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批评概念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美学,审美幻象,流动幻象,幻象批评
批评概念论文文献综述
王杰,肖琼[1](2019)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核心概念:幻象、流动幻象与幻象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审美幻象"理论是王杰教授长期进行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思想结晶,构成了他思想体系的重要支柱。随着当代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发达,意识形态把现实关系掩盖得严严实实,唯有艺术作为"审美幻象",可以成为人和世界、个体与他人、人和自然交换交流的重要中介,这也决定了"审美幻象"理论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在访谈中,王杰教授强调"审美幻象"概念与西方幻象概念的不同,它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生长起来的概念,必须始终与中国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象外之象"等理论联系在一起。"流动的幻象"更强调现代语境的流动性和迭合性,"审美幻象"与"流动幻象"既有联系又有区分。在"审美幻象"的基础上,幻象批评作为一种现代批评范式具有存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期刊2019年06期)
赵薇[2](2019)在《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数字时代的“世界文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弗朗科·莫莱蒂等人的探索为中心,尝试用"世界文学"问题来检视"莫莱蒂道路"的得失,发现其早期实证化探索所面临的悖论和难度,追踪它随后汇入数字人文大潮的轨迹。从世界文学最棘手的方法论问题入手,可以发现"远读"这一自法国年鉴学派的书籍史研究中舶来的观念,是如何被视为解决比较文学危机的有效手段却终究搁浅的;而其后具备了"文化分析学"面向的数字人文,则有可能将"世界文学"这一抽象而雄心勃勃、或停留在经验层面的观念,发展成为可付诸生产性实践的计算批评的对象。(本文来源于《中国比较文学》期刊2019年04期)
张立群[3](2019)在《理解“新诗”及其他——从概念辨析到批评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诗"自生成之日起,就不断受到质疑。"新诗"概念的简单、抽象和带有对抗性的特点,使其越来越不适应当下诗歌创作的实际情况。在梳理"新诗"概念及源流的前提下,重新理解"新诗"不仅要依据其发展史,而且还应当与相关批评实践和文学史写作实际有效地结合起来。"新诗"是一个暂时性概念,可以通过引入"现代诗歌"的概念确证其自身的问题。立足于中国诗歌的整体性视野,"现代诗歌"既准确概括了进入现代阶段的诗歌,又以层级结构的方式涵盖了习惯意义上的"新诗"和以现代汉语写作的古体诗等范畴。通过阐释"现代诗歌"和"新诗"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人们从更为广阔的视野去认知"新诗"的历史,并在面向未来的过程中适度解决以往研究、批评和诗歌史写作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刘熹,姚聪[4](2019)在《“民间”概念的批评实践与新世纪文学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世纪文学批评话语中的"民间"概念经历了从批评概念到文学史概念再到批评概念的发展历程。概念由提出到成型再到批评事件中被大众接受层面的改写,体现了新世纪文学批评的发展。一、从文学史概念的"民间"到批评概念的"民间"新世纪文坛普遍使用的"民间"批评概念,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来自陈思和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民间"理论,而陈思和"民间"理论的生成本身(本文来源于《牡丹》期刊2019年23期)
程祥钰[5](2019)在《经验、感觉结构与戏剧——论威廉斯“共同经验”概念的发展与批评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共同经验"是雷蒙·威廉斯文化理论中最为核心的概念之一。本文通过对相关概念谱系的历史考察和文本分析,认为威廉斯通过对传统"经验"概念的改造与使用,提出了"共同经验"概念;又通过"感觉结构"概念对霸权意识形态理论的吸收,来不断发展"共同经验"的意涵,并在其戏剧研究中加以实践,从而指向了一种新的文化政治的可能。(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奎[6](2019)在《“现代汉诗”的概念及其文化政治——从奚密的诗歌批评实践出发》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90年代,部分中国诗人如郑敏,对"新诗"这一概念及白话诗运动的激进性有所批评,新诗研究者王光明进而提出"现代汉诗"这个更为中正平和的概念,以替代具有文化进化论色彩的"新诗"。海外学者奚密常用的"现代汉诗"术语因之也被纳入到百年新诗批评与重建的过程之中。通过术语辨析我们发现,奚密虽然与王光明等人同样使用该术语,但她的用意反而更为接近为新诗精神辩护的臧棣,他们都是在将白话诗运动历史化的基础上,捍卫新诗所代表的价值立场和美学体系。不过,较之臧棣在寻求现代化的背景下对新诗之现代性的强调,奚密对新诗转化外来资源时的文化主体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本文来源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董浩蕊[7](2019)在《“一带一路”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批评隐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政治语篇是传达政治理念的载体。其中语言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政治家通过使用隐喻宣扬政治目的,实现劝说作用。“一带一路”是一个涉及政治、经济、生态等诸多领域的倡议。此倡议一经提出,便受到了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隐喻研究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传统隐喻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时期,当时语言研究将隐喻视为一种修辞手法。上世纪80年代莱克夫和约翰逊在着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阐述了概念隐喻理论,他们主张将隐喻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而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这一理论的提出促进了隐喻研究发展到认知阶段。Charteris-Black(2004)将语料库方法、认知语言学、语用学和批评语篇分析方法相结合,进一步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方法,探究隐喻背后的意识形态。本研究所用语料选自2017年5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期间,中国政府发布的8篇官方文件。研究问题有:(1)一带一路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类型有哪些?(2)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意义是如何建构的?(3)概念隐喻传达出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哪些意识形态?本研究以批评隐喻分析为理论框架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语料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分析。通过隐喻识别、隐喻解读和隐喻说明叁个步骤进行研究。在隐喻识别方面,本研究采用Pragglejaz团队的隐喻识别程序(MIP)来识别语篇中的隐喻,采用词汇网络(WordNet)和建议上层共用知识本体(SUMO)来识别概念隐喻。然后通过深入分析概念隐喻的映射机制,解读其意义建构过程。最后,结合中国的社会历史背景,揭示“一带一路”语篇背后的意识形态。研究表明,一带一路语篇中主要有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在本体隐喻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隐喻有国家是人和经济是人。结构隐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概念隐喻有一带一路是建筑、为和平合作和共同发展而努力是通往目的地的道路、可持续发展是战争。“一带一路”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揭示出我国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拟人隐喻的使用表明中国努力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建立责任共同体,促进经济发展。建筑隐喻的使用体现出中国民主集中制原则,中国从参与全球化向塑造全球化角色的转变。旅途隐喻的使用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大国形象,增加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战争隐喻将社会和环境问题比作敌人,能够强化士兵的士气,表明中国政府打击腐败、脱贫致富和保护环境的决心。(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6)
王敏[8](2019)在《批评隐喻视角下中英经济新闻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认知语言学家Lakoff和Johnson的概念隐喻的提出使得隐喻研究开启了新的篇章。他们认为隐喻并不仅仅存在于文学作品中,而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并且应该在概念的层面发展隐喻研究。Charteris-Black提出了批评隐喻分析这一研究方法,它是概念隐喻理论,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和语料库语言学的结合。概念隐喻理论和批评隐喻分析被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并产生了丰硕的成果。但针对经济领域的隐喻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将中英经济新闻中的概念隐喻进行对比研究,旨在发现中英文经济新闻使用隐喻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进一步分析中国经济的中英文新闻报逍的态度,以及由此产生的隐喻功能。本文从2018年9月到12月的《经济日报》和《经济学人》中各选取20篇对中国经济的报道,分别组建中文和英文语料库,从中收集概念隐喻并将隐喻分类,总结出中英文经济报道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六类隐喻,即战争隐喻,人类隐喻,旅行隐喻,液体隐喻,容器隐喻和机器隐喻。本文详细说明了隐喻中源域和目标域的投射过程,并找出了两种语料中隐喻使用情况的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分析,本文发现,在选取的有关中国经济的中英文报道中,有A种使用频率较大的隐喻,并对隐喻的功能进行了总结和概括,即解释功能,评价功能和共情功能。同时,六种隐喻的使用具有很大相似性,但也存在不同点。人类隐喻的共鸣值和使用频率在中文和英文语料中都是最大的,并且隐喻使用的荆相似性较大:旅行隐喻的共鸣值和使用频率也比较高;中文语料库中战争隐喻的丼鸣值和使用频率都要比英文中的战争隐喻更高;人类隐喻,旅行隐喻,战争隐喻和液体隐喻都在中文语料库中存在特殊隐喻;机器隐喻和容器隐喻占比较小,同时相似性较大。另外,《经济日报》和《经济学人》通过隐喻的使用,传递出不同的态度和观点。《经济学人》对于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活跃而广阔的市场,是持客观态度的。但是对于随着而来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地位的提高是负面的态度。《经济日报》对中国经济的态度主要传递积极的意义。本文从批评隐喻分析的角度研究中英文报纸对中国的经济报道中的概念隐喻,贴合时代主旋律,促使读者从更加多维的角度看待中国经济,增加对中国经济的全面认识,同时揭示了两国在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差异性,对英语学习和跨文化交际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南帆[9](2019)在《文学批评中的“历史”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古往今来,文学批评中的"历史"概念显现出各种不同的涵义。"历史"既可表示文学文本所再现的特定时期的社会现实,也可表示人类自我发展的历时过程,还可指文学赖以产生和传播的社会文化环境。文学与历史分离后,"历史"概念逐渐成为文学批评赖以展开的一个轴心概念,并由此形成阵容庞大的社会历史批评学派,无论是以道德、审美还是无意识、形式作为轴心概念,"历史"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维度。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对于"美学"与"史学"的强调具有重大启示意义。"历史"概念对于精神分析、形式主义等文学批评学派产生了内在影响。文学话语的意义单位是"人生",历史话语的意义单位是"社会","典型性格"是二者之间重要的转换机制。文学话语不仅与历史话语相辅相成,但在某些时刻,文学话语可能偏离历史话语,甚至对其形成挑战。(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3期)
李郁凡[10](2019)在《批评隐喻视角下中美领导人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政治家们越来越重视在国际社会上的公开演讲,比如联合国上的演讲。政治家们尤其是领导人希望通过自己的演讲获取听众支持,以达到其宣传和建交的政治目的。为了能够更好地被听众所理解和接受,政治家们通常要用一些简单生动的语言来表达那些抽象的政治概念。这时,隐喻就成了他们的最佳选择。近几十年,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开始关注政治语言中的概念隐喻研究。然而,针对政治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对比研究却很少有人涉及。通过中美两国领导人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在联合国大会上的4篇演讲,笔者重点分析叁个问题:一、中美领导人演讲中采用了什么类型的概念隐喻;二、中美领导人演讲中概念隐喻的使用有何异同;叁、根据CMA理论,造成隐喻使用异同的原因是什么。本研究所用语料选自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以及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联合国所做的演讲。其中中方语料为9534字,美方语料为5646词。本研究以Lakoff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采用Charteris-Black提出的批评隐喻分析方法,分叁个步骤对中美两种语料中的隐喻进行对比分析:隐喻识别、隐喻阐释和隐喻说明。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在研究过程中均有所应用。研究表明:一、概念隐喻在中美政治演讲中大量存在。中国领导人政治演讲中所用的概念隐喻主要有:旅途隐喻、人类隐喻、学校隐喻、建筑隐喻、植物隐喻等,而美国领导人政治演讲中的概念隐喻主要有:战争隐喻、人类隐喻、旅行隐喻、建筑隐喻、家庭隐喻等。二、两种语料中的概念隐喻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叁、分析发现,这些隐喻使用上的差异主要来自于两国社会文化的不同以及演讲主题的不同。本研究通过自建两个小型语料库--汉语语料库和美国语料库,从批评隐喻分析的角度对两个语料库中概念隐喻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中美政治文化的深层研究和政治语篇的翻译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通过分析隐喻背后隐含的社会文化基础,将有助于学生了解该国文化,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言。(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3-21)
批评概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以弗朗科·莫莱蒂等人的探索为中心,尝试用"世界文学"问题来检视"莫莱蒂道路"的得失,发现其早期实证化探索所面临的悖论和难度,追踪它随后汇入数字人文大潮的轨迹。从世界文学最棘手的方法论问题入手,可以发现"远读"这一自法国年鉴学派的书籍史研究中舶来的观念,是如何被视为解决比较文学危机的有效手段却终究搁浅的;而其后具备了"文化分析学"面向的数字人文,则有可能将"世界文学"这一抽象而雄心勃勃、或停留在经验层面的观念,发展成为可付诸生产性实践的计算批评的对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批评概念论文参考文献
[1].王杰,肖琼.马克思主义美学与核心概念:幻象、流动幻象与幻象批评[J].民族艺术.2019
[2].赵薇.从概念模型到计算批评:数字时代的“世界文学”研究[J].中国比较文学.2019
[3].张立群.理解“新诗”及其他——从概念辨析到批评的反思[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4].刘熹,姚聪.“民间”概念的批评实践与新世纪文学批评[J].牡丹.2019
[5].程祥钰.经验、感觉结构与戏剧——论威廉斯“共同经验”概念的发展与批评实践[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6].刘奎.“现代汉诗”的概念及其文化政治——从奚密的诗歌批评实践出发[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19
[7].董浩蕊.“一带一路”政治语篇中概念隐喻的批评隐喻分析[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9
[8].王敏.批评隐喻视角下中英经济新闻的概念隐喻对比分析[D].辽宁大学.2019
[9].南帆.文学批评中的“历史”概念[J].中国社会科学.2019
[10].李郁凡.批评隐喻视角下中美领导人演讲中概念隐喻的对比分析[D].中北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