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池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池箱,氮氢检漏,差压检漏,NEV
电池箱论文文献综述
辛娟[1](2019)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泄漏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环境破坏、能源消耗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改善这种现象,在这种形势下新能源汽车被研发,并且被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能源汽车的动力主要来源于锂电池的蓄电池储存的电能,新能源汽车通常被应用于商用大巴车、专用车等。为了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使用需求,则必须保证电池箱密封的效果,严禁发生泄漏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内燃机与配件》期刊2019年21期)
肖洒,李鹏,林静[2](2019)在《基于Workbench的某电池箱上盖模态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池箱上盖因纯电动汽车的振动而受到激振,为避免电池箱上盖因共振而产生破坏,需要对电池箱上盖进行模态计算与结构优化,达到避开发生共振频率区域的目的。在本文中,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Workbench模块对电池箱上盖进行模态分析,并对其低阶频率进行分析,得出其易引起共振的结论。基于分析结果,在保证不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对上盖进行拓扑优化,在满足工艺设计条件下,对得出的优化模型进行调整,求解出满足实际需求的结构。(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9年16期)
李仲奎,徐泽彬,吕祝星,李豫[3](2019)在《电动车动力电池箱后安装点精度控制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电动车动力电池箱合装时后安装点错孔问题,阐述了尺寸工程技术的定位点系统(Referenz Puckt System,RPS)理论,针对某电动车电池箱后安装点位置偏差大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其后固定支架设计的缺陷,并在新改款电动车上提出了一种精度易控制的电池箱后固定支架结构形式,由螺栓连接改为焊接,由圆管改为方管,同时注重焊接对称性,通过减少尺寸链环、减小焊接变形以及遵守RPS系统的3-2-1原则达到控制电池箱后安装点精度的目的。(本文来源于《汽车工艺与材料》期刊2019年09期)
谢晖,楚博,王杭燕,陈佳求,周诗琦[4](2019)在《基于形貌优化的高耐撞性电动汽车一体式电池箱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纯电动车电池箱体的整体结构性能,针对某款一体式电池箱进行了结构优化设计,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其在跌落过程中所受的应力和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根据分析结果,以一阶模态振动频率为约束条件,以质量最小为目标函数,对一体式电池箱上盖进行了形貌优化;将优化后的模型重新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电动汽车电池箱的性能得到了显着地提高,在质量基本不变的情况下,最大应力降低了10. 65%,最大变形降低了32. 34%,一阶模态提高了107. 26%,避开了路面及驱动电机的主要振动频率,证明了形貌优化方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王星[5](2019)在《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箱碰撞安全性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对纯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箱的碰撞安全性进行评价,建立纯电动客车侧面碰撞有限元模型,对客车的动力电池安装部位进行碰撞。通过对动力电池箱的变形及安装位置点的加速度进行分析,评价碰撞工况下可能对内部电池模组造成的损害,从而对电池箱的设计和布置提供理论支持。(本文来源于《机电技术》期刊2019年04期)
鲁亚妮,王继辉,潘斌,李少华[6](2019)在《基于Optistruct的FSEC赛车电池箱轻量化结构设计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大学生电动方程式汽车大赛(FSEC)中,整车的轻量化设计对于赛车性能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有限元法和Optistruct复合材料多层次优化设计方法,采用碳纤维代替传统钢材对电池箱进行轻量化结构设计及优化。通过自由尺寸优化确定加筋的位置、数量,通过尺寸优化获得各铺层的厚度,通过铺层次序优化获得具体的铺层次序。综合运用加筋结构与夹层结构,非加筋部分采用夹层架构,选用铝蜂窝填充以提高电池箱的防火性能。经优化后的电池箱质量减轻了69.08%。在3种不同加载条件下,箱体的最大位移分别减小了72.74%、70.41%以及82.46%。(本文来源于《塑料工业》期刊2019年08期)
蔡李花,吴浩达,方海峰,鲁怀敏,何晓崐[7](2019)在《自主调节压紧力的电池箱设计与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叁元聚合物软包锂电池容量随着压力的增加有所降低,为了提高电池放电效率,使电池在放电过程中保持适宜的压紧力,提出了一种可以自主调节电池压紧力的电池箱设计方案,对关键部件进行了选型,并利用理论计算及ANSYS软件对螺杆自锁条件及结构强度进行了分析验证,结果表明本设计方案可靠有效,能够保障电池始终在一个适宜的压紧力下工作。(本文来源于《电源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王琦,韩天兴,贾伟,李林高[8](2019)在《基于PIC16F877A单片机的储能电池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储能电池组因数量多,布置密集,除受周围环境影响,电池组自身也存在产热和散热不平衡等热失控问题,极易导致储能电池箱内温度变化明显,而电池的使用寿命、容量以及安全稳定运行均与温度密切联系。该文采用PIC16F877A单片机对电池箱温度系统进行在线监测和自动控制,介绍了该温度控制系统的硬件组成、传感器的工作原理以及部分软件流程,控制部分则采用模糊控制方法对温度和湿度2个生态因子参数进行智能控制。(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表》期刊2019年06期)
姜武华,姜飞,史世峰,叶理想,王宁[9](2019)在《纯电动方程式赛车电池箱温度冷却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大学生纯电动方程式赛车大赛(FSEC)是一项由高等院校汽车工程或汽车相关专业在校学生组队参加的汽车设计与制造比赛,每年都会吸引来自全国众多车队参加。动力电池作为电动方程式赛车的"心脏",赛车高速运行时,要求高的电池输出功率,对应电池会产生大量热量,如果热量不能及时散出,会大大影响赛车性能。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电池箱温度的风冷装置,通过对电池温度的无线监控,来控制散热装置(风扇)开启数量和转速,使电池始终工作在最佳温度范围。(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9年09期)
裴崇利,张礼宪,刘培培,陶西孟,杨继群[10](2019)在《动力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动力电池着火问题一直是电动汽车安全性能的关键难题。对此,设计一种动力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系统,以实现对动力电池箱的及时、有效灭火。(本文来源于《客车技术与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电池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电池箱上盖因纯电动汽车的振动而受到激振,为避免电池箱上盖因共振而产生破坏,需要对电池箱上盖进行模态计算与结构优化,达到避开发生共振频率区域的目的。在本文中,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Workbench模块对电池箱上盖进行模态分析,并对其低阶频率进行分析,得出其易引起共振的结论。基于分析结果,在保证不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的情况下,对上盖进行拓扑优化,在满足工艺设计条件下,对得出的优化模型进行调整,求解出满足实际需求的结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池箱论文参考文献
[1].辛娟.新能源汽车电池箱泄漏检测技术研究[J].内燃机与配件.2019
[2].肖洒,李鹏,林静.基于Workbench的某电池箱上盖模态分析及优化[J].时代汽车.2019
[3].李仲奎,徐泽彬,吕祝星,李豫.电动车动力电池箱后安装点精度控制与研究[J].汽车工艺与材料.2019
[4].谢晖,楚博,王杭燕,陈佳求,周诗琦.基于形貌优化的高耐撞性电动汽车一体式电池箱设计[J].塑性工程学报.2019
[5].王星.电动客车动力电池箱碰撞安全性仿真分析[J].机电技术.2019
[6].鲁亚妮,王继辉,潘斌,李少华.基于Optistruct的FSEC赛车电池箱轻量化结构设计及优化[J].塑料工业.2019
[7].蔡李花,吴浩达,方海峰,鲁怀敏,何晓崐.自主调节压紧力的电池箱设计与分析[J].电源技术.2019
[8].王琦,韩天兴,贾伟,李林高.基于PIC16F877A单片机的储能电池箱温度控制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表.2019
[9].姜武华,姜飞,史世峰,叶理想,王宁.纯电动方程式赛车电池箱温度冷却系统[J].时代汽车.2019
[10].裴崇利,张礼宪,刘培培,陶西孟,杨继群.动力电池箱专用自动灭火系统设计方案[J].客车技术与研究.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