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隆庆和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隆庆,民族关系,明王朝,朱载垕
隆庆和议论文文献综述
韩晗[1](2014)在《“隆庆和议”:修缮民族关系的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世界历史上,总有一些巧合。17世纪的英国,詹姆士一世横征暴敛,实行专制高压政策,国内矛盾一触即发。其子詹姆士二世即位后采取怀柔的办法,意图缓解社会矛盾。但大势已去,资本主义浪潮不可逆转,最终,“光荣革命”爆发,詹姆士二世成了亡国之君。 在15(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期刊2014-08-08)
李冰,田澍[2](2013)在《民族关系中的偶然和必然——以明蒙隆庆和议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弘治年间后,明朝一直采取闭关绝贡的方式来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但实践的结果是不仅没有化解与蒙古间的矛盾冲突,反而使其愈演愈烈。直至隆庆年间,随着统治阶层内部的人事更迭,才得以及时调整策略,接受了与蒙古通贡互市,稳定了北部边疆。该事件带来的启示是无论是暴力冲突还是友好往来,都仅仅是不同民族交往的表现形式而已,各民族间的和平与发展才是主导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规律。(本文来源于《求索》期刊2013年04期)
于默颖[3](2012)在《“土木之变”至隆庆和议前明朝对蒙古的消极固守应付政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土木之变"后至隆庆和议前,明朝国势渐衰,对边外蒙古的政策更加趋于保守,转变为一种消极的固守应付政策。这一政策表现出消极被动性、封闭僵化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实质是一种民族隔离政策。(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6期)
晓克[4](2011)在《“隆庆和议”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往的研究往往把"隆庆和议"的实现完全归功于阿勒坦汗的努力,忽略了其他蒙古首领的积极参与及推动作用。其实,"隆庆和议"前后的"通贡市"活动始终有蒙古各万户首领参与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不会对阿勒坦汗的历史功绩有所损毁,还可以从新的视角揭示阿勒坦汗为之奋斗的事业的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1年06期)
唐玉萍[5](2010)在《张居正、高拱在“隆庆和议”中的作用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明隆庆五年(1571),明朝和蒙古右翼之间达成了"隆庆和议",从而结束了明蒙之间二百多年的对争状态,开启了双方和平互市的局面,"隆庆和议"遂成为明蒙关系中的重大转折点。在"隆庆和议"的过程中,张居正悉心指授王崇古和方逢时等以"把汉那吉事件"为契机,通过书牍来往和奏疏沟通朝廷与边镇的关系,密切注视和分析蒙古右翼各部的动向,周密策划与部署,最终实现了"俺答封贡"。在"隆庆和议"的过程中,张居正是主要策划人,是起主要和决定性作用的。(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5期)
葛钢[6](2009)在《隆庆和议与大同马市》一文中研究指出明隆庆和议前在大同地区曾设过两次马市,时间不长,即起战争。隆庆四年(1570)汉蒙达成和议,史称"俺答封贡"。主要内容:1.封贡;2.互市;3.交换;4.宣谕。隆庆和议的达成结束了明与元蒙的战争,给明代北部带来了相对安宁的生活与生产环境;发展了生产,促进了汉蒙两民族的商贸与友谊。(本文来源于《沧桑》期刊2009年06期)
闫浩[7](2008)在《明蒙“隆庆和议”第一手史料述要》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庆和议"的第一手史料最重要的就是直接参与处理该事的明臣和蒙古首领留下的着述。明朝方面有张居正、高拱、王崇古和方逢时等,蒙古方面以俺答为代表。本文对有关史料作了较为全面的清理、统计,并扼要揭示其内容。(本文来源于《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3期)
闫浩[8](2008)在《“隆庆和议”史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隆庆五年(1571),明蒙之间达成了“隆庆和议”,结束了明蒙之间二百多年的战争状态,开启了明朝与蒙古右翼诸部和平互市的局面,并且对以后的国家、民族、地区之间的关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关隆庆和议的原始文献,主要是直接参与处理该事的明臣和蒙古首领俺答的着述。这些人中,明朝方面,最着名的是张居正、高拱、王崇古和方逢时等,蒙古方面,当以俺答为代表。本文检视了诸人的文集,对其中有关隆庆和议的资料作了较为全面的清理、统计,并逐件作了概括的介绍。进而考查诸史料对隆庆和议的几个关键问题的记述,并对几种史书有关隆庆和议的记载与原始资料的关系作了一些考查,意在通过说明它们之间的传承情况、源流变化,以见诸原始资料的价值。文章分叁个部分逐一介绍:一、有关“隆庆和议”的第一手资料。对“隆庆和议”的当事人及其留下的珍贵的史料进行介绍。二、史料所见“隆庆和议”的关键情节。对从第一手资料反映出的许多重要的关键情节进行分析考索。叁、后代史书对原始资料的传述和研究者的利用。(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08-05-20)
永井匠,包国庆[9](2004)在《隆庆和议与右翼蒙古的汉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前 言自古以来 ,以蒙古高原为中心兴亡的历代游牧民族中一直就有从中原逃难或被俘虏的汉人活跃的现象。不论是从元朝退出中原到漠南蒙古归附清朝时期 ,还是俺答汗(altanqaγan) ① 经营右翼蒙古时期 ,以土默特平原为中心这种从中原逃难或被俘虏的汉(本文来源于《蒙古学信息》期刊2004年02期)
隆庆和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弘治年间后,明朝一直采取闭关绝贡的方式来处理与蒙古的关系,但实践的结果是不仅没有化解与蒙古间的矛盾冲突,反而使其愈演愈烈。直至隆庆年间,随着统治阶层内部的人事更迭,才得以及时调整策略,接受了与蒙古通贡互市,稳定了北部边疆。该事件带来的启示是无论是暴力冲突还是友好往来,都仅仅是不同民族交往的表现形式而已,各民族间的和平与发展才是主导民族关系发展的必然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隆庆和议论文参考文献
[1].韩晗.“隆庆和议”:修缮民族关系的尝试[N].中国民族报.2014
[2].李冰,田澍.民族关系中的偶然和必然——以明蒙隆庆和议为例[J].求索.2013
[3].于默颖.“土木之变”至隆庆和议前明朝对蒙古的消极固守应付政策[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晓克.“隆庆和议”新论[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
[5].唐玉萍.张居正、高拱在“隆庆和议”中的作用对比[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6].葛钢.隆庆和议与大同马市[J].沧桑.2009
[7].闫浩.明蒙“隆庆和议”第一手史料述要[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8].闫浩.“隆庆和议”史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
[9].永井匠,包国庆.隆庆和议与右翼蒙古的汉人[J].蒙古学信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