旅游联动发展、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3个方面规划策略的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要点;最后,以大浪村村庄规划作为实证研究,规划基于致贫因素突出问题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方法和思路,从大浪村致贫影响因素突出问题分析入手,围绕面向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面向壮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服务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3个方面的规划策略,编制完成大浪村村庄规划设计方案。本文从实践意义来看是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的反馈验证,为广西不同类型的贫困村脱贫摘帽,为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提供路径方向。从理论意义来看是从城乡规划与设计的视角关注贫困村这一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助于差别化的贫困村规划政策制定。
熊小菊[3](2020)在《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时空变化及其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流域是由自然、人文等要素组成的,拥有林、田、湖、草等生态要素,是一个复杂的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流域生态环境健康状况受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科学、精准评价流域的健康状态,提出针对性的防治修复措施,是社会经济与流域健康协调发展的保障,也是亟需解决的生态修复难题。本文以广西西江流域为研究区,首先构建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要素进行识别,进而对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运用综合指数法对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及各子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价;最后,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影响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因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要素在不同海拔、坡度、地质地貌上的分布差异显着。山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流域西部和北部,水域主要分布在流域中南部,林地集中分布在流域的西北部和东北部,而田地主要集中在流域的中部和西南部,草地零星分布在流域内,中部偏北地区草地面积较广。在不同海拔方面,水域、田地、湖泊主要分布在海拔低于300 m的区域。在不同坡度方面,水域和田地主要分布在平坡和平地区域,林地主要分布在斜坡和缓坡区域,草地主要分布在斜坡和平坡区域,湖泊主要分布在平坡和缓坡区域。广西西江流域水域、林地、田地、湖泊、草地主要分布在非碳酸盐岩区域。非喀斯特地貌的水域和林地面积大于喀斯特地貌的,而喀斯特地貌的田地和草地的面积则大于非喀斯特的。(2)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要素在时间变化方面,2015年广西西江流域的水域面积有2806.15 km2,占流域面积的1.38%;林地面积有135884.46 km2,占流域面积的66.99%;田地面积为41808.66 km2,占流域面积的20.61%;湖泊面积有2.71 km2,占流域面积的0.001%;草地面积有17932.92 km2,占流域面积的8.84%。2000-2015年间广西西江流域林地、田地、草地的面积减少,湖泊面积基本不变,而水域的面积增加。(3)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指数平均值为0.52,总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其中亚健康等级的面积占67.54%,健康等级的面积占32.33%,不健康等级的面积占0.13%。各子系统的健康水平差异显着,山子系统和林子系统健康状态较好,水子系统和人子系统健康状态一般,而田子系统和草子系统健康状态较差。根据地理探测器模型模拟结果,土壤类型、地表温度、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固定资产投资是影响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的主要因子。
安洪霞[4](2020)在《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评价 ——以灵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基础和物质来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不断深入,土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灵山县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为解决土地资源对其发展的约束难题,本文基于GIS强大的空间处理和丰富的空间查询与分析能力,对其土地利用进行现状分析和可持续性评价。通过分析灵山县的土地利用现状,对土地利用的多样性、集中性和利用程度进行评价,对土地利用变化的流量和流向进行统计,掌握灵山县土地利用的特点;通过对其土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价,找出影响灵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本文结合灵山县特殊的地理特征,从影响土地利用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性三个方面选取了林地覆盖率、坡地梯田化程度、工矿企业“三废”治理率等20个评价指标,建立了灵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采用百分比标准化法,对评价指标进行了量化;最后通过多目标线性函数法对土地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和障碍因素判断。研究表明:灵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得分69.40分,土地利用可持续性处于起步阶段。土地利用生态可持续性得分74.11分,限制因素主要为坡地梯田化程度、林地覆盖率和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土地利用经济可持续性得分为72.83分,主要限制因素单位面积农业总产值、人均GDP、单位面积总经济产值;土地利用社会可持续性得分为57.79分,主要限制因素为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耕地面积和人口密度。结合限制因素,制定了提高灵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的几点举措:(1)提高耕地质量,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2)优化生态环境建设;(3)合理配置土地利用结构;(4)提高资本和科技投入;(5)优化土地供应结构,强化资源储备,提升土地供应能力。
陈展图[5](2020)在《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休耕是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环境、维持和提升耕地地力、调整农业结构的一种耕作方式。长期以来,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和粮食安全的“双重高压”下,我国耕地资源开发利用强度过大,严重制约着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中国历史上建立了一套用地养地相结合的耕作制度,但现代休耕制度的建设起步较晚,休耕的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近年来,我国农业资源环境透支严重、粮食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对耕地利用与保护提出了新要求。在此背景下,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在部分地区实行耕地轮作休耕,既有利于耕地休养生息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平衡粮食供求矛盾、稳定农民收入、减轻财政压力”,同时指出“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2016年6月,农业部等十部委联合印发《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中国正式开启耕地休耕制度的探索和建设,并于当年在全国开展休耕试点7.73×104 hm2(116万亩)。石漠化区的云南省砚山县是国家首批休耕制度试点县,2016年休耕试点面积666.67hm2(1万亩),2017年增至1333.33 hm2(2万亩),云南省则增至13333.33 hm2(20万亩)。随着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工作走向深入,对于选择哪些耕地进行休耕、如何确定休耕规模、如何分区分类实施休耕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和解决变得日益迫切。石漠化区是我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该区生态保护和粮食保障矛盾突出,耕地长期处于高强度、超负荷利用状态,得不到休养生息,且已有的石漠化治理措施并未有效降低耕地利用强度,因此,石漠化区传统的耕地利用方式和治理方式未能从根本上实现耕地保护转型。休耕使耕地暂时退出生产领域,进行积极的休养生息,休耕结束后重新投入生产,是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的重要手段,是维持石漠化区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平衡点。当前,我国休耕实行的是“中央统筹、省级负责、县级实施”的工作机制。但由于县级尺度研究的不足,给“县级实施”的休耕机制造成很多障碍,石漠化区在“县级实施”的过程中就暴露出休耕耕地选择的科学性、休耕规模的确定性、休耕政策的精准性不足等问题。同时,国家明确实行休耕要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影响农民收入为前提。因此,休耕既要以生态安全、保护和修复耕地生态为前提,又不能威胁区域粮食保障。本研究以石漠化区国家休耕制度试点县——砚山县为研究区域,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对砚山县25°以下的耕地地块进行休耕迫切度评价,以明确每块耕地休耕迫切情况;进而构建休耕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粮食保障约束下研究区2020年的休耕规模;最后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从乡镇和村两个层面进行休耕空间分区,实现对砚山县休耕区域空间的优化,为石漠化区休耕试点和制定休耕规划计划提供决策参考。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研究结论如下:(1)以生态安全为视角,基于脆弱性域图(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VSD)和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评价模型,从生态脆弱性和人地协调性两个维度,从暴露度(E)、敏感度(S)、耕地压力(P)和休耕响应(R)四个方面构建砚山县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综合评价模型,依托ArcGIS平台,对砚山县25°以下的36806个耕地图斑进行休耕迫切度测算,并根据测算结果按照自然间断点分级法分为5个等级。其中,综合得分在0.19660.2905为“不迫切”等级,面积9188.7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96%,图斑5818个,占图斑总个数的15.81%;综合得分在0.29050.3375为“一般迫切”等级,面积28725.13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1.76%,图斑971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6.39%;综合得分在0.33750.3830为“比较迫切”等级,面积48786.89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6.95%,图斑104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8.27%;综合得分在0.38300.4333为“非常迫切”等级,面积36456.37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27.61%,图斑7763个,占图斑总个数的21.09%;综合得分在0.43330.6214为“极度迫切”等级,面积8862.34 hm2,占耕地总面积的6.71%,图斑3106个,占图斑总个数的8.44%。结果表明,比较迫切、非常迫切和极度迫切三个等级共计94105.60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比重达71.28%。因此,砚山县耕地生态状况相对而言较为严峻,休耕迫切性较强,且应首先休耕生态脆弱、耕地本底条件差的耕地,同时兼顾农户休耕响应等社会经济因素。耕地休耕迫切度评价能有效提高休耕地选择的客观性。(2)以县域粮食保障为约束,综合考虑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播比、粮食自给率、人均粮食需求量等因素,构建研究区目标年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和休耕规模预测模型。根据时间序列数据,运用GM(1,1)灰色模型和5种线性回归模型(指数回归、一次线性回归、对数回归、二次多项式回归和幂回归)分别对研究区目标年人口数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和粮播比进行预测,结果分别为514882人、3988.20kg/hm2、234.83%和43.00%;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粮食自给率设置低自给率(80%)、中自给率(90%)和高自给率(100%)3档,对人均粮食需求量设置低需求(500 kg/人)、中需求(550 kg/人)和高需求(600 kg/人)3档,得到9种情景下研究区目标年的耕地保有量和可休耕规模,其中,低自给率、低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1.26%;高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1.89%。综合来看,研究区可休耕规模为55308.09 hm280878.57 hm2,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41.89%61.26%。因此,休耕试点不会对砚山县粮食保障造成大的冲击,在当前的国家试点规模外,砚山县亦可安排较大规模的自主休耕。此外,结合耕地休耕迫切度,可得到各乡镇(村)的可休耕规模。休耕规模研究打破了休耕指标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局限性。(3)考虑在高粮食自给率、高人均粮食需求情景下,将基于生态安全的休耕迫切度和基于粮食保障的休耕规模进行统一,以乡镇和村为单元进行休耕区域空间分区,实现休耕区域空间优化。发展出综合休耕指数(Comprehensive fallow index,CFI)概念,建立综合休耕指数计算模型,通过乡镇(村)休耕迫切度总和、乡镇(村)可休耕面积、乡镇(村)可休耕面积占辖区耕地面积比重3个指标,根据综合休耕指数将研究区划分为优先休耕区、重点休耕区、有条件休耕区、后备休耕区和不休耕区5种类型,针对不同的类型提出差异化的休耕策略。(1)在乡镇尺度,优先休耕区只有维摩乡,重点休耕区包括平远镇、阿猛镇和阿舍乡,有条件休耕区包括八嘎乡、蚌峨乡和稼依镇,后备休耕区包括者腊乡、干河乡、盘龙乡和江那镇。(2)在村级尺度,优先休耕区包括2个村,重点休耕区包括12个村,有条件休耕区包括41个村(社区),后备休耕区包括35个村(社区),不休耕区包括8个村(社区)。通过将砚山县2016、2017年休耕试点区域与研究结果进行对比检验,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结果可为砚山县休耕规划计划的制订提供决策参考,可为县域实施分区分类休耕、实现精准管理提供方案和策略,提高休耕的空间效率。综合上述研究,休耕迫切度评价、休耕规模预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是一个逻辑渐进的技术体系。论文的创新点:(1)基于生态安全视角评价了石漠化区地块尺度的耕地休耕迫切度,发展了石漠化区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方法,为石漠化区选择哪些耕地休耕、如何确定地块休耕次序提供了可行方法,有效避免了休耕耕地选择的主观性;(2)预测了不同粮食保障情景下的县域可休耕规模,结合休耕迫切度评价结果,反演出各乡镇和村的可休耕规模及其可休耕耕地的空间分布,实现了休耕规模“定量”与休耕耕地“定位”的统一,为进一步修正休耕空间布局提供了思路,为各乡镇和村进行休耕提供了规模依据和空间依据;(3)基于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的双重约束,建立休耕区域空间分区规则,从乡镇和村两级尺度划分不同类型的休耕区域,提出了不同类型休耕区域的休耕策略,解决了休耕地块空间分布与休耕规模相脱离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县域范围内休耕区域的空间优化,为休耕空间分区,以及分区分类施策、实现精准管理提供了方法指引。总的来说,本研究在县域范围内为休耕耕地选择(在哪休耕及其次序)、休耕规模调控(休耕多少)、休耕分区布局(如何分区休耕)提供了可行的方法论,发展了休耕区域空间分区方法,丰富了土地利用分区理论,亦可为县域休耕规划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决策参考。
李鹏[6](2020)在《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文中指出地震特别是强震及其次生地质灾害,造成地震后短期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改变区域的地表景观格局,留下大量的危险隐患,改变近地表系统的内在过程或特性,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影响区域承载力和恢复力,改变区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选取汶川地震重灾的十个县市为研究区,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视角出发,结合文献查阅、野外采样、遥感反演等数据挖掘手段,开展生态地质调查;运用GIS分析监测区域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以及地质灾害时空分布;构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态,分析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演化机制和发展趋势;探索生态地质环境恢复途径和治理方法,探讨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的保护模式。推进我国生态地质环境研究,完善生态地质学理论体系,为地质灾害易发区防灾、减灾提供依据。论文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从人口、经济和土地利用三个方面出发对研究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进行了全面评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社会经济受地质灾害影响明显,随着人类扰动的逐步加深,土地利用和景观格局变化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刻发生着变化。研究区人口分布不均匀,人口密度差距较大,受汶川地震影响各县市2008年人均GDP均有明显下滑。2000—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明显,不同地类间互有转移,其中建设用地和裸地变化最为显着。2000年和200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布较好,2010年开始景观格局破碎度、分离度增加,连通性降低,2015年景观格局分布最差,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遭受严重的挑战。(2)地质灾害应急排查结果显示研究区灾后地质灾害隐患点2981处,整体上地震诱发的次生地质灾害沿龙门山断裂带和河流水系呈带状、线状分布。根据地质灾害隐患点信息量分析可知随着远离发震断层,地质灾害的敏感性逐渐降低;高程800~1800m范围和坡度8°~24°的区域对地质灾害最为敏感。基于信息量模型评价研究区地质环境稳定性,结果显示地质环境稳定性低是研究区地质环境的突出特征,地质环境低稳定性区和较低稳定性区域占研究区总面积的65.15%;地质环境稳定性空间分布沿映秀-北川断裂呈中间高两边低、南部高北部低的空间格局。(3)基于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和气象统计数据,在定量遥感方法指导下对研究区生态环境子系统关键参数进行了反演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异明显,2000-2017年逐年植被覆盖度均值整体呈下降趋势,下降趋势不明显约0.17%/a,研究时段内植被覆盖退化区域略高于改善区域,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变化总体上与降雨的关系最为密切。2000-2017年间研究区降雨量大于蒸散量,可以很好地涵养水源,水源涵养量水平持续增强;东南低海拔平原地区土壤保持能力相对较差且变化不明显,研究区东南山地土壤侵蚀能力较强,变化相对明显;固碳释氧量整体呈现大幅波动增加的趋势,但线性趋势不明显,平均固碳释氧量水平较高;生物多样性指数南高北低,东南地区多年表现出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平,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指数多年普遍偏低。(4)在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社会经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数据,选择人口密度、水源涵养、土壤保持、地表起伏等28个重要生态地质安全指标,结合DPSIR概念模型构建了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体系。综合主观赋权法(AHP层次分析)和客观赋权法(熵值法)对生态地质安全各项指标进行赋权,对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状况进行定量评价。(5)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整体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偏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偏多;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分布具有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性,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低值区在研究区北部聚集明显,高值区主要聚集在西部高海拔山地和东部平原,以及研究区中部自然保护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至2015年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有所下降,近五年下滑明显,生态地质环境安全降低的区域主导着整个研究区的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发展方向;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高的是汶川县,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最低的为青川县,自研究时段开始县域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数逐年下降,生态地质风险极高。综上所述,本研究从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视角出发,分析了地质灾害约束下的“人—地—生”复杂系统时空变化特征,构建了一套生态地质环境基础数据调查—动态信息监测与反演—安全状态评价—时空变化分析的技术方法,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模型,为生态地质调查、遥感信息反演、动态监测与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为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了理论基础,对于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匡奕敩[7](2020)在《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根据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指导思想以及国际社会、国家与地方各层面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围绕人类社会发展及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下降,引发自然灾害的实情,本研究有助于从理论上为生态系统提升提供科技支撑,在实践中促进湘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基于目前生态系统服务评估的差异和不足,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各领域生态系统服务及在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社会经济耦合影响因素下的协同发展关系;进一步厘清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各指标因素的发展变化规律,明晰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特征,分析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之间协同发展特征,目的要在于为区域生态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建言献策,对于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经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区域具体情况,以典型喀斯特地貌地形特征且森林覆盖率较高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结合遥感、统计年鉴、考察调研、政府网站、媒体相关数据,集成多源、多尺度、多类型指标数据,筛选出与协同发展模式有关的相关分析、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等数理统计分析方法,以及人工神经网络、定性的PEST情景分析法对论文进行深度研究。以湘西州1980-2018年四个时间段土地利用变化Landsat-TM遥感影像为基础数据源,利用GIS分析方法,对各年度土地利用变化率、空间核密度及转移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1980-2018年湘西州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城建用地面积不断增大,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减少,生态功能逐年下降;空间变化分析得到城建用地不断由州中心向周边扩大,各市县水田正朝着生态区域空心化格局演变,有林地正朝着边缘化的格局演变的发展趋势。社会经济方面,湘西州总人口不断增加,乡村人口不断减少,第三产业逐渐替代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以GDP和人口等社会经济空间分布公里网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空间变化分析得到湘西州各县区乡村人口正朝向城镇转移,农村空心化凸显,城乡生产总值差距明显。气象环境方面,湘西州年降水量与湿度极值之间变化比较分散,而年均气温和光照较为集中;以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气象环境空间插值数据集为基础数据源,进行空间分析发现极值年份间年降水量高低界限移动明显,年均气温高低界限移动不明显,时空变化具有反复或交替变化特征,相应农作物与气象灾害随年度变化呈现一定的周期波动变化发展规律。利用R语言作图及SPSS统计方法对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指标因素进行相关关系、回归关系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1),1980-2018年耕地与城建面积表现为竞争关系,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耕地、林地、草地,总人口与城镇人口,GDP与三产业,年降水量与平均湿度,年均气温与光照时长表现为一定的协同发展关系;(2),研究期间耕地在总土地利用中的占比与乡村人口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与第一产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表现为同步下降的协同发展关系,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负面效应;(3),2009-2018年年均气温与粮食产量呈负相关,2008-2012年降水量与直接经济损失、水灾面积、粮食减产在不同时期显着相关,呈现协同发展关系。综合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20余项指标因素,从中选择与生态系统服务关系较大的总人口、国内生产总值、播种面积、粮食产量、年降水量、年均温度、受灾面积等宏观非线性数据指标,构建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作协同发展研究。结果显示,生态系统服务正在下降,同时人均生产总值呈缓慢增长趋势,反映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难以呈现协同发展的趋势;泛化权重分析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与粮食产量因素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影响较大,宜优先决策农业生产为主的GDP,协调耦合度,以期获得GDP与生态系统服务及人均生产总值三者更好的协同发展作用。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分析得出湘西州及各县市农业发展可比价增速呈现波动性减缓的趋势;宜优先决策有效灌溉面积以促进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快速协调发展。结合湘西州州政社情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同时与非完整数据的三废排放、灾害、旅游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一起,补以PEST为主的情景分析定性方法,整合成PEST-SWOT模型;针对前述理论分析的各种问题,在权衡决策上归并同化或整合同步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相关指标共同发展,结果得到,在社会发展机遇期引科技下乡能化解农村农田空心化问题以促进农田生态与农业经济协同发展,在人与土地关系中转变经济基础弱势为优势来促进生态系统服务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协同发展,在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地政策机遇与地方旅游业挑战下结合湘西森林优势与乡村人口空心化弱势结合下弥补促进林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人口就业协同发展,通过科技创新手段化解技术挑战难题进而促进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与农业经济恢复及协同发展,以及在环保宏观政策综合指导下拟促进湘西乡村社会经济振兴与武陵山片区生态系统服务的协同发展。今后将以决策支持的方式展开研究,并在南方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和人类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上更好应用,以深入探索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与农村社区发展协同提升模式,努力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
张利国[8](2019)在《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人类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土地利用在不断满足人类需求,为人类提供各类功能与服务的同时,也引起了粮食、能源、资源和环境等全球或区域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深刻影响着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国家战略,并将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列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任务。《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国土集聚开发和分类保护相适应,立足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切实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战略部署。土地利用为人类提供各类产品和服务,具有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等多功能特性,是评估土地利用效应、合理性及可持续性的重要视角和手段。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综合分区,以功能的合理、协调发挥为导向,优化区域开发与保护格局,保障土地资源具有持续为人类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能力,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库区是由于水库兴建而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地域单元,我国是世界上库区最多的国家,其已成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重要的区域发展空间载体。库区往往具有地形条件复杂、生态敏感及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等特性,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与冲突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其中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是研究的热点,也是实现库区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开展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与综合分区的理论与方法梳理,并以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丹江口库区作为案例开展实证研究,针对不同分区制定差异化土地利用政策体系,优化土地开发与保护格局,是促进库区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也可为类似区域提供有益的理论和实践参考。本文以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导向,以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矛盾冲突为切入点,以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为手段和契机,沿着“问题提出—理论梳理—方法体系构建—实证研究”的思路展开研究。全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的思路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理论体系梳理,主要对指导本研究的相关基础理论、库区的基本问题及多功能内涵等进行梳理和分析,提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阐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的目标与原则,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章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构建,主要包含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构建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二是阐述多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三是探索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第四章至第六章以丹江口库区为例,开展实证研究。其中第四章简要介绍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过程。第五章首先从微观尺度分析了丹江口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以突出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进而从县域尺度分析了多功能的时空分异特征。最后,通过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开展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因素研究。第六章对丹江口库区进行了多功能综合分区,并针对不同分区提出了差异化的政策建议。第七章是对全文的总结和展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结论如下:(1)提出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并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本文提出了由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3个一级功能和9个二级功能构成的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结合库区土地利用的特征及对功能的特殊需求,上述方案在环境功能中分设“水资源保障功能”,突出了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体现了库区的特殊需求和定位。依据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本研究构建了由21个指标构成的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同样体现了库区的特殊性:首先针对水资源保障功能这一库区核心功能的评估,以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两个指标综合表征,上述指标可依据降雨、气温、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数据通过InVEST模型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避开了库区缺乏长时间各类环境监测数据的问题,提升了该指标体系的实用性,扩大了适用范围。其次,对于经济功能的评估,前人多选择了工业产出、第二产业产值等类型指标,本研究对这类指标的作用进行了淡化,体现了库区多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旨,避免大规模工业开发的特征与要求。(2)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演变格局针对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重要性,从微观尺度分析了库区水源涵养以及土壤保持的地形梯度特征及空间自相关格局,深入剖析库区水资源保障功能的时空演变特征,该分析可为下文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库区水资源安全的差异化政策建议提供支撑。丹江口库区水源涵养量15年来总体呈下降趋势,空间聚集现象明显,总体呈现南高北低的特点;水源涵养强度随高程升高而波动明显,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500m1500m高程区间是水源涵养的优势区,需加强海拔为600m以下及坡度为5°以下区域的水源涵养功能保护。15年来,研究区土壤保持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规律,土壤保持强度较大地区主要集中于丹江口库区中上游南部大巴山区;较弱的地区主要为下游的丹江口市、淅川县等地。800m1700m高程段是丹江口库区土壤保持的优势区域,海拔400m以下区域土壤保持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强烈,随着坡度的增加,土壤保持强度呈增长态势,但在55°以上区域下降迅速。(3)从县域尺度全面分析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特征以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从县域尺度构建了突变级数评价模型,对库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展开评价,并开展时空分异特征分析。丹江口库区中部以及南部大巴山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较高,并形成了以十堰、汉中和商洛为中心的低值聚集区,安康市城区土地利用环境功能长期处于中等水平。20002015年的15年间,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快速提升的区县主要集中于丹江口水库周边区县、丹江口水库上游的汉中盆地以及位于秦岭东部至伏牛山一带的商洛市周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较高以上水平区县主要分布于研究区东部的河南四县至十堰城区一带,至2015年,以安康市为中心的周边区县成为社会功能新的高值聚集区;15年间,研究区大部分区县土地利用社会功能以缓慢提升和快速提升为主,中部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增长较为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分布格局年际变化不大,高值区主要分布于以汉中及十堰为中心的东西两个地区,低水平区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以及南部山区;15年来,研究区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整体处于缓慢提升态势,且中部提升速度高于东部和西部。(4)开展了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通过影响机理的定性分析及文献梳理,本研究构建了影响因素的备选指标体系,并介绍了指标筛选及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构建方法。文章以丹江口库区为案例,筛选出地形起伏度、年均降雨量、地均GDP以及土地开发强度4个因素构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展开影响因素研究。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环境功能和社会功能总体上呈现正向影响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主要呈负面影响。年均降雨量对于环境功能主要以正向影响为主,对社会功能的影响规律不明显,而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的发挥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干扰作用,东部地区以正面影响为主,西部山区则主要体现为负面干扰。地均GDP对环境功能的影响分两个阶段,2005年以前,主要以促进作用为主,2005年以后,则主要为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影响主要呈现正向作用。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对环境功能产生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土地利用社会功能和经济功能起到正向促进作用。(5)开展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体系由于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目标的多重性和复杂性,单纯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案的简单对比难以达到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基于此,本研究集成运用“静态+动态”以及“定量+定性”的分区理念,将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的综合变化特征考虑在内,并引入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念,重点考虑水资源保障功能对库区的重要性,构建了“初步分区+两步修正”的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采用上述分区思路将丹江口库区划分为6个分区类型,分别为下游核心水体重点保护区、上游环境功能优势保持区、中上游环境功能重点强化区、下游社会功能改良区、中下游经济功能适度强化区以及中心城市经济功能优化发展区。在对上述各分区的空间分布格局、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进行详细梳理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针对各分区提出了多功能发展组合模式及土地利用政策导向。特别地,针对丹江口库区水资源安全的重要性,分别从综合分区管理以及垂直分区管理两个角度提出了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的分区匹配方案。最后,从生态补偿、跨区域政府合作以及生态立法三个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制度保障措施。
张贵军[9](2019)在《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文中提出土地资源过度的开发和利用不仅会导致土地生态系统本身失衡,还会因为土地所提供产品的品质问题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土地安全问题已经在人类长期非理性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土地承载安全问题升级为土地生态环境和功能安全问题,土地生态安全各相关领域的研究进而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其中,耕地生态安全的内涵、评价体系、安全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尚未达成共识。且多数研究空间尺度过大,缺乏反映耕地本身土壤养分含量、环境质量以及健康功能的地球化学元素分布信息,导致研究结果很难触及耕地生态安全的深层实质问题。鉴于此,本研究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主要数据源并结合实地取样补测数据,获取了较为详尽的数据信息;结合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内涵研究、构建概念模型及评价体系,以环渤海区域的黄骅市为典型地域实施耕地生态安全评价及整治分区,并展开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保护策略体系研究。旨在推动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指导农业生态安全生产实践和加速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厘清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构建了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研究从“生态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出发,考虑中国的人地关系背景及耕地利用的特点和要求,分析了耕地生态安全的系统动力学原理,将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界定为:承载安全、土地(土壤)环境安全、系统功能安全、后备保障安全、时空均衡、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7个方面的内容,并构建了县域尺度下耕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概念模型。概念模型中承载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及系统功能安全是耕地生态安全的基本和核心要素;后备保障安全决定着耕地的持续供给;时空安全要求耕地生态安全的收益在不同代际、不同区域间公平分配,强调耕地资源的分配在时空2个尺度提供同等的发展权;制度安全和产权安全决定了耕地保护的外围制度和政策环境。(2)以黄骅市为例进行了耕地生态安全利用调查与监测评价研究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黄骅市(县级市)耕地利用情况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调查,以农业地质地球化学背景调查成果为基础,结合实地走访和踏勘,采集了大量土壤样品获取检测数据,收集了黄骅市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和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历年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建立了黄骅市2015年耕地生态安全数据库;利用农用地分等数据平台,获取黄骅市耕地矢量数据图层及最小评价单元;选择单因素评价与分层次评价方法相结合的方法,依据相关规程、技术标准和已公示的研究结论设定合理的安全评价标准及分级标准,对黄骅市耕地进行生态安全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该县域人均耕地占有量较为安全,弥补了粮食单产低的劣势,大部分区域人均粮食占有量和耕地承载率安全程度较高;耕地总体有机质含量较低,96.75%的区域处于临界安全及中度不安全水平;大部分耕地碱解氮含量不足,高度不安全面积达76.55%,中度不安全面积达23.09%,与氮肥的大量使用形成显着的反差;地下水埋深较浅,且地下水矿化度较高,限制着耕地土壤环境安全,37.81%的耕地呈中度盐渍化,超过20%的耕地盐渍化程度较高,属于中度和高度不安全级别,耕地的地下水埋深与土壤的盐渍化程度空间相关性较高;黄骅市有超过90%的耕地土壤pH值偏高,处于临界安全状态;淡水资源贫乏极大地限制着黄骅市耕地灌溉保障率,仅有2.62%的水浇地能达到75%的灌溉保障率;耕地排水条件较差,12.06%的耕地排水条件处于高度不安全水平。黄骅市耕地施肥量普遍过高,但肥料的利用效率过低,重金属元素含量中,除了As和Ni元素含量呈现中度安全级别之外,其他6种重金属元素皆处于高度安全水平。(3)划定了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并对应提出分区监测管理及整治策略研究结合评价结果构建了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制度,并提取各指标不安全的区域,按照整治技术手段和监测管理措施在空间上具有一致性的原则,运用空间叠加法,划出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肥力提升区、盐渍化土整治及耐盐作物改良区、重金属污染防范区,并对应安排了整治及监管措施。(4)分类提出黄骅市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方式研究对黄骅市土壤盐渍化程度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盐渍化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结合已有的盐渍化改良方法讨论了黄骅市轻度盐渍化土、中度盐渍化土和重度盐渍化土的适宜改良利用技术。建议滨海盐碱地的治理应遵循以适为主,以改为辅,杜绝大兴水土工程,提倡大力推广耐盐作物种植、优化滨海地区的种植制度,筛选具有生产和生态效益的乔、灌、草以及粮食作物来改良大量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景观和生态系统。(5)提出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安全策略研究分析指出了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的两方面对策与建议:一是通过耐盐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高未利用盐渍化土地的利用率,增加耕地数量的有效供给,缓解现有耕地的生产压力,同时塑造该县域特有的盐渍化土壤景观生态系统;二是通过新农村和小城镇建设挖掘土地利用结构性和空间性调整潜力,增加耕地补给并扩大耕地经营规模。研究通过分析现有耕地产权登记管理制度及保护绩效存在的缺陷,提出保障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应做到:稳定当前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并促进土地使用权流转,培育新的安全利用及保护主体,将耕地纳入统一的土地权属登记审核制度,利用新技术建立耕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制度,适时适地地开展土地整治工作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并创新耕地生态安全保护机制。
廖春贵[10](2019)在《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流域孕育人类文明,流域的地位极其重要。流域是连接岩石圈、水圈、大气圈以及生物圈的关键纽带,是地球物质交换、能量传递的重要场所,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水文耦合系统。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西江流域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生活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可利用水资源下降,水生态与水环境安全面临巨大的挑战,人与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何协调社会经济增长与水资源利用,解决人水冲突,亟需解决。本文以广西西江流域为例,首先在梳理国内外社会水文系统和脆弱性文献以及收集数据的基础上,以社会水文学和系统论为理论支撑,构建流域社会水文系统。其次,对研究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动态、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运用脱钩模型对人口-水资源、经济-水资源进行耦合分析。再次,将脆弱性理论和社会水文理论引入到流域可持续发展学科研究中,对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定义,构建了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估框架,并对研究区脆弱性进行评价与分区。最后对广西西江流域的综合整治提出针对性建议。研究表明:(1)广西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与降水总量随时间变化而上升。供水量、地表水源供水量与地下水源供水量均呈下降趋势,供水量在空间分布上中部高、西南低。农业用水最多,其次是生活用水,而工业和生态环境用水较少。生态环境方面,随工业经济发展,广西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量增加,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下降。人口方面,广西西江流域的人口数量、人口密度随时间变化而上升。经济方面,第一产业总值、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随时间变化而上升。(2)广西西江流域人口数量与生活用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与用水总量呈双向变化;人口数量与生活用水量、地区生产总值与用水总量均呈现扩张负脱钩、强负脱钩等耦合关系;有50%的县域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处于欠协调状态,有3成县域处于极不协调状态,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协调的县域较少。(3)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敏感度上升、压力增大、恢复力下降,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脆弱性升高,流域生态环境向不利的方向发展。根据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结果进行分区,从生态保护、产业布局、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对策及建议。
二、县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区划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县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区划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2)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扶贫工作进入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时期 |
1.1.2 我国贫困村村庄规划进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时期 |
1.1.3 广西扶贫工作和贫困村建设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界定 |
1.3.1 相关概念定义 |
1.3.2 研究对象及研究范围的确定 |
1.4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1 国外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
2.1 贫困村的贫困特征 |
2.1.1 贫困根源和致贫影响因素研究梳理 |
2.1.2 典型贫困地区贫困特征及其致贫影响因素分析 |
2.1.3 贫困村致贫的影响因素分析 |
2.2 基于贫困特征的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
2.2.1 上林县石漠化特征的致贫因素分析 |
2.2.2 上林县历史民族文化特征的致贫因素分析 |
2.2.3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贫困特征的分析结果 |
2.3 基于扶贫实施效果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致贫因素分析 |
2.3.1 扶贫实施效果分析标准 |
2.3.2 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
2.3.3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
2.4 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结果 |
第三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脱贫策略分析 |
3.1 乡村振兴战略对村庄建设要求的研究梳理 |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
3.1.2 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重点 |
3.1.3 乡村振兴战略专家解读 |
3.2 乡村振兴战略对上林县贫困村村庄建设的要求和规划策略 |
3.3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研究 |
3.3.1 基于解决石漠化问题的生态经济新业态的乡村振兴策略 |
3.3.2 基于民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乡村振兴策略 |
3.3.3 基于解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问题的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的乡村振兴策略 |
3.4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的规划设计要点 |
3.4.1 村庄规划编制研究梳理 |
3.4.2 上林县贫困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的突出问题 |
3.4.3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解决致贫突出问题的上林县贫困村规划原则和策略 |
3.4.4 面向解决石漠化问题的生态经济新业态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
3.4.5 面向挖掘壮族特色文化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
3.4.6 面向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要点 |
3.4.7 基于致贫因素影响分析的上林县贫困村村庄规划编制思路 |
第四章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大浪村规划设计实践 |
4.1 基于贫困特征的大浪村致贫因素分析 |
4.1.1 石漠化特征 |
4.1.2 壮族特征 |
4.1.3 大浪村贫困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4.2 基于社会调查分析的大浪村扶贫实施效果分析 |
4.3 大浪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的突出问题的综合分析结果 |
4.4 基于贫困根源的大浪村规划设计 |
4.4.1 面向发展生态经济新业态策略的规划设计 |
4.4.2 面向壮族特色文化和产业挖掘的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 |
4.4.3 面向服务区域旅游联动发展的基本设施城乡一体化发展策略的规划设计 |
4.5 大浪村脱贫效果 |
4.5.1 大浪村扶贫工作成效 |
4.5.2 大浪村规划建设成效 |
第五章 结论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1.1 上林县贫困村与致贫因素相关突出问题分析的主要结论 |
5.1.2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林县贫困村规划策略、设计要点及编制思路的主要结论 |
5.1.3 大浪村致贫因素影响分析及乡村振兴策略下的规划设计实践的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时空变化及其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相关研究 |
1.2.2 广西西江流域相关研究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理论 |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3 人地协调理论 |
2.2 核心概念 |
2.2.1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
2.2.2 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 |
2.3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体系 |
2.3.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2.3.2 评价单元的确定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2.3.4 等级划分评判标准 |
2.4 研究方法 |
2.4.1 文献法 |
2.4.2 熵值法 |
2.4.3 综合指数法 |
2.4.4 地理探测器模型 |
2.4.5 坡度及坡向提取 |
2.4.6 山水林田湖草提取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资源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 |
3.2.1 遥感数据 |
3.2.2 其他数据 |
4 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空间格局识别与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
4.1 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水平空间特征 |
4.1.1 山地水平空间分布 |
4.1.2 水域水平空间分布 |
4.1.3 林地水平空间分布 |
4.1.4 田地水平空间分布 |
4.1.5 湖泊水平空间分布 |
4.1.6 草地水平空间分布 |
4.2 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垂直梯度特征 |
4.2.1 基于高程梯度差异的山水林田湖草空间分布特征 |
4.2.2 基于坡度差异的山水林田湖草空间分布特征 |
4.2.3 基于坡向差异的山水林田湖草空间分布特征 |
4.3 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在不同地质地貌上的空间分布格局 |
4.3.1 基于不同岩性的山水林田湖草空间分布特征 |
4.3.2 基于不同地貌的山水林田湖草空间分布特征 |
4.4 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时间演化分析 |
4.4.1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时间演化 |
4.4.2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要素时空格局演化 |
5 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 |
5.1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各子系统评价结果与分析 |
5.1.1 山子系统 |
5.1.2 水子系统 |
5.1.3 林子系统 |
5.1.4 田子系统 |
5.1.5 草子系统 |
5.1.6 人子系统 |
5.2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县域的生命共同体健康指数分析 |
5.2.2 生命共同体不同健康等级面积及占比 |
5.2.3 生命共同体健康指数空间分布 |
5.3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分区 |
5.4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健康发展影响因子分析 |
5.4.1 自然因子对生命共同体健康影响的定量分析 |
5.4.2 人文因子对生命共同体健康影响的定量分析 |
5.4.3 自然因子与人文因子对生命共同体健康水平的交互影响分析 |
5.5 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对策 |
5.5.1 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
5.5.2 因地制宜进行生态环境分区修复 |
5.5.3 加强流域水生态建设 |
5.5.4 建设智慧流域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4)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评价 ——以灵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土地 |
2.1.2 土地利用 |
2.1.3 土地可持续利用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人地协调理论 |
2.2.3 系统论 |
2.2.4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三章 基本概况及土地利用情况 |
3.1 基本概况 |
3.1.1 自然地理状况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2 灵山县土地利用现状 |
3.2.1 土地利用现状 |
3.2.2 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
3.2.3 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分析 |
3.2.4 灵山县土地利用的特点 |
第四章 土地持续利用评价体系 |
4.1 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概述 |
4.1.1 评价目的 |
4.1.2 评价原则 |
4.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4.2.2 评价指标的量化和标准化 |
4.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4.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4.3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与障碍因素判断 |
4.3.1 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4.3.2 障碍判断 |
第五章 灵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 |
5.1 数据来源 |
5.2 灵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权重值的确定及标准化 |
5.2.1 评价指标标准化转换 |
5.2.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值 |
5.3 灵山县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及分析 |
5.3.1 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分析 |
5.3.2 土地可持续利用障碍因素分析 |
5.4 结论和对策研究 |
5.4.1 结论 |
5.4.2 对策研究 |
第六章 成果与展望 |
6.1 主要成果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5)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回顾与述评 |
2.1 休耕耕地选择与准入 |
2.1.1 生态环境敏感土地休耕 |
2.1.2 边际土地与休耕 |
2.1.3 地块面积与休耕 |
2.1.4 耕地无差别式休耕 |
2.2 休耕规模测算与调控 |
2.2.1 政府宏观政策调控休耕规模 |
2.2.2 粮食需求变动影响休耕规模 |
2.2.3 休耕规模预测研究 |
2.3 休耕区域空间分布与优化 |
2.3.1 耕地资源与休耕区域分布 |
2.3.2 休耕区域空间布局研究 |
2.4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和休耕研究 |
2.4.1 石漠化区耕地治理模式研究 |
2.4.2 石漠化区耕地休耕研究 |
2.5 研究述评 |
第3章 理论支撑及研究框架 |
3.1 核心概念解析 |
3.1.1 历史文献对休耕的阐释 |
3.1.2 中国现代休耕制度的源起 |
3.1.3 本研究对休耕的界定 |
3.1.4 休耕类型划分 |
3.1.5 与休耕相近的其他概念 |
3.2 理论基础 |
3.2.1 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3.2.2 土地保护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土地伦理理论 |
3.3 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研究对象与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选择及其概况 |
4.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 |
4.1.2 自然条件与土地利用 |
4.1.3 经济与社会发展 |
4.2 研究区休耕试点进展 |
4.2.1 休耕面积与补助标准 |
4.2.2 休耕组织方式 |
4.2.3 休耕技术路径 |
4.2.4 休耕地培肥模式 |
4.2.5 休耕社会经济效应 |
4.3 数据来源及处理 |
4.3.1 数据库建设 |
4.3.2 经济社会统计数据 |
4.3.3 其他数据资料 |
第5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砚山县休耕迫切度及其空间分布 |
5.1 评价思路与方法 |
5.1.1 评价思路 |
5.1.2 评价方法 |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5.2.2 评价指标选取与释义 |
5.2.3 评价指标权重计算 |
5.2.4 评价指标标准化 |
5.3 评价对象与评价单元的确定 |
5.3.1 评价对象 |
5.3.2 评价单元 |
5.4 休耕迫切度等级划分及空间分布 |
5.4.1 评价结果等级划分 |
5.4.2 不同等级休耕迫切度分析 |
5.4.3 各乡镇休耕迫切度分析 |
5.5 讨论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预测及空间分布 |
6.1 粮食保障与研究设定 |
6.1.1 粮食保障内涵 |
6.1.2 休耕的粮食保障前提 |
6.1.3 研究设定 |
6.2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 |
6.2.1 粮食保障约束下休耕规模预测模型 |
6.2.2 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与方法 |
6.3 耕地保有量单因素预测 |
6.3.1 人口数量预测 |
6.3.2 粮食单产预测 |
6.3.3 复种指数预测 |
6.3.4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比重预测 |
6.3.5 粮食自给率测定 |
6.3.6 人均粮食需求量测定 |
6.4 可休耕规模及空间分布 |
6.4.1 粮食保障约束下耕地保有量规模 |
6.4.2 粮食保障约束下砚山县可休耕规模 |
6.4.3 可休耕耕地空间分布 |
6.5 讨论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下休耕空间分区 |
7.1 研究思路及方法 |
7.1.1 县级土地分区与空间优化 |
7.1.2 休耕空间分区思路 |
7.1.3 休耕空间分区单元 |
7.1.4 休耕空间分区方法 |
7.2 分区结果与分析 |
7.2.1 分区结果 |
7.2.2 分区结果分析 |
7.3 分区结果检验 |
7.4 分区休耕方案与策略 |
7.5 讨论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8.4 石漠化区休耕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一:关于使用yaahp辅助决策软件计算休耕迫切度指标权重的说明 |
附件二:附图 |
附件三: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6)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环境 |
2.1.2 地质地貌 |
2.1.3 社会经济概况 |
2.2 数据来源及处理 |
2.2.1 NDVI数据处理 |
2.2.2 ET数据处理 |
2.2.3 NPP数据处理 |
2.2.4 土地利用数据处理 |
2.2.5 气象数据处理 |
2.2.6 其它数据来源及处理 |
2.3 研究方法 |
2.3.1 趋势分析法 |
2.3.2 灰色关联分析 |
2.3.3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2.3.4 人类扰动分析 |
2.3.5 信息量模型 |
2.3.6 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3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人类活动子系统时空变化分析 |
3.1 人口 |
3.2 经济 |
3.3 土地利用 |
3.3.1 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3.3.2 人类扰动分析 |
3.3.3 景观格局时空动态变化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地质环境子系统评价研究 |
4.1 地质灾害基本状况 |
4.1.1 灾前地质灾害 |
4.1.2 灾后地质灾害 |
4.2 地质灾害主要特征及形成条件 |
4.2.1 主要地质灾害特征 |
4.2.2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 |
4.2.3 地质灾害发展趋势 |
4.3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
4.3.1 评价指标体系 |
4.3.2 地质环境稳定性单指标分析 |
4.3.3 因子敏感性分析 |
4.3.4 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子系统时空演化研究 |
5.1 气候因子与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研究 |
5.1.1 气候因子时空演变分析 |
5.1.2 植被覆盖度变化 |
5.1.3 植被覆盖变化与气候因子变化灰色关联分析 |
5.1.4 植被覆盖变化驱动分析 |
5.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时空变化研究 |
5.2.1 水源涵养 |
5.2.2 土壤保持 |
5.2.3 固碳释氧 |
5.2.4 生物多样性维持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动态变化研究 |
6.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体系 |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6.1.2 指标体系理论框架 |
6.1.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指标标准化 |
6.2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
6.2.1 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指标权重确定 |
6.2.2 研究区不同时段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评价 |
6.3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变化分析 |
6.4 研究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调控建议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7.1 论文的主要成果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7)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论文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区域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动态 |
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系统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
三、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协同发展研究进展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标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 |
第一节 湘西概况 |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民族分布 |
二、湘西地区地形地貌与自然灾害特点 |
三、湘西地区生态系统类型分布、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 |
第二节 研究区域的实地考察与调研 |
一、湘西实地考察 |
二、参与式调研与集中会议研讨 |
第三章 研究方案 |
第一节 数据来源 |
一、遥感监测数据 |
二、资料收集与数据整理 |
第二节 技术支持 |
一、应用软件工具材料 |
二、机器学习技术模型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核算方法、计算公式和评价模式 |
二、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关系分析模型与评估方法 |
三、区域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预测与情景分析方法 |
第四章 基于3S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时空变化分析 |
第一节 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分析 |
一、1980-2018年湘西土地利用变化及转移矩阵分析 |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及价值估算 |
第二节 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时空演变分析 |
一、湘西州社会人口因素变化分析 |
二、湘西州经济生产总值因素变化 |
三、湘西州社会经济人均产总值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分析 |
第三节 区域气象环境影响下作物生产时空演变分析 |
一、1980-2018湘西气象环境因素变化情况分析 |
二、湘西州气象环境影响下的农作物变化分析 |
第五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关系分析 |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内部因素影响关系 |
一、土地利用变化下生态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影响关系 |
二、社会经济内部各因素间影响关系分析 |
三、气象环境内部各因素影响关系分析 |
第二节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影响因素分析 |
一、土地生态系统对社会人口因素的影响分析 |
二、土地生态对经济产值的时空效应分析 |
第三节 区域复杂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
一、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社会经济发展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
二、气象生态环境对农作物灾害影响因素的时空效应分析 |
第六章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预测与情景分析 |
第一节 区域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一、基于灾害-环境-社会经济耦合下的生态系统服务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二、基于农田生态系统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工神经网络预测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的情景分析及协同发展上的建议 |
一、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权衡决策中的情景分析 |
二、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在PEST-SWOT模型上的协同发展分析 |
第七章 讨论、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讨论 |
第二节 结论 |
第三节 主要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一、主要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三、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 |
1.3.2 库区土地利用研究 |
1.3.3 研究进展评述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研究理论体系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地域分异理论 |
2.1.3 系统理论 |
2.1.4 人地协调理论 |
2.1.5 区位理论 |
2.2 库区基本概念及土地利用特征 |
2.2.1 库区的基本概念 |
2.2.2 库区土地利用特征 |
2.3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梳理 |
2.3.1 土地利用多功能概念 |
2.3.2 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属性 |
2.3.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内涵的特殊性 |
2.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类方案构建 |
2.4.1 已有分类方案及适用性分析 |
2.4.2 基于水资源保护特殊需求的分类方案 |
2.5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与原则 |
2.5.1 库区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
2.5.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目标 |
2.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及分区方法体系 |
3.1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评价体系 |
3.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1.2 改进突变级数模型构建 |
3.2 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研究 |
3.2.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演变特征 |
3.2.2 县域尺度的多功能时空分异 |
3.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影响因素分析与备选指标体系构建 |
3.3.2 GWR模型构建 |
3.4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
3.4.1 常用分区方法 |
3.4.2 现有分区方法适用性分析 |
3.4.3 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思路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4.1 研究区概况 |
4.1.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简介 |
4.1.2 研究区范围界定 |
4.1.3 自然地理概况 |
4.1.4 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 |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2.1 数据来源 |
4.2.2 数据处理过程 |
第五章 丹江口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影响因素 |
5.1 基于微观尺度的水资源保障功能时空格局 |
5.1.1 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1.2 土壤保持功能时空演变特征 |
5.2 县域尺度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 |
5.2.1 土地利用环境功能时空分异 |
5.2.2 土地利用社会功能时空分异 |
5.2.3 土地利用经济功能时空分异 |
5.2.4 土地利用总功能时空分异 |
5.3 土地利用多功能影响因素研究 |
5.3.1 模型变量的筛选及建模 |
5.3.2 地形起伏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3 年均降雨量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4 地均GDP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3.5 土地开发强度对土地利用多功能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丹江口库区多功能综合分区与差异化政策建议 |
6.1 基于系统聚类的初步分区 |
6.2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修正 |
6.2.1 基于主导功能综合变化的分区修正 |
6.2.2 基于功能权衡分析的分区修正 |
6.3 分区方案合理性及各分区特征 |
6.3.1 分区方案合理性分析 |
6.3.2 各分区特征及功能定位 |
6.4 土地利用多功能分区管控与政策建议 |
6.4.1 多功能发展与土地利用政策导向 |
6.4.2 水资源安全保障手段分区匹配 |
6.4.3 制度保障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
1.2.2 国内外耕地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2 数据来源 |
1.4.3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
1.4.4 工作底图的编制及数据库的构建 |
2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及概念模型的构建 |
2.1 耕地生态安全的背景分析 |
2.2 耕地生态安全理论基础 |
2.2.1 生态安全及土地生态安全理论 |
2.2.2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2.2.3 土地利用外部性理论 |
2.2.4 区域环境承载力理论 |
2.2.5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6 耕地稀缺理论 |
2.2.7 系统学理论 |
2.3 土地生态安全内涵的界定 |
2.3.1 生态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3.2 土地生态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概念及内涵 |
2.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及界定 |
2.4.1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解析 |
2.4.2 耕地生态安全的动力学机制 |
2.4.3 耕地资源保护与耕地生态安全的关系 |
2.4.4 耕地生态安全内涵的构成 |
2.5 耕地生态安全概念模型的构建 |
2.6 县域小尺度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 研究区域概况及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
3.1 黄骅市自然环境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候及水文特征 |
3.1.4 土壤类型及植被 |
3.2 黄骅市社会经济环境 |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趋势 |
3.3.1 土地利用现状 |
3.3.2 土地利用变化趋势 |
3.4 耕地安全利用调查 |
3.4.1 黄骅市耕地数量及粮食安全状况调查分析 |
3.4.2 黄骅市耕地承载力变化调查分析 |
3.4.3 耕地质量调查分析 |
3.4.4 耕地土壤环境调查分析 |
3.4.5 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 |
3.4.6 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调查 |
3.4.7 土地利用程度及经济投入程度调查 |
3.4.8 自然灾害影响调查 |
3.4.9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 |
3.5 小结 |
4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 |
4.1 生态安全监测评价尺度的确定 |
4.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
4.2.2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
4.3 数据采集及建库 |
4.4 指标评价及安全分级方法 |
4.5 指标安全评价标准的确立 |
4.5.1 属于农用地分等评价指标的安全标准 |
4.5.2 承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4.5.3 生态环境安全指标安全标准的确定 |
4.5.4 系统功能安全指标评价标准的确定 |
4.5.5 后备保障安全及供给均衡评价标准的确定 |
4.6 评价结果及结果分析 |
4.6.1 承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2 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3 系统功能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4 后备保障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6.5 资源供给均衡安全评价结果分析 |
4.7 小结 |
5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监测及整治分区 |
5.1 县域耕地生态安全全要素监测制度 |
5.2 耕地生态安全整治分区方法 |
5.3 整治分区结果及对应措施 |
5.3.1 耕地严格限制占用区 |
5.3.2 肥力提升区 |
5.3.3 盐渍土整治工程和耐盐作物改良示范区 |
5.3.4 重金属污染防范区 |
6 黄骅市耕地生态安全限制条件分析及改良技术 |
6.1 耕地生态安全限制要素交互作用分析 |
6.2 黄骅市耕地土壤盐渍化限制分析 |
6.2.1 盐渍化土地的土壤性状 |
6.2.2 土壤盐渍化程度 |
6.2.3 土壤盐渍化成因及影响因素 |
6.3 耕地灌溉水资源限制条件分析 |
6.4 土壤盐渍化改良 |
6.4.1 轻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
6.4.2 中度盐渍化土的改良利用 |
6.4.3 重度盐渍化土的改良 |
7 黄骅市耕地后备保障安全及产权制度安全 |
7.1 耕地后备保障安全 |
7.1.1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 |
7.1.2 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调整 |
7.2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建设 |
7.2.1 现行耕地产权制度安全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2 现有耕地保护制度保护绩效分析 |
7.2.3 耕地产权制度安全措施体系设计 |
8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10)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关于脆弱性的研究 |
1.2.2 关于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研究 |
1.2.3 关于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思路 |
1.4.2 技术路线 |
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论 |
2.1.2 社会水文学 |
2.2 核心概念 |
2.2.1 流域社会水文系统 |
2.2.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 |
2.3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 |
2.3.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2.3.2 评价单元的确定 |
2.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2.3.4 等级分类 |
3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水文概况 |
3.1.2 社会经济概况 |
3.1.3 生态环境问题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3.2.1 遥感数据 |
3.2.2 其他数据 |
4 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 |
4.1 广西西江流域水资源子系统变化 |
4.1.1 水资源总量时空特征 |
4.1.2 降水总量时空变化 |
4.1.3 供用水变化及空间自相关分析 |
4.2 广西西江流域生态环境子系统变化 |
4.2.1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变化 |
4.2.2 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
4.2.3 废污水排放时空特征 |
4.3 广西西江流域人口子系统变化 |
4.3.1 人口总体特征 |
4.3.2 人口密度变化 |
4.3.3 出生人口变化 |
4.4 广西西江流域经济子系统变化 |
4.4.1 地区生产总值特征 |
4.4.2 产业结构变化 |
4.5 广西西江流域人口-水资源-经济子系统耦合 |
4.5.1 人口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耦合特征 |
4.5.2 经济子系统与水资源子系统耦合特征 |
4.5.3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协调类型划分 |
5 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 |
5.1 单项评价 |
5.1.1 社会水文系统敏感度 |
5.1.2 社会水文系统恢复力 |
5.1.3 社会水文系统压力 |
5.2 综合评价 |
5.2.1 社会水文系统不同脆弱性等级面积及占比分析 |
5.2.2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时间变化分析 |
5.3 脆弱性分区 |
5.4 综合整治建议 |
5.4.1 加强流域生态保护,建立生态发展机制 |
5.4.2 优化产业布局,构建健康友好型流域 |
5.4.3 加强水资源管理,维护流域水质健康 |
5.4.4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数字流域” |
6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1.1 流域社会水文系统的构建方面 |
6.1.2 社会水文系统要素时空变化特征方面 |
6.1.3 社会经济与水资源耦合特征方面 |
6.1.4 社会水文系统脆弱性评价方面 |
6.1.5 流域综合整治建议方面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县域土地生态经济系统区划研究以──广西横县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生态安全负面影响因子的识别研究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D]. 张理. 南宁师范大学, 2021
- [2]乡村振兴战略下贫困村规划设计研究 ——以上林县大浪村为例[D]. 唐羽薇. 广西大学, 2020(02)
- [3]广西西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时空变化及其生命共同体健康评价研究[D]. 熊小菊. 南宁师范大学, 2020(03)
- [4]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利用评价 ——以灵山县为例[D]. 安洪霞. 广西大学, 2020(07)
- [5]生态安全和粮食保障双约束的休耕空间分区研究 ——以石漠化区砚山县为例[D]. 陈展图. 西南大学, 2020(01)
- [6]地质灾害易发区生态地质环境安全时空演化研究 ——以汶川地震重灾区为例[D]. 李鹏.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7]我国南方丘陵山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匡奕敩.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库区土地利用多功能时空分异及综合分区研究 ——以丹江口库区为例[D]. 张利国. 中国地质大学, 2019(05)
- [9]基于农业地球化学元素分布的滨海区耕地生态安全研究[D]. 张贵军.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1)
- [10]广西西江流域社会水文系统时空变化与脆弱性评价[D]. 廖春贵. 南宁师范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