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气候知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全球气候治理,知识供给,话语权竞争,IPCC评估报告
气候知识论文文献综述
李昕蕾[1](2019)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知识供给与话语权竞争——以中国气候研究影响IPCC知识塑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科学共识"其实是一种"非中性"知识框定过程,不同国家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知识塑造能力决定其能否在话语权竞争中占据优势。目前欧美西方国家凭借其对气候知识生产和科学评估的结构性主导权,在科学与政治的互动中获得了更多的话语权,加剧了"南北分割"下的话语不平等与治理合法性赤字。随着发展中国家在气候治理中影响权重和治理诉求的不断提高,中国亟需在气候治理共有知识的塑造过程中发挥能动性作用,从知识供给角度提升知识权威和话语影响力。从知识供给视角分析气候话语权的塑造,意味着不能仅仅关注气候知识的生产过程,还需要关注相应的影响策略和话语传播能力。通过评估中国气候研究对于IPCC第五份报告的话语塑造,可以看出中国在气候知识供给中的话语合法化、话语公共化和话语有效化均有待提升。鉴于IPCC第六份评估报告的撰写已进入关键性阶段,中国应该把握通过自身气候研究影响IPCC知识建构的重要机会窗口期,提升话语生产质量,通过议程设置和议程管理等推进话语的制度化嵌入,优化传播机制、拓展平台,以增强话语的规范扩散和受众接纳度,更有效地影响国际层面的共有知识生产,强化在全球气候科学评估中的知识输入和规范塑造,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在全球气候政治中的话语权和制度性权力。(本文来源于《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Muhammad,Azfar,Anwar[2](2019)在《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发展中地区:知识、信念和政治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正在国际和国家政治中占据战略地位,并成为国家安全的优先选择在社会和经济领域。近十年来,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把“气候变化”作为政治运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简要分析了国家安全、科学素养、经济增长、气候变化传播的构建,并对比了与“气候变化”的相关联系。本研究强调了发展中地区的气候变化传播及其如何塑造公众的认知。研究分析了社会心理、经济和政治因素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了 1532名巴基斯坦受访者的数据。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量化了受访者的环境保护行为在减缓和适应方面。首先,气候变{化信念是决定环境保护行为的最显着的解释变量。其次.环境质量是最显着的解释外生变量。紧随其后的是气候变化知识,其中,政治的信任呈现为最不显着的解释变量在预测对气候变化的信念和信息来源可信度。信念更能解释环保行为.相比较信息来源可信度。相比较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受访者们更能接受减缓气候变化行为。本研究分析了气候变化政治化,首先通过定性分析巴基斯坦2018年大选主要政党的竞选宣言。其次,为了验证政党宣言中所表达的观点·并从原始数据中得出结论.该研究对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最大的省份)立法议会的政客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本研究包含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为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于受访者的初步问卷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包括政党竞选宣言和政治家的访谈结果。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公众对社会科学问题的理解,政党如何构建和沟通气候变化,以及政党如何在推动气候变化行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政治体系使用相同的科学数据.以制定不同的气候变化战略和行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与经济方面的挑战,对于发展中地区来说,了解气候变化相关的知识、信念和政治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的结论是,应鼓励将“气候变化传播”作为政治议程,以加强政治参与。气候变化政治化在发展中地区未来的政治话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塑造可持续发展政策.增强公民对气候变化原因的信念,恢复人们的政治信任去应对气候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01)
朱寅莹[3](2019)在《诗歌中的气候知识》一文中研究指出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人类文明的遗产。在古诗词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与气象有关的诗词。我们就山地和平原气候为例,来看一看古诗词里的巍巍高山和广阔大地的气候差异。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全诗虽短短四句,却形象地写出了平原与山地气候的差异。人间(本文来源于《幸福家庭》期刊2019年03期)
李石宝,琼达[4](2018)在《新课标视阈下高中气候知识的学法、教法、考法创新应用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气候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对比研读《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与2003版《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两大课标体系,发现两种版本课标对气候知识的阐述在"知识要求""能力素养""逻辑关系"叁个层面上存在显着差异,以2017版课标为依准,解读气候知识映射的叁层核心素养,进而在学法、教法、考法叁个层面提出创新应用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期刊2018年24期)
郭艳辉[5](2018)在《七年级《天气与气候》重、难点知识教学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在教学设计中运用最适合的策略来突破课本的重点、难点知识,这是指导教师教学和学生知识掌握的前提。针对七年级地理《天气与气候》重难点知识,选择有效地教学策略是迎合新课改的最终要求。也为了秉承它的全新原则。可不管课程怎样改革,教育思想怎样变化,最后还是要回到课堂教学上,来反映具体的教学成效。一、地理感性类知识的教学策略设计(1)地理演变知识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策略设计。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降水的季节变化教学策略设计。(本文来源于《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胡振欢[6](2018)在《了解恶劣气候,学习物理知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环境意识的加强,人们对于恶劣气候越来越重视,加大了研究力度和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与恶劣气候的高中物理命题也逐渐增多,以下从一些实例出发,对部分恶劣气候进行简单的介绍,期待能理论联系实际,在认识恶劣气候的同时也能利用高中阶段物理知识建立合适的物理模型解决相关问题,培养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科学探究精神,也可以加强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学物理》期刊2018年09期)
钱秋华[7](2018)在《唐宋诗歌中气候知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随着异常气候如厄尔尼诺现象和极端气候甚至气候灾害的频现,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日益关注。中国自古以农立国,而农业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我国气候学家对此也非常重视。研究历史气候对于如今的气候变化亦有很好的借鉴作用,在这些研究中,人们对于采用历史文献的方法日臻完善,而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献,其利用价值也应更多地被发现。故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唐宋诗歌资料,通过综合运用历史学、气候学、地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来研究唐宋诗歌中的气候知识。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了唐宋诗歌中的梅雨及其气候知识内涵。梅雨作为自古就存在的典型的气候现象,唐宋时期的诗人亦对此创作了大量诗作。这让我们不仅可以从中窥探唐宋时期的梅雨现象,也对我们深入了解古人对于梅雨的认知分析,特别是其关系到农业生产方面的内容有所裨益。第二章主要研究了唐宋诗歌中的物候知识。首先论述了节气与物候的联系,二十四节气是战国时代根据当时黄河流域的物候现象确定下来的。节气中的“清明”、“惊蛰”、“小满”、“芒种”等都直接反映了这些物候现象,所以唐宋诗人对此多有所着墨。古人在农事活动时,还创作了一些有关物候的诗,值得我们加以注意,其中田园诗人范成大就有很多此方面的诗作留下。草木抽青作为一种初春常见的物候现象在唐宋诗歌中亦多次出现,对于如今的气候预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叁章主要研究了唐宋诗歌中的气候变迁知识。首先介绍了一下唐宋时期气候变迁的整体情况,然后列举了一些诗文资料配以史料加以证明。整理了在诗中涉及较多的物候证据来证明唐宋时期的气候变迁,包括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竹子、梅树和柑橘等,并且在这其中要排除人为保护措施的影响。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唐宋诗歌中的气候灾害知识。气候灾害作为常见且危害较大的自然灾害,理应受到我们的重视。而在唐宋诗歌中就含有大量直接或间接的气候灾害描写,它们可以佐证甚至补充其他史料上的灾害内容。亦可通过对唐代杜甫白居易和宋代梅尧臣灾害诗的个案分析,比较他们的灾害思想。(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18-05-01)
张秀芝,张容焱[8](2018)在《中国近海风电开发气候知识之二 台风与海上风电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风电场向远海深水区发展及超大型机组的研发,对于风电开发企业和整机、大部件制造企业而言,充分了解中国近海的台风活动规律和风特性,对设计和制造适应台风风况的海上机组极为重要。我国沿海及近海区域是风能资源丰富区,也是我国电力负荷中心,同时也是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影响或者严重影响的地区。目前国内风电机组设计和认证的主要依据是IEC(本文来源于《风能》期刊2018年03期)
张秀芝,齐浩[9](2018)在《中国近海风电开发气候知识之一 海上风能资源和风电机组安全气候区划》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海上风能资源气候区划和海上风电机组安全等级区划,为各级政府和设计院制定海上风电开发规划,发电企业制定海上风电场布局,风电机组和大部件制造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根据各省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十叁五"海上风电开发规划,到2020年全国海上并网发电550万千瓦,开工建设1000万千瓦,海上风电开发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且趋向远海和风电机组超大型化,海上风能资源和设计风速分布也就成为大家关注(本文来源于《风能》期刊2018年02期)
杨桃[10](2017)在《气候变化伦理原则——世界科学知识和技术伦理委员会适应与缓解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这篇《气候变化伦理原则:适应与缓解》报告系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世界科学知识和技术伦理委员会(COMEST)起草。该委员会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8年成立的一个咨询机构和反思论坛。2015年9月28日至10月2日,世界科学知识与技术伦理委员会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了第9次例会,通过了该报告。报告依据的是世界科学知识和技术伦理委(本文来源于《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期刊2017年04期)
气候知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正在国际和国家政治中占据战略地位,并成为国家安全的优先选择在社会和经济领域。近十年来,不同的发展中国家一直把“气候变化”作为政治运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本研究简要分析了国家安全、科学素养、经济增长、气候变化传播的构建,并对比了与“气候变化”的相关联系。本研究强调了发展中地区的气候变化传播及其如何塑造公众的认知。研究分析了社会心理、经济和政治因素对环境保护行为的影响。本研究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了 1532名巴基斯坦受访者的数据。本研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量化了受访者的环境保护行为在减缓和适应方面。首先,气候变{化信念是决定环境保护行为的最显着的解释变量。其次.环境质量是最显着的解释外生变量。紧随其后的是气候变化知识,其中,政治的信任呈现为最不显着的解释变量在预测对气候变化的信念和信息来源可信度。信念更能解释环保行为.相比较信息来源可信度。相比较适应气候变化行为,受访者们更能接受减缓气候变化行为。本研究分析了气候变化政治化,首先通过定性分析巴基斯坦2018年大选主要政党的竞选宣言。其次,为了验证政党宣言中所表达的观点·并从原始数据中得出结论.该研究对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最大的省份)立法议会的政客进行了面对面的采访。本研究包含定量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为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于受访者的初步问卷进行分析;定性分析包括政党竞选宣言和政治家的访谈结果。本研究的结果强调了公众对社会科学问题的理解,政党如何构建和沟通气候变化,以及政党如何在推动气候变化行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同的政治体系使用相同的科学数据.以制定不同的气候变化战略和行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及随之而来的社会与经济方面的挑战,对于发展中地区来说,了解气候变化相关的知识、信念和政治责任是非常重要的。本研究的结论是,应鼓励将“气候变化传播”作为政治议程,以加强政治参与。气候变化政治化在发展中地区未来的政治话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塑造可持续发展政策.增强公民对气候变化原因的信念,恢复人们的政治信任去应对气候变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候知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昕蕾.全球气候治理中的知识供给与话语权竞争——以中国气候研究影响IPCC知识塑造为例[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9
[2].Muhammad,Azfar,Anwar.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在发展中地区:知识、信念和政治责任[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朱寅莹.诗歌中的气候知识[J].幸福家庭.2019
[4].李石宝,琼达.新课标视阈下高中气候知识的学法、教法、考法创新应用策略[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8
[5].郭艳辉.七年级《天气与气候》重、难点知识教学策略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
[6].胡振欢.了解恶劣气候,学习物理知识[J].湖南中学物理.2018
[7].钱秋华.唐宋诗歌中气候知识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8
[8].张秀芝,张容焱.中国近海风电开发气候知识之二台风与海上风电开发[J].风能.2018
[9].张秀芝,齐浩.中国近海风电开发气候知识之一海上风能资源和风电机组安全气候区划[J].风能.2018
[10].杨桃.气候变化伦理原则——世界科学知识和技术伦理委员会适应与缓解报告[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7