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钻孔灌注嵌岩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外海,小型,高桩码头,斜向
钻孔灌注嵌岩桩论文文献综述
于佳乾,汤晨,张政生[1](2018)在《斜向钻孔灌注嵌岩桩在外海小型高桩码头中的应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某工程案例,通过方案比选,探讨斜向钻孔灌注嵌岩桩在外海小型码头建设中的技术可行性及经济适用性。(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期刊2018年05期)
刘伟[2](2017)在《钻孔灌注嵌岩桩的长径比和嵌岩比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岩桩基已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桥梁等大型工程中。但由于桩周土体、岩体特性的多样性和桩土、桩岩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试桩试验耗时耗力、所需费用高、所得数据存在较大的离散性等问题存在,导致桩基现场原位试验很难达到精准的结果。故国内现行规范关于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利用半理论半经验的公式来计算。依据这一现状,对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研究已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收集、整理180根试桩资料,从中选出典型的38根试桩(30根软岩嵌岩桩和8根硬岩嵌岩桩)作为本文考虑长径比和嵌岩比等因素来推导嵌岩桩极限承载力修正计算公式的依据。通过38根试桩的现场原位测试数据分析计算与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研究,推导出考虑长径比和嵌岩比对嵌岩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修正计算公式,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认真学习国内外嵌岩桩的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嵌岩桩的承载机理和荷载传递特性。对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及嵌岩桩桩土侧阻力、桩岩侧阻力以及桩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影响嵌岩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嵌岩桩上部桩周土层性质、下部桩周岩石层性质、桩与桩周土的相对位移、桩与嵌岩段岩层的相对位移、桩与桩端岩石相对位移、桩的长径比、嵌岩比和桩底清孔情况等。(2)对比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叁种地基基础规范,通过认真分析、对比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评价了各规范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及存在的不足之处。(3)通过对本文收集的试桩进行分析汇总,将试桩的嵌岩比、长径比、土层侧阻力分担荷载比、岩层侧阻力分担荷载比、桩端阻力分担荷载比等经过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然后应用数理统计学的曲线拟合法得到软岩嵌岩桩和硬岩嵌岩桩的土层侧阻系数、岩层侧阻系数、端阻系数,并结合现行公路桥规对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推导出了修正后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4)针对本文的修正计算公式,将某实际工程案例资料分别代入到现行公路桥规和经验公式以及本文修正得到的有关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中,分别得到相应的结果,并相互对比分析,验证本文关于嵌岩桩极限承载力修正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7-04-01)
王田龙[3](2016)在《较破碎岩石地基钻孔灌注嵌岩桩承载性状分析研究及工程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很多高层建筑、铁路、高架桥等大荷载的建、构筑物对基础的要求越来越高。嵌岩桩基础,由于其单桩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沉降小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大荷载的建、构筑物中,其在基础工程的建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规定,当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岩体上时,可以采用嵌岩桩对桩基础进行设计计算。然而在贵阳地区,大多数高层建、构筑物桩基础的桩端放置于较破碎的岩层中。桩基规范中,在此类岩体上如何进行嵌岩桩设计,未作详尽的说明,给嵌岩桩的设计上带来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工作内容有:介绍嵌岩桩的荷载传递机理,其中包括桩-土、桩-岩荷载传递机理,以及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的相互影响,并探讨较破碎岩石地基上嵌岩桩的传递机理与完整、较完整岩石地基上嵌岩桩传递机理的异同。介绍嵌岩桩承载力确定的一些常用方法,本文主要介绍原位载荷试验法和规范公式计算法。根据较破碎岩石地基嵌岩桩的承载力特性,提出了一种计算较破碎岩石地基嵌岩桩承载力的改进计算方法;介绍桩基沉降计算的方法,包括桩基规范法、荷载传递法、弹性理论法、剪切变形法,并探讨较破碎岩石地基嵌岩桩单桩沉降计算方法。介绍嵌岩桩的破坏特征,主要有单桩的破坏特征,岩石的破坏特征,以及桩端岩体、桩侧岩体的破坏特征。初步探讨较破碎岩石地基嵌岩桩的破坏特征。介绍影响嵌岩桩侧阻力、嵌岩桩端阻力的影响因素,运用正交试验分析法探讨影响较破碎岩石地基嵌岩桩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利用有限元软件对置于较破碎岩石地基上的嵌岩桩进行数值模拟。结合贵阳地区叁组现场桩基载荷试验结果,对比验证改进的较破碎岩石地基嵌岩桩理论计算公式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分析探讨嵌岩桩在较破碎岩石地基上的应用情况,并提出在较破碎岩体中嵌岩桩的应用条件。(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6-06-01)
张明礼,孙学先,薛珂[4](2014)在《钻孔灌注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规范计算方法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收集31根钻孔灌注嵌岩桩静载试验数据,分析了钻孔灌注嵌岩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特性,结果表明,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由桩土侧阻力、桩岩侧阻力、桩端阻力叁部分组成,对于桩长较长且上覆土层强度较高时,桩土侧阻力作用不可忽略,嵌岩桩不一定是端承桩。长径比、嵌岩比、岩石破碎程度、清孔情况、桩端岩层强度等因素对嵌岩桩承载特性影响较大。现行铁路规范完全不计土层及强风化岩层的摩阻力,适用于上覆土层厚度较小、强度较低的中短桩,对于考虑冲刷作用、欠固结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区可以按照规范公式进行计算。设计桩基时,应当以现场地质勘查为基础,综合考虑桩身特性、岩土特性、施工质量等因素确定单桩竖向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公路》期刊2014年07期)
王旭东[5](2013)在《大直径钻孔灌注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国内外嵌岩桩理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嵌岩桩竖向承载力做了研究。在对试桩测试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侧摩阻力和端阻力的发挥程度进行分析,获得必要的设计参数,确定了试桩的竖向容许承载力。(本文来源于《福建建材》期刊2013年08期)
张明礼[6](2013)在《钻孔灌注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试验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嵌岩桩是桩基工程中一种常见的桩基类型,其承载力高、沉降小、群桩效应弱、施工简单,在桥梁、港口、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但由于嵌岩桩试验比较困难、土的本构模型、岩石的本构模型以及桩岩、桩土相互作用等方向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而在设计上,以半理论半经验的计算公式来确定嵌岩桩竖向承载力,各国行业规范及地区规范在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面存在较大差别。基桩原位测试是确定嵌岩桩承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本文利用现场桩基试验和数值模拟方法对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进行了研究,具体工作包括:(1)通过对既有试验数据的统计整理,阐述了嵌岩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荷载传递规律,分析了桩岩模量比、长径比、嵌岩比和清孔情况对嵌岩桩承载性能的影响。认为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由覆盖土层的侧阻力、嵌岩段侧阻力和端阻力叁部分组成。分别对嵌岩桩桩土摩阻力、桩岩摩阻力及桩端阻力的受力性状进行研究,设计时嵌岩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应通过桩身材料强度、桩顶竖向位移及岩土阻力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设计的容许值。(2)介绍了美国、英国、法国、欧洲以及中国铁路、公路、建筑桩基规范中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现行各国规范和不同行业规范的特点及在嵌岩桩承载力定量估算方面存在的不足。(3)以本人参与设计的南京地铁叁号线高架桥为工程背景,根据现场3根d=1.0m试桩自平衡静载试验,得出桩身轴力分布、桩侧阻力分布规律。采用MIDAS/GTS软件对试桩进行数值模拟,通过试桩验证表明只要桩基岩土力学参数取值较准确,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法确定嵌岩桩竖向承载力是可行性,可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具体工程。(4)针对南京地铁叁号线高架桥和赞比亚西尔马大桥桩基设计,应用GTS软件将研究得到的嵌岩桩承载规律应用于具体工程建设中。建模分析了地铁高架区间d=1.2m、d=1.5m桩基和赞比亚桥梁设计d=1.8m桩基承载力,由此验证了桩基设计取值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3-04-01)
徐斯林,韩劲松,赵利平[7](2010)在《海上浅覆盖层灌注型嵌岩桩钻孔平台搭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海上以护筒为依托搭设满铺钻孔平台,进行嵌岩灌注桩施工的工艺应用较广泛,但若施工条件发生变化,则其施工工艺也将随之变化。结合福建大唐宁德电厂煤码头的施工条件,提出"振动锤沉桩—原平台延伸分2层平连稳桩—满铺平台上钻机成孔"施工工艺,成功解决了海上浅覆盖层灌注型嵌岩桩钻孔平台搭设问题,使该工程工期提前,获得良好效益。(本文来源于《港工技术》期刊2010年01期)
龙艺芳,叶建伍[8](2009)在《高压旋喷注浆法在钻孔灌注嵌岩桩底持力层补强加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以清远北江大桥扩建工程1#墩1#桩桩底持力层强度不足为案例,从高压旋喷注浆的原理、实施步骤等方面阐述解决钻孔灌注嵌岩桩底持力层承载力不足的补强加固方法。实践证明:高压旋喷注浆补强加固方法简单可行,安全可靠。(本文来源于《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2期)
赵昱鹃[9](2008)在《钻孔灌注嵌岩桩的合理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比较钻孔灌注嵌岩桩与摩擦桩在轴向力作用下的受力,对嵌岩桩嵌岩深度的合理设计进行了探讨,从而在成本控制和技术的安全性之间得到一个较好的结合点提高钻孔灌注嵌岩桩的设计质量。(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08年28期)
李箐[10](2007)在《钻孔灌注嵌岩桩自平衡静载试验研究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平衡试桩法是一种基桩静载试验新技术,是接近于竖向抗压桩实际工作条件的一种试验方法。它有效弥补和解决了传统试桩法难以解决的基桩承载力检测问题:如超大吨位试桩、水上试桩、斜桩,坡地和狭窄场地试桩方面的一些难题,并以装置简单、操作方便、不占用场地、省时省力、安全经济等优点,在国内己开始得到推广应用。本文以东莞双层桥自平衡静载试验为基础,阐述了我国灌注桩的发展及目前常规静载荷试验方法,根据自平衡测试法在世界各地应用研究状况,对自平衡测试法的原理、试验装置、试验方法、荷载箱的埋置技术进行了归纳,对运用自平衡测试法测桩时桩的荷载传递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与传统试桩法测桩时桩的荷载传递机理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东莞市某双层桥自平衡静载试验工程运用研究,得到了该方法在大型桥梁冲孔灌注桩工程中运用的具体措施和相关试验数据处理的具体方法。通过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影响自平衡静载试验测试结果的因素。阐述自平衡测试结果向传统试桩结果转换的方法,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最后,在全面总结论文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本课题尚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的一些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07-12-01)
钻孔灌注嵌岩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嵌岩桩基已被广泛应用在高层建筑、桥梁等大型工程中。但由于桩周土体、岩体特性的多样性和桩土、桩岩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以及试桩试验耗时耗力、所需费用高、所得数据存在较大的离散性等问题存在,导致桩基现场原位试验很难达到精准的结果。故国内现行规范关于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研究主要利用半理论半经验的公式来计算。依据这一现状,对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进行更深入、更彻底的研究已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收集、整理180根试桩资料,从中选出典型的38根试桩(30根软岩嵌岩桩和8根硬岩嵌岩桩)作为本文考虑长径比和嵌岩比等因素来推导嵌岩桩极限承载力修正计算公式的依据。通过38根试桩的现场原位测试数据分析计算与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对比研究,推导出考虑长径比和嵌岩比对嵌岩桩极限承载力影响的修正计算公式,本文完成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认真学习国内外嵌岩桩的试验研究和文献资料,归纳总结嵌岩桩的承载机理和荷载传递特性。对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特性及嵌岩桩桩土侧阻力、桩岩侧阻力以及桩端阻力的发挥特性进行分析,讨论了影响嵌岩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主要因素:嵌岩桩上部桩周土层性质、下部桩周岩石层性质、桩与桩周土的相对位移、桩与嵌岩段岩层的相对位移、桩与桩端岩石相对位移、桩的长径比、嵌岩比和桩底清孔情况等。(2)对比目前国内使用较为广泛的叁种地基基础规范,通过认真分析、对比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评价了各规范计算方法的差异性及存在的不足之处。(3)通过对本文收集的试桩进行分析汇总,将试桩的嵌岩比、长径比、土层侧阻力分担荷载比、岩层侧阻力分担荷载比、桩端阻力分担荷载比等经过理论分析和数据处理。然后应用数理统计学的曲线拟合法得到软岩嵌岩桩和硬岩嵌岩桩的土层侧阻系数、岩层侧阻系数、端阻系数,并结合现行公路桥规对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推导出了修正后的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4)针对本文的修正计算公式,将某实际工程案例资料分别代入到现行公路桥规和经验公式以及本文修正得到的有关嵌岩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中,分别得到相应的结果,并相互对比分析,验证本文关于嵌岩桩极限承载力修正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钻孔灌注嵌岩桩论文参考文献
[1].于佳乾,汤晨,张政生.斜向钻孔灌注嵌岩桩在外海小型高桩码头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水运.2018
[2].刘伟.钻孔灌注嵌岩桩的长径比和嵌岩比对其承载力的影响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7
[3].王田龙.较破碎岩石地基钻孔灌注嵌岩桩承载性状分析研究及工程应用[D].贵州大学.2016
[4].张明礼,孙学先,薛珂.钻孔灌注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规范计算方法探讨[J].公路.2014
[5].王旭东.大直径钻孔灌注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试验研究[J].福建建材.2013
[6].张明礼.钻孔灌注嵌岩桩竖向承载机理试验研究与应用[D].兰州交通大学.2013
[7].徐斯林,韩劲松,赵利平.海上浅覆盖层灌注型嵌岩桩钻孔平台搭设[J].港工技术.2010
[8].龙艺芳,叶建伍.高压旋喷注浆法在钻孔灌注嵌岩桩底持力层补强加固中的应用[J].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
[9].赵昱鹃.钻孔灌注嵌岩桩的合理设计[J].山西建筑.2008
[10].李箐.钻孔灌注嵌岩桩自平衡静载试验研究与分析[D].中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