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心脏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食管癌,容积调强,静态调强,心脏
心脏亚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安义均,赵彪,余立丹,和丽秋,赵玉涛[1](2018)在《胸中段食管癌VMAT与IMRT的心脏及其亚结构剂量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胸中段食管癌VMAT与IMRT的心脏及心脏亚结构的剂量学差异,寻找对心脏保护更佳的放疗技术。方法:对15例病理确诊的胸中段食管癌患者在相同标准下进行靶区及危及器官勾画,同时分别行7野IMRT计划和单弧全弧VMAT计划,并对两计划的心脏及心脏亚结构剂量进行比较。结果:在满足靶区相似覆盖的情况下,心脏及心脏亚结构高剂量区:全心V_(20)~V_(40)、心包V_(20)和V_(25)、左心房V_(40)、右心房V_(25)和V_(30)、右心室V_(20)~V_(30)、右冠脉计划危险体积的V_(20)~V_(30)等比较上VMAT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IMRT,VMAT在全心、左心室、右心室、右冠脉计划危险体积等Dmean上也更低(P<0.05)。而低剂量区比较上右心室V_5则VMAT更高,但是在左冠脉前降支计划危险体积的V_5、V_(10)上却相反(P<0.05)。其余参数比较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与IMRT均能满足胸中段食管癌患者的放疗要求,但VMAT较IMRT能提供更好的心脏保护,从剂量学方面降低了放疗导致的心脏损伤。(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高红霞[2](2018)在《PET-CT与CT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的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PET-CT与CT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的差异。方法采用纵向列研究设计方法,将88例左乳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左乳癌术后CT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而试验组则接受左乳癌术后PET-CT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收集整理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利用CT及PET-CT定位后的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差异。结果分别测量试验组和对照组的88例患者的左心室的体积,结果发现对照组CT定位的左心室的体积均值为115.7 m~3;试验组PET-CT定位的左心室的体积均值为96.8 m~3。结论 PET-CT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进行勾画。PET-CT进行图像定位明显优于CT图像的定位,更加精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适合广泛推广。(本文来源于《实用癌症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李翠平[3](2018)在《左乳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计划设计及心脏亚结构的剂量学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与目的:乳腺癌保乳术后全乳照射常用的放疗技术有常规切线野照射(conventional tangential wedge fields,TW)、叁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调强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等。因胸廓及乳腺外形不规则,使用常规切线野放疗时乳腺内剂量分布不均匀,且心、肺等危及器官也受到较大剂量的照射,导致严重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叁维适形放疗较切线野放疗降低了危及器官的照射剂量,但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异;逆向调强放疗与叁维适形放疗相比提高了靶区的适形性及剂量的均匀性,并减少了心肺等器官放射性损伤的发生。因此物理运算方式不同调强放疗又可分为正向调强和逆向调强,但正向调强与逆向调强对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对比研究较少,特别是左乳保乳术后两者对心脏及其亚结构的研究更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为比较左侧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两种调强放疗方式即“野中野”正向调强放疗计划(Field in field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FIF-IMRT)和6野逆向调强放疗计划(6F-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6F-IMRT)的剂量学差异,统计两种计划下靶区、危及器官(Organs at risk,OARs)、心脏亚结构等的剂量分布和体积方面的差异,以明确这两种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为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寻找最佳的放疗方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例左侧乳腺癌保乳术后行放疗的患者,年龄为32-56岁,KPS评分≥80分,手术方式:左侧乳腺癌保乳手术+腋窝淋巴结活检+/-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切缘阴性,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18例,导管原位癌2例,依据第七版AJCC乳腺癌TNM分期标准,术后分期为I-II期(T1-2、N0、M0),乳房体积203cm3-580cm3。应用GE 16排螺旋CT机在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进行定位扫描,扫描层厚2.5mm,获得CT扫描图像后通过网络传输至Varian Eclipse 11放疗计划系统。由两名放疗科主治医生及教授分别进行靶区勾画及修改,确定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计划靶区(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危及器官(OARs)等,再由同一位物理师分别制定FIF-IMRT和6F-IMRT两种治疗计划,设定处方剂量均为50Gy,常规分割照射(2Gy/次,5次/周),两种计划以95%的PTV体积获得50Gy的吸收剂量进行归一。最终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 histograms,DVH)进行自身对照研究,对两种治疗计划的剂量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靶区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index,CI)、肺及心脏亚结构等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靶区剂量分布:两组计划中靶区体积均能达到处方剂量要求,其中FIF-IMRT组最大剂量(Maximum dose,Dmax)及高剂量区体积V105%低于IMRT组。CI在IMRT组显着高于FIF-IMRT组,而HI两组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对侧肺(右侧)Dmax、平均剂量(Mean dose,Dmean)FIF-IMRT组均小于IMRT组。同侧肺(左侧)FIF-IMRT组Dmean及低剂量照射体积也明显低于IMRT组,两组V40及Dmax未见显着差异。心脏及其亚结构剂量分布:心脏的Dmean、V5、V10,FIF-IMRT组低于IMRT组,两组的V20、V40未见明显差异。左心室(Left venteicular,LV)Dmean、V5、V10,FIF-IMRT组低于IMRT组,两组V20未见明显差异。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coronary artery,LAD)Dmean、V10,FIF-IMRT组低于IMRT组,两组V20、V30未见显着差异。心脏前壁组织(Anterior myocardial territory,AMT)Dmean、V5FIF-IMRT组低于IMRT组,两组V10、V20未见显着差异。对侧乳腺FIF-IMRT组Dmax、最小剂量(minimum dose,Dmin)、Dmean均低于IMRT组。结论:1.FIF-IMRT和IMRT两种放疗方式的靶区剂量分布均可达到处方剂量的要求。2.IMRT的适形性优于FIF-IMRT,但均匀度无统计学差异,因此IMRT在左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靶区分布上较FIF-IMRT略有优势。3.FIF-IMRT与IMRT对比能够降低正常组织器官(肺、对侧乳腺和心脏及其亚结构)低剂量照射区体积,对保护正常组织结构有一定临床意义,是一种可选的放疗方式。(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8-02-01)
杨兴[4](2014)在《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增加心脏亚结构作为危及器官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常规乳腺癌的治疗手段分为手术,化疗和放射治疗等。对于早期病人,提倡保乳手术治疗和辅助术后放疗。其疗效与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相当。相比根治术,保乳术辅助术后放疗也可以起到降低局部复发,提高远期生存率的效果,更重要的可以起到美容效果。接受术后放疗,心脏都将受到一定剂量体积的照射,与其相关的心脏疾病(radiation-associated heart disease,RAHD)有可能发生,在发生的RADH里,多数的产生发病部位在心脏前壁,所以心脏前壁接受照射的剂量体积若减少,远期RAHD的发病几率有可能被减低。在本机构随机选取23位早期左侧乳腺癌术后接受放疗患者。由同一位医师勾画靶区和危及器官。包括双肺,CTV,患侧肺,左心室(left ventricle,LV),心脏,心脏前壁(anterior myocardial territory,AMT),对侧乳腺。由同一物理师,利用相同的优化思路制定8个放疗计划,其中1个是适形计划,另外7个调强计划。这7个调强计划,我们依次设定心脏、AMT、LV、AMT+LV、心脏+AMT、心脏+LV、心脏+AMT+LV为危及器官。计划处方为50GY,分次2GY。然后,将所有的8个计划做全方位的比较,靶区包括比较适形度,均匀度,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危及器官比较最大剂量,最小剂量,平均剂量和Vn(表示接受大于nGy照射剂量的OAR体积百分数)。结果发现,相比适形计划,调强计划明显减少心脏,LV,AMT的高剂量体积,但是低剂量体积有所增加。在调强计划里,心脏加LV的计划和心脏加AMT计划在降低心脏照射剂量上大体相当。单独AMT作为OAR的计划,对右侧乳腺和右肺保护更好,故推荐单独使用AMT作为OAR计划。AMT可以替代心脏作为OAR进行剂量优化计算评估。(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4-11-01)
黎艳萍,王晓红,李莹,李俊玉,谭文勇[5](2014)在《危及器官边界在估计心脏亚结构照射剂量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心脏亚结构(CS)的计划危及体积(PRV)在左乳癌调强放疗(IMRT)中估计CS照射剂量的作用。方法:勾画23例左乳腺癌保乳后IMRT患者的CS,以CS的平均运动幅度为外放边界建立PRV。设计2个不同的IMRT计划并计算CS及PRV的体积、平均剂量、最大剂量(D2%)和标准差,并计算CS和其PRV的平均剂量、D2%的差别。结果:与CS本身相比,心脏和左心室PRV体积增加50%~80%,冠状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PRV体积增加18.7~42.6倍。在两个不同IMRT计划中,心脏、心脏前壁区域(AMT)、前降支及相应的PRV的平均剂量分别为9.4~11.4 Gy、11.0~17.5 Gy、22.6~27.8 Gy,其D2%分别为24.5~36.2 Gy、28.2~38.8 Gy、36~45 Gy。冠状动脉左右主干、右缘支和左旋支的平均剂量为8.6~14.9 Gy,D2%为12.5~23.7 Gy。与CS的剂量相比,相应的PRV的平均剂量差别为-2.5%~12.5%,D2%增加了8.0%~43.1%。多数CS的PRV剂量的标准差明显增大。结论:在左乳癌保乳后IMRT中CS和相应PRV的平均剂量差别<12%。(本文来源于《中国肿瘤临床》期刊2014年03期)
曹璐,陈佳艺[6](2013)在《乳腺癌放射治疗致心脏亚结构损伤及保护措施》一文中研究指出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具有明确的致心脏损伤作用。放疗相关性心脏损伤可显着降低乳腺癌放疗患者的生存获益。现代放疗技术的应用使放射相关性心脏疾病(radiation-related heart diseases,RRHD_s)的发生明显减少,但并未完全消除。本文综述了乳腺癌放疗相关性心脏亚结构损伤的病理变化、病理生理机制和临床表现,并对现代放疗技术背景下的心脏亚结构的综合保护措施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肿瘤》期刊2013年03期)
樊伶俐[7](2012)在《左乳癌调强放疗精确勾画心脏亚结构及其剂量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用64排螺旋CT行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TA)方法对左乳癌保乳术后患者心脏亚结构的显示和勾画的可行性;比较俯卧位和仰卧位两种体位下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学的差异。方法:2011年1月至12月10例左乳癌保乳术后患者进入本研究。用CTA方法对每例病人分别做俯卧位和仰卧位的定位扫描。每个体位同时做两个序列扫描,一个是常规序列,另一个是特殊序列(CTA)。将两个序列的CT图像传输到Master Plan放疗计划系统进行融合。在常规序列上勾画出全乳的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双侧肺(L-Lung、R-Lung)、脊髓(Spinal Cord)、对侧乳腺(R-Breast)、心脏(Heart);在特殊序列上勾画出左心室(LV)、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及LAD-计划的危及器官体积(LAD-PRV)(LAD外扩1cm形成)。每例病人制定仰卧位和俯卧位两种IMRT计划,共20个计划。在DVH图上比较以下指标:PTV:Dmean、D95;同侧肺(L-Lung):Dmean、 V5、V20; Heart及其亚结构(LAD-PRV、 LV):Dmean、V10、V20、V25、V30、V40;对侧肺(R-Lung):Dmean、 V5; R-breast:Dmax、Dmean。结果:CTA勾画心脏亚结构的方法非常直观,易于勾画,且经济可行,值得推广。仰卧位和俯卧位PTV的剂量都达到了放疗计划的要求,分布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俯卧位计划明显降低了LAD-PRV、LV、心脏和同侧肺的受照剂量。LAD-PRV的Dmean降低了445.83cGy(P=0.043),V25降低了8.57%(P=0.042);LV的Dmean降低了575.00cGy(P=0.003),V20降低了15.21%(P=0.026),V25降低了12.54%(P=0.042);Heart的Dmean降低了402.00cGy(P=0.039),V10降低了28.31%(P=0.029),V20降低了12.59%(P=0.011),V25降低了8.70%(P=0.019),V30降低了5.54%(P=0.034);L-Lung的Dmean降低了553.33.00cGy(P=0.004),V05降低了27.86%(P=0.031),V20降低了10.62%(P=0.006)。结论:1.利用64排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勾画心脏亚结构的方法非常直观,易于勾画,且经济可行,值得推广。2.对乳腺大小适中的大多数保乳术后的亚洲女性,俯卧位较仰卧位IMRT放疗能减少同侧肺、心脏及其亚结构的受照剂量,从而可能降低放疗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对于心脏亚结构如LV、LAD的剂量-体积限制的具体值,需要进一步探讨。(本文来源于《广西医科大学》期刊2012-05-01)
俞晓立,陈佳艺,郭小毛,潘自强,陈兰飞[8](2009)在《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中靶区和心脏亚结构在两种IMRT与叁维适形不同技术下的剂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虽然乳腺癌术后放疗为患者带来局部疾病控制方面的获益和潜在的生存获益,心脏损伤仍然是制约长期疗效的关键因素。本研究拟比较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中6野的经典调强、6野简单调强及胸壁切线野叁维适形计划的靶区及心脏各亚结构的剂量。(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09-17)
俞晓立[9](2009)在《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的勾画比较及不同放疗技术下的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PET-CT和增强CT基础上的心脏主要亚结构的勾画及比较目的:本研究利用PET-CT对左心室的代谢检查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进行剂量-体积的研究,探讨增强CT显示的左心室与PET-CT显示的左心室的体积差异,进而研究心脏、左心室及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等关键器官及亚结构的放疗剂量—体积之间的相互关系。材料与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间共有14例左侧乳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采用增强定位CT扫描患者。所有患者均在放疗前接受~(18)F-FDG PET-CT左心室心肌显像扫描,继而与定位CT融合。在ADAC Pinnacle3 7.6c计划系统上勾画治疗靶区及心脏、肺等正常组织。心脏亚结构勾画包括左心室和左侧冠脉前降支(LAD)。左心室勾画方法分为增强CT下的勾画及PET-CT显像下的勾画。LAD的勾画参考前室间隔解剖及增强CT上的显像。放疗计划采用6野简化调强技术。计算和比较不同方法勾画的左心室体积,并评价简化调强技术下心脏及其亚结构的剂量体积关系。统计方法采用配对T检验等,统计软件为SPSS 16。结果:分别测量14例患者的增强CT基础上(LV-CT)和PET-CT基础上(LV-PET)左心室体积,LV-CT的体积均值为107.296 cm~3,LV-PET的体积均值为112.931 cm~3,p值为0.06,两组体积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采用相关-回归统计学方法对心脏各正常亚结构接受≥50%处方剂量的体积百分比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显示接受≥50%处方剂量的心脏与接受≥50%处方剂量的LV-PET体积百分比存在线性正相关(γ=0.869),接受≥50%处方剂量的心脏与接受≥50%处方剂量的LAD-CTV体积百分比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γ=0.22)。结论:以PET-CT左心室代谢显像为基础能有效勾画左心室解剖结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证实了增强定位CT扫描可以作为一种可行手段显示左心室的解剖结构。在逆向简单调强的计划设计和优化下,显示了心脏及其亚结构的剂量-体积关系及相互间的野内体积关系,为进一步分析和随访这些关键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提供了量化研究的基础和可能。第二部分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中靶区和心脏亚结构在IMRT与叁维适形不同技术下的剂量比较及生物学剂量比较初探目的:本研究拟比较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中6野的经典调强、6野简单调强及胸壁切线野叁维适形计划的靶区及心脏各亚结构的剂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物理剂量向生物剂量的换算及比较,拟直观地回答心脏各部分放疗后生物效应的差异。材料与方法:2008年10月至2009年2月间共有14例左侧乳腺癌患者进入本研究,靶区及正常组织、心脏亚结构勾画同第一部分。采用叁种放疗计划设计方法:叁维标准计划(3D-CRT)、简化调强技术(simple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sIMRT)和经典调强技术(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采用L-Q模式中的生物等效剂量公式对心脏内关键点的物理剂量换算为生物剂量并加以比较。统计软件为SPSS 16。结果:IMRT和sIMRT的靶区的最高剂量、最低剂量、99%体积接受的剂量(D99)及95%体积接受的剂量(D95)等参数明显优于3D-CRT,存在统计学差异。IMRT和sIMRT显着降低了心脏的最高剂量(50.38Gy vs 53.46Gy)(p<0.05),IMRT也降低了LV4%的最高剂量(p=0.054)。3D-CRT计划中心脏和LV的平均剂量明显低于IMRT计划(p<0.05),同时IMRT、sIMRT及3D-CRT计划中心脏接受≥50%处方剂量的体积分别为73.98 cm~3,76.75 cm~3和60.34 cm~3。LV接受≥50%处方剂量的体积分别为23.37 cm~3,24.68 cm~3和17.61 cm~3。IMRT计划中心脏内高剂量区关键点的生物剂量明显低于3D-CRT及sIMRT计划。结论:与3D-CRT技术相比,IMRT和sIMRT的靶区剂量覆盖更为充分,剂量均匀性更为优越。同时IMRT明显降低了心脏和左心室的最高放疗剂量,但是IMRT和sIMRT技术未能有效减少心脏和左心室接受高剂量区的体积。虽然与sIMRT相比,IMRT在靶区覆盖及正常组织限制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别,但显示略有优势趋向。通过对心脏内关键点的生物剂量的计算,预测了在IMRT技术下心脏NTCP的概率明显低于3D-CRT。(本文来源于《复旦大学》期刊2009-04-30)
心脏亚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研究PET-CT与CT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的差异。方法采用纵向列研究设计方法,将88例左乳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左乳癌术后CT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而试验组则接受左乳癌术后PET-CT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收集整理2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利用CT及PET-CT定位后的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差异。结果分别测量试验组和对照组的88例患者的左心室的体积,结果发现对照组CT定位的左心室的体积均值为115.7 m~3;试验组PET-CT定位的左心室的体积均值为96.8 m~3。结论 PET-CT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进行勾画。PET-CT进行图像定位明显优于CT图像的定位,更加精确,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更有效的依据,适合广泛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心脏亚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安义均,赵彪,余立丹,和丽秋,赵玉涛.胸中段食管癌VMAT与IMRT的心脏及其亚结构剂量学比较[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8
[2].高红霞.PET-CT与CT对左乳癌术后辅助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勾画的差异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8
[3].李翠平.左乳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方式的计划设计及心脏亚结构的剂量学比较[D].大连医科大学.2018
[4].杨兴.保乳术后调强放疗中增加心脏亚结构作为危及器官的研究[D].清华大学.2014
[5].黎艳萍,王晓红,李莹,李俊玉,谭文勇.危及器官边界在估计心脏亚结构照射剂量中的作用[J].中国肿瘤临床.2014
[6].曹璐,陈佳艺.乳腺癌放射治疗致心脏亚结构损伤及保护措施[J].肿瘤.2013
[7].樊伶俐.左乳癌调强放疗精确勾画心脏亚结构及其剂量学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2
[8].俞晓立,陈佳艺,郭小毛,潘自强,陈兰飞.左侧乳腺癌患者术后放疗中靶区和心脏亚结构在两种IMRT与叁维适形不同技术下的剂量比较[C].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9].俞晓立.左侧乳腺癌术后放疗患者心脏主要亚结构的勾画比较及不同放疗技术下的物理剂量和生物剂量比较[D].复旦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