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课堂教学伦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通识课
课堂教学伦理论文文献综述
张冬梅[1](2019)在《高校通识课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商业伦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别于专业教育的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具有合理、完善的知识、能力和人格结构的现代公民,遵循什么样的价值导向直接影响高校通识课堂的实施面貌和呈现效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通识课教学,既是通识课教学的重要责任,也是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商业伦理》课程为例,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通识课教学的必要性出发,探索以过程性评价为理念、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模式的价值观教育实施路径和策略,以期能够对相关教学领域产生借鉴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11期)
季晓华,赵天怡[2](2019)在《教学伦理视域下泛娱乐化课堂教学的审视与重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娱乐元素遍布于生活各个角落的时代,教育也深受其影响,教育伦理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娱乐文化充斥在课堂教学中,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但同时也使得教学内容越来越趋向于肤浅的层次。这种教学现象是对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过度解读,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而使得教学主体失去独立性。教师要坚守教育教学的标准化,让课堂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同时对于娱乐也要正确理解,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本文来源于《宿州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陈玉娇,徐曼,沈璇[3](2019)在《新工科理念下创新人才培养初探——案例教学法在工程伦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推进和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工程实践中的伦理问题日渐突出。在新工科理念下,开展工程伦理教育是高等院校培养未来工程师的共同方向,从伦理学的角度规范和衡量工程师的行为,应用案例教学将工程教育拉回实践,开辟工程伦理课程教学实践新路径,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趋势。(本文来源于《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俞姣[4](2019)在《一位小学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伦理实践的叙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立德树人作为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要求将德育落实到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不仅要求把德育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还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要符合道德规范。2018年11月16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要求教师明确师德底线,规范职业行为。教师课堂教学在伦理道德上的正当性和先进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与教师课堂教学伦理。教师课堂教学伦理是指在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教师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包括教学责任、教学民主、教学平等、教学自由和教学关怀。实习时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教师专业伦理生长的关键时期,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伦理实践水平,将直接影响其日后的教育教学生涯的发展。本文运用叙事研究的方法,以笔者本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浙江省N市W小学历时一年的教学实习经历,对实习过程中教学行为与反思以及学生的互动反应进行细致的描述与呈现,力图揭示以笔者为代表的小学实习教师群体课堂教学伦理实践及其反思的实际状况。通过详细深入实践研究与分析,发现:其一,小学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的敏感性偏低,呈现阶段性不平衡发展的特点。具体表现是:与指向自身的伦理内容相比,教师对指向学生的伦理内容的敏感性更高,且主要涉及后果意识和道德情感;授课的学生学段越高,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的敏感性越低。其二,小学实习教师未形成正确系统的课堂教学伦理观。其核心价值虽然是“以学生为中心”,但是,在教学目标上重视整体教学效益和促进学生全面而充分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忽视学生主体性的惩罚较多,在教学评价上偏重分数而忽视学生发展,形成了既民主又权威的不稳定师生关系。其叁,基于小学实习教师面临的课堂教学伦理困境具有突发性、情境性、反复性的特征,以低、中、高段为划分标准,依次列举了笔者在各个学段的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典型的课堂教学伦理冲突的决策与成效。其中低段课堂教学伦理冲突集中表现在教学责任与教学关怀,中段课堂教学伦理冲突较多主要有:教学权威与教学民主、教学平等与教学责任、教学自由与教学责任,高段课堂教学伦理冲突集中表现在教学自由与教学责任。其四,小学实习教师的课堂教学伦理反思能力偏低,主要是针对个人行为错误之处的自我反思和指向将来行为准则的反思结果。笔者的教育叙事是实习教师学校教学“学、思、行”叁者融合一体的完整历程,其中蕴涵的情感是真实的。基于此,笔者详细分析了小学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伦理实践的内外影响因素。内部因素而言主要有:实习教师的学习经历、教学经历和个人性格。外部因素而言主要有学校、家长和社会。在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伦理的敏感性、价值追求与决策形式、实践水平及其反思分析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得出小学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伦理实践具有情境性、阶段性、综合性、矛盾性和发展性五大特点。针对小学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伦理实践及其反思的状况,本文尝试为即将进入实习阶段的新手型教师提供一些个人的启示与经验,如,提高教师教学伦理敏感性、建立系统的教学伦理观、提高教师课堂管理能力、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9-05-16)
王莎莎,王德志[5](2019)在《基于“辩证动态双主教学论”的学生英语课堂主导精神培育——兼谈课堂伦理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试图透过学生逃课、课堂"玩手机、打瞌睡、不认真听讲、不愿坐前叁排"等现象,探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伦理性问题,分析根源,提出策略,着重阐述"辩证动态双主教学论"的核心内容,结合中学英语教材相关内容就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培育学生主导精神列举了十个教学实例,说明信息社会培育学生英语课堂主导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来源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何菁,丛杭青[6](2019)在《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价值设计——兼论场景叙事法的课堂引入》一文中研究指出案例教学是国内外开展工程伦理教育的主流教学方法。经由对美国课堂教学模式的本土化改造后,国内高校现已普遍确立起案例教学的"识别—方法"价值取向。但是,"识别—方法"的价值设计让案例教学在实践中反映出诸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作为工程伦理原则及规范试验场的案例沦为道德说教的附庸,案例教学常流于空泛的道德说教。为了培养学生在未来工程职业生活中的实践智慧,提升案例教学的实践有效性,需转变当前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识别—方法"价值取径,将场景叙事法进行教育学转换,以对案例素材展开意义建构的方式实现案例教学"识别—反思—内化—建构"的价值设计,即,以工程案例的叙事为基础,培养学生在具体工程实践场景中不同角色的叙事思维,以实现个体对习得的规范知识反思、改造、内化及至自我行为的转化。(本文来源于《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李永杰[7](2019)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伦理向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不仅是教育学、心理学、技术学的重要议题,而且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伦理学议题。近些年来,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过程中的不少误区都是由"伦理失范"造成的。因而,确立清晰正确的伦理取向,有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深入健康发展。本文以"生命伦理"和"生态伦理"为指导,提出伦理向度始于需求、臻于至善,优于极简、求于实效,合于无痕、精于空灵,借于有形、归于无形的伦理向度。(本文来源于《教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09期)
陈晨[8](2019)在《谈课堂教学中的伦理失范与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教学过程中伦理失范的行为一直存在,课程的设置及发展的失衡、师生互动取向模糊、教学的专制化,使得课堂教学的伦理道德性有所缺失。为加强其伦理性,就要破除传统教学观的中教师"专断",关注于学生多方面发展而非以分论人,同时深入教学伦理研究以解决实践中的困境。(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9年06期)
顾思群[9](2018)在《翻转课堂在护理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中的教学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将课前自学与课堂强化学习相结合,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翻转课堂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的提高了学习成绩,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自学能力。(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8年24期)
苏玲敏[10](2018)在《课堂教学伦理安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课堂教学的目的是成人,要一切以人的发展为准则,关乎人的问题就必然涉及到伦理和道德问题,伦理安全是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基础需要,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障。所谓课堂中的伦理安全,是指课堂教学中的人的精神安全。个体在其所处的伦理共同体中被承认和接纳并对普适性伦理价值有共识认同。主要表现为课堂氛围充满伦理精神、师生对话语言彰显伦理性、师生和生生交往伦理和谐等。然而,时下的课堂教学现场,课堂教学的伦理本性异化、教学专制、伦理性语言缺失、交往主体间伦理紧张等问题,阻碍了学生伦理解放和生活体验,忽略学生主体地位和人文关怀,造成师生对立关系紧张等多种伦理风险,威胁着课堂教学伦理安全,影响教学目的的实现。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功利主义文化和传统教学思想以及工具性教学观的影响,而且关于伦理安全的研究的滞后也没能够指导具体的课堂教学。因此,匡正教学现场的伦理安全问题,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论文试图从我国传统伦理文化资源、人本主义及人文教育思想资源、隐性课程开发资源等方面探索建构课堂教学伦理安全的理论支撑,从教师方面如教师教育的伦理文化嵌入、从学生出发教学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伦理的方式等和深化课堂教学伦理安全的理论研究、构建课堂教学的伦理精神等实践策略方面解决伦理安全问题。以期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提供一些指导和帮助。使教学越来越丰富完善,教学中的人在伦理关怀下更幸福。课堂教学是具有伦理属性和伦理使命的场域,必须建构伦理安全的世界教化培养人,时下的课堂教学现场的伦理问题已经引起人们的重视,注重教学中的伦理精神、提升课堂的伦理氛围和人文情怀、保证课堂教学的伦理安全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基于此,笔者通过还原真实的课堂样貌,针对课堂教学的伦理状况,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建构既符合教学特性又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伦理安全理念,从而更好的指导教学实践。(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8-05-01)
课堂教学伦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娱乐元素遍布于生活各个角落的时代,教育也深受其影响,教育伦理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娱乐文化充斥在课堂教学中,深深地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虽然活跃了课堂氛围,但同时也使得教学内容越来越趋向于肤浅的层次。这种教学现象是对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理念的过度解读,过于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而使得教学主体失去独立性。教师要坚守教育教学的标准化,让课堂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同时对于娱乐也要正确理解,适时适度的加以运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课堂教学伦理论文参考文献
[1].张冬梅.高校通识课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模式探索——以《商业伦理》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季晓华,赵天怡.教学伦理视域下泛娱乐化课堂教学的审视与重构[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
[3].陈玉娇,徐曼,沈璇.新工科理念下创新人才培养初探——案例教学法在工程伦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
[4].俞姣.一位小学实习教师课堂教学伦理实践的叙事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9
[5].王莎莎,王德志.基于“辩证动态双主教学论”的学生英语课堂主导精神培育——兼谈课堂伦理性[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6].何菁,丛杭青.工程伦理案例教学的价值设计——兼论场景叙事法的课堂引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
[7].李永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的伦理向度[J].教学与管理.2019
[8].陈晨.谈课堂教学中的伦理失范与重建[J].才智.2019
[9].顾思群.翻转课堂在护理伦理与卫生法律法规中的教学应用[J].法制博览.2018
[10].苏玲敏.课堂教学伦理安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