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性生活论文-何祥迪

德性生活论文-何祥迪

导读:本文包含了德性生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德穆革,善之相,德性,变得像神

德性生活论文文献综述

何祥迪[1](2015)在《柏拉图的德穆革与德性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柏拉图认为宇宙从"德穆革、相(逻各斯)和空间(物质)"这叁个本原产生。他用"审美机制"推断德穆革也是美善的本原,因此"善之相"属于德穆革的思想。他坚持人生目标是"变得像神",即培养理性和德性,使自己过上合理和幸福生活。同理,目前中国道德建设也应遵循如下原则:新中国从"共产党、马列思想和人民"这叁个本原产生;共产党需要为人民服务,并通过"改革开放"搭建审美机制,证明自己的善治和纯洁;人民则需要接受教育,增长知识,提升修养,使自己变得神圣起来。(本文来源于《伦理学研究》期刊2015年06期)

徐建珍[2](2015)在《利用班会活动营造德性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性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创造一片"德性生活"的绿荫,通过系列引领、问题引领、主题引领,多方触动找选题;在班会目标设定上回归生活,在设计立场上站在儿童视角,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生活能力的健康人。(本文来源于《教师博览(科研版)》期刊2015年07期)

袁祖社[3](2011)在《文化的伦理本质与现代德性生活的价值真理——公共生活中“诚”与“真”品质的回归》一文中研究指出浸淫于现代性文化中的"市场社会",历来存在一种将"私性欲望"合理化、正当化甚至神圣化的疏离性机制。道德自我持续的任性放逐和自甘边缘化,导致"意义"和"价值"的深度分离,造成一种愈来愈严重的"匿名化"和"非人格化"生存现实。其结果,使得原本为"德性之母"的"文化"本身亦难以逃脱逐渐被分化的命运,丧失了其本有、应有的整体性优良伦理的秩序功能。广幅面的社会内在性道德质素的严重贫困,普通民众基本德性品质的缺失,使一种"道德无根性生存"成为道德个体不得不面对的窘境现实。为着一种体面、尊严、优雅进而高贵的属人生活之理想境遇,我们需要以文化价值信仰的名义,澄净我们的心性追求,澄明现代德性生活之价值真理。其宗旨在于,回归文化的伦理本质,重铸一种奠基于"诚"与"真"为道德本体支撑的实质性意义的"德性的生活",从而为当代世界"美德伦理"的复兴,贡献有益于时代的智识和智慧。(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4期)

丁得果[4](2011)在《高职院校模块化德性生活的建构与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德性生活是指物质生活和意义生活在不同人的生活中含量不同地实存着,彼此内在地对立统一,形成一定的张力并表现为统一的个体生活。根据德性生活理念,结合职业院校学生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将德性生活分解为知性德育、活动德育和生活德育叁大板块。叁大德育模块在实践的操作中即相对独立,在教育的整合中又相得益彰,知性德育模块注重培养学生道德认知,强调理性思考与思想深处的认知。活动德育模块侧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突出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生活德育模块主要培养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强调在有秩序的生活中,自主建构德性生活。(本文来源于《煤炭高等教育》期刊2011年02期)

刘万海,李倩[5](2008)在《德性生活: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现实样式》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学者们所倡导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更多的只是表达了应然的回归趋向,至于教学所回归的生活的现实样式则缺乏探讨。自古以来的人类教学关联着无数的可能生活,但在特定历史时期决定人的发展的只能是某种现实生活。当前教学所指向的现实生活的不完满性,注定了人们自觉地去追求更完满的可能生活的理想,德性生活作为一种可能生活,不妨视为教学所面向的一种现实生活样式。(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期刊2008年03期)

刘万海[6](2007)在《重返德性生活》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教学在经历漫长的历时性衍化之后,似乎开始变得越来越成问题:各种“反教学现象”充斥课堂,师生疲于应付,结果导致原本以灵魂教化和启蒙为己任的教学正在目睹人走向一种单向度发展。从根本上来讲,这种“成问题”的教学源于师生精神自由的缺失,进而出现知识与德性、教学与生活的割裂,而缺失的恰恰是一切教学的原点。针对上述问题的已有研究表现出不同的旨趣。整体看来,大致有两种路向是比较明显、也比较主流的:一是从教学效果着手,试图从技术上完善教学,这就是开展“有效教学”研究的思路;一是从教学的伦理学维度着手,试图通过建立、完善一套科学、严密的教学规范体系,来加强教学的秩序,这就是开展教学伦理研究的思路。然而,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思考和实践,教学异化的趋势似乎并没有得以遏止,其症结就在于没有领悟教学的本性。换言之,真正的拯救之路需要重新回到教学原点,即透过教学伦理的表面深至教学本体来思考,由此便引出教学的道德性命题。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思想出发,本文首先区分了人的德性与一项活动(事物)的道德性,二者有联系但毕竟不同:对于后者,作为活动(事物)的道德性,是一种超越个体道德领域的见解,而带有本体论的意涵,这时的德性“就是人们对于人的出色的实现活动的称赞”,“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现活动完成的好的品质”。基于此,本文试图将教学的道德性理解为一种纯粹性,这种纯粹性确保着教学善的目的实现,进而呈现出教学本身“如其所是”的状态与特性。此种教学道德性就是指向教学存在的本体论层面的“德性”理解,大致近似于谈教学的美德、教学的善、活动目的的正当性。蕴涵了真正教学之“道”的教学才可以称为道德的教学,反之遮避、扭曲了教学之“道”的便走向了教学异化。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创造生活意义并增进人的幸福,而只有站在个体精神自由的原点上,才能确保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充分激发、维护、引导学生的个体精神自由,教学的道德性才能得到根本的确证和实现。本文以对教学原点的考察作为贯穿整个研究的线索,第一部分首先回溯了历时态教学的道德性状况,试图从中西文化传统的比较视野中揭示各自教学的内在特征,具体表现为我国教学中的尊德性与道问学、西方教学中的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对峙和融合,由此使教学道德性得以证明。本部分还探讨了不同传统下确立教学原点的可能与限度,教学场域下个体精神自由的实质化问题,以及道德性超越的需要与可能。接着,论文第二部分借助解释现象学的方法,通过对教学原点的现实把握,力求获得一种教学道德性的现场体验,主要围绕师生观念与课堂互动两个维度展开分析,具体分析了教学道德性体验的可能性与方式等问题。在论文的第叁部分,基于对教学原点历史与现实状况的考察,侧重从价值观和个体两个层面对教学原点迷失导致道德性危机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并检讨了师生面临道德性危机的现实处境与应对。论文的第四部分引出德性生活的概念,德性生活作为教学的一种可能生活,为重新确立教学原点提供了最佳的场域,其根本意味着自由,进而在自由基础上表现出理性和道德创造性蕴涵,将教学理解为德性生活,等于为恢复教学的道德性找到一条现实路径。最后,论文第五部分对教学重返德性生活的现实图景作了大致描摹,总体上指出两种实践努力的方向,一是寻求把握教学的思维路径转换,从揭示教学本质走向理解教学存在,二是又从教学本体论反观教学伦理学,检讨教学规范伦理的贫弱,倡导儒家德性伦理的自治方式,以及从胸怀、动力和机制层面探讨了教学自救的可能空间。(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07-04-01)

刘万海[7](2005)在《教学即德性生活:走向新的教学理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教学中的道德沦落与异化不在于规范伦理的旁落,而在于对教学内在道德性的忽视。把握教学本体需要从对教学本质的逻辑分析走向对教学存在的理解。教学不仅是一种道德性实践,更是一种德性生活,是充满理性的、自由自觉的、道德创造性的和自律的生活。重返德性生活的教学才会获得自救,也才有教育中人的真正解放。(本文来源于《全球教育展望》期刊2005年07期)

许静[8](2002)在《德性——生活的守望者》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历史的变迁使得传统德性的内涵在现时代发生了改变,并且,德性也从以往在社会生活的中心位置退居到生活的边缘。德性对人类生存的意义被暂时“隐蔽”,但是,德性永远不会从人类生活中消失。它始终会以或近或远的距离守望着人类及其生存的宇宙空间。(本文来源于《学科教育》期刊2002年07期)

檀传宝[9](2000)在《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与历史──对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正式进入讨论之前,有必要进行一个方法论问题的研讨。这就是说应当区分“本原”和“本质”这两个范畴。本原问题即从最根本意义上口答世界是一元还是多元、唯物还是唯心的问题。本质问题则是在本原问题的基础上反映事物特性或特殊矛盾的范畴。本质问题虽离不开本原问题却不(本文来源于《江苏高教》期刊2000年01期)

德性生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德性生活,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教师要利用班会课给学生创造一片"德性生活"的绿荫,通过系列引领、问题引领、主题引领,多方触动找选题;在班会目标设定上回归生活,在设计立场上站在儿童视角,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较强生活能力的健康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德性生活论文参考文献

[1].何祥迪.柏拉图的德穆革与德性生活[J].伦理学研究.2015

[2].徐建珍.利用班会活动营造德性生活[J].教师博览(科研版).2015

[3].袁祖社.文化的伦理本质与现代德性生活的价值真理——公共生活中“诚”与“真”品质的回归[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

[4].丁得果.高职院校模块化德性生活的建构与实践[J].煤炭高等教育.2011

[5].刘万海,李倩.德性生活:教学回归生活世界的现实样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8

[6].刘万海.重返德性生活[D].华东师范大学.2007

[7].刘万海.教学即德性生活:走向新的教学理解[J].全球教育展望.2005

[8].许静.德性——生活的守望者[J].学科教育.2002

[9].檀传宝.德性、德性生活的实存与历史──对于道德生活和道德教育本质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0

标签:;  ;  ;  ;  

德性生活论文-何祥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