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鲁棒速度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速度伺服系统,FOPI控制器,增益鲁棒性,动态性能
鲁棒速度控制器论文文献综述
郭勇[1](2015)在《速度伺服系统的鲁棒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PI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采用分数阶PI控制器来实现对数控速度伺服系统的控制。为达到所期望的控制性能和开环增益鲁棒性,在相同的整定规则下,分别设计了分数阶PI(FOPI)控制器和传统的整数阶PI(IOPI)控制器。实验仿真结果表明,FOPI控制器能有效控制系统,在增益鲁棒性和动态响应性方面要优于IOPI控制系统。(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期刊2015年11期)
史佳林[2](2013)在《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鲁棒速度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速度场的直接驱动XY平台任意轨迹规划与精密轮廓控制”(51175349)为背景,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模型摄动和外部干扰等问题,将H_∞鲁棒控制理论与其它控制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H_∞/LTR,μ H∞两种综合控制策略,提高直线伺服系统的鲁棒性能。H_∞鲁棒控制对于直线伺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信号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忽略了系统的鲁棒性能。LTR是一种解决多变量鲁棒反馈系统设计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即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预先设定系统所要达到的性能(目标传递函数),使设计的反馈控制器与对象模型串联而成的开环传递函数恢复到目标传递函数。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带有观测器的H_∞/LTR综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对系统进行目标回路设计,即在假设系统完全可测的前提下,设计一个鲁棒H_∞控制律,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再进行恢复过程设计,即通过设计观测器,使得系统在引入观测器后,目标回路传递函数得到恢复。对于系统的结构化不确定性,H_∞控制器的设计会产生较大的保守性,而μ控制理论恰恰能弥补H_∞控制器的这一缺点,若是单独的使用μ理论,计算条件太少,收敛速度慢,所以用μ理论来辅助去除正交性假设的H_∞鲁棒控制理论,设计了μ H∞速度控制器,从结构化奇异值μ的上边界入手,通过H_∞控制理论来压缩奇异值,快速的求得兼顾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上述两种控制策略设计的控制器抑制扰动能力强,对模型参数变化不敏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能够满足数控机床高精度控制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3-02-20)
李建军,桂卫华,张超,何亚屏[3](2009)在《感应电机鲁棒滑模速度控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yapunov稳定性理论推导出了速度控制律,从而保证了整个过程的渐进稳定。为克服速度控制律受系统未知不确定性上界的影响,减少滑摸抖动,设计了一模糊控制滑模器。整个系统所需的磁通是利用一滑模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速度辨识器来获得。仿真和实验表明,提出的滑模速度控制器在整个控制过程中对系统的不确定性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9期)
陈岚萍,马正华,段锁林[4](2009)在《基于反向步进的直流电机系统的鲁棒速度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直流电机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向步进的非线性自适应速度控制策略。首先通过状态重构将直流电机系统模型转化为级联结构,其次考虑参数不确定及转矩干扰设计具有鲁棒性的自适应反向步进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这种控制方法适用于参数不确定情况下的直流电机系统的速度调节且具有较好的速度跟踪性能。(本文来源于《重型机械》期刊2009年01期)
刘思华,王英,胡广大[5](2008)在《感应电机高性能鲁棒速度跟踪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系统模型不确定性和干扰对矢量控制性能的影响,利用Q-参数化理论设计控制器,设计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感应电机速度控制策略。该速度控制器由鲁棒转子磁链估计器(RRFE)以及参考模型跟踪控制器(RMTC)两个部分构成。RRFE主要用于转子磁链估计,以确保转子磁链获得快速准确的定向,而RMTC则在电机参数发生变化和出现干扰的情况下,获得磁链和转速的渐进跟踪性能。仿真试验结果表明,干扰得到有效抑制,系统具有较好调速性能。(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08年06期)
王乐,方一鸣,王生德,王益群[6](2005)在《具有弱磁调速的直流电机速度系统鲁棒控制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具有弱磁调速的直流电机速度控制系统被控对象中存在较大的参数时变性及具有负载 扰动不确定性的问题,首先构造了一个适当的增广被控对象,将其转化为一H∞标准设计问题,并利 用H∞鲁棒控制理论,设计了速度控制系统的鲁棒状态反馈控制器,进而利用二自由度鲁棒跟踪设计 方法设计了速度鲁棒跟踪控制器。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速度鲁棒跟踪控制系统,不仅对 于电机的参数时变不确定性有较好的控制效果,而且可以有效地抑制电机负载扰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电机与控制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方一鸣,王乐,王益群,焦晓红[7](2004)在《具有弱磁调速的轧机速度系统H_∞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轧机速度系统通常由直流电机驱动,当具有基速以上的弱磁调速时,速度控制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将会由于Cmφ的变化和电机转动惯量等参数的摄动而产生较大范围内的变化,且在电流调节器和速度调节器设计时常忽略反电势闭环的影响,因此,速度控制系统具有较大的参数不确定性和一定的模型误差。另外,轧机速度系统的外界轧 制负载扰动具有较大的时变不确定性,因此,为使速度控制系统具有较好的鲁棒稳定性和干扰抑制性能,该文基于内模原理的H∞混合灵敏度控制方法设计了速度鲁棒跟踪控制器。仿真研究结果及与常规PI控制器效果的比较表明,所设计的速度控制系统具有优良的干扰抑制性能和鲁棒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04年05期)
裘熙定,洪涛,初亮,胡立生[8](1997)在《汽车速度自动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开发汽车速度自动控制系统,本文建立了汽车直线行驶动态分析与控制模型,设计了控制系统的鲁捧控制器,并对控制器作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鲁捧控制器具有较好性能,具有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王国桂[9](1994)在《采用现代双自由度控制器设计的直流伺服电动机鲁棒速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以双自由度控制器的参数化为基础的直流伺服电动机鲁棒速度控制系统。这种伺服系统可从根本上改进闭环系统的特性,即在不改变指令输入响应的情况下,提高干扰力矩的抑制性能和对系统参数变化的鲁棒性。本文还介绍了在实验室实验中采用微处理机控制器所获得极好控制性能的实例。(本文来源于《舰载武器》期刊1994年04期)
鲁棒速度控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论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速度场的直接驱动XY平台任意轨迹规划与精密轮廓控制”(51175349)为背景,针对永磁直线同步电机伺服系统中存在的模型摄动和外部干扰等问题,将H_∞鲁棒控制理论与其它控制方法结合起来,提出了H_∞/LTR,μ H∞两种综合控制策略,提高直线伺服系统的鲁棒性能。H_∞鲁棒控制对于直线伺服系统的不确定性以及外部扰动信号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可以使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但忽略了系统的鲁棒性能。LTR是一种解决多变量鲁棒反馈系统设计的简单且有效的方法,即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预先设定系统所要达到的性能(目标传递函数),使设计的反馈控制器与对象模型串联而成的开环传递函数恢复到目标传递函数。因此,本文设计了一种带有观测器的H_∞/LTR综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对系统进行目标回路设计,即在假设系统完全可测的前提下,设计一个鲁棒H_∞控制律,以满足系统性能要求,再进行恢复过程设计,即通过设计观测器,使得系统在引入观测器后,目标回路传递函数得到恢复。对于系统的结构化不确定性,H_∞控制器的设计会产生较大的保守性,而μ控制理论恰恰能弥补H_∞控制器的这一缺点,若是单独的使用μ理论,计算条件太少,收敛速度慢,所以用μ理论来辅助去除正交性假设的H_∞鲁棒控制理论,设计了μ H∞速度控制器,从结构化奇异值μ的上边界入手,通过H_∞控制理论来压缩奇异值,快速的求得兼顾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的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利用上述两种控制策略设计的控制器抑制扰动能力强,对模型参数变化不敏感,具有较强的鲁棒性能,能够满足数控机床高精度控制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鲁棒速度控制器论文参考文献
[1].郭勇.速度伺服系统的鲁棒分数阶PI控制器设计[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
[2].史佳林.永磁直线同步电机的鲁棒速度控制器设计[D].沈阳工业大学.2013
[3].李建军,桂卫华,张超,何亚屏.感应电机鲁棒滑模速度控制器的设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
[4].陈岚萍,马正华,段锁林.基于反向步进的直流电机系统的鲁棒速度控制器设计[J].重型机械.2009
[5].刘思华,王英,胡广大.感应电机高性能鲁棒速度跟踪控制器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8
[6].王乐,方一鸣,王生德,王益群.具有弱磁调速的直流电机速度系统鲁棒控制器的设计[J].电机与控制学报.2005
[7].方一鸣,王乐,王益群,焦晓红.具有弱磁调速的轧机速度系统H_∞鲁棒跟踪控制器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
[8].裘熙定,洪涛,初亮,胡立生.汽车速度自动控制系统鲁棒控制器的研究[J].中国公路学报.1997
[9].王国桂.采用现代双自由度控制器设计的直流伺服电动机鲁棒速度控制[J].舰载武器.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