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转码耗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非平衡双语者,转码耗损,ERP技术,准备间隔效应
转码耗损论文文献综述
王慧莉,孙亚南,王林舒[1](2011)在《基于显性图片命名的不同语系语言间非对称转码耗损的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非平衡汉-英双语者完成显性图片命名任务,通过ERP实验研究了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间的转码耗损现象。行为数据分析发现:短准备间隔条件下,一语转码耗损比二语大;长准备间隔条件下,转码耗损对称。除一语重复外,其它条件下均存在准备间隔效应。此发现与一语重复效应理论一致。ERP数据分析发现:转码反应中,短准备间隔条件下的N2效应比长准备间隔条件下大,这说明短准备间隔条件下两种语言之间的冲突比长准备间隔条件下大。因此,短准备间隔条件下,需要克服更多的冲突,语码转换更困难,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更长。(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1年06期)
孙亚南[2](2010)在《不同语系语言间非对称转码耗损的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虽然双语者在用语言表达某个概念时至少可以有两种选择,但是他们能够顺利地选择当前环境所需的语言进行反应,并且很少由于语言间的干扰而产生一些语言选择上的错误。不仅平衡双语者可以有效地进行这种语言选择,非平衡双语者同样也可以顺利地完成这种任务,即使他们二语的熟练程度明显低于母语,且在使用二语时必须克服来自强势的母语的相对自动反应的干扰。这就涉及到在使用两种语言时有效地控制注意力。更好地理解双语者如何在两种或者多种语言中进行选择,有助于提高双语表达及语言选择时对注意力的控制的有效性。正因如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通过实验从神经机制方面探索人类对于语言,尤其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使用,其中包括大量的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同一语系内的两种或多种语言间的语码转换,研究不同语系内的两种或多种语言间的转码的案例相对较少。本文以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间的转码为研究对象,通过显性图片命名的实验来研究语码转换时常出现的现象之一——非对称转码耗损。本文选择非平衡汉-英双语者完成显性图片命名任务,通过ERP实验研究了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间的转码耗损现象。行为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短准备间隔条件下,一语转码耗损比二语转码耗损大;长准备间隔条件下,转码耗损对称。一语转码、二语重复和二语转码条件下都存在准备间隔效应,只有一语重复条件下不存在准备间隔效应。此发现与一语重复效应理论一致,说明转码耗损是否对称并非只取决于双语者对于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调节准备时间的长短也可以改变转码耗损的对称性。ERP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转码反应和重复反应中均存在准备间隔效应。在转码反应中,短准备间隔条件下的N2效应比长准备间隔条件下的N2效应大,这说明短准备间隔条件下两种语言之间的冲突比长准备间隔条件下大。因此,在短准备间隔条件下,需要克服更多的冲突,语码转换更困难,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更长。(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0-12-04)
转码耗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虽然双语者在用语言表达某个概念时至少可以有两种选择,但是他们能够顺利地选择当前环境所需的语言进行反应,并且很少由于语言间的干扰而产生一些语言选择上的错误。不仅平衡双语者可以有效地进行这种语言选择,非平衡双语者同样也可以顺利地完成这种任务,即使他们二语的熟练程度明显低于母语,且在使用二语时必须克服来自强势的母语的相对自动反应的干扰。这就涉及到在使用两种语言时有效地控制注意力。更好地理解双语者如何在两种或者多种语言中进行选择,有助于提高双语表达及语言选择时对注意力的控制的有效性。正因如此,许多研究者致力于通过实验从神经机制方面探索人类对于语言,尤其是两种或多种语言的使用,其中包括大量的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同一语系内的两种或多种语言间的语码转换,研究不同语系内的两种或多种语言间的转码的案例相对较少。本文以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间的转码为研究对象,通过显性图片命名的实验来研究语码转换时常出现的现象之一——非对称转码耗损。本文选择非平衡汉-英双语者完成显性图片命名任务,通过ERP实验研究了属于不同语系的两种语言间的转码耗损现象。行为数据分析结果发现:短准备间隔条件下,一语转码耗损比二语转码耗损大;长准备间隔条件下,转码耗损对称。一语转码、二语重复和二语转码条件下都存在准备间隔效应,只有一语重复条件下不存在准备间隔效应。此发现与一语重复效应理论一致,说明转码耗损是否对称并非只取决于双语者对于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调节准备时间的长短也可以改变转码耗损的对称性。ERP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转码反应和重复反应中均存在准备间隔效应。在转码反应中,短准备间隔条件下的N2效应比长准备间隔条件下的N2效应大,这说明短准备间隔条件下两种语言之间的冲突比长准备间隔条件下大。因此,在短准备间隔条件下,需要克服更多的冲突,语码转换更困难,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更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码耗损论文参考文献
[1].王慧莉,孙亚南,王林舒.基于显性图片命名的不同语系语言间非对称转码耗损的ERP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2].孙亚南.不同语系语言间非对称转码耗损的ERP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