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小平(南部县富利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南部637300)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提问的作用能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如何驾驭课堂提问。因此,本文从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两个方面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进行一些探讨。首先是学生因素,设计问题注意两个“符合”
1.符合学生的实际能力需要
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离不开他们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的积累。同一年龄的学生,能力也有高低之分。阅读教学设计问题要考虑学生的全体与个体。例如初一课文已经出现了小说,但是语文教师如果向初一学生提出“根据故事情节应当划分课文(小说)的段落”这类问题,大部分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故事情节?因为这个问题超出了他们的知识水平,产生疑问是很自然的。同时,提问也要注意不同对象的能力差异。教学中教师所做的大量工作还要放在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上。总之,提问要注意联系学生实际,因人而异,特别要注意为差生创造回答问题的条件。
2.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
设计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像攀登阶梯一样,步步升高,逐渐推进,以引导学生的思维也随之攀登并向纵深处发展。有教师上《变色龙》就设计出这样的台阶式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他“善变”的明显特征有哪些具体表现?他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这种阶梯式的提问,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思考的机会,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启迪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自然地了解到课文的内容和主题,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是教师自身因素,提问要注意几个讲究
1.讲究问前认真钻研
教学生的老师也要会问、善问。问得好与否,则决定于教师本人对所教的功课理解、体会得深不深。谁体会得深刻,谁就能找到具体而又重要的问题;谁无所谓体会或者体会得肤浅,他就找不问题,或者他只能找到那些无关痛痒的、缺乏启发性的问题。可见教师在问前切实钻研功课、积极而又认真地“磨刀”是十分必要的,更是值得讲究的。
2.讲究问时不滥问
就一篇课文而言,提问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词的意义,句子的构造,词句所涵蓄的意义,作者在文章里表现的行文思路和情感,以及文章前后的照应与联系等等,都有问题可提;但决不是每处必问。提问要讲究选择的问题。值得问的才问,需要问的才值得一问,要精于设计。提问时切忌设计那种不利于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像什么“好不好”“是不是”之类。这种一问齐答式,看似热闹,气氛活跃,却无实际价值。因为学生不加思索就可以应答,或对或错,也缺乏准确判断的标准,是一种典型的滥问。只有不滥问,讲究精心设计问题,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才能引导学生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并使之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增长他们解决问题的本领。
3.讲究提问具有启发性
在阅读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当让学生“跳一跳”就“够得着”。这里的关键在于教师要善问,使提问具有启发性,这一点很重要。提问的目的是促使注意,启发思考,加深印象。提问之后,要善于释疑,这是提问的继续,能促使学生深读,锻炼和发展抽象思维能力。教师释疑应重在疏导,不能当即提供参考答案,否则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训练;这种疏导即着意于给学生搭桥辅路,创设条件,指导方法,开拓思路,也就是着意于启发性。释疑的方式可从已知引导探求新的知识,也可从基本理论和常识启发思考,或者联系日常事理、自然现象帮助理解,或者在比较中分析鉴别,或者从分析事物的规律入手点拨诱导。只要提问得法,富于启发性,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仅能理解,而且能严肃认真地回答,甚至能令人清楚地感觉到:由于学生是不断地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去动脑筋想问题的,用自己的思考所得来回答教师的提问,因而对课文的理解也就会越深刻、透彻。
4.讲究提问中的停顿
教师在备课之后的思维速度显然比学生快。提问过程中要留给学生考虑问题的时间,讲究两个重要的停顿:一是提出问题后的停顿,以便学生能有时间去思考,去组织语言,不要立即催人回答;二是学生回答后的停顿,等待适当足够的时间之后,再提出另一问题或继续授课,以便学生回忆、辨别、判断和记录。
5.讲究对学生的答问适当评价
为了“争分抢秒”,有的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内容不进行评价,或只用“好”或“不对”之类过于简单的评语一评了之。这都不妥当。正确的做法是对学生的回答区别情况给予及时、准确的评价:全对的,要肯定其成绩,并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纵深方向发展;全错时,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并设计好解错的方法,及时更正,还要鼓励他以后争取机会,加强训练;错中有对的,既要肯定其答案中的合理性与思考收获,又要使之明确那尚未了解的是什么,促使他奋发向上;对却不全对的,应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将问题思考得全面些,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深刻性。
6.讲究提问的延展性
课堂教学的容量是有限的,不可能解决存在于每个学生心中的一切疑问和难点。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学完课文后提出一两个自己还不理解或者未能完全理解的问题,并就这些问题作出自己的推想,然后再求教于老师的做法是很有必要的。有了这一步,教学工作很自然地延伸到课后,使每一个想提问的学生都有提出自己疑问的机会,并且也都可能得到较为具体、妥善的指点与解决。在这里,学生是课后实践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实践活动的组织者、参谋者,其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使学生积极进入主体地位并且善于进行这种课后实践活动。
总之,我们以往的基础教育一般是教学生如何回答问题,而很少教他们如何提出问题。事实上,今后社会的发展更加切实需要的是大批勇于且善于提出问题的开拓型人才。只有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然后去探索寻找其答案和解决办法,才是具有实际创造能力的表现,才能真正地造福于社会。所以,使学生学会怎样提问,应当是教学上更值得重视与讲究的课题。这已不是一个作业形式的问题,而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习惯的培养问题,是引导学生自己的语文学养真正得到提高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充分展示学生的聪明才智,有利于学生思维广度和深度获得巨大的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