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帖观念论文-苏叶

碑帖观念论文-苏叶

导读:本文包含了碑帖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周敦颐,理学,审美观念,碑帖

碑帖观念论文文献综述

苏叶[1](2019)在《理学与宋代书家的碑帖取法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宋代是理学发展时期,它促进了传统儒学的思辨化。在宋代书法发展中,理学思想改变了宋代书家的审美观念,进而书家们对碑帖的取舍也是在理学观念的影响下进行的。周敦颐题名石刻中所流露出来的取法观念与理学观念是整个宋代碑帖取法的缩影。宋代书家对汉碑的取法和对颜真卿书法的接受是理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更是书家对理学的认同。(本文来源于《新疆艺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杨伟梁[2](2019)在《从钱泳《书学》看其与阮元、康有为碑帖观念的异同——兼谈清代中后期碑帖观的嬗变》一文中研究指出钱泳与阮元同处一时代,其书学思想与阮元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个人特色。尤其是他的碑帖观在服膺阮元的同时也坚守了自己的立场。本文基于钱泳所着的《书学》,剖析钱泳的书学思想及碑帖观念,厘清其与阮元、康有为之间的异同,从而为洞察清代中后期碑帖观念的嬗变提供新的线索与视角。(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9年10期)

薛垲睿[3](2018)在《清末书家与当代书家碑帖题跋观念——从李瑞清的题跋观念谈起(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叁、清末书家与当代书家碑帖题跋观念差异前文中用大量的笔墨阐释了影响两段时期书家碑帖题跋观念的不同因素,基于此,笔者对两段时期书家的碑帖题跋观念差异总结开来。首先是清末书家与当代书家所题跋内容的不同。古今作跋,要求题跋者必须具备书法功底(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报》期刊2018-07-03)

薛垲睿[4](2018)在《清末书家与当代书家碑帖题跋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题跋是一种文体,也是书家在书画作品上所题写的除正文以外的文字。汉代绘画已有题跋,《太平御览》中孙畅之《述画》记载:“汉灵帝诏蔡邕图赤泉侯杨喜五世将相形像于省中,又诏邕为赞,仍令自书之。”这应是对书画作品做题跋的最早记载。除此之外,“题跋”一词在段玉裁《说(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报》期刊2018-06-19)

锺源达[5](2018)在《二十世纪草书书风与碑帖观念嬗变(下)》一文中研究指出(二)不喜用长锋羊毫是“活外行”羊毫的提倡几乎是随着生宣纸的广泛使用在书家中流行。羊毫笔比狼毫笔畜墨量大,能在生宣纸上连续书写。因生宣与羊毫能更好地表现“金石气”,受到碑派书家的广泛运用。碑派技法审美的实现,长锋羊毫的使用至关重要。林散之认为只(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报》期刊2018-06-05)

锺源达[6](2018)在《二十世纪草书书风与碑帖观念嬗变(上)》一文中研究指出历代草书名家辈出,十九世纪随着清代金石学的兴盛与碑学的兴起,书家多致力于篆隶与北碑,以致草书发展停滞不前。二十世纪的书家分别在不同的领域用不同的方式对草书进行研究与实践,致使二十世纪草书书风与碑帖观念嬗变。变者有叁:其一,二十世纪初,随着汉简和敦煌写经卷(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报》期刊2018-05-29)

崔树强[7](2016)在《高二适碑帖题跋中的技法和审美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现代有成就的学者、诗人、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高二适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书法遗产。他关于书法的一些精彩论述,散见于他的书法论文、碑帖题跋、论书诗文和书信手札中。我们通过对这些散落文献的梳理,整理出高二适书论文字总计约六万余言。这些文字,很多都是高二适在习书和读帖过程中一些灵光闪现的妙语,往往触笔成趣,虽文字不多,却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我们从其碑帖评(本文来源于《书法》期刊2016年04期)

蒙建军[8](2015)在《沈尹默碑帖观念的转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二十世纪书坛的帖学代表性书法家,沈尹默并不是一味地专注帖学,他在一生漫长的学书生涯中,主要经历了由唐碑入手,学帖,再入碑,后归帖学『二王』一脉的转变,碑帖兼习,碑帖互融,艺术求索中碑帖观念的转变促成了他书法风格的形成。这种书风的转变,得益于两次机缘。(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15年07期)

刘晓峰[9](2013)在《考据之功与品鉴之美——万经的碑帖收藏及其碑学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有事则显功臣,无事则显儒术,皆卿相之才"1,这是硕儒黄宗羲对甬上万氏的高度评价。自十世万泰开始,万氏以文史代驰驱,从武职转向儒术。"万氏八龙"2又得南雷先生亲授,随为学海经神。向以隐逸高尚为世人所知万氏家族,直到万经,始为玉堂金马。作为甬上望族,又直承浙东学脉,其藏书不容小视。然而,万经晚年大火,使其家藏殆尽,亦使他抱憾而终。据全祖望记载"自去冬,家遭大火,靡有剩余,充宗先生未刻之书,如〈礼记(本文来源于《《天一阁文丛》第十一辑》期刊2013-12-01)

石明祥[10](2009)在《论近现代碑帖观念的对峙与融合》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尊碑抑帖,至清末当砗派书法臻于极盛阶段,它的负面效应也全面暴露出来,这就是碑体充斥朝野上下、"叁尺之童,十室之社,莫不口北碑,写魏体,盖俗尚成矣,而行草之法尽失。"[1]康有为认识到这一点,指出:"近世北碑盛行,帖学渐废,草法则既灭绝。行草简易,便于人事,未能遽废,然见京朝名士以分负盛名者,披其简牍与正书无异,不解使转,令人可笑。"[2]实际上这正是清代碑学极端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而这是碑学大师康有为所始料未及的。自阮元、包世臣倡导碑学以来,碑学取代帖学成为(本文来源于《中国书法》期刊2009年06期)

碑帖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钱泳与阮元同处一时代,其书学思想与阮元既有相同之处,又具有个人特色。尤其是他的碑帖观在服膺阮元的同时也坚守了自己的立场。本文基于钱泳所着的《书学》,剖析钱泳的书学思想及碑帖观念,厘清其与阮元、康有为之间的异同,从而为洞察清代中后期碑帖观念的嬗变提供新的线索与视角。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碑帖观念论文参考文献

[1].苏叶.理学与宋代书家的碑帖取法观念[J].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19

[2].杨伟梁.从钱泳《书学》看其与阮元、康有为碑帖观念的异同——兼谈清代中后期碑帖观的嬗变[J].中国书法.2019

[3].薛垲睿.清末书家与当代书家碑帖题跋观念——从李瑞清的题跋观念谈起(下)[N].中国书法报.2018

[4].薛垲睿.清末书家与当代书家碑帖题跋观念[N].中国书法报.2018

[5].锺源达.二十世纪草书书风与碑帖观念嬗变(下)[N].中国书法报.2018

[6].锺源达.二十世纪草书书风与碑帖观念嬗变(上)[N].中国书法报.2018

[7].崔树强.高二适碑帖题跋中的技法和审美观念[J].书法.2016

[8].蒙建军.沈尹默碑帖观念的转变[J].中国书法.2015

[9].刘晓峰.考据之功与品鉴之美——万经的碑帖收藏及其碑学观念[C].《天一阁文丛》第十一辑.2013

[10].石明祥.论近现代碑帖观念的对峙与融合[J].中国书法.2009

标签:;  ;  ;  ;  

碑帖观念论文-苏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