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论文-王凌锋,胡俊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论文-王凌锋,胡俊

导读:本文包含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强柱弱梁,轴压比,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动力时程分析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论文文献综述

王凌锋,胡俊[1](2019)在《轴压比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RC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最理想的破坏模式是"强柱弱梁"。大量的研究发现,我国建筑抗震规范中通过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构造措施来提高RC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延性储备仍有所不足。为了进一步提高RC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下的延性储备能力,采用方法如下:1)对RC框架结构参照我国规范进行弹性计算来研究轴压比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实现"强柱弱梁"的效果。2)通过SAP2000中动力时程分析法来研究不同轴压比、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延性储备能力。研究表明,叁级抗震的RC框架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采用我国抗震规范中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配合将轴压比限值降低0.10左右的构造措施能真正实现"强柱弱梁"。(本文来源于《湖北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张浩[2](2019)在《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强柱弱梁”是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的RC框架结构,框架梁先于框架柱发生屈服产生塑性铰时,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保证RC框架结构在地震下可以实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但是历次震害经验表明,按照现有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很少出现设计者所预期的“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大部分结构都是柱截面先于梁截面出现塑性铰,形成柱铰机制从而导致结构倒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并给出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建议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按照我国规范设计了一个3层带楼板翼缘的RC框架结构,保持梁截面配筋不变,改变柱截面配筋使结构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等于1.2、1.4、1.6、1.8和2.0。取包含柱脚的底部中节点,对不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和不同轴压比的构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通过对构件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屈服机制和骨架曲线的分析,研究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和轴压比对梁柱结点失效模式的影响。(2)为避免单一结构计算结果的偶然性,又按照我国规范设计了带楼板翼缘的6层和9层RC框架结构,保持梁截面配筋不变,改变柱截面配筋使结构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等于1.2、1.4、1.6、1.8和2.0。分别对3个RC框架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结构的能力曲线、层间位移角、绝对抗震能力和屈服机制等因素,研究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和失效模式的影响。(3)分别选取远场非脉冲地震动和近场脉冲地震动各44条,将其按照多遇、设防、罕遇和极罕遇4个强度等级进行调幅,然后对3个RC框架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在两种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并对结构进行了IDA和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结构倒塌能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期刊2019-06-01)

张望喜,庞博,徐帅[3](2019)在《基于IDA和易损性分析的RC框架结构底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RC框架底层柱上下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合理取值与该系数取值的合理性,设计6栋具有不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不同设防烈度的框架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输入10条地震波,得到各结构模型的IDA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定义不同的烈度水平,得到各结构的易损性曲线与倒塌破坏概率。结果表明: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7度设防与8度设防框架可以满足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若将梁柱节点与底层柱下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取值分别提升至1.5与1.8,可使框架在特大地震作用下发生倒塌的概率降低至可接受范围之内。(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简斌,汤甜恬,李东泽[4](2019)在《一级抗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混合出铰机制下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按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要求,对一级抗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简称"一级PC框架")进行"强柱弱梁"调整时,会出现中柱配筋面积过大及节点受剪承载力不足等问题。为降低中柱配筋,提出了一级PC框架结构"弱化中柱"、"强化边柱"的"强柱弱梁"调整方案,即通过弱化中柱配筋、强化边柱配筋,定义"强柱弱梁"框架为"罕遇地震作用下中柱和PC梁出现塑性铰,边柱除底层柱底外基本不出现塑性铰"的混合出铰有限延性框架。以4榀按抗震设防烈度8度(0. 2g)设计的不同跨数、层数的一级PC框架为研究对象,进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研究。首先弱化中柱配筋,然后以控制边柱纵筋临界屈服为目标,对各个PC框架算例输入30条罕遇地震水准的地震波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由梁实际配筋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反算边柱所需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并经统计分析后提出具有明确概率意义的增大系数建议值。按照上述调整方案对算例进行再设计和弹塑性时程分析,结果表明,该调整方案能够避免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出现整体和局部破坏,边柱除底层柱底外基本不出现塑性铰,上部楼层边柱总体安全储备较大,结构表现为以中柱和预应力梁出现塑性铰的混合耗能机制。(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白绍良,朱思其,王敏,朱爱萍[5](2017)在《抗震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构成因素识别及量化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是减缓柱端在强地面运动下形成屈服区,改善结构性能的重要抗震措施。目前虽已见有对中国规范取值有效性的分析评价结果,但对影响其取值的主要因素与影响程度则未见有关文章发表。本文设计了不同抗震等级的3个典型空间框架结构,通过对其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结果的逐时点量化识别以及梁端抗弯能力超强的考察,识别出"梁端抗弯能力超强"和"节点处柱端弯矩比例从多遇到罕遇地震作用的增长率"是决定ηc取值的两个主要因素,而柱轴力从多遇到罕遇地震作用的变化则对ηc取值无明显影响。在完成以上两个主要因素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各抗震等级ηc的合理取值作了进一步评价。(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7年05期)

朱思其[6](2017)在《抗震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构成因素识别及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钢筋混凝土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是减缓柱端在强地面运动下形成屈服区,改善结构性能的重要抗震措施。目前虽已见有对中国规范η_c取值有效性的分析评价结果,但对影响其取值的主要因素与影响程度则未见有关研究成果发表。探究η_c需要考虑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具有从本质上找出其形成规律的重要意义。本文尝试回答这一问题,从而进一步评价抗震规范各抗震等级现有η_c取值的有效性。本论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总结各国规范“强柱弱梁”表达思路的异同,结合理论和现有分析结果提出了从构成因素上量化识别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的思路方法。(2)严格按照现行规范设计了分别位于中国7度(0.10g)、7度(0.15g)、8度(0.20g)、8度(0.30g)和9度(0.40g)设防烈度分区的五个典型空间框架结构,并分析统计5个算例框架构件尺寸和截面配筋控制条件;在完成各算例框架的弹塑性建模后依次输入7条罕遇水准地面运动记录,完成非弹性动力反应分析。(3)主要的量化工作包括:分析统计各算例框架中节点、边节点的有效梁端抗弯能力超强系数范围;用“细化分析”方法逐时点地识别各算例框架柱端弯矩比例变化值,即罕遇地震非弹性弯矩比例相对于多遇地震弹性弯矩比例的变化;(4)探讨边柱轴力变化对柱出铰影响程度,并尝试对形成该影响程度的原因作出解释。基于以上研究工作,得出主要结论如下:(1)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要能达到减缓柱端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进入屈服的目的,其取值必须在挖掘设计可靠性基础上包括两类增大幅度,一类是罕遇地震作用形成的总体作用弯矩增幅,可等效为构件的抗弯能力超强;另一类是因节点柱弯矩比例变化导致某一柱端作用弯矩的进一步增幅。(2)各算例框架结构的罕遇水准层间位移角均不超过规范限值2%,且大部分不超过1.5%,表明我国框架结构抗震控制总体上是有效的。从梁、柱出铰的角度来看,9度区框架基本实现了“强柱弱梁”目的;7度区框架柱普遍受最小配筋率控制,增大了柱的抗震抗弯能力,柱出铰率也在可接受范围内(35%以内);值得引起注意的是,8度区框架柱出铰率偏大且算例KJ3在某些地震波下形成了层侧移机构,足以说明这一设防分区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有待提升。(3)通过边柱比中柱的屈服率较明显偏小或者塑性发育程度明显偏小,以及轴力差异很大两根边柱在时程反应中的屈服时刻比较一致的现象,证明边柱轴力大幅度变化没有导致柱端形成过多塑性铰。并从叁方面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进一步确认本论文分析η_c构成时可不考虑轴力变化。(4)梁在铰低烈度区框架结构的较高楼层的“超强”过于严重,这是与罕遇地震分析中低烈度区较高楼层不出铰的原因。本文认为对这种情况可不追求“强柱弱梁”。或者说,本文认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不能脱离罕遇水准地震,η_c的作用应该是尽可能保证柱不在此水准出铰,而不是一定严格地让每个节点处柱端抗弯能力之和大于梁端抗弯能力之和。另外,对于梁端抗弯能力超强不严重的节点,让柱端抗弯能力之和大于梁端抗弯能力之和1.2倍的做法,也可能因没有充分考虑柱端弯矩比例变化这一重要因素,从而不能避免柱端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出铰。故此,对规范9度一级框架和一级框架结构规定的“实配法”持保留态度。(5)本文分析仍存在算例框架结构数量有限,未考虑结构周期等特性对罕遇地震下柱端弯矩比例与多遇地震下柱端弯矩比例变化取值的影响,以及对算例框架各柱端取同一的数值作为该烈度区框架的弯矩比例变化代表值等局限性。如有更多研究单位的分析结果积累,将会为判断这一变化的合理取值提供更全面参考。(6)在目前使用的中国设计规范中,传统观念认为各项抗震措施的具体指标应按叁级、二级、一级抗震等级的顺序逐级提高;但本文及有关文献的近期研究发现,在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的合理取值问题上,若想不同抗震等级(或更准确说不同设防烈度分区)的框架达到类似的柱屈服区发生比例,上述传统思路就有可能不再适用。经本文从构成因素识别及量化分析得到的η_c近似值从7度0.10g到9度0.40g区分别为2.0、1.7、1.7、1.8、1.7。本文得出比规范取值普遍偏大的η_c建议值,是基于各烈度区框架具有良好的等抗震性能的前提,其柱端出铰率基本均可控制在15%左右。若工程上考虑可适度降低结构的性能标准,如柱出铰率控制可适度放松,则得到的η_c建议值也相应地减小。根据上述研究结果,本文对一级框架识别的η_c与抗震规范规定取值接近,故可保持该取值不变;建议将二级抗震等级η_c提到与一级抗震等级相同的1.7;叁级框架主要靠柱抗震最小配筋率要求在截面设计承载力基础上提高了配筋量,这给η_c的合理取值判断增大了难度。因为若只小幅度提高η_c值,柱配筋若仍由最小配筋率控制,则η_c的这种提高将毫无作用。因此若想进一步降低柱屈服比例,η_c可能应至少提至1.6。本论文主要创新点:(1)从构成因素上提出对我国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量化的分析方法。(2)对罕遇地震下柱端弯矩分配比例进行了逐时点的识别,并统计了所有屈服时段内其与弹性弯矩比例的比值,大致给出了各烈度区典型框架这个变量的取值。(3)识别出罕遇地震动力时程反应中柱反弯点不在柱段内的情况,基本出现在顶部楼层,因为其对应的多遇地震弹性反应的反弯点已经偏离跨中较远,罕遇地震下反弯点稍有波动就会不在柱段内。(4)进一步强调了讨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η_c不能脱离罕遇地震水准的这一思路。严格意义的“强柱弱梁”与保证柱端在罕遇水准下尽量不出铰并不完全等效。(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7-05-01)

朱宏锋,黄珊珊,张敏[7](2016)在《考虑现浇楼板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可靠指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分析了考虑梁侧楼板有效翼缘宽度范围内板配筋的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可靠指标关系,表明考虑梁侧现浇楼板配筋,抗震规范给出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难以实现梁铰屈服机制,柱端出现塑性铰难以避免。分析表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达到2.0以上,才能满足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时延性破坏的可靠指标β基准值。(本文来源于《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期刊2016年03期)

张敏,朱宏锋[8](2015)在《传统框架及楼板局部设缝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柱端弯矩增大系数是实现结构"强柱弱梁"的关键措施之一。分析了传统框架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表明现浇楼板对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不可忽略,抗震规范给出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难以实现梁铰屈服机制,柱端出现塑性铰难以避免,由此对框架梁侧楼板局部设缝,以消除楼板对框架梁端抗弯承载力的贡献,从而分析该楼板局部设缝框架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表明现行抗震规范给出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于楼板局部设缝的框架可以实现"强柱弱梁"屈服机制。(本文来源于《结构工程师》期刊2015年01期)

张耀庭,卢怡思,杜晓菊,卢杰志[9](2014)在《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P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我国现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程》(JGJ 140-2004),以设防烈度为8度(0.2g)地区的多跨多层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为研究对象,对其合理取值问题进行了探讨.在SAP2000与PERFORM-3D软件中,采用局部纤维铰梁单元,对6个PC平面框架建立了弹塑性分析模型,并对其进行了静力弹塑性分析(Pushover分析)与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按照现行规范设计的PC框架,基本上可以满足8度区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抗震要求,但是结构在大震作用下形成的是以底层柱端出铰为主的梁柱铰屈服机制,对结构抗震不利;随着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增加,结构的局部构件抗震性能以及屈服机制均有很大程度的改善,当边柱和中柱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增加到2.0,1.8时,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能够实现对结构抗震有利的以梁出铰为主的梁柱铰屈服机制,甚至是梁铰屈服机制.因此,建议在进行预应力抗震技术规程的修订时,适当提高框架结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取值.(本文来源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11期)

王素裹[10](2014)在《考虑正交梁刚度影响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按中国规范设计了不同正交梁刚度的叁级抗震RC空间框架,在ABAQUS中,采用实体单元更加真实地模拟侧向荷载作用下不同正交梁刚度的RC空间框架结构在"强柱弱梁"上的实现效果,根据模拟结果进行理论推导得出考虑正交梁刚度影响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建议取值,并对该取值从抗震性能和经济性两方面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叁级抗震RC框架在考虑了正交梁刚度影响后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取值为1.5时,能较好改善"强柱弱梁"的实现效果,并对结构建造成本提高不大,因而具有在实际设计中实施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4期)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强柱弱梁”是RC框架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研究表明,在地震作用下的RC框架结构,框架梁先于框架柱发生屈服产生塑性铰时,整体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我国抗震设计规范也提出了相应的措施来保证RC框架结构在地震下可以实现“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但是历次震害经验表明,按照现有规范设计的RC框架结构很少出现设计者所预期的“强柱弱梁”的破坏机制,大部分结构都是柱截面先于梁截面出现塑性铰,形成柱铰机制从而导致结构倒塌。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研究了不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和失效模式的影响,并给出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建议值。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按照我国规范设计了一个3层带楼板翼缘的RC框架结构,保持梁截面配筋不变,改变柱截面配筋使结构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等于1.2、1.4、1.6、1.8和2.0。取包含柱脚的底部中节点,对不同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和不同轴压比的构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通过对构件滞回特性、耗能能力、屈服机制和骨架曲线的分析,研究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和轴压比对梁柱结点失效模式的影响。(2)为避免单一结构计算结果的偶然性,又按照我国规范设计了带楼板翼缘的6层和9层RC框架结构,保持梁截面配筋不变,改变柱截面配筋使结构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别等于1.2、1.4、1.6、1.8和2.0。分别对3个RC框架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通过结构的能力曲线、层间位移角、绝对抗震能力和屈服机制等因素,研究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整体抗震能力和失效模式的影响。(3)分别选取远场非脉冲地震动和近场脉冲地震动各44条,将其按照多遇、设防、罕遇和极罕遇4个强度等级进行调幅,然后对3个RC框架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结构在两种不同类型地震动作用下的响应。并对结构进行了IDA和地震易损性分析,研究了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结构倒塌能力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论文参考文献

[1].王凌锋,胡俊.轴压比与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的影响研究[J].湖北工程学院学报.2019

[2].张浩.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R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D].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2019

[3].张望喜,庞博,徐帅.基于IDA和易损性分析的RC框架结构底层柱端弯矩增大系数[J].重庆大学学报.2019

[4].简斌,汤甜恬,李东泽.一级抗震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混合出铰机制下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5].白绍良,朱思其,王敏,朱爱萍.抗震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构成因素识别及量化评价[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

[6].朱思其.抗震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的构成因素识别及量化分析[D].重庆大学.2017

[7].朱宏锋,黄珊珊,张敏.考虑现浇楼板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可靠指标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6

[8].张敏,朱宏锋.传统框架及楼板局部设缝框架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分析[J].结构工程师.2015

[9].张耀庭,卢怡思,杜晓菊,卢杰志.柱端弯矩增大系数对PC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的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10].王素裹.考虑正交梁刚度影响的柱端弯矩增大系数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标签:;  ;  ;  ;  

柱端弯矩增大系数论文-王凌锋,胡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